全球每年近2萬億美元的科研經費去向何處?是什麼推動,自私?

2020-09-19 你的百達通

科學技術是當今世界第一競爭力,美國科學基金會(NSF)曾統計2013年全球研發總支出為1.671萬億美元。而到2018年,世界主要國家的研發經費就超過了2013年的全球研發總支出,可見各國對科技的重視與日俱增。

近五年來,全球每年科研經費的投入基本在在2萬億美元左右,那如此龐大的經費都流向哪了?讓我們來看兩組圖片。


拿16年來看,全球醫藥研發費用已經超過了大部分國家全年的科研經費數目。

《中國研發經費報告(2018)》提到現今全球科研經費來源組成企業佔大部分。2019年16家世界 級藥企的研發費用就達到1100億美元左右,佔2019年全球醫藥研發的70%左右。

從上述來看,全球每年2萬億美元左右的科研經費,單是醫藥研發就佔比10%~20%,這其中藥企支出又佔絕大部分。藥企高投入的背後,不單單是為了解決人類生老病死的問題,更多是暴利驅使。

《資本論》中馬克思曾經說過,「如果有100%的利潤,資本家們會鋌而走險;如果有200%的利潤,資本家們會藐視法律;如果有300%的利潤,那麼資本家們便會踐踏世間的一切! 而一款新藥的研發成功帶來的利潤絕不僅是300%,還會更高。

尤其是全球癌症醫藥市場展示出巨大潛力,更大程度刺激的資本的湧入。

醫藥研發佔2萬億美元左右科研經費的10%—20%,一方面是人類迫不及待想解開人體的秘密;另一方面則是暴利驅使。但無論如何,都展現出人類社會自古以來的一個道理: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以上為個人觀點

相關焦點

  • 中國科研經費投入全球第二,為何產業化率僅有5%?
    我們來看一下全球和中國每年的科研經費投入,它分為基礎研究、 應用研究和開發研究。我們國家在2000年的時候,科研經費投入只有1000億人民幣,到2015年科研經費投入達到了1.5萬億人民幣。經過15年的追趕,我們的科研投入已經成為全球第二。但是,我們現在面臨一個很大的問題。
  • 美國學者:中國不可怕,可怕的是這家中國企業科研經費超過了蘋果
    對於科技的發展,大部分國家都是極為的重視,科技是一個國家的強國之本,美國之所以能夠成為世界第一強國,正是因為極為注重經濟發展,掌握核心科技就相當於掌握了全球的科技命脈,如果想要有所突破,那就需要去打破那些技術壟斷。
  • 西南石油大學著力推動科研項目經費管理改革
    西南石油大學以推進「財政電子票據改革試點工作」為契機,在高校科研項目經費使用和管理、財務流程簡化、經費權下放、信息化建設等方面先後出臺一系列舉措,創新構建智慧型財務管理體系,推動科研項目經費管理改革,大力提升財務管理效率和服務質量。  創新經費報銷模式。
  • 中國2045年實現航班化航天運輸,為月地空間經濟區10萬億美元的氦3開採打基礎
    假設每年中國航天發射次數的增速是恆定的,那麼需要每年比上一年增加15%持續25年。這麼一算,好像也不是太離譜。每年總飛行次數千次量級,總貨運萬噸級,客運萬人次,也就是說每次發射平均人貨重量是10噸級。可見火箭的運載能力與現在的火箭也沒有什麼提高。但是能頻繁的發射,發射成本必須有數量級的下降。
  • 學術頭條:新冠二次感染是個別現象,2019研究經費超2萬億,天問一號...
    「什麼事情都有個別,感染完了還感染這是極少的,一些測到的核酸片段不是活病毒。」全球使用ECMO最長時間的新冠患者出院鍾南山評價:奇蹟一位使用體外膜肺氧合(ECMO)輔助支持長達111天的新冠肺炎患者當天從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康復出院,成為目前全球成功救治的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中使用ECMO時間最長的一例。
  • 【癌症登月計劃】未來5年投入1.5億美元推動兒童癌症研究
    目前,全球每年腫瘤新發病例1400萬例,死亡820萬人。WHO預計,到2020年,腫瘤每年可造成1000萬人死亡。早在2012年9月,美國最大的癌症中心、美國安德森癌症中心就推出了癌症「登月計劃」,目的是用5年~10年的時間,顯著降低部分癌症的發病率和死亡率。
  • 增長4.4% 2020年四川高新技術產業主營收入近2萬億
    記者從會上獲悉,2020年,科技創新支撐全省經濟穩定向好,全省高新技術產業主營業務收入接近2萬億元,同比增長4.4%。那麼,2020年全省科技工作具體有哪些亮點呢?記者帶您到會上找答案。新冠肺炎應急攻關取得成效四川省科技廳組建應急科研攻關組,採取「戰時」立項機制,分三批立項39個應急攻關項目,支持經費7510萬元。加強病毒檢測與防治攻關,研製出新能源移動P2+核酸檢測車,5個檢測試劑實現產業化,已銷往西班牙、義大利等8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16種創新藥物和4種仿製藥物研發,中醫藥防治方案效果明顯。
  • 200萬億「洪水」下的全球...
    美銀美林估測,此次全球貨幣大放水已經達到210萬億元,而中國作為第二大經濟體,疫情之下全年社融增加近40萬億元,雖然較海外國家比較克制,但比起12年前的「4萬億刺激」,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 全球產值將達4萬億美元!安徽"硬核"團隊,這一科研成果引起業界震動!
    2019年,安徽農業大學生物質分子工程中心執行主任、&34;教授汪鍾凱給出答案——200多兆帕,他發表在《自然·通訊》上的這篇科研成果也引起業界震動。2018年全球產值約8000億美元,2030年預計將達到4萬億美元,市場前景廣闊。而一直從事高分子材料學習研究的汪鍾凱,對生物質資源利用高度關注,&34;汪鍾凱堅信,生物質分子工程研究領域大有可為。因此,畢業後,他毫不猶豫選擇了這個&34;。2016年8月,汪鍾凱畢業回國,被引進到安徽農業大學,開啟自己的科研生涯。
  • Evercore ISI預計蘋果公司市值將達到2萬億美元
    來源:新浪財經Evercore ISI的分析師預測,未來四年內,蘋果公司的市值有望達到2萬億美元。他們認為,在盈利增長和服務業務、可穿戴設備業務所帶來提振的共同作用下,這家科技巨頭將成為第一家市值2萬億美元的公司。
  • 天價黃金小行星被發現,帶回地球人均可分得近萬億美元!
    如果說宇宙有什麼昂貴物品,可以吸引世界強國們開啟一場金屬開採太空競賽,那就是這顆小行星:靈神星(Psyche16)。它位於火星和木星之間的位置。萬億美元。摩爾表示:黃金巨頭們如今控制著全球數百處產量最高的礦產,他們每年為市場帶來的400萬至500萬盎司黃金,但這些數字與太空開採的黃金相比就相形見絀了。 我們真的可以開採提取太空中的金礦嗎?當然,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英國皇家天文學會主席約翰?
  • 日本「碳中和」路線圖出爐 綠色投資超2.33萬億美元
    日本「碳中和」路線圖出爐 綠色投資超2.33萬億美元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2020年底,日本政府公布了脫碳路線圖草案。其中不僅書面確認了「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還為海上風電、電動汽車等14個領域設定了不同的發展時間表,旨在通過技術創新和綠色投資的方式加速向低碳社會轉型。
  • IEA:全球將有3萬億美元投資清潔能源
    據6月18日MENAFN消息:國際能源署透露,一系列政策措施和超過3萬億美元的未來三年資產總值,可通過每年創造900萬個就業崗位並將全球生產置於結構性框架中,保證疫情後可持續復甦。IEA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合作發表的《世界能源展望》中闡述了可持續復甦方面的特別記錄,描繪了以能源為重點的政策和資產,隨著經濟擴張和就業崗位的增加,這些政策和資產將推動世界走向更清潔、更具彈性的未來。根據IEA數據,2019年能源行業包括電力、石油、天然氣、煤炭和生物燃料直接用工人數大約為4000萬。
  • 中國學者在國外期刊發論文的科研成本、發表費用每年超300億元!
    10年間結題的面上項目中各項科研成果總和為:國際期刊論文380314篇;國內期刊論文406102篇;專著44867部;發明專利43253項。假設每種科研成果的成本花費是均等的,那麼,這10年間經費總額度與科研產出之比約為9.23:1。也就是說,每篇論文的經費成本平均為9萬餘元。
  • 各國GDP預測:美國20.8萬億美元,印度2.59萬億美元,我國呢?
    美國(20.8萬億美元)。作為全球科技與經濟強國,美國的GDP穩居全球第一。在今年第三季度,美國的GDP更是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回暖」:同比實際下降2.8%,環比年化大增33.1%。近日,摩根大通對美國在今年第四季度的經濟增速進行了預測:由「之前預測的環比年化增長2.8%,調整為下降1%」。
  • 蜘蛛俠退出漫威 小蜘蛛將去向何處?
    蜘蛛俠退出漫威 小蜘蛛將去向何處?時間:2019-08-24 13:0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蜘蛛俠退出漫威 小蜘蛛將去向何處? 據多家外媒報導,因為索尼和迪士尼就影片的收入分成並未達成協議。此後,漫威影業和其主席凱文費吉將不再參與新的蜘蛛俠電影。
  • 中美高校科研經費管理比較:兩者有何差異?美國的是不是更科學?
    隨後,科技部、財政部、教育部等各個部委也密集發文落實中央政策,同時也要求基層科研單位積極響應。在此背景下,高校、科研院所等基層科研單位紛紛修改科研管理辦法,推動科研管理的科學化、合理化、人性化發展。但凡要修改科研管理辦法,科研經費的管理必成為眾矢之的,是大家吐槽最多的地方。
  • 人類將去向何處
    從人類來說,則指我們人類將要去向何處。一場疫情,讓我們更關注未來如何戰勝病毒,關注科技怎樣影響未來。而本書恰在此時,用三場科技革命及場景應用,為我們預測預見了一個「未來」。本書之所以抓人眼球,引發對未來的思考,是因為文中所涉全是我們關注的未來學話題。
  • IIF:全球債務或創255萬億美元的紀錄,印度越南加拿大債務風險加劇
    根據國際金融研究所(IIF)的數據,全球債務目前已達到250萬億美元,預計到2019年底將達到創紀錄的255萬億美元,比2018年底的243萬億美元增加12萬億美元。如果按地球上77億人口來平均計算,目前,每個人的債務約為3.25萬美元。當然IIF的這一算法似乎並不太科學,但卻從側面說明,世界經濟籠罩在債務的雲霧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