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群島新區,是中國首個國家級群島新區、長三角城市群組成部分。2011年3月14日,舟山群島新區正式寫入全國十二五規劃,規劃瞄準新加坡、香港等世界一流港口城市,要拉動整個長江流域經濟。2011年6月30日,國務院正式批准設立浙江舟山群島新區,舟山成為中國繼上海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區、重慶兩江新區後又一個國家級新區。
舟山群島新區地處中國東南沿海,長江口南側、杭州灣外緣的東海洋面上,背靠上海、杭州、寧波等大中城市和長江三角洲等遼闊腹地,面向太平洋,踞中國南北沿海航線與長江水道交匯樞紐,是長江流域和長江三角洲對外開放的海上門戶和通道,與亞太新興港口城市呈扇形輻射之勢。舟山陸域面積少,海域面積大,區域總面積2.22萬平方公裡,其中海域面積2.08萬平方公裡,陸域面積1440平方公裡。
人口民族
截至2016年舟山群島新區常住人口約114萬,轄兩區(定海區、普陀區)、兩縣(岱山縣、嵊泗縣)。 [7] 民族以漢族為主。
漁業資源
舟山群島新區素有「東海魚倉」和「祖國漁都」之美稱。由於附近海域自然環境優越,餌料豐富,給不同習性的魚蝦洄遊、棲息、繁殖和生長創造了良好條件。共有海洋生物1163種,按類別分:有浮遊植物91種、浮遊動物103種、底棲動物480種、底棲植物131種、遊泳動物358種。捕撈的主要品種有帶魚、鰳魚、馬鮫魚、海鰻、鮐魚、馬面魚、石斑魚、梭子蟹和蝦類等40餘種。
經濟
山群島新區一直圍繞「海」字做文章,不斷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舟山群島舟山群島新區初步形成了以臨港工業、港口物流、海洋旅遊、海洋醫藥、海洋漁業等為支柱的開放型經濟體系。2016年舟山群島新區海洋經濟總產出1048億元,海洋經濟增加值佔中國生產總值比重達66.4%,三次產業比例為10.0:46.2:43.8,經濟結構實現了由單一的傳統漁業經濟向綜合的現代海洋經濟轉變。
建設目標
推進京津冀、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區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打造首都經濟圈,重點推進河北沿海地區、江蘇沿海地區、浙江舟山群島舟山群島新區、海峽西岸經濟區、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等區域發展,建設海南國際旅遊島。」
主要景點
龍頭跳
龍頭跳假日海灘遍布,灘平如境,灘前碧波蕩漾,灘後古木森森,合抱粗的古木比比皆是,遮天蔽日。距海岸線200米處水深2米左右,是開設海濱浴場的理想場所,也是開展海上體育活動的好地方。潮退之後,可在寬闊的泥沙灘上拾貝、堆沙景,野趣十足。此沙灘最顯著的特點是:沙灘邊上有參天古樹群,樹種為舟山特色黃連木、沙樸樹,近百棵之多,高達20-30米,大的胸徑在1米以上,每株樹冠遮蔭達幾十平方米,樹齡均在百年以上。該古樹林與海洋、沙灘相連,中國內少見,有較高的旅遊開發價值。
懸山島
懸山島,海灘眾多,海岸曲折,怪礁林立,絕壁高聳,巖洞遍布,綠樹成蔭,因山體起伏曲折,行走百步,所見殊異,可謂「百步一景」,自然景點遍布全島,風光優美獨特。懸山島森林覆蓋率高,各種野生植物繁多,許多植物是海島特有品種,如國家二級保護植物「舟山新木姜子」也是舟山的區樹,還有野生水仙花、茶花等。島上許多地方人跡罕見,原始植被保護完好。
城市榮譽
素有中國海鮮之都、中國第一大群島、海上花園城市等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