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記:沈復緬懷愛妻小詩,被改編成「網紅句」,但原詩更高級

2020-11-24 人間餓媽

有句話曾被認為是最孤獨的寫照,刷爆了眾多文藝青年的微博、朋友圈,那便是:無人與我立黃昏,無人問我粥可溫!

2012年6月,陌緒(微博名)閱讀沈復《浮生六記》後,有感而發寫下了這個句子。大概意思是:沒有人和我一起欣賞黃昏晚霞漸漸落去時的悽美景色,沒有人問我賴以生存的稀米粥是否還在溫熱。這句話直擊無數網友的內心深處最柔軟的部分,引發無數人的共鳴,成了「孤獨、悽涼」的代稱。


人生若只如初見,我與你的愛情便是過成了對春花秋月的嚮往

一時之間這句話成為超火的「網紅詩句」,眾多文藝青年發文的標配。但是,我想說,其實很多人不知道沈複寫的原句才是更高級:

閒時與你立黃昏,灶前笑問粥可溫。---沈復

意思是悠閒的時候和你一起看黃昏日落,吃飯的時候你笑著我問粥是不是溫熱的。這是沈復描述自己與妻子芸生活的一個片段,溫馨恬淡。文字清新真率,無雕琢藻飾痕跡,相比之下,更有溫度。在晚清才子沈複眼中,世間最美好的愛情,便是如此了。


乾隆40年的盛夏,13歲的沈復第一次遇見芸娘,便被她的秀美和聰慧所吸引,一見如故。千迴百轉,其愛慕之心仍不得釋懷,便鼓起勇氣對母親說:「若為兒擇妻,非淑姐不娶。」沈母對芸娘也頗為喜愛,便脫下戒指贈與芸娘,這樁婚事就此訂下。

後來坐一塊兒吃飯,在桌案底下「暗暗握著她的手腕,只感到暖尖滑膩,胸中不覺怦怦直跳」。

七夕之夜,沈復可不會送玫瑰花巧克力鴿子蛋,他刻了「陰陽」兩枚圖章,上面寫著「願生生世世為夫婦」,與愛妻一人一方。點點滴滴,清新美好。

一直很羨慕沈復和愛妻芸娘的愛情。都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經得住風花雪月,經不住柴米油鹽。可沈復與芸娘婚後的生活,卻將這柴米油鹽的日子,過成了春花秋月的嚮往。


浮生很慢,一生只夠愛一人

芸娘去世後,沈復在自己的病榻時光為她寫下了一部四萬餘字的回憶錄——《浮生六記》,靈感源於李白的詩句「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這本書被稱為「晚清小紅樓夢」。

《浮生六記》是一部水平極高影響頗大的自傳體隨筆,在清代筆記體文學中佔有相當重要的位置。2017年上半年的圖書銷售榜單上,有一個罕見而又奇怪的現象:中國有一本書成了「網紅書」。這本「網紅書」的銷量超過了東野圭吾的《解憂雜貨店》,目前總銷量超過了200W。


1936年,著名作家林語堂素好《浮生六記》,發願譯成英文出版漢英對照單行本,並作了長序言,使世人略知中國一對夫婦之恬淡可愛生活。他在序言中寫道「芸,我想,是中國文學上一個最可愛的女人。」

就連魯迅都評價芸娘:「雖非西施面目,並且前齒微露,我卻覺得是中國第一美人 。」

沈復以純樸的文筆,記敘自己大半生的經歷,歡愉處與愁苦處兩相對照,真切動人。在書中,作者以深情直率的筆調敘了夫妻閨房之樂,寫出了夫妻間至誠至愛的真情。我願與君立黃昏,輕聲問君粥可溫?願天下人都有伴侶共看夕陽西下,同嘗米粥溫暖。

在中國文學史上,描寫情愛的詩文很多,但大多或寫宮廷豔史,或寫權勢禮法淫威下的愛情悲劇,或寫風塵知己及少男少女之間的纏綿,很少涉及夫妻之情。別具慧眼的陳寅恪指出:「吾國文學,自來以禮法顧忌之故,不敢多言男女間關係,而於正式男女關係如夫婦者,尤少涉及,實為難得。


胡歌、汪涵傾情首推,生活需要些小確幸才是真正的幸福

東方衛視的閱文超級IP盛典上,主持人曹可凡問胡歌最愛什麼書,胡歌只說了一本:《浮生六記》

胡歌之所以選擇這本書,是因為《大江大河》裡的情節:在劇裡雷東寶成功收購了電線廠之後,第一時間去自己心愛妻子宋運萍的墓前,告訴她這個好消息。而大部分的時間,雷東寶都在回憶他與妻子生活的點點滴滴。

這樣真摯的情感,讓他想起了《浮生六記》裡的沈復與芸娘。


「其實我們在看很多的成功學的書,心靈雞湯的書之外,我覺得大家可以去尋找一下,我們生活中的小確幸,其實真正的幸福,點點滴滴就在我們生活中。」李現在推薦《浮生六記》時如是說。


不僅僅是胡歌、李現,汪涵也曾表示《浮生六記》是他首推的一部經典文學作品


許多名人名家都對《浮生六記》推崇有加,著名作家林語堂、俞平伯、魯迅、曹聚仁等等也都對本書給予了高度評價。文中精選已經被收錄在人教版的語文課本,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張頤武、魯迅文學獎翻譯獎得主餘中先先生、馮唐也對此誠摯推薦。


現今浮生六記僅存其四:閨房記樂、閒情記趣、坎坷記愁、浪遊記快。然而,最深得我心者,還當屬三白與芸娘的伉儷之情。只要你讀過,你就會喜歡上陳芸這個女人。很多人感嘆:即使如今,這也是絕大多數男人的理想伴侶,娶妻如此,一生無憾。

在我看來,《浮生六記》之所以打動我們,除了其中點滴的生活細節,還有超越了物質的生活美學,和那段平淡卻真摯的愛情


18.8元,無非是男士的一兩包煙錢,女士的一杯奶茶費。在那些無助迷惘的時候,一本正版《浮生六記》將是你心靈的良藥,其中的美好小確幸將會滋潤你那乾枯的心田。生命本多磨難,生活有點苦,需要加點甜。這裡還是4冊,浮生六記+人間失格+月亮和六便士+羅生門。



相關焦點

  • 《浮生六記》最美好的10句情話:閒時與你立黃昏,灶前笑問粥可溫
    01200年前的愛情故事《浮生六記》本應是六篇,但現存的只有四篇,分別是《閨房記樂》、《閒情記趣》、《坎坷記愁》和《浪遊記快》這樣真摯的情感,像極了《浮生六記》裡的沈復與芸娘。胡歌認為,在成功學和心靈雞湯之外,我們也可以多去尋找一些生活的小確幸,因為真正的幸福,其實藏在我們點點滴滴的生活之中。
  • 《浮生六記》:「浮生」短如斯,卻有自己的藝術美感
    受東坡「事如春夢了無痕」的啟發,有沈復的《浮生六記》。關於「浮生」,季羨林也有自己的看法:「『浮生』,不只是說生命的短促,更是指著生命不繫於任何龐然重物。生命處於自在自為的狀態。自由的渺小,渺小的自由,卻昭示了生命本質上的尊嚴。」他非常類似於沈復中的「浮生」。
  • 淺析《浮生六記》:生活中的瑣碎小事,才是生命所需的「營養液」
    《浮生六記》是清朝時期一位落魄的文人,用自己的病榻時光寫下了一部四萬餘字的回憶錄。沈復,清代文學家,至今未發現有關他生平的記載,據其所著的《浮生六記》來看,他出身於幕僚家庭,沒有參加過科舉考試,曾以賣畫維持生計。與妻子陳芸志趣投合,情感深厚,願意過一種布衣素食而從事藝術的生活,但因封建禮教的壓迫和貧苦生活的磨難,理想終未實現,經歷了生離死別的慘痛。妻死後,他去四川充幕僚,此後情況不明。
  • 連《浮生六記》都要讀翻譯版,你是古文白痴嗎?
    沈復的《浮生六記》本身已經非常白話了,還要全文翻譯才能看得懂,以後是不是連《西遊記》《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都需要通篇用大白話翻譯?民國十七年出版的《浮生六記》。請問《浮生六記》四個字該怎麼譯?《浮生六記》是清代文人沈複寫的一本自傳體散文,用回憶的筆觸講述了幾十年的人生。
  • 浮生六記:芸娘為何被林語堂贊為「最可愛的女人」?有六個原因
    芸娘,是《浮生六記》中的女主角,也是作者沈復的妻子,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女人。一部《浮生六記》,記錄了作者沈復與妻子芸娘之間的點點滴滴,瑣碎卻細膩感人;平淡卻字字珠璣。其女主芸娘,更是曾經被著名學者林語堂,贊為「中國文學和中國歷史上最可愛的女人」。那麼,芸娘究竟有什麼特殊之處,以至於得到了林語堂先生如此高的評價?
  • 十句悼念亡妻的經典詩詞句子,情真意切,讀起來催人淚下!
    清朝時的沈復在妻子死後傷心欲絕,在《浮生六記》中寫到:奉勸世間的夫婦,固然不能反目成仇,但也不能過於恩愛。因為當真正愛過,才能體會到愛人與自己陰陽相隔的痛苦,這痛苦不願被人再經受了。下面就為大家帶來十句經典的悼念亡妻的詩詞句子。1、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蘇軾《江城子》這是妻子死後十年蘇軾為悼念她所寫的。儘管這麼多年過去,但是她的音容笑貌仍在眼前,難以忘懷。
  • 【網詩推薦】小天詩選
    小天,八零後生人,少聰稱,老無成。主張以古詩寫今事,吐真情而成詩。 詠馬拉松 一聲飛箭剩從黿,萬點花流欲湧門。遲步沉沉休計較,一呼一吸見真原。 酒後作 古來名聖皆寂寞,殘酒更生千縷愁。天地悠悠惟一笑,百年留涕入荒丘。
  • 紅櫻桃,綠芭蕉,背詩原來有妙招
    一不小心就串到另一首去啦 後來便學會了找韻腳 「花謝花飛飛滿天,紅綃香斷有誰憐」 押韻句最後都有an 順著韻腳就容易背後面啦 古人講究詩畫一體
  • 「林深時見鹿」成為表達喜歡的神句,卻不知李白的原句更網紅
    李白除了寫很多意象壯闊的豪放詩外,也給女子寫過詩,除了玉真公主、楊貴妃外,也曾經因為一次邂逅給陌生女子寫過詩。李白曾經寫過一首名叫《訪戴天山道士不遇》的詩,這首詩裡面有一個名句,被現代人改編成了歌詞,這句現在被廣為流傳,卻讓人們忽視了原來這麼美的句子是李白所寫,接下來就一同走進這首詩吧。
  • 施蟄存寫給胡適的六首舊體詩
    饒有趣味的是,信函中有施蟄存寫給胡適的六首舊體詩。這段文字之後,附上的就是施蟄存的六首詩。由唐錫如的信可知,施蟄存本來是想給胡適寫信的,但在當時未免不合時宜,最終寫了六首舊體詩,由朋友唐錫如帶出來,在香港呈寄給胡適。施蟄存如此輾轉地向胡適表達的是什麼呢?這涉及1949年前後施蟄存的內心世界,很有必要解讀一下。故筆者不揣淺陋,試著解讀了這六首詩。
  • 曹丕寫了句詩沒紅,李煜和李商隱各仿寫一句,寫成了兩個千古名句
    若要問這兩種情況哪種情況更常見,很顯然是第二種,因為經典詩若真的那麼容易被超越,那千古名作還不滿大街都是了。其實李商隱這首詩,首句把曹丕的第一句「別時何易會時難」,改成了兩個「難」,疊字的使用讓全詩朗朗上口不說,而且還感情還更深了一步。曹丕沒有寫紅的一句詩,經李商隱這樣一寫後,確實更有美感了,算得上是點石成金了。同時,這句詩放在開頭,也是借鑑了曹丕。一般抒情詩,都是先寫景後寫情,曹丕創造性地把抒情放在了文章的開篇,感情如劈空而下,令人眼前一亮。
  • 「樹深時見鹿」下一句並非「夢醒時見你」,李白原詩原句妙絕古今
    李白一生之中,為我們留下了不少經典的作品,比如一句「樹深時見鹿」成為了網絡爆紅語句。有趣的是,這句話之所以在網絡上爆紅,是因為有人認為其下一句為「夢醒時見你」,所以非常有韻味,可以讓人們深有同感。但是事實上,並非如此,這句話出自《訪戴天山道士不遇》。
  • 今天中元節,讀六首經典悼亡詩詞,一起緬懷故人,寄託哀思
    中元節讓我們一起重溫經典悼亡詞,一起緬懷故人,寄託哀思。《悼亡詩三首·其一》西晉·潘安荏苒冬春謝,寒暑忽流易。之子歸窮泉,重壤永幽隔。私懷誰克從,淹留亦何益。其中頸聯「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古往今來更不知有多少人為它而傷懷!兩個好友青年相遇、相知,一生都是知己,怎奈歲月蹉跎,終究還是讓比較年輕的元稹先走了一步,白居易很長時間都沉浸在老友的離世悲痛中,九年之後才寫下這首詩,夢中憶老友,只有自己留在人間緬懷故人。
  • 有關拜新月的兩首小詩,施肩吾與李端,誰的詩更出色呢?
    第三句詩描寫了女子對著月亮許願,至於說的什麼,聲音太小了,我們不得而知。但是我們可以想像啊,有可能是期望自己貌美如嫦娥,有可能是期望自己嫁給如意郎君。女子細聲細語,刻畫了女子嬌羞的心理以及隱秘的心事。詩的最後一句,刻畫了女子的美好形象,風拂羅帶,衣袂飄飄,加以凜冽的北風,好似廣寒仙子。
  • 《杜鵑》詩山爛漫,繁花似錦,落日羞紅
    不過也有一點小的問題,就是第三句前四個字(春光明媚),用的有點多餘了,因為前面已經有了第二句,(嫣紅奼紫豔陽天。)就足以表明了(春光明媚)了。因為是絕句,字數少,所以要珍惜的用好每個位置的字。醉清風賞析:這首詩格律嚴整,文句通順,詞意深遠。起承句細緻描寫了景觀,為轉合句作了鋪陳。轉合句筆觸細膩,深刻地描述了杜鵑的泣血特性。想像力豐富,情韻悠長。
  • 《臺灣詩乘·卷六》(1921)
    壺嶠居然成弱水,海天何計挽狂瀾。誰雲名下無虛士,不信軍中有一韓。絕好湖山今已矣,故鄉遙望淚闌幹。」  俞明震字恪士,浙江山陰人。既預臺事,不成而去,宦遊江南。後赴甘肅任蘭州道。著《觚庵詩存》四卷。  自廈門泛舟渡臺灣海中見夕陽感賦云:「自浮滄海送殘陽,漸覺閒身入莽蒼。一掬酸辛成獨往,無邊天水共微光。風檣隱隱開元氣,朔雁聲聲吊戰場。悽絕一更初魄語,故人相望涕成行。」
  • 「申江詩潮第119期」潘承勇:春草夏花皆是詩(總463期)
    春草夏花皆是詩作者簡介:潘承勇,網名簡齋。中學語文高級教師,中國語文教育教學研究會(中語會)會員。中華詩詞學會、上海詩詞學會會員。愛好古典文學,敬重傳統文化,退休後專修古詩詞創作,偶有詩文散見於各級平面刊物和公眾號上。
  • 李清照醉酒後一首詞,短短6句道盡四季變換,現改編成歌廣為傳唱
    然而她的人生,卻被一場時代的動蕩割裂成兩半。隨著金兵入侵,宋室南渡,李清照夫妻也陷入逃亡生涯,亂世不由己,途中明誠身亡。從此,她的人生陷入困境,流離失所,歷經坎坷,半生漂泊,寫詩作詞,成了她唯一的靈魂慰藉和精神避難所。去年《知否》熱播,由李清照的《如夢令》改編的主題曲深入人心,我想這便是宋詞的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