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一個命題、半命題或材料作文之後,認真閱讀審題是最為重要的。
意在筆先。
立意好壞、高低、新奇還是平淡往往決定一篇作文的成敗。
當然,立意一定要遵循主題準確、集中、深刻,然後才力求新穎。
現以《生命的思索》為例,著重闡述怎樣運用發散思維立意。
關於生命的思索——浮生六記之一,主要講了主題立意在珍惜時間上,那裡有具體的闡述,讀者朋友可以關注詳看。這裡我們以(珍惜生命、頑強的生命力、人生態度)角度,為大家闡述一二。
例文:懸崖下的旅人
有這樣一則故事:一個右臂帶傷的探險者,艱難地從懸崖爬上來後,被緊急送往醫院救治。醫生仔細一看,他的右小臂齊刷刷被刀砍斷。醫生問他是誰砍了他小臂。他說:是自己。
據他回憶,他們兩個登山夥伴搭伴探險。在遇到暴風雪之後,雙雙被困在懸崖下面,進退兩難。更為不幸的是,他的右小臂卡在懸崖縫隙裡,怎麼也拿不出來。被困20多天後,給養幾乎全部用盡,手機沒有信號,強光手電和報警煙花也掉下了懸崖。在彈盡糧絕之後,他閉上了眼睛,拿出砍刀,使勁向自己小臂砍去……
登山者焦急告訴救援人員,他的一個同伴還活著,但是似乎要放棄了。因為失敗了無數次,要他們趕緊去救自己的同伴。
根據他提供的線索,救援人員很快在一個緩坡上找到了他的同伴。
他的同伴緊緊貼在一處緩坡上。登山包裡還有幾袋未吃完的餅乾,手裡死死握著一個報警煙花,煙花的引信始終沒有點燃。他眼睛絕望地望著天空。他的上面就是高速公路,下面是一條大河。而他的身體已經僵硬……
不知道那位不幸的失去生命的登山者最後做了什麼,或許突發疾病,或許絕望透頂,但是失去求生意志是最令人惋惜的。
對待生命的態度不同,人生也會迥異。
巖石間隨風搖曳的小草,千尺峭壁上的古松,昭示著生之頑強;虎嘴逃生的羚羊,與野豬勢不兩立的豹子詮釋了勇敢。
遇難後初到荒島的魯濱遜,看到一隻甲蟲。他捧起黃沙,把甲蟲埋住。一會,甲蟲就跑了出來。他一次次地埋,甲蟲一次次地跑。或許憑著甲蟲的精神,他在荒島一住就是35年。
不是狼吃他,就是他吃狼的傑克倫敦,最後靠咬破狼的喉嚨,一口狼血續命成功。
雖然芸芸眾生,一生會經歷無數坎坷和挫折,就像餘華《活著》裡的福貴那樣,一個苦難的集大全者,生命裡的溫情被一次次撕得粉碎,苦難的人生一直伴隨著他,但他照樣過著平靜和快樂的一生。
和福貴命運類似的駱駝祥子,人生際遇相同,人生態度迥異。
福貴買了老牛,一年又一年在田裡躬耕;祥子在一次次遭受打擊後,吃喝嫖賭謀財害命,最後成了社會毒瘤。
「我的生命充滿了活力,就像那些朝生夕死的小昆蟲,把一生擠到一天之內」,這是海倫凱勒對命運的宣戰,雖然她連三天光明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