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將建近七百平方公裡城市森林
2002年9月18日09:38 揚子晚報 2002年09月18日 上海9月17日電 上海市市長陳良宇在今天開幕的「上海城市森林與生態城市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發言時表示,
-
淺談:城市森林對城市生態系統的影響
1 城市森林的內涵 1.1城市森林概念的提出 1962年,美國甘迺迪政府在戶外娛樂資源調查報告中,首次使用了「城市森林」(UrbanForest)這一名詞。1965年,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ERICJORGENSEN教授首次完整提出「城市林業」(Urban Forestry)的概念。美國林業工作者協會對於城市森林的定義為「城市森業是林業的一個專門分支,是一門研究潛在的生理、社會和社會福利學的城市科學,目標是城市樹木的栽培和管理,任務是綜合設計城市樹木和有關植物及培訓市民」。
-
上海欲建「城市森林」交易市場
「城市森林」交易市場 2002年10月24日01:22 新華社上海10月22日電(記者李榮) 「城市森林」建設計劃將在今後3年內使上海林地面積一下子增加100萬畝;至2020年城市森林覆蓋率將陡增近20個百分點。
-
國外城市森林建設經驗
原蘇聯於20世紀60-70年代,完成了經營城市林和市郊林的規劃體系,目前僅莫斯科就有11個天然林區,84個公園、720個街道公園、100個街心公園,這些森林和綠地總面積佔市區面積的40%。市區內既有大面積的森林公園,也有寬闊的沿街綠化帶把城鎮內各類公共綠地連接起來,在整體上構成一個森林環境,森林與城市的關係不是城市中分布有森林,而是城市坐落在森林之中。 五、近自然林模式是城市森林建設的主導方向 近年來,城市森林建設更加注重森林的休閒遊憩、改善環境、愉悅身心等服務功能,因此近自然林的營造和管理是城市森林建設的方向。
-
上海「城市森林」建設計劃今天正式啟動
新華網上海10月22日電(記者 李榮) 上海市副市長馮國勤今天在閔行浦江鎮「森林規劃區」種下了第一棵香樟樹。這標誌著上海歷史上第一個龐大的「城市森林」建設計劃正式啟動。上海將在今後近20年內新增近200萬畝林地,連片縱橫的「森林」將環抱上海多層次的城鎮結構之中。 據規劃部門說,上海城市綠色生態建設,將由城區的綠化、新城的園林化,向整體生態層面的「森林化方向發展」。上海「城市森林」計劃最終在2020年完成後,上海森林覆蓋率將高達30%以上。
-
上海建「城市森林觀測站」,用數據揭示城市「綠肺」價值幾何
「上海森林覆蓋率,從上世紀90年代的3%,提高到現在的15%,但過去我們只能定性地知道森林的生態價值,現在則有了定量依據。」3月9日上午,上海市林業總站副站長潘士華這樣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介紹正在建設的「上海城市森林生態系統國家定位觀測研究站」。
-
無人機遙感技術在城市綠地監測中的應用
傳感器設備的更新和圖像處理技術的發展為城市綠地監測研究帶來新的契機,而消費級無人機市場佔有率急劇增加,無人機與傳感器設備朝著微型化發展,則為具有廣泛需求的城市綠地微觀尺度的研究探索提供了設備支持。我國城市綠地監測業務需要更為細緻靈活地對樣地進行定期觀測,微小型無人機在此方面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特別是對於人和大型飛機不易到達的區域具有更為顯著的優勢。
-
綠島:城市綠地的升級版本
探究了不同面積、不同形狀的城市綠地與生態效應之間的關係,並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相關研究已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10餘篇,部分成果已應用於北京城市綠地規劃中。 定義城市綠島 「城市綠島是能夠較大程度發揮生態效益的城市綠地,它是城市綠地的升級版。」李樹華說。
-
推廣荒野式管理改善城市人居環境
長期以來,我國一些城市綠地基本採用高強度管理模式。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特別是環境教育和公眾科學普及宣傳與推廣,越來越多的城市居民意識到,除了需要單調統一的栽培景觀外,也需要活力四射、生物多元化的荒野景觀。 荒野是高品質城市生活的催化劑,放任動植物自由生長的荒野式管理模式應運而生,逐步獲得社會認同並開始零星運用到綠地管理實踐中。
-
NASA衛星實拍上海多年,已成為世界領先土地開墾城市,海洋變綠地
整體上而言,這都是一個好事情,開墾海洋區域的有利資源,不僅可以美化環境,還具有一定的經濟效應,減少沿海地區的一些土地侵蝕。根據美國宇航局(NASA)衛星實拍了我國一座城市的改變,再次引發了大家的熱議。根據最新的兩項研究表明,上海除了其他發展比較好之外,也列為了世界領先的土地開墾城市,這還是基於對Landsat衛星圖像進行圖像分析和研究得出來的,其實我們通過衛星拍攝的圖像也可以看到,主要就是淺海沿岸地區開墾,上海的擴張可以說是清晰可見的,並且力度很強,算是一個大變。這些擴展的土地到底有何用?
-
上海:首次開展森林碳儲量研究
中國園林網5月21日消息:本市林業部門正聯合上海交通大學和華東師範大學等高校、科研機構共同合作開展上海森林生態系統的碳儲量估測研究,該研究將首次全面系統估測上海森林生態系統碳儲量。
-
北京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年底將提高到83%
從上世紀80年代的「飛播造林」到如今,森林日漸回歸城市。不僅如此,北京還使用更多鄉土樹種、地被植物營造郊野風格,引入動物棲息地招引野生小動物,緩掃落葉、留下供人們「打卡」欣賞的秋季景觀……在城市精細化治理的大方向下,北京的綠化走在越來越「高級」的路上,居民身邊也有了越來越多的綠。今年北京將新增31處城市公園,新建口袋公園和小微綠地50處,並將推動200多公裡綠道建設。
-
綠地·美麗北京:"美麗童夢"兒童畫邀請賽開始報名
綠地·美麗北京:"美麗童夢"兒童畫邀請賽開始報名 2014-08-08 13:38:36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孫建永
-
城市森林能較好吸滯大氣顆粒物 多種針葉樹可降低PM2.5
昨天,上海交大農業與生物學院的劉春江教授提出,在霧霾天氣持續不斷、PM2.5居高不下的情況下,種下一棵樹,就是為人類儲蓄一份健康。據劉春江課題組研究表明:枝條和葉片表面粗糙、分泌物豐富、葉面積係數高的樹種,會具有較好的吸滯大氣顆粒物的功能,若重點考慮樹種降低大氣PM2.5顆粒物,可多選擇一些針葉樹。
-
安義縣創建省級森林城市宣傳手冊
根據安義縣創建省級森林城市總體規劃,我縣森林城市建設格局主要是依託城市現有的綠地條件,以城市規劃發展的方向為依據,圍繞「千年古韻,生態安義」的森林城市建設主題,打造「一廊三鏈,三片五核六帶、景園棋布、綠巒環抱」布局結構一廊: 指由西向東穿城而過的潦河,同時位於城市的主導風向上,故規劃考慮沿水岸兩邊設置帶狀公園綠地,形成濱水生態廊道,打造城市一河兩岸的濱水公共空間
-
【創森學習】國家森林城市基本知識
讓森林走進城市,讓城市擁抱森林。這是由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提出的。五、森林城市建設的理念是什麼?保持近自然狀態;城鄉一體統籌發展;林水相依、林路相依、林居相依、林村相依、林田相依;具有濃鬱鮮明的城市地方特色;具備開放互動的管理模式;節水、節力、節能、節財。
-
城市濱水綠地植物生態群落的設計
植物是恢復和完善濱水綠地生態功能的主要手段,以綠地的生態效益作為主要目標,在傳統植物造景的基礎上,除了要注重植物觀賞性方面的要求,還要結合地形的豎向設計,模擬水系形成自然過程所形成的典型地貌特徵(如河口、灘涂、溼地等)創造濱水植物適生的地形環境,以恢復城市濱水區域的生態品質為目標,綜合考慮綠地植物群落的結構。
-
在水泥森林裡修復生態,這個叫做「城市荒野」的工作室在上海都做了...
但很多種子數量有限,一些已經被篩選種在了宜嘉苑保育區內。宜嘉苑將原本綠地上的植物全部剷除,這種「強幹預」是為了消滅入侵物種。根據中科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學研究中心對上海植物的普查,本土植物中約有 290 種分布範圍極小、數量稀少的植物很可能已經消失,而入侵物種的數量卻從 279 增至 367 種。
-
12個縣(市)躋身省級森林城市,名單都是誰
至此,加上去年首批獲評的15個省級森林城市,河南省級森林城市數量達到27個,省轄市國家森林城市達到16個,走在全國前列。據悉,目前,我省已有16個國家森林城市,27年省級森林城市,開封市、周口市、汝州市等9個市(縣)正在大力推進國家森林城市建設,31個縣市正在創建省級森林城市,形成了多級聯創的省級森林城市建設格局。在2019森林城市建設座談會上,我省國土綠化和森林城市建設工作得到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局長張建龍高度肯定。
-
駐馬店南陽濮陽被授予國家森林城市 河南省轄市榮獲國家森林城市...
城市融入大自然,出門能見綠、遊憩在林下、休閒進森林,能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天藍水綠,擁有更多的森林綠地,已經成為城鄉居民幸福生活的新期盼。2016年年初,在研究森林生態安全問題時,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四個著力」,其中一個「著力」就是著力開展森林城市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