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區今年將建15處城市綠地

2020-12-06 中國園林網

中國園林網4月26日消息:200多種喬、灌、草植物聚集在不到七個足球場大的綠地中,要成為吸塵、固碳、除噪、降溫的「城市綠島」。昨天,本市首個「城市綠島」雨中開建,而今年本市將在城區建成15座城市公園。

「城市綠島」就是一個開放式的「微型植物園」。昨天,記者在健翔立交橋西南角看見,這個微型植物園成楔形,東西長、南北短,與其一牆之隔的是密集的居民區,而50米外就是晝夜車流穿梭不息的四環路和京藏高速,這個區域是京城碳排放量較高的區域。這個植物園位於北極寺村區域內,現定名四季公園,據建設公園的海澱區綠化一隊王志勇隊長介紹,當初在規劃設計時,海澱區園林綠化局充分考慮到了當地的地形、氣候、碳排放等實際情況,制定了計劃將其建設為一個「城市綠島」,以最大程度地讓植物吸塵、固碳、除噪、降溫。據他介紹,規劃中,公園裡將種銀杏、黑棗、杜梨、黃檗、椴樹、木瓜、山楂、絲棉木、梓樹、流蘇、糯米條、錦雞兒、四照花、樸樹、櫸樹、榆樹等200多種植物,在4.7公頃的面積內容納這麼多的植物還是一個嘗試。市園林綠化局城鎮綠化局楊志華處長介紹,這種設計是城市綠島又稱「城市森林島」,其要求樹種豐富、層次絕對多樣,80%為植被覆蓋,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地發揮吸塵、固碳、消噪、降溫的作用。另外,植物多樣,必然帶來生物多樣,這是城市公園的發展方向。

另外,四季公園內有巧妙的雨水收集系統。綠島內有山岡、山谷、陰坡、陽坡、緩坡和窪地,不同的樹種根據習性,種在不同的地形內,而雨水最終順著地勢流入窪地,收集起來,而綠島內所有甬道棄用石板或者水泥,而是採用石屑鋪路,不會有積水。昨天,記者了解到,四季公園投資1600多萬元,計劃6月底完工,十一前後免費向市民開放。

昨天的採訪中,楊志華處長介紹,按照規劃,今年本市將在城區建設15處城市綠地,四季公園是其中建設最快的一處,其他14處也都在規劃和建設中。

推薦閱讀:

福州:將建首個國家級國防主題公園

青島膠南:首個琅琊文化旅遊主題公園將開建

貴州:安順虹山湖公園整治 創建優質休閒空間(圖)

南京:江北青奧體育公園建設全面展開

(來源:北京青年報)

相關焦點

  • 北京今年再建36個城市休閒公園 五一溫榆河公園一期示範區開放
    原標題:今年再建36個城市休閒公園   本報特約攝影 張傳東   本報訊(記者 朱松梅)「2020年,騰退土地實現增綠1600公頃,建設城市森林13處,口袋公園及小微綠地50處。」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這句話,給市民帶來了滿滿的綠色獲得感。在市十五屆人大三次會議上,記者就此採訪了市園林綠化局負責人以及多位市人大代表。   市民周末出遊,今後要增添新去處了。
  • 北京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年底將提高到83%
    不僅如此,北京還使用更多鄉土樹種、地被植物營造郊野風格,引入動物棲息地招引野生小動物,緩掃落葉、留下供人們「打卡」欣賞的秋季景觀……在城市精細化治理的大方向下,北京的綠化走在越來越「高級」的路上,居民身邊也有了越來越多的綠。今年北京將新增31處城市公園,新建口袋公園和小微綠地50處,並將推動200多公裡綠道建設。未來,城市的「畫風」將是什麼模樣?
  • 梁平今年新改建城市 綠地面積48.9萬平方米
    (資料圖片)梁平日報訊 (記者 陶開星)12月21日,記者從區城市管理局獲悉,今年以來,我區投入6400餘萬元,大力實施城市品質提升工程,不斷刷新城市「顏值」。截至目前,全區新改建城市綠地面積48.9萬平方米,讓更多市民「推窗見綠、出門見景」。眼下天氣雖冷,但梁平城區依然奼紫嫣紅。記者在竹海大道看到,道路兩側的綠化帶中,到處是一株株盛放的月季,吸引了不少市民駐足拍照。
  • 綠島:城市綠地的升級版本
    探究了不同面積、不同形狀的城市綠地與生態效應之間的關係,並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相關研究已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10餘篇,部分成果已應用於北京城市綠地規劃中。 定義城市綠島 「城市綠島是能夠較大程度發揮生態效益的城市綠地,它是城市綠地的升級版。」李樹華說。
  • 北京長安街沿線建成19座屋頂花園 彌補綠地不足
    昨天,記者從北京屋頂綠化協會獲悉,東起四惠通惠家園,西至石景山中鐵建大廈,長安街沿線建築的屋頂已建成大大小小19座空中花園,總面積達123840平方米,空中綠化帶雛形初現。傍晚時分,通惠家園的居民照例在小區中心花園遛彎兒,4.7萬平方米的綠地蝴蝶翻飛、歸鳥成群,讓他們幾乎忘記腳下人潮湧動、列車奔馳的四惠地鐵站。
  • 今年北京市將綠化造林20萬畝 新機場冬奧場館建城市森林
    隨著氣溫逐漸走高,北京即將進入植樹造林的黃金時節。記者了解到,位於大興、順義等地的13項綠化造林續建工程已復工,全市將在3月下旬拉開春季大造林帷幕。資料圖 攝:王海燕今年全市將新增綠化造林20萬畝、城市綠地700公頃,使全市森林覆蓋率進一步提升到44.4%,城市綠化率達到48.5%。
  • 專家建議北京城市副中心建環形軌道 串聯功能組團
    原標題:北京城市副中心規劃設計方案匯報 專家建議——建環形軌道 串聯功能組團  千龍-法晚聯合報導(記者 陳斯)北京城市副中心詳細規劃和城市設計方案徵集中期成果匯報會日前舉行。
  • 朝陽區「十三五」時期繪就綠色生態版圖,公園綠地覆蓋率92.8%
    近年來,朝陽區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對標北京城市總規,堅持多元增綠、見縫插綠、精準建綠,逐步建立起「兩環六楔、五河十園、多廊交織」的綠色空間格局。十三五期間,朝陽共新建、改造綠化面積3276公頃,新建改造各類大中小微型公園綠地127處,完成綠道及健身步道建設約96公裡。
  • 環境改善怎麼樣 讓小動物「說話」:北京將建20餘處生態監測站
    森林、溼地、綠地,究竟能給城市生態環境帶來怎樣的改善?讓數據和「小動物」說話,本市將在全市範圍內建設20餘處生態監測站,通過大數據分析以及小動物的種群分布、遷徙情況等,更加直觀地體現生態建設成果。20餘處站點 監測三類生態系統 市園林綠化局科技處相關負責人介紹,這20餘處生態監測站中有8處是在已有的監測站點上進行改建,另有10多處是新建站點。根據監測側重點的不同,分為森林生態系統類型、溼地生態類型系統和綠地生態系統類型。
  • 環境改善怎麼樣 讓小動物「說話」:北京將建20餘處生態監測站_中國...
    森林、溼地、綠地,究竟能給城市生態環境帶來怎樣的改善?讓數據和「小動物」說話,本市將在全市範圍內建設20餘處生態監測站,通過大數據分析以及小動物的種群分布、遷徙情況等,更加直觀地體現生態建設成果。  20餘處站點  監測三類生態系統  市園林綠化局科技處相關負責人介紹,這20餘處生態監測站中有8處是在已有的監測站點上進行改建,另有10多處是新建站點。根據監測側重點的不同,分為森林生態系統類型、溼地生態類型系統和綠地生態系統類型。
  • 海綿城市究竟怎麼建? 地面吸水存地下 淨化後澆灌綠地
    &nbsp&nbsp&nbsp&nbsp海綿城市究竟怎麼建?近日,記者來到正在建設中的青龍山國際生態新城探訪。3名工人各拎來一個盛有15升自來水的塑料桶。第一名工人「譁啦」一聲將15升水倒在人行道上,自來水潑灑了約2平方米麵積,大約5秒鐘即完全滲入地下。第二名、第三名工人繼續澆水,15升水也都在約5秒鐘內「消失」。&nbsp&nbsp&nbsp&nbsp孫軍表示,在以往的城市建設中,普通人行道基本都是硬化路面。
  • 太原市開始創建國家森林城市
    每月開展營造林進度綜合排名,今年的作業設計質量、工程進度較往年均有了明顯的提高,目前已完成全年營造林任務的90%。為全面推進國家森林城市創建,我市將持續推進城市園林綠化,到2022年底,新(續)建各類公園15處以上,各區每年至少建設5處遊園、5處綠地,基本消除公園、遊園服務盲區,穩步提升人均公園綠地面積;不斷提升環城森林公園品質,以東西北山環城旅遊公路為軸線,開展環城森林公園提質擴容,構建環城森林景觀帶,對森林公園進行差異化打造,更好滿足市民和遊客的不同需求
  • 上海建「城市森林觀測站」,用數據揭示城市「綠肺」價值幾何
    上海建「城市森林觀測站」,用數據揭示城市「綠肺」價值幾何 澎湃新聞記者 周航 2017-03-09 15:34 來源:
  • 北京:讓森林走進城市 鳥鳴蟲唱蓋過小汽車往來聲
    原標題:鳥鳴蟲唱相和,菜市口城市森林「活」了位於菜市口的廣陽穀城市森林一片生機盎然。王海燕攝(北京日報記者 王海燕)記者日前路過菜市口的廣陽穀城市森林,被一陣陣高低起伏的蟲鳴聲吸引。這兒地處宣武門外大街和廣安門內大街交叉路口,是車水馬龍的鬧市區,可這嘹亮的「蟲唱」硬是蓋過了小汽車的往來奔馳聲。循聲往林子裡走,各種「啾啾唧唧」聲此起彼伏,越往裡走聲音越響亮,間或還有鳥兒的啼叫聲。
  • 四川宜賓將在中心城區建三大溼地公園
    四川宜賓將在中心城區建三大溼地公園 周瑜原 攝  日前,宜賓市榮獲聯合國環境規劃基金會和中國環境保護協會聯合頒發的「傑出綠色生態城市獎」。這次獲獎得益於宜賓企業硫、碳排放量的控制,城市生活垃圾處理,鄉鎮汙水處理等措施的實施。為了讓宜賓市民生活更宜居,宜賓接下來將啟動中心城區三大溼地公園建設,同時也將加強長江、金沙江、岷江三江流域的水質保護。
  • 緩解中心城區熱島效應 武漢將啟用風道規劃
    之所以開展城市風道的研究,其目的主要有兩個,一是將郊外的風引入中心城區,緩解城市熱島效應,另一個是利用城市風道將霧霾吹走,改善城市大氣環境。據武漢市規劃研究院國際交流與合作所工作人員透露,他們已從法國引進了一款名為「ariacity」的風環境測試軟體,今後在給城市做規劃時,這個系統可以模擬出規劃中的建築物、道路、社區周邊的風環境。
  • 上海一些大型綠地引入「城市森林」概念
    東方網9月16日消息:「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身居鬧市的人們,如今不出遠門,就能在「城市森林」中享受到大自然帶來的清新空氣和樂趣。本市在華山路綠地、凱橋綠地建設中首次引入「城市森林」概念。今年,長寧區大手筆建綠,並在大型綠地建設中引入「以人為本、再造自然、體現人與自然和諧」的理念。今年上半年同時開工建設的4萬平方米華山路綠地、4.3萬平方米凱橋綠地,就定位於構建現代化大都市中的城市森林,這在本市的大型綠地建設中還是首次嘗試。
  • 北京東部將建4000多畝森林公園
    建成後,這處森林公園將進一步完善二道綠隔郊野公園環,在中心城區東部形成一處近自然、大尺度、成方連片的郊野公園景觀,惠及周邊逾20萬人。金盞森林公園地處朝陽區金盞鄉馬各莊村,朝陽區東側與通州區交界處,是北京「二道綠隔郊野公園環」上即將落下的重要一子,也是北京中心城區東北部生態屏障的重要組成部分。《北京城市總體規劃》專門提到「二道綠隔郊野公園環」。
  • 2018年北京16區發生的大事你知道多少 生活大變樣了!
    2、打造三裡屯等重點區域項目  明年朝陽區將以三裡屯、雅寶路、亮馬河等區域為代表,打造中心城區重點區域綜合整治亮點項目,提升城市發展品質。同時加快菜場、便利店等涉及群眾基本生活的公共設施建設。  3、建5條綠楔送清風進城  明年,朝陽區總共將開工建設5條小綠楔,總面積約為39平方公裡。綠楔相當於城市的通風廊道。明年,一條面積為1.5平方公裡的綠地即將在黑莊戶鄉動工建設。
  • 景觀微綠地_2020年景觀微綠地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石獅投200多萬改造市區一內溝河,預計下半年完工  這條內溝河以後將成為景觀帶 昨日,記者從石獅市政管理處獲悉,石獅市區榮譽酒店至長福圓盤內溝河整治將啟動,沿線將建景觀綠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