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影片《無問西東》受到大家的熱議,該片曾是清華大學一百周年校慶的獻禮片,片名的由來是取自清華校中的一句歌詞「立德立言,無問西東」。這部電影採用時空傳遞的敘事方式,運用了時間和歷史交織講述了四代人的四種人生,以及介紹了每段時間的背景。1923年的北平,1938年的昆明,1962年的北京,還有現在的北京。在同樣的地方,不同的時空,不同的背景,不同的幾個年輕人面臨著他們的那個時代的困境,也面臨著自我的困境。而在經歷了一番彷徨和掙扎過後,他們都在最後面對了自己的真實。
這是一部具有文化氣質的電影,四段不同時空的交叉介紹了這部電影,是幾代人在不同特殊時代下的命運與選擇。電影直面殘忍的黑暗現實,又在其昏暗裡面讓人煥發出生機,所以這部電影終究還是帶著希望的,它給我最直觀的感受是傳承是美好的。我喜歡王敏佳和陳鵬這對患難情侶的故事,講述了當時特殊時代時期的人性之惡,但在其中也有著對青春和愛情最深情的表達和讚美。我喜歡那個清新直率的陳鵬,他牽起王敏佳的手在清華的校園中狂奔講述原子理論讓我感覺這是個勇敢向上的少年,他對仍有恐懼經歷過毒打與污衊後無法釋懷的王敏佳說會做永遠在黑暗中為她拖底的人,他是一個真誠、才華、溫柔、浪漫、責任、有擔當的人,電影裡面,他無時無刻都散發著魅力的光芒。
在陳鵬幼小時,救了他的沈光耀,是一個帥氣又充滿才華和愛心的富家子弟,對著日軍的憤恨,他瞞著母親去從軍,面對戰爭勇往直前、無畏無懼,從飛機上投擲食物到村莊上「晃晃」飛機和孤兒村的孩子們笑著互動,追打敵機那段最是讓人敬佩,當時哭得我眼都腫了,這真的是我心中永恆尊敬的英雄。吳嶺瀾和他的老師的那段是講述了對一個人對人生自我追求的探索,還引用了泰戈爾的言論。整部電影的中心就圍繞著獨立的精神以及自由的思想 。電影中有句臺詞是讓我印象特別深刻的:「要永遠真誠的面對自己的內心」,仔細想想,在我們現實的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避免不了被外界的嘈雜聲音所幹擾,因為外界的影響而猶豫不決,因為外界而對自己放縱。故事慢慢到了和平年代的張果果,沒有戰爭,沒有不完整的法律,但是張果果所面對的商場之間的算計和揣測,與當初的沈光耀和陳鵬又有什麼不同呢,張果果的故事裡,在他最後迷茫時,面對自己的內心,「立德立言,無問西東」這八個字,在這四個故事裡面體現的淋漓盡致。
我最受感動的就是沈光耀放下自己平平定定的富足生活,去參軍。沈光耀母親對沈光耀說出的一席話,讓我感覺家訓家風永遠是優秀的人成長的根基,印象最深的場景是王力宏開著飛機衝向輪船的時候說了一句:媽,對不起。在沈光耀死後,他的母親在葬禮上雖難過,但卻為他感到驕傲。這是一部很誠實講述了人們每個時期生活狀態的電影,但是很直擊人心。我們應該從這一類的電影中,體會歷史和精神,從這樣的優秀文學影片中去汲取營養,提高自己的審美與素養。
有的人認為這是一部沒有意思的電影,借著人們的感動當做賣點,選每一個時代中比較偉大的事例,再用一條線把他們穿起來,賣情懷,既沒有跌宕起伏,又沒有特殊特效。但我認為,真正深刻的故事,都是簡單的平凡的人的故事,正是這些普普通通的人,才成就了現在的歷史。這四個故事仔細想想其實並沒有什麼特殊的地方,講述的都是在每個時期的人們狀態,每一個人與每一個人都緊緊相連,但就是這樣的平凡傳承,才有了我們現在的文化和底蘊。我在看這部電影的時候,內心很震撼,感動之處潸然淚下。所有的故事,被一種濃烈的、高尚的精神串起,在他們的背景裡,他們的那種精神似乎的不合群的,在大眾裡面顯得格格不入,甚至是愚蠢的。但這種精神,指引著每一代迷茫的人們,去面對自己身邊盲從黑暗動蕩浮躁的世界時,內心應該怎麼做,應該怎麼想。這群人沒有跟隨時代的大流,沒有被黑暗抹去自身珍珠般的光芒,在做決定時,選擇尊重自己內心的渴望。
四代人用不同的時代語言和行為,向我們講述了世界裡的「真實」。自始至終貫穿在電影裡的,是這一脈相承的「不問世俗,無問西東」的內在精神。在這個爆米花稱雄市場的時代,《無問西東》的上映,是給貧瘠的電影屆一個新的引領,也是給如今的我們一個新的方向。我愛這部電影,我覺得這部電影講述的傳承意義是我們應該做到的,並且我為這邊電影所表達的精神而感到驕傲。每一個故事的主人公所體現的精華,都是我們的中華文化之瑰寶。在最後,我想讓我們每個人都活得像電影體現的這句話一樣:願你在被生活所打擊的時候,記起你自己的珍貴,抵抗來自他人的惡意。願你在對路途感到迷茫時,堅信你自己的珍貴,愛你所愛,行你所行,願你在被這個迷離撲朔的世界迷惑的時候,能夠內心澄澈,坦坦蕩蕩,無問西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