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津燈塔位於旗津山頂上,又稱為高雄燈塔,建於清光緒9年(1883年),是臺灣少數僅存的清代燈塔之一。燈塔為八角型,純白色系,在藍天下閃耀動人,和燈塔連在一起的方形白牆建築是燈塔辦公室,燈塔頂端有一眺望臺,可一覽旗津港、柴山、西子灣美景以及高雄港灣城市船隻進出盛況。
高雄佛光山寺是佛光山的本山,當年由星雲大師一磚一瓦建立起來。佛光山寺廟建築規模宏偉,以巨型雕塑群著稱,一進山門就能見到接引大佛,佛像左手下垂作迎賓狀,右手舉至肩,掌心向前,手指向上,表示「接引信徒上天」。
蓮池潭,舊稱蓮花潭,位於臺灣高雄市半屏山之南,龜山之北。蓮池潭潭長1.4公裡,因清朝時期潭種滿蓮花,到了夏季清香四溢而得名。蓮池潭景區蓮花潭西岸廟宇林立,500公尺內擁有20餘座寺廟,由北而南的景點分別如高雄孔廟、春秋閣、啟明堂、五裡亭、龍虎塔等。長橋、藝閣、寶塔、色彩濃重,為蓮花潭增添不少熱鬧景象,形成左營地區著名的寺廟觀光勝地。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位於高雄縣,坐西朝東,是星雲大師為供奉佛牙舍利所興建的紀念館。紀念館歷經9年完工,現在除了主體建築本館外,更有所謂「前有八塔,後有大佛,南有靈山,北有祇園」的宏偉格局。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是一座融和古今與中外、傳統與現代的建築,具有文化與教育、慧解與修持的功能。
旗津風車公園位於高雄市旗津區中洲汙水處理廠北側,一到公園映入眼帘的是七座三葉式的巨大風力發電機,造型獨特,十分醒目。每當遊客經過時,注意力很容易被巨大的風車吸引。郊遊好去所建於2003年的風車公園,是臺灣第一座具環保意象和概念的公園綠地。園內種植了數百株濱海喬木,還有大草坪可以野餐,加上臨海的原因,公園中風勢很大,適合放風箏。
玫瑰聖母堂前身是「前金天主堂」,至今已有140年的歷史了。該教堂是臺灣重新開教以來建立的首座教堂,也是臺灣天主教的發源地,教堂採取哥德式與羅馬式風格,是臺灣歷史建築百景票選的NO.1。清鹹豐9年(1859年),西班牙籍傳教士郭德剛神父及洪保祿神父由打狗港抵臺傳教,在當時民間極度排外的風潮裡,傳教工作屢遭阻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