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平今年新改建城市 綠地面積48.9萬平方米

2021-01-08 瀟湘晨報

已完成植綠護綠工程的桂東大橋羅漢山公園路段。(資料圖片)

梁平日報訊 (記者 陶開星)12月21日,記者從區城市管理局獲悉,今年以來,我區投入6400餘萬元,大力實施城市品質提升工程,不斷刷新城市「顏值」。截至目前,全區新改建城市綠地面積48.9萬平方米,讓更多市民「推窗見綠、出門見景」。

眼下天氣雖冷,但梁平城區依然奼紫嫣紅。記者在竹海大道看到,道路兩側的綠化帶中,到處是一株株盛放的月季,吸引了不少市民駐足拍照。市民謝瑤就是其中之一,她經常和朋友來此散步、賞花。

「我們就在附近上班,中午吃完飯都會來這裡走走。這條路的綠化做得很好,月季花開得非常鮮豔,每天看到它們,心情也變得更好了。」謝瑤說。

同樣的美景在城區知德大道、碧湖大道、雙桂大道延伸段等主幹道呈現,新種植的樹狀月季、美女櫻、玉簪、天竺葵等綠植,進一步提升了城市綠化景觀品質。據區城市管理局綠化科科長龔銀梅介紹,在打造城市道路景觀的過程中,我區針對不同道路上的原有植株情況,對新種植株進行了多樣搭配,著力打造「一街一景、一季一景」的道路景觀。

「在綠植的品種選擇上,一般是根據植物的生長習性、色彩、高度、常綠或者落葉搭配種植,打造出錯落有致、色彩豐富的綠地景觀效果。」龔銀梅說。

不僅城市幹道綠意盎然,我區公園的品質也在不斷提升。今年新建成投用的大河壩公園,在秋季又實施了綠化提質工程,陸續增植紅楓、櫻花、芙蓉等花木,打造成四季見花的「高顏值」公園,為市民營造舒適、優美的公共綠色休閒空間。

據介紹,今年以來,我區共投入6400餘萬元,已新改建綠地面積約48.9萬平方米,主要實施完成了大河壩公園、白沙河公園、雙桂湖國家溼地公園林苗一體化以及泰和公園坡坎崖綠化美化、羅漢山至桂東加油站沿線植綠護綠工程、都梁水利博物館周邊綠化、張星橋河道綠化等,越來越多的「綠色」家底讓梁平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不斷提升。

「接下來,我們將以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創建為著力點,大力實施公共停車場綠化等專類園綠化建設,繼續開展坡坎崖綠化美化、城區增花添彩工程和立體綠化美化工程,紮實推進新城二期道路綠化建設,拓展雙桂湖國家溼地公園建設,通過開展綠化提質、植綠增綠、增花添彩,規劃打造城市公園等方式,讓城市更具『顏值』,實現『推窗見綠、出門見景、四季見花』目標。」區城市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說。

【來源:梁平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上海一些大型綠地引入「城市森林」概念
    東方網9月16日消息:「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身居鬧市的人們,如今不出遠門,就能在「城市森林」中享受到大自然帶來的清新空氣和樂趣。本市在華山路綠地、凱橋綠地建設中首次引入「城市森林」概念。今年,長寧區大手筆建綠,並在大型綠地建設中引入「以人為本、再造自然、體現人與自然和諧」的理念。今年上半年同時開工建設的4萬平方米華山路綠地、4.3萬平方米凱橋綠地,就定位於構建現代化大都市中的城市森林,這在本市的大型綠地建設中還是首次嘗試。
  • 呼和浩特人均公園綠地19.7平方米!
    3900多公頃,人均公園綠地19.7平方米。、豐富,為市民帶來豐富的感官體驗;啟動基礎資料庫建設,逐步對市區各主要公園主體以及園區內特色樹木設置「二維碼」標識,推動數位化園林建設深入發展,將「數字園林」融入智慧城市建設中,全面實現園林綠地管理的精細化、規範化、科學化和智慧化;學習借鑑其他城市先進的建設管理經驗,結合首府城市特點,建設獨具內涵與特色的精品園林,讓首府從「綠」到「彩」靚起來。
  • 今年北京市將綠化造林20萬畝 新機場冬奧場館建城市森林
    資料圖 攝:王海燕今年全市將新增綠化造林20萬畝、城市綠地700公頃,使全市森林覆蓋率進一步提升到44.4%,城市綠化率達到48.5%。在核心區、中心城和城鎮地區,利用疏解騰退空間,全市擬新建41處城市休閒公園、13處城市森林以及50處口袋公園和小微綠地,使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進一步提高到85%,不斷改善市民身邊的綠化環境。平原地區圍繞新機場、冬奧場館、溫榆河、南中軸等重點區域,建設大尺度城市森林,新增綠化面積9.23萬畝、改造和提升0.41萬畝,新建和恢復溼地2200公頃。
  • 瀘州被正式授牌「國家園林城市」 圓綠色城市夢
    這是繼「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衛生城市」、「國家森林城市」等之後,瀘州市獲得的又一項國家級「金字招牌」。  據了解,瀘州以打造「山水園林」為目標,堅持將「創園」工作與創建環境優美示範城市、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等工作相結合,探索出「舊城區見縫插綠、新城區景觀建綠、城郊結合部生態造林」的城市綠化新路子,以綠地系統規劃為指導,以科技建綠為支撐,以文化建綠為內涵,形成了以40多條城市主幹道綠化為骨架,30多個公園、廣場為重點,單位、居住區、街頭遊園、中心城區綠化為網絡,點、線、面結合的城市綠化體系,
  • 廣州番禺廣場站一體化開發 建築面積增加43.6萬平方米
    廣州番禺廣場站一體化開發 建築面積增加43.6萬平方米金羊網  作者:趙燕華  2019-06-15 打造大型中軸廣場 未來成為廣州南部公共服務中心 金羊網訊 記者趙燕華報導:番禺廣場周邊地區控制性詳細規劃調整徵詢意見今日(14日)
  • 綠地香港2018年淨利潤增長32% 今年目標銷售500億
    作為綠地集團旗下面向國際化的窗口企業,受益於母公司強大的品牌優勢以及豐富的資源,綠地香港的市場表現可圈可點,自2013年創立以來其合約銷售金額複合增長率高達60%。2018年,公司合計實現合約銷售金額約379.25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約26%;對應合約銷售面積為327.52萬平方米,增幅約44%。在過去五年間展現了跨越式發展路徑。綠地香港。
  • 北京長安街沿線建成19座屋頂花園 彌補綠地不足
    再往西眺望,華貿中心和國家博物館的屋頂為京城奉獻了兩片大綠地,總面積分別為3.2萬平方米和2.15萬平方米。不同於通惠家園綠地的園林設計,這兩處屋頂綠化屬於簡式草坪,不供人觀賞遊玩,只有工作人員定期上到樓頂進行養護。考慮到地處天安門中心區域的特殊地理位置,國家博物館屋頂花園整體圖案設計方正平直,顯得莊重肅穆,但屋頂周圍和天窗四周種植八寶景天,形成高低錯落的層次空間。
  • 西安榮獲國家森林城市稱號 森林覆蓋率實現48%
    9月19日,在延安市召開的2016年中國森林城市建設座談會上,西安市榮獲國家森林城市稱號,又增添一張靚麗的「國字號」名片,標誌著西安市國家森林城市創建工作邁上了新臺階。國家森林城市是一座城市生態文明建設的最高榮譽,也是目前我國對城市生態建設成就的最高評價。由國家關注森林活動組委會舉辦的中國城市森林建設評選活動自2004年開始,每年評選一次,宗旨是「讓森林走進城市,讓城市擁抱森林」。
  • 天河啟 世界開 武漢綠地天河國際會展城城市展廳暨營銷中心盛大開放
    12月31日,綠地天河國際會展城城市展廳暨營銷中心盛大開放。總面積6300㎡的城市展廳不僅成為綠地集團首個營銷五大件(售樓處、景觀示範區、樣板房、社區大堂、社區商業)同時開放的展示中心,也為綠地華中2020年的工作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 深圳:龍華新區2020年人均公共綠地18平方米
    去年9月,新區管委會主任王立新在為新區幹部作的一次輔導報告中,特意深入淺出地講解了經濟學中的「雷尼爾效應」——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決定修建一座體育館,結果遭到教授們的一致反對,認為會擋住他們欣賞窗外優美風光的視線。與美國其它大學相比,華盛頓大學的工資要低20%。這些教授之所以願意留下來,關鍵就是西雅圖美麗的環境,特別是可以在校園內看到美洲最高的雪山之一——雷尼爾山峰。
  • 鄭州新增一「海綿公園」,面積1.4萬平方米,1月6日開園門票免費
    最近,鄭州市增添了一個「海綿公園」,面積達1.4萬平方米,叫做「鄭州雨園」,據說在1月6日開園,門票0元,下面,就讓我帶大家看看吧!獨特的「海綿體」乍一聽說「海綿公園」,大家都有點好奇,什麼樣的公園被稱為「海綿」呢?原來海綿公園致力於將公園建造成一個吸水、蓄水、滲水、淨水的「海綿體」。
  • 太原22家社區認養解放路74塊綠地
    11月30日,在市園林局舉辦的解放路兩側遊園綠地「共建共養」籤約儀式上,解放路沿線22家社區現場籤訂協議,認養74塊綠地,認養面積達5.38萬平方米。市園林局將以解放路認養綠地為試點,進一步在全市範圍推開社會認養模式。 在解放路道路綠化改造中,市園林局運用綠化美化彩化等方式,充分體現「玫瑰之城、浪漫之都」的特色,形成了綠不斷線、處處有景的風景線。結合府城文化街展開綠化打造,能綠則綠,應綠盡綠。引種58株雪松,栽植月季4.6萬株。栽種金枝槐、五角楓等常綠樹,紅寶石海棠、金葉複葉槭等彩葉植物,營造多彩的園林景觀。
  • 朝陽區「十三五」時期繪就綠色生態版圖,公園綠地覆蓋率92.8%
    近年來,朝陽區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對標北京城市總規,堅持多元增綠、見縫插綠、精準建綠,逐步建立起「兩環六楔、五河十園、多廊交織」的綠色空間格局。十三五期間,朝陽共新建、改造綠化面積3276公頃,新建改造各類大中小微型公園綠地127處,完成綠道及健身步道建設約96公裡。
  • 12萬平方米!「宇宙中心」超級大利好來了!
    近日,南山區桃源街道,西麗同富裕工業城,城市更新草案公示。去年,年深圳市南山區城市更新單元計劃中,西麗同富裕工業城,規劃方向為新型產業功能。這次,卻將更新方向調整為商業、居住等功能!據悉,本次舊改拆除用地面積6.5萬平方米,開發建設用地為3.4萬平方米,規劃容積26.2萬平方米,規劃容積率7.6。值得注意的是,在總舊改26萬平方米麵積中,住宅用面積就有11.8萬平方米!其中包含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8253平方米。
  • NASA衛星實拍上海多年,已成為世界領先土地開墾城市,海洋變綠地
    ,而隨著人口的增長,經濟的發展,對陸地需求面積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海洋區域進入到我們的視野之中,也就是人類希望將部分的海洋區域進行「填補」,來補缺我們的陸地區域面積,這是一個正常的發展趨勢,當然也提升了一點生態環境改變。
  • 廈門市城市規劃管理技術規定(暫行)
    第三條 編制控制性詳細規劃,修建性詳細規劃和城市設計應符合本規定。建築工程項目用地面積超過2萬平方米的,須編制修建性詳細規劃或城市設計。各項建設工程的建設,應按已批准的修建性詳細規劃或城市設計執行,尚無經批准上述規劃的,按分區規劃和本規定執行。  第四條 在廈門市規劃區內,各類專門性用地項目應符合已頒布的其專業技術規範及本規定的要求。
  • 上海有一座綠地公園,佔地60萬平方米,景色優美被譽為靜安後花園
    上海有一個被稱為滬西第一公園的公園,而且是滬西佔地面積最大的公園,有著靜安「後花園」的美譽,這裡的景色堪比杭州西湖。這個公園是位於靜安區廣中西路的大寧靈石公園,花園的景色特別美,但這個公園幾乎沒有人知道。事實上,對上海當地人來說,這裡的知名度比較高。據悉,該公園面積約為60萬平方米(相當於60公頃),屬於綠地公園,遊客記得的原因是重視生態景觀建設,公園內空氣品質清新自然。
  • 城區新植近萬平方米鼠尾草薰衣草
    今年哈市主城區新植薰衣草、鼠尾草近萬平方米,其中鼠尾草佔絕大多數。   按照年度綠化種植計劃,今年哈市主城區共計栽種草本花卉34.95公頃,整體遵循「一街一園一花」的特色設計,同時兼顧花色多樣性、花期的交替性。綠化彩化花卉主力軍為串紅、矮牽牛、海棠、孔雀草等,同時配植了薰衣草和鼠尾草。新植的鼠尾草主要分布在沿江公園及群力各大公園,包括史達林公園、雨陽公園、體育公園、音樂公園等。
  • 海綿城市究竟怎麼建? 地面吸水存地下 淨化後澆灌綠地
    &nbsp&nbsp&nbsp&nbsp2平方米海綿人行道,5秒鐘「喝水」15升&nbsp&nbsp&nbsp&nbsp青龍山國際生態新城位於江寧區東山街道上坊片區,規劃面積3.92平方公裡,未來定位為高品質生態新城區。
  • 北京城區今年將建15處城市綠地
    中國園林網4月26日消息:200多種喬、灌、草植物聚集在不到七個足球場大的綠地中,要成為吸塵、固碳、除噪、降溫的「城市綠島」。昨天,本市首個「城市綠島」雨中開建,而今年本市將在城區建成15座城市公園。「城市綠島」就是一個開放式的「微型植物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