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欲建「城市森林」交易市場
上海欲建 新華社上海10月22日電(記者李榮) 「城市森林」建設計劃將在今後3年內使上海林地面積一下子增加100萬畝;至2020年城市森林覆蓋率將陡增近20個百分點。
-
上海建「城市森林觀測站」,用數據揭示城市「綠肺」價值幾何
上海建「城市森林觀測站」,用數據揭示城市「綠肺」價值幾何 澎湃新聞記者 周航 2017-03-09 15:34 來源:
-
上海「城市森林」建設計劃今天正式啟動
新華網上海10月22日電(記者 李榮) 上海市副市長馮國勤今天在閔行浦江鎮「森林規劃區」種下了第一棵香樟樹。這標誌著上海歷史上第一個龐大的「城市森林」建設計劃正式啟動。上海將在今後近20年內新增近200萬畝林地,連片縱橫的「森林」將環抱上海多層次的城鎮結構之中。 據規劃部門說,上海城市綠色生態建設,將由城區的綠化、新城的園林化,向整體生態層面的「森林化方向發展」。上海「城市森林」計劃最終在2020年完成後,上海森林覆蓋率將高達30%以上。
-
藤本壯介上海建「遠景之丘」 塑造出城市森林
搭建中的 「遠景之丘」 大公網上海9月4日訊(記者 章蘿蘭)以「遠景2116」為主題的首屆「Shanghai Project|上海種子」今日開幕,日本知名建築師藤本壯介(Sou Fujimoto)為其度身定製戶外創意建築空間
-
上海一些大型綠地引入「城市森林」概念
東方網9月16日消息:「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身居鬧市的人們,如今不出遠門,就能在「城市森林」中享受到大自然帶來的清新空氣和樂趣。本市在華山路綠地、凱橋綠地建設中首次引入「城市森林」概念。今年,長寧區大手筆建綠,並在大型綠地建設中引入「以人為本、再造自然、體現人與自然和諧」的理念。今年上半年同時開工建設的4萬平方米華山路綠地、4.3萬平方米凱橋綠地,就定位於構建現代化大都市中的城市森林,這在本市的大型綠地建設中還是首次嘗試。
-
上海:首次開展森林碳儲量研究
中國園林網5月21日消息:本市林業部門正聯合上海交通大學和華東師範大學等高校、科研機構共同合作開展上海森林生態系統的碳儲量估測研究,該研究將首次全面系統估測上海森林生態系統碳儲量。
-
將建起58平方公裡的雲城
站房的地下部分將結合站場拉開的雲谷空間、地鐵站廳及東西兩側的商業通廊,未來與南北城市綜合開發互相連通,實現地下空間城市與站房、站南與站北的高效互通。我們從負責杭州西站樞紐建設的杭州市交投集團了解到,西站樞紐站房地下結構施工於本月全部完成,站房地上部分即將在本月開工建設。此外,杭州西站湖杭一分部西端咽喉區特大橋首孔現澆梁已順利開盤澆築。
-
七連嶼建成後面積可達28平方公裡,了解下這座未來海上城市
七連嶼隸屬我國海南省三沙市西沙區管轄,位於中國西沙群島裡宣德群島東北部,七連嶼由趙述島、北島、中島、南島、北沙洲、中沙洲、南沙洲這七個相連的島洲及其附近礁盤組成,三沙市七連嶼管理委員會駐地就在趙述島上。西沙洲位於趙述島西部約5.5公裡,東西長約800米,南北寬400米,面積0.24平方公裡,是宣德群島中的第三大島。由於沙層較厚,有利於淡水保存。
-
浙江有一個新區,人口114萬,未來將打造世界一流港口城市
2011年3月14日,舟山群島新區正式寫入全國十二五規劃,規劃瞄準新加坡、香港等世界一流港口城市,要拉動整個長江流域經濟。2011年6月30日,國務院正式批准設立浙江舟山群島新區,舟山成為中國繼上海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區、重慶兩江新區後又一個國家級新區。
-
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12月起閉館改造 將以全新面貌迎接20歲生日
東方網記者柏可林11月1日報導:作為中國首家以展示城市規劃和建設成就為主題的專題性場館,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自2000年正式面向社會開放以來,被上海市民形象地喻為「城市之窗」。由於展陳內容需作重大調整,設施設備需要修繕更新,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將於2019年12月1日起全面閉館實施改造,不再向社會開放,具體開放時間另行告知。
-
巴西8百多萬平方公裡,為何亞馬孫河沿岸人口少?
加拿大面積997萬平方公裡,人口卻只有3700萬,原因是加拿大緯度太高,有一半面積都在北極圈內,氣候嚴寒,不符合人類大規模居住。而巴西氣候溫和,尤其是北部有面積巨大的平原,但這裡卻人煙稀少,何之?先介紹一個地理名詞——亞馬孫平原(也稱亞馬遜平原)。亞馬孫平原面積非常大,總面積560萬平方公裡,相當於兩個阿根廷的面積(278萬平方公裡)。
-
今年北京市將綠化造林20萬畝 新機場冬奧場館建城市森林
記者了解到,位於大興、順義等地的13項綠化造林續建工程已復工,全市將在3月下旬拉開春季大造林帷幕。資料圖 攝:王海燕今年全市將新增綠化造林20萬畝、城市綠地700公頃,使全市森林覆蓋率進一步提升到44.4%,城市綠化率達到48.5%。
-
專題2018_百城百縣百企調研行
2016年5月27日,黨中央作出重大決策部署,在通州規劃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作為千年大計、國家大事,未來它將與雄安新區一起,成為首都騰飛的兩翼。 在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放在歷史的坐標軸上,觀照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意義格外不同。 高點高位,剛性約束下發展 「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高位」,通州將怎麼建?
-
崇明5年內建地鐵通市區 金山將建國家海洋公園
在建的金海路隧道在浦西跟中環相接,往南過黃浦江後連接奉賢區的金海路,並將一直延伸到海灣大學城,改善大學園區師生的出行。再往東就是BRT快速公交,從浦東的東方體育中心直達南橋新城,屆時從南橋新城到上海市中心只要45分鐘的時間。並且,為改善S4高速通過黃浦江的堵點奉浦大橋,奉賢準備在現有的橋東面再建二橋,該項目已獲得批准。
-
超上海中心,這座城市將建「中國第一高樓」
據悉綠地曾先後在武漢、成都投資建設摩天大樓,前者為武漢綠地中心(在建),高636米,後者為成都綠地中心(在建),高468米。而此前,中海尚未有地標高樓項目。也就是說,項目一旦落成,將成為中國第一、世界第二高樓,綠地所保持的468米成都天際線也就此被刷新。目前國內第一高樓為上海中心大廈,高度632米。世界第一高樓為杜拜的哈利法塔,高度為828米。
-
【創森學習】國家森林城市基本知識
讓森林走進城市,讓城市擁抱森林。這是由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提出的。五、森林城市建設的理念是什麼?保持近自然狀態;城鄉一體統籌發展;林水相依、林路相依、林居相依、林村相依、林田相依;具有濃鬱鮮明的城市地方特色;具備開放互動的管理模式;節水、節力、節能、節財。
-
規劃58平方公裡 杭州要建一座雲城
為充分放大杭州雲城效應,按照「堅持大統籌、克服小平衡、避免碎片化」要求,杭州雲城規劃建設範圍為東至繞城高速、西至南苕溪、南至餘杭塘河、北至杭長高速,圍合區域內約58平方公裡。杭州雲城地處城西科創大走廊腹地,緊鄰西溪溼地、良渚文化遺址,生態優勢明顯,文化底蘊深厚,又兼具城西科創大走廊的產業發展優勢和杭州西站樞紐的綜合交通優勢。
-
上海耗資5.3億,在建上海天文館,預計2021年開放
上海耗資5.3億,在建上海天文館,預計2021年開放作為我國的經濟第一強市,上海多年來國際大都市的形象已然深得人心,我國很多先進的技術成果都是最先在此施行的,上海一向走在發展的前沿領域,如今的上海發展已經十分成熟,從城市經濟結構,到城市的基礎建設都已然成為了城市發展的榜樣所在。
-
國外城市森林建設經驗
一、將城市森林作為城市的生態基礎設施納入城市總體規劃 現代城市發展趨勢表明,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不僅是傳統意義上交通、住房等灰色空間的擴展,還應該包括森林、水為主題的綠色空間、藍色空間建設。國外城市森林的快速發展,得益於其把城市森林作為城市有生命的生態基礎設施,作為城市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進行統一規劃建設。
-
中國南海群島互聯互通,七連嶼建成後,將是永興島11倍大
還真就想到一塊去了,有不少專家將旅遊島的目標瞄準為永興島「後花園」——七連嶼,所謂的七連嶼指的是趙述島、北島、中島、南島、北沙洲、中沙洲、南沙洲。其中南沙洲南距離永興島僅8公裡,距離海南省也較近,運送物資較為方便。另外,不要看七連嶼露出水面的面積僅為1.32平方公裡,其實該地區礁盤面積特別大,還都是淺海,非常適合吹沙造陸,而且工程量不會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