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產值將達4萬億美元!安徽"硬核"團隊,這一科研成果引起業界震動!

2020-09-11 安徽農業大學本科招生

人工合成彈性體的強度有多大?2019年,安徽農業大學生物質分子工程中心執行主任、&34;教授汪鍾凱給出答案——200多兆帕,他發表在《自然·通訊》上的這篇科研成果也引起業界震動。有學者評價:該成果突破了人類現有彈性體材料的強度極限,為挑戰蜘蛛絲仿生材料這一世界性課題奠定了基礎。

&34;

生物基新材料產業是全球性的戰略性新興產業。2018年全球產值約8000億美元,2030年預計將達到4萬億美元,市場前景廣闊。而一直從事高分子材料學習研究的汪鍾凱,對生物質資源利用高度關注,&34;

汪鍾凱堅信,生物質分子工程研究領域大有可為。因此,畢業後,他毫不猶豫選擇了這個&34;。2016年8月,汪鍾凱畢業回國,被引進到安徽農業大學,開啟自己的科研生涯。

嶄新的科研平臺初具規模

安徽是農業大省,生物質資源豐富,發展生物基新材料產業有良好的基礎。安徽農業大學成立生物質分子工程中心,就是希望把安徽豐富的生物質資源,轉化為高新技術材料。&34;學校對汪鍾凱委以重任。人才引進、實驗室建設、儀器採購、研究生招生、科學研究……一系列工作等著汪鍾凱。從零起步,他把這喻為一次創業。

短短一年時間,一個嶄新的科研平臺已經初具規模。2名教授、4名副教授、3名講師、1名科研助理陸續匯聚到這裡。這背後,是學校人才強校戰略的強力支撐。學校從人才、資金、場地等方面給予全力支持,也給了汪鍾凱&34;的機會。汪鍾凱感慨,&34;

政策支持保障&34;

2019年5月,校黨委書記江春專門到生物質分子工程中心調研,給汪鍾凱鼓勁:學校將加大對中心建設與發展的支持力度,努力將中心打造成為國內生物質分子領域高端人才培養基地、科技創新實驗基地和科技成果輸出基地。2020年3月,省政府辦公廳出臺了《支持生物基新材料產業發展若干政策》,更是為產業健康快速發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從一個人創業,到一群人共同追逐&34;這個共同理想,截至2019年7月,這支當時平均年齡只有33歲的團隊,已在《自然·通訊》等國際國內高水平期刊發表論文130餘篇,承擔國家級和省級科研項目20餘項,擁有國際國內專利15項……他們正在不懈奮鬥中鍛造著&34;,熔鑄出&34;。

在汪鍾凱看來,目前生物基新材料產業在我國的發展還處於相對初期的階段,存在生物質資源利用效率低、精深加工技術缺乏、產品品質較差、終端高值化產品研發不足等問題。他表示,未來將帶領團隊繼續圍繞世界前沿的科學問題、技術問題,開展長期深入的研究,積極推動重大科技成果工程化,為加快美好安徽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關注&34;頭條號,獲取更多精彩資訊!

(本文素材、圖片來自安徽農業大學官網、官微)

相關焦點

  • 前瞻半導體產業全球周報第74期:「2020硬核中國芯」獎項揭曉!10家...
    這一半導體產業園落地池州安徽中韓(池州)國際合作半導體產業園揭牌儀式在安徽池州開發區舉行。臺積電28NM產能滿載臺媒報導,供應鍊表示,臺積電28nm製程產能利用率過去始終未達預期,第4季度出現多年未見的滿載情況。其中,高通,博通將原在中芯28nm製程生產的產品提早轉移過來,成為臺積電28nm產能利用率達100%的主要原因。
  • 貝萊德資管規模達8.68萬億美元
    當地時間本周四(1月14日)美股盤前,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發布了2020年四季度和全年的財務報告,數據顯示,其資管規模在第四季度增至創紀錄的8.68萬億美元。
  • 全球每年近2萬億美元的科研經費去向何處?是什麼推動,自私?
    科學技術是當今世界第一競爭力,美國科學基金會(NSF)曾統計2013年全球研發總支出為1.671萬億美元。而到2018年,世界主要國家的研發經費就超過了2013年的全球研發總支出,可見各國對科技的重視與日俱增。
  • 2017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GDP排名,美國GDP達19.36萬億美元
    一、美國GDP突破19萬億美元美國GDP達19.36萬億美元,直逼20萬億,有望成為人類有史以來第一個突破20萬億美元的國家。美國名義增速為4.27%,表現穩健,為近三年來最高增速。現在美元對人民幣已經跌至6.3左右,不出意外,2018年中國美元名義GDP會暴增1.5-2萬億美元,有可能跳過13萬億直接到達14萬億美元。中國人均GDP達到8800美元,與墨西哥(9364美元)、俄羅斯(9996美元)、馬來西亞(9938美元)、土耳其(10515美元)差距不大了,不出意外,中國2018年人均GDP會超過1萬美元,達到低級發達國家水平。
  • 安徽合肥國家科學中心:培育
    ……作為全國第二個獲批建設的國家創新體系基礎平臺,安徽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聚焦前沿科技謀發展,將重大原創科研成果源源不斷的轉化為產業創新成果,成為驅動當地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力源」。2017年1月,國家發改委和科技部批覆了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方案,規劃該中心聚焦信息、能源、健康、環境四大科研領域,代表國家參與全球科技競合,帶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以中科大、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重點科研機構為基礎,兩年多來,合肥國家科學中心重大科技成果加速湧現。
  • 首次提出這一現象!安徽團隊最新科研成果登上國際著名期刊!
    近日,合肥工業大學電子科學與應用物理學院(微電子學院)集成電路設計研究中心提出並實現一種具有高解析度、高位寬的數字脈寬調製器混合結構,相關成果以&34;為題發表在電子工程類國際著名期刊IEEE Trans. Circuits Syst. I, Reg. Papers上。
  • 全球科研城市榜單出爐!安徽合肥,成功上榜
    眾所周知,安徽合肥的科研實力,一直很強,是全國知名的四大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之一。但是,如果放眼全球,在更廣闊的範圍內,來看合肥,合肥的科研實力,又列第幾呢?最近,這樣的問題,有了答案!在這份「全球科研城市榜單」中,我看到了安徽合肥的名字!
  • 匯創新|促科研成果轉化,造環高校就業帶,這個區校合作的大學科技園...
    大學科技園一頭連著學界、一頭連著業界,最有條件集成各種科學技術、各方優秀人才、各類創新資源,最有優勢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科技企業孵化、科技人才培養。未來5年,園區將擁有20萬平方米核心區域、協同30平方公裡拓展區,集聚人工智慧、汽車、智慧交通、無人駕駛等前沿科技,促進高校科技成果轉化。
  • 研發天然溶栓納米機器人,「祝康生物」要將前沿醫學科研成果快速轉化
    因為上述獨特優勢,納米機器人已收到業界的關注和追捧。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此前介紹,若納米機器人項目開展順利,到 2021 年的市場規模會達到 3977 億美元。現階段,不少企業涉足該領域的研發,36氪報導過的 DNA 納米機器人、基於納米機器人搭建的腦機接口公司Paradromics等。
  • 國內第三代半導體迎窗口期 今年氮化鎵、碳化矽產值或達70億元
    第三代半導體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吳玲11月24日在2020國際第三代半導體論壇上透露,雙循環模式推動國產化替代,2020年中國SiC(碳化矽)、GaN(氮化鎵)電力電子和微波射頻產值預計將約為70億元。
  • 冰川消融與全球變暖互相加速,《巴黎協定》價值不止600萬億美元
    如果世界各國共同努力,完成《巴黎協定》約定的目標,嚴格控制全球氣溫升高的幅度,使全球氣溫比工業化前的水平升高1.5°C或2°C以內,那麼氣候變化對全球經濟造成的損失將控制在600萬億美元左右。相對而言最壞的情況,也就是世界各國撕毀《巴黎協定》,放任溫室效應,那麼,全球氣溫將比工業化之前的水平上升4°C,帶來的經濟損失將會達到大約2000萬億美元。
  • 前4個月進口達4.3萬億!中國擴大進口跑出了加速度
    前4個月進口達4.3萬億!中國擴大進口跑出了加速度 原標題:   中國擴大進口跑出了加速度!據海關最新統計,今年1—4月,我國進口達4.3萬億元,同比增長11.7%;貿易順差同比收窄近1/4,到5062.4億元。
  • 全球科技巨擘競逐萬億美元太空經濟
    新華社北京7月23日電(記者閆磊)《經濟參考報》7月23日刊發題為《全球科技巨擘競逐萬億美元太空經濟》的報導。文章稱,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日前動用火箭將一顆韓國衛星送入軌道,此次發射進一步降低了發射成本,同時刷新了發射載具重返太空最短間隔的世界紀錄。
  • 喜馬拉雅山的這一變化,將造成世界54萬億美元損失,誰該負責?
    喜馬拉雅 - 興都庫什山脈和青藏高原周圍的區域被廣泛稱為第三極,因為它是極地地區以外最大的冰川和冰原集中地,大約有8億人至少部分依賴於喜馬拉雅冰川季節性的徑流,用於灌溉,水電和飲用水,到目前為止,加速融化似乎是在溫暖季節的膨脹徑流,但科學家預計,隨著冰川減少質量,這將逐漸減少,氣候變化導致中國650個冰川消融
  • 全球可能還將遭遇拋售?這一市場的完美風暴可能很快引爆一場危機
    周一(3月30日),全球市場可能又將遭遇拋售:歐洲股市主要股指下挫,盤初跌幅一度擴大至2%;今天美國股市似乎同樣也是拋壓沉重,因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續蔓延。儘管全球央行出臺降息和量化寬鬆等措施,且各國政府紛紛宣布財政刺激計劃,但是種種跡象顯示,市場避險情緒仍較重,美元流動性的緊張局面仍然沒有明顯下行。
  • 經濟學人全球早報:G20將向全球經濟注入5萬億美元,杭州發放16.8...
    5萬億美元的提振經濟計劃沙特國家電視臺消息顯示,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應對新冠肺炎特別峰會當地時間26日下午正式閉幕。二十國集團將啟動總價值5萬億美元的經濟計劃,以應對疫情對全球社會、經濟和金融帶來的負面影響,並支持各國中央銀行採取措施促進金融穩定和增強全球市場的流動性。杭州今日起將發放16.8億元消費券今日起,杭州將陸續向全體在杭人員(包括域外來杭人員)發放消費券。
  • 【缺貨】2024年MicroLED晶片產值預計達23億美元;Q3國內市場OLED...
    1、報告:Q3國內市場OLED智慧型手機銷量同比下降6%2、彭雙浪:面板缺貨潮將延至明年,友達依靠智能製造增加產能3、水晶光電:副總經理李夏雲擬減持不超過257萬股4、深康佳A:擬參與建設半導體產業園,力爭建設期內總投入300億元5、集邦諮詢:2024年MicroLED顯示器晶片產值預計達23億美元
  • 香港大學科研團隊與內地合作獲重大成果,苗藥研究首登《科學》系列...
    為推進民族醫藥創新,助力貴州打贏脫貧攻堅戰,香港大學馮奕斌教授和其團隊歷時四年,與貴州百靈國家級技術中心研發團隊以及國內多名專家共同合作,並獲得重大研究成果。8月19日,記者獲悉,關於糖寧通絡的最新研究進展及兩篇論文在《科學》(Science)系列《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和《細胞通訊與信號》上發表,這是中國苗藥首次刊登於國際權威學術期刊上,同時亦是香港科研機構與內地科研力量、行業龍頭企業聯合創新的新成果。
  • 有人預計北鬥導航產值規模有望6000多億元 不知怎麼算出來的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無疑是中國最值得驕傲的高科技產品之一,是中國自行研製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也是繼美國GPS、俄羅斯GLONASS之後的第三個成熟的衛星導航系統。
  • 美國銀行:預計未來十年內太空產業規模將達到1.4萬億美元
    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預計,未來10年,不斷增長的太空經濟規模將擴大兩倍以上。該公司本周預測,太空市場規模將增至1.4萬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