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虎最早的棲息地在亞洲東北部,後來向東、向北遠達中俄交界的遠東地區,向西到南亞次大陸的印度和孟加拉國,向南至巽他群島,形成了9個亞種。在印度尼西亞的峇里島茂密的熱帶雨林裡,曾經生活著一群小型的迷你虎——峇里虎,就是其中之一。
近5年來,不斷有專家提出虎新的分類標準,他們把虎的亞種從9個變成2個,峇里虎、爪哇虎與蘇門答臘虎屬於巽他虎。如此一來,數量約500隻的蘇門答臘虎就可以被用來支撐峇里虎種群,峇里虎並沒有滅亡,只是在峇里島上消失了。
01爭議:虎的亞種數從9個變成2個,峇里虎屬於巽他虎沒有滅亡?
據《科學進展》雜誌介紹,德國科學家通過比較老虎的頭骨測量值、皮毛圖案、生態學及遺傳學特徵後認為,老虎僅有2個亞種:由蘇門答臘虎與爪哇虎及巴裡虎形成巽他虎,以及包含其他老虎的大陸虎。
其實,早在1969年,峇里虎的獨特性就受到質疑。專家從來自峇里島的幾個虎頭骨的形態分析顯示,大小變化與爪哇虎頭骨相似,峇里虎與爪哇虎毛皮的色調和條紋圖案也沒有顯著差異。
到了2015年,有研究提出應該把亞洲大陸上的所有虎亞種合併,而原本存在於巽他群島上的虎也應該統一。
近幾年來,北京大學羅述金課題組得出的結果也顯示,爪哇虎和峇里虎均與現存的蘇門答臘虎親緣關係相近,說明三個島嶼種群來源於一個較為近期的共同祖先種群,在末期冰川期之後形成地理隔離和亞種分化。
在生物學研究中,「亞種」的概念並非明確易行。但有意義的亞種定義,需要能夠體現出真正的「分隔」,分屬不同亞種的兩隻老虎,應該要比同一個亞種內部的兩隻老虎有著更多的遺傳差別。
用分子數據推測演化歷史,靠的是比對多個基因組中的相對差異。如果兩隻老虎的基因組序列差別較小,這意味著它們的分化較小,親緣關係更近。對於虎這個物種來說,歷史上定義的這些亞種之間並沒有顯著的形態學差異。
美國遺傳學家奧布萊恩表示,將3個巽他亞種合成一個亞種是合理的,但大陸虎在基因上表現出了足夠多的差異因而可以被分為6個不同的亞種。
02形態:世界上最小的老虎,比美洲豹小,僅東北虎1/2大,最愛捕食鬣鹿
峇里虎隸屬於貓科豹屬動物,因棲息在峇里島上而得此名。除爪哇虎和蘇門答臘虎外,峇里虎是生活在印尼境內的第3個虎亞種(按傳統分法),也是世界上已知體型中最小的一種虎。
峇里虎看上去與別的老虎幾乎差不多,只是體型小了些。它的體重只有西伯利亞虎(東北虎)的1/3左右,體型不到1/2,體重甚至還比不上美洲豹。
根據對博物館現存標本的測量,雄虎體長約220-230釐米,頭骨長約30釐米,寬21釐米,體重90-100千克,比蘇門答臘虎還要小20-30千克左右;雌虎體長約190-210釐米,頭骨長為26釐米,寬17.6釐米,體重65-80千克。
老虎的犬齒很發達,即使是最袖珍的峇里虎,雌虎上犬齒露出部分長達4釐米,雄虎可達5釐米左右,個別甚至達到了5.7釐米。峇里虎的足部也和家貓一樣有趾墊,為的就是埋伏時儘量少發出聲響。
峇里虎全身長滿短毛,臉上的頰毛和鬍鬚相對別的老虎來說比較長。橙黃毛皮上獨特的黑色條紋,與其它亞種的老虎相比,它的條紋數量較少,條紋間距都要寬一些,顏色也較深,偶爾在條紋之間還會出現黑色的小斑點。峇里虎頭部也有特別的橫向條紋:前額只有單橫紋,頭頂、兩側各3對短橫紋。
老虎並不像獅子那樣習慣群居。成年峇里虎一般獨居,只有到了發情期才雌雄聚在一起,一旦交配完成後就各回各家。不過,母虎沒那麼輕鬆,還得生崽帶虎仔。
峇里島上生長著許多紅樹林,沙丘和熱帶草原植被,物種資源還是比較豐富的。生活在峇里島上的老虎幾乎沒有天敵,它們是島上食物鏈的頂端獵食者,不管是水裡遊的,還是天上飛的,或者地上跑的,峇里虎想吃什麼隨時都可以換換口味。不過,峇里虎還是喜歡捕食當地的鬣鹿、原雞為食。
03歷史:峇里島上生活了近7萬年,最終還是被滅絕
75000年前,全球性的氣候變冷,導致巽他群島上原有的老虎滅絕。67000年前,巽他虎(蘇門答臘虎、爪哇虎與峇里虎)從印支地區遷入巽他群島,開始重新繁殖。據專家測算,12000年前,也就是最後一次冰期期間,峇里虎在峇里島上的數量越來越多。
直到19世紀前,峇里島還是與世隔絕。峇里虎自由自在棲息在峇里島的熱帶雨林中,這裡水源,食物充足,成了峇里虎的一片樂土。雖然當時峇里島上已有人居住,但是這裡的土著民比較少,人和虎以熱帶雨林為界,互不打擾。
19世紀初,隨著人類的擴張,老虎的領地不斷減少,人侵犯了峇里虎的生活空間,峇里虎當然不會放過人,對人的威脅也進一步增加。
從19世紀的中葉開始,歐洲人踏上這片土地,這裡的一切開始變得面目全非,生存環境卻越來越嚴峻,一場「人虎大戰」拉開了序幕。歐洲人拿著火槍,在各種陷阱以及武器的圍剿下,峇里虎岌岌可危。
20世紀初,人類捕殺峇里虎還借著威脅人類生命安全的幌子,但是荷蘭人發現峇里虎的皮毛、肉乃至骨頭都有非常高的經濟價值:峇里虎的皮毛能在市場上賣個好價錢,它的骨頭在臺灣等地也非常受歡迎,常常被用做酒和藥材。
在人類的貪慾下,大規模的獵殺行動就開始了。如果哪個獵人找到一隻野生的峇里虎,簡直就像找到一個金礦,如此一來,本來就不多的峇里虎數量大幅下降,漸漸地,峇里島上幾乎找不到野生峇里虎的身影了。
最終在1937年9月,峇里島上最後一隻峇里虎被射殺,標誌著野生老虎在峇里島上消失。
結語
希望能有更多的大貓,能自由自在地活躍在野外。
科學家把峇里虎、爪哇虎與蘇門答臘虎劃歸巽他虎,合情合理嗎?
雪靈谷動物實驗室/出品圖片來源:wikipedia參考資料:中國科學報、科學進展雜誌、自然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