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建議北京城市副中心建環形軌道 串聯功能組團

2020-11-28 千龍網

原標題:北京城市副中心規劃設計方案匯報 專家建議——

建環形軌道 串聯功能組團  

千龍-法晚聯合報導(記者 陳斯)北京城市副中心詳細規劃和城市設計方案徵集中期成果匯報會日前舉行。設計專家提出,北京城市副中心應為多中心結構,不僅有運河商務中心區,還應有以「新北京東站」及未來行政辦公核心區等為核心的重點功能中心。交通上,在當前只考慮與中心城聯繫的格局外,建議下一步考慮以城市副中心為中心的環形軌道,串聯起各個功能組團。

12個聯合團隊為6處地區做詳細設計

今年6月,北京向全球50家優秀設計團隊發出了意向邀請,希望他們參與北京城市副中心總體城市設計和重點地區詳細城市設計。最終有來自9個國家和地區的12個聯合設計團隊,共26家單位參加此次設計工作。

市規土委相關負責人說,北京城市副中心範圍內,有6處地區需要做詳細城市設計,分別為原通州商務園、位於通州五河交匯處的運河商務區、位於大運河通州段中間位置的楊坨地區、規劃的行政辦公及生活配套區、東方化工廠改造區,以及張家灣工業區和張家灣古鎮。

專家建議環形軌道串聯各功能組團

日前,為期三天的「北京城市副中心詳細規劃和城市設計方案徵集中期成果匯報」舉辦。多數專家認為,北京城市副中心設計重點在於以大運河為中心的水系改造,形成藍綠交織的生態城市。城市副中心應為多中心結構,不僅有運河商務中心區,還應有以「新北京東站」及未來行政辦公核心區等為核心的重點功能中心。

專家建議將城市副中心劃分為多個街坊、組團式,引入5分鐘步行生活圈概念。將公共服務、組團綠地、教育、醫療等內容,更便利地貼近居住地點。交通方面專家認為,城市副中心當前軌道及道路交通組織呈現「末端式」,僅強調了與中心城的聯繫。下一步,應考慮以城市副中心為中心的環形軌道,串聯起各個功能組團。文/記者 陳斯

相關焦點

  • 北京十四五期間城市副中心地鐵建設項目公布,M102線確認分段實施
    2024年底副中心火車站建成後大部分列車將轉移到副中心,對於北三縣、唐山居民想要直接進城反而不是好事。二、十四五期間開工線路在加強與周邊地區的協同聯動方面,副中心將積極承接中心城區功能疏解,全面完成行政辦公區二期搬遷,推動中心城區符合功能定位的優質資源向副中心轉移。 加快推進城際鐵路聯絡線二期建設,率先實現區域交通一體化。
  • 趙弘:北京行政副中心的標本意義
    來自北京市委十一屆八次全會的消息顯示,北京市各市屬行政事業單位,將在2017年整體或部分遷入北京通州行政副中心。通州副中心的建設打破了北京城市規劃的單中心格局,有利於城市空間布局的科學化,在全國範圍內有重要的示範意義。衛星城建設成功與否,首要在選址,一般不能離市中心太近,不然起不到分散人口資源的作用。北京周邊符合條件的區縣中,通州能被選做副中心有其先天和後來的優勢。
  • 洞見未來 賦能機遇 | 北京城市副中心發展論壇暨馬光遠經濟講座...
    隨著2015年通州正式確立為北京副中心,今年又一利好接踵而至,9月24日,中國(北京)自由貿易區正式掛牌,運河商務區被納入國際商務服務片區。為洞鑑自貿區建立對於北京及副中心城市發展重要意義, 12月2日,「洞見未來 賦能機遇」北京城市副中心發展論壇暨馬光遠經濟講座成功舉辦。
  • 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面)2016年—2035年全文內容
    ——2016 年3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上對北京城市副中心規劃建設的重要指示  規劃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是歷史性工程,必須一件一件事去做,一茬接一茬地幹,發揚「工匠」精神,精心推進,不留歷史遺憾。要堅持先規劃後建設的原則,把握好城市定位,把每一寸土地都規劃得清清楚楚後再開工建設。
  • 臺湖將打造北京城市副中心文化地標,規劃地鐵M102線設站
    記者獲悉,小鎮將通過分階段持續推進,打造北京城市副中心重要的文化地標,運河文化帶上的演藝明珠,京津冀協同發展文化交融的展示平臺,全國文化中心的特色節點,全國和全市特色小鎮的標杆。串聯環球主題公園臺湖演藝小鎮位於京哈高速和京津高速之間,北側緊鄰環球主題公園,西側毗鄰朝陽區,南側與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接壤。
  • 北京城市副中心提高公租房比例滿足職住平衡
    昨日,《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面)(2016年—2035年)》正式發布。   市規劃自然資源委介紹,黨中央、國務院的批覆共11條,是未來城市副中心建設的總綱領、總指南,城市副中心控規文本共七章72條,聚焦城市副中心戰略定位、疏解非首都功能、建設藍綠交織城市特色、建設未來沒有「城市病」的城區、城鄉融合發展、與北三縣統籌發展以及規劃實施等內容,是城市副中心建設的具體要求。
  • 來看2020年北京軌道交通建設成績單→
    ▲豐臺火車站改建工程效果圖市郊鐵路強化中心城與城市副中心、新城聯繫僅2020年,北京就新增了4條(段)市郊鐵路↓↓↓2020年6月30日,城市副中心線西延開通運營,房山區增加1條聯繫中心城與副中心的快速通道。
  • 城市規劃專家李曉江:組團緊湊發展拒「攤大餅」,成都東部新區發展...
    在這位知名的城市規劃專家眼裡,如何創造一個吸引人才的城市環境、生活質量和公共服務體系,是剛剛成立的新區需要考慮的,這也是新區的營城智慧。  「規劃建設東部新區的可行性」  「規劃建設東部新區是落實國家戰略部署和四川省戰略要求的重要舉措。」
  • 河鋼材直供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新地標
    河鋼材直供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新地標 2020-11-24 16:33:00   日前,4000噸高強鋼筋從河鋼承鋼發往北京城市副中心劇院
  • 2020大運河文化創新創意設計大賽 北京城市副中心起航
    ,通州區委區政府主辦、通州區委宣傳部承辦,立足北京城市副中心和全國文化中心的建設,通過賽事的組織,加強與大運河沿線地區的文化交流、融合發展,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即將迎來大變樣的歷史時期、在大運河的北段,匯聚優秀的創意設計力量,與國內外的文化品牌、文化企業、運河沿線的文旅景區、消費場所、非遺品牌、博物館等機構進行深度聯動,有針對性的開展創意設計,並將在2021年進行評審與獲獎成果展示。
  • 以軌道交通「TOD+」模式 引領長沙城北商業體系建設
    原長沙市城市總規對城北的「組團」級定位已難以滿足其發展來勢,新一輪長沙市國土空間規劃中城北將升級為「城市副中心」,以更好疏導主城功能、推動產業升級、建設城市新區。城北以繞城高速為界,北部為金霞、青竹湖、沙坪組團,南部為鵝秀、高嶺組團。
  • 中國航天專家建議 地球同步軌道建電站
    中國應到距離地面3.6萬公裡的地球同步軌道去建太陽能電站新華社北京3月24日電 為了消除化石能源燃燒引起的霧霾,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徹底解決能源危機,多名航天專家建議,中國應到距離地面3.6萬公裡的地球同步軌道去建太陽能電站。
  • 蘭州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建設5條線路,你的意見是什麼?
    1號線橫貫東西,構築了中心城區軌道交通「一」字型主骨架,與2號線一道有效地解決了蜂腰地段的交通瓶頸問題,與城市的東西向帶狀組團式格局相適應。西起西固區石崗,依次串聯了西固區、安寧區、七裡河區、城關區,東至城關區東崗,先後通過了西站十字、小西湖、西關十字、東方紅廣場等大型客流集散點和人口集中區,與主城區內布設的所有軌道交通線路都能夠實現一次換乘。
  • 北京通州區與北三縣協同發展規劃來了
    四組團即城市功能集中建設的重點區域。四片區即4個大型生態斑塊。多廊道即多條生態廊道。多節點即多個特色小城鎮(新市鎮)和生態節點。創新城鄉功能組織體系,構建「城市副中心—發展組團—特色小城鎮(新市鎮)—美麗鄉村」四級聯動城鄉體系。——高水平規劃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按照「一帶、一軸、多組團」空間結構,優化城市功能布局。
  • 串聯環球主題公園,規劃地鐵M102線設站!臺湖演藝小鎮打造副中心...
    臺湖演藝小鎮是落實北京城市副中心功能定位、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節點。 近日,市發改委披露了臺湖演藝小鎮的建設進展及未來規劃。定位於原創精品劇目集中孵化地的臺湖演藝小鎮,將逐步打造成北京城市副中心重要的文化地標,運河文化帶上的演藝明珠,京津冀協同發展文化交融的展示平臺,並成為全國特色小鎮建設的標杆。
  • 北京需要什麼樣的副中心?
    北京的城市病是單一中心造成的,單一副中心會重蹈覆轍事實上,北京出現城市病已經很多年了,搜索有關「尋找副中心」的報導,最早也可以追溯到10年前。城市病的出現不僅與北京通過行政手段壟斷了過量的資源有關,更與這個城市落後的城市規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 "二水五環十溼田"打造溫榆河公園 建生態留野區保持多樣性
    若公眾想對控規提出意見與建議,可通過電子郵件、電話或傳真方式於7月10日之前反饋到北京市水務局。   生態為底:   打造十大特色生態公園組團   溫榆河公園位於北京市域中部,中心城區東北邊緣,範圍30平方公裡,地處朝陽、順義、昌平三區交界,清河、溫榆河兩河交匯處,城市副中心上遊,是重要防洪通道和生態走廊。
  • 城市副中心建「數字孿生城市」,10萬城市部件組成三維立體圖
    9175公裡地下管線,用手機就能摸清「迷宮」內情;垃圾桶、信號燈等約10萬個城市部件,一一在虛擬世界中原樣複製。記者從通州區城管委了解到,城市副中心打造的「數字孿生城市」,預計今年年底前正式完成並投入使用,地下地上一張三維立體圖為城市精細化管理提供技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