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先生收藏不少觀賞石,他最喜歡的是這塊「麵包石」
不少人愛好玩石,不過對於所收藏的石頭的形成和屬性並非人人了解,特別是網上交易也存在不少陷阱。昨日,廣西自然博物館舉辦了「玻璃隕石之謎」小型展覽,並開展免費隕石、化石分析和鑑定活動,吸引了不少收藏愛好者前來諮詢。
「麵包石」引藏友羨慕
特意從柳州趕來的盧先生提著一個塑料小桶,迫不及待地將桶裡不同大小、不同類型的石頭亮了出來,其中最令他心儀的石頭是一塊長約15釐米的觀賞石。
「這是我在河邊撿的,你看上面的紋路像不像一塊麵包?」四十出頭的盧先生自年輕時就對玩石十分感興趣,還會經常參觀各種奇石展,那些造型各異的奇石令他大開眼界,也萌生了想要收集石頭的想法。
如今,盧先生只要有時間就會到野外或是河灘邊待上一整天,而盧先生收藏的這塊「麵包石」讓藏友們羨慕不已,也得到了廣西博物館副館長莫進尤的肯定。莫進尤表示,作為觀賞石來說,這塊石頭確實不錯,值得收藏。
玩石網上交易要慎重
除了觀賞石之外,當天還有不少市民帶來了自己淘到的黑色「隕石」,不過經莫進尤仔細鑑定,這些石頭大多是鐵礦石,並非真正的隕石。
「我聽說隕石可以當藥引,具有安神作用。」「佩戴用隕石做的飾品是不是有特別的效果?」面對各種問題,莫進尤解釋說,隕石的主要成分就是二氧化矽,所謂的神奇的效果基本上都是個人心理作用而已。
楊先生則對博物館特別展示的玻璃隕石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他曾在網上看到一克玻璃隕石的售價高達上萬元。莫進尤的回答則讓楊先生大吃一驚,實際上玻璃隕石並沒有想像中的值錢,而且網上很多都是假的。
莫進尤建議收藏愛好者不要盲目相信網上信息,特別是有人覺得收藏隕石是一門財路,還會花錢委託一些中介鑑定拍賣,如此一來很容易上當受騙。莫進尤提醒稱,不管是收藏古董、字畫還是石頭,重要的是學習知識和積累經驗,同時也是一種修身養性的過程。
玻璃隕石科研價值更高
在莫進尤看來,相較於經濟價值,玻璃隕石的科研價值更高。莫進尤特別提到了百色在1973年發現了舊石器遺址,並在遺址中發現了最典型的石器工具手斧,手斧表明當時百色古人類的想像力和對工具整體的設計能力已發展到一定的高度。
然而在之後長達20年的時間裡,考古人員始終無法考證這些手斧的製作年代,因為埋葬手斧的地層是南方典型的網紋紅土,酸性較強,因此缺乏任何可以推斷地層年代的古生物化石。直到1993年,地質考古人員在舊石器地層中發現了黑色的玻璃隕石,這才找到解開舊石器年代之謎的唯一鑰匙。
經取樣測定,這些玻璃隕石的形成年齡為距今約80萬年。這也意味著早在80萬年前,百色古人類在製作手斧等舊石器的過程中,極有可能親眼目睹了一次神奇的玻璃隕石的隕落事件。 (記者 陳蕾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