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金緙絲,復刻一段傳奇|國風

2021-01-21 南都周刊


  國 風  


王金山在故宮一呆就是三年——兩年學習,一年鑽研。當他複製出了《梅鵲圖》,兩件作品擺放在一起時,就連故宮的文物專家也分辨不出真偽。

 文|雷虎  圖|阮傳菊 


第一次聽說緙絲這個行當,王金山這個人名,是從蘇繡大師「繡爺」沈德龍口中,拿自己和王金山對比;再次聽說王金山,是在做緙絲團扇的85後「新繡」李晶說到,新生代的手工藝人提起王金山時眼睛發亮。能同時讓數代繡匠們交口稱讚的手藝人,帶著對緙絲和工匠的好奇,我叩開了蘇州「王金山大師工作室」的門。


  一寸緙絲一寸金


▲ (清代)緙絲仙道鏡片


緙絲,因外形有「承空觀之如雕縷之像」,如同用刀刻出來的絲綢,因而又稱「刻絲」。緙絲起源於公元7世紀,是中國絲綢工藝的最高巔峰技藝,被譽為「織中之聖」。因為圖案精美,工藝極為複雜,得之不易,因而又有「一寸緙絲一寸金」之說。自宋元登堂入室,向來一直都是皇家御用織物。然而自清王朝滅亡後,朝廷這一最大的買主消失,緙絲逐漸衰落。

至建國之初,緙絲已經瀕臨滅絕。


▲ 緙絲服飾的細部


為了保護緙絲工藝,1954年,相關部門成立了「蘇州市文聯刺繡生產小組」(蘇州刺繡研究所前身),邀請了兩位緙絲老藝人沈金水、王茂仙進行緙絲製作。1956年招收了第一批二十多位青年學生,17歲的王金山就是其中一位,也是唯一堅持下來的。


▲ 王金山老人的工作室


站在「王金山大師工作室」門前,感覺似曾相識。推開大門,穿過被緙絲掛畫、屏風簇擁的迴廊。拾級木臺階而上,裝裱好的、沒來得及裝裱的緙絲作品就如同壁畫一般緊貼著牆壁,堆積如山的書籍佔滿了房間中央的大方桌,僅剩下一尺見方空間。

王金山老人在寫關於緙絲工藝的文字,這是國家交給這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人物的任務,更是他畢生心血的總結。他是緙絲業唯一的國家工藝術美術大師,「緙絲」非物質文化遺產唯一的代表性人物。17歲開始學習緙絲,如今已76歲高齡,近60年從未間斷的緙絲之路,見證了當代緙絲從潦倒到中興,再到衰落的歷史,甚至可以說,中國當代的緙絲業也是和王金山捆綁在一起的。


  不專心,不專藝,做不了緙絲


▲ 緙絲的工具


王老說,和緙絲結緣完全是因為偶然。「只是聽人說緙絲是文化瑰寶,學好了可以成名、成家。於是就開始頭腦發熱」。當真的進入這一行後,他才發現緙絲是個慢工細活。

師傅沈金水告訴他,緙絲學藝三年才能基本上手,學藝十年才能織出像樣的作品——不專心,無恆心的人學不了緙絲;文化素養不高,沒有美術功底的人,緙絲上不了檔次。


▲緙絲先畫好草圖,這需要有設計和藝術史的根基


師傅的話很快應驗:一年未滿,學徒走了一半。然而王金山漸露頭角,此時,行業形勢也劇變,主要用來出口的緙絲作品因為政治原因無法出口,期間,更多的學徒紛紛轉行進入了諸如無線電廠、醫院這些「有前途」的行業。王金山也曾動搖過,最後選擇留下,用他的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就由我來做緙絲業的狀元吧,哪怕整個行業就只有我一個人


▲王金山老人和正在緙絲的作品


王金山的手藝此時也得到了器重:1963年,故宮博物院開展宋緙絲名家沈子蕃代表作《梅鵲圖》的複製工程,請求蘇州刺繡研究所選派緙絲專家赴京。沈子蕃是緙絲歷史上的傳奇人物,《梅鵲圖》更是緙絲史上可遇不可求的佳作。故宮的要求是:不僅要複製得形神兼備,還要展現其破舊感。要複製出《梅鵲圖》,意味著同緙絲宗師沈子蕃過招,要展現出破舊感,這無疑意味著要讓手上的絲線穿越時空隧道。


  進故宮,修藝去



這時,以宋徽宗畫作《柳鴨蘆雁圖》為粉本的同名緙絲作品奪得了蘇州市工藝美術優秀創作二等獎的王金山,被選派進京,時年僅23歲。

複製一千多年前的文物,只有技術是遠遠不夠的,文物的背景,沈子蕃的美學理念,甚至緙絲的發展脈絡都得弄清。為了確保複製能成功,故宮請來了工藝美術大師徐紹青專門教他控制色彩和緙絲經緯密度,專門開放了故宮珍寶館讓他研究歷代工藝美術作品找靈感。


▲王金山老人和他的《韋陀菩薩》


在故宮一呆就是三年——兩年學習,一年鑽研,王金山複製出了《梅鵲圖》。當兩件作品擺放在一起時,就連故宮的文物專家也分辨不出真偽……看著自己花了三年時間織出的《梅鵲圖》被收入故宮珍寶館,王金山才心滿意足地跨出故宮的大門

這時的王金山終成緙絲業界首屈一指的大師,隨後數十年,他一直孜孜不倦,傳承、創新。上世紀八十年代,蘇繡行業不斷出現雙面異色、異樣的創新作品。這對歷代都是兩面同色、同樣的緙絲作品提出挑戰,1984年,王金山突破傳統,創新出的「兩面三異」(異色、異樣、異織)緙絲座屏《牡丹•山茶•蝴蝶》基礎上,更成功創作了兩面底色(包括圖案、色彩)花紋(包括印章)完全不同的「雙面全異」緙絲作品——金地《壽星圖》,把千年流傳的緙絲工藝引入全新高度。


▲王金山和他的《牡丹》


  紅樓夢的浪漫與寫實

年逾古稀王金山老人,氣息紅潤、天庭飽滿、聲音洪亮,一口氣講述自己和緙絲的歷史後,又梳好頭髮,換上中山裝,大步流星下樓。

老人一邊正襟危坐緙絲機前,一邊說,「平時每張緙絲機都開足了馬力但是訂單還是做不完。周末大夥休息,那只能我自己來了!」



他自顧掀起絨布,緙絲半成品就呈現在眼前。王金山架起眼鏡,先看了一下緙絲機上半成品的紋樣後,手伸向緙絲機架。緙絲機架上顏色各異的竹梭約有二三十個,每一個竹梭都被一種顏的絲線纏滿。他用手指在竹梭上輕輕一掃,被拂過的竹梭像待哺的小鳥一般連帶開始晃動。最終,王金山選擇了一件纏有綠色絲線的竹梭。

「這綠色的絲線,是孔雀毛,《紅樓夢》中有一章,叫《晴雯補裘》,賈母給寶玉一件俄羅斯的孔雀毛做的氅衣,被寶玉燒了個洞,晴雯連夜補好。很多人認為用孔雀毛做衣,是曹雪芹的浪漫主義,其實,曹雪芹很寫實的。孔雀毛做絲線,在緙絲中很常見的!」


▲綠色的孔雀毛絲線


王金山右手拿著纏有孔雀毛的梭子。用腳踩一下緙絲機的腳踏,緙絲機上上下兩層的緯線就分開來,老人眼明手快,趁機把梭子從兩層緯線中的間隙穿過。待梭子完全穿過緯線後,他把腳踏鬆開,此時上下兩層緯線就合攏,把孔雀毛絲線夾緊。

隨後,王老立刻用手上類似微型竹釘耙一樣的竹撥子撥動孔雀毛絲線,待孔雀毛絲線完全和上一道絲線緊密相連後。又開始踏腳踏、穿梭子、撥絲線…… 


▲緙絲是腦力加體力的高強度工藝


緙絲不像其它的絲織品,緯線並不橫貫全幅,而僅在需要處與經線交織,因而稱為「通經斷緯」法。穿梭的過程,叫通經;把絲線撥緊的過程,叫斷緯。

每一匹緙絲都需要一梭一撥無數次而來。「像這樣一匹緙絲,一位熟練工得織三個月!」王金山指著緙絲機上這塊二尺見方的布匹說。


▲做一件作品需要數月甚至更長時間


  傾囊相授,緙絲未來

因為緙絲昂貴,在相當長時間內,緙絲產品都專門出口日本,被用來作高級和服的腰帶,特別是上世紀八十年代,日本的訂單紛至沓來的訂單,一時間蘇州地區出現了「村村有緙絲」的景象。從業的緙絲手工藝人有兩萬之眾,爾後行業開始魚龍混雜,導致緙絲的整體質量下降。


▲王金山老人和老伴在介紹緙絲 


「曾經有家日商到蘇州訂貨,紋樣上要織12朵花,但我們的同行只織了11朵。那日商無法向客戶交差,從此以後不再向蘇州訂做和服腰帶。蘇州緙絲名聲就這麼敗了!」

王金山邊右手持梭,左手持撥停了下來,說起緙絲的輝煌時,一時手腳竟然忘了配合,梭子被卡在上下兩層緯線之間。回過神來的王金山連忙再踏動腳踏,把梭子從緯線中「解救」出來。



我能救你這一絲,也救得了一匹,但緙絲業我無能為力。我年紀大了,沒辦法再像17歲那樣了」王金山看著緙絲機嘆機嘆氣。緙絲行業,目前從業者四五百人,隊伍良莠不齊。1999年退休後,他開了這家大師工作室,帶六七個徒弟,把自己的技藝傾囊相授,讓緙絲產業能正宗地維繫下去。




編輯|KK

來源|南都周刊


END





歡迎分享到朋友圈,如想取得授權請郵件:newmedia@nbweekly.com

如果想找到小南,可以在後臺回復「小南」試試看哦~



相關焦點

  • 守藝|緙絲,一座古城的文藝復興
    提起絲綢,人們想到的往往會是溫婉的江南,很少有人知道,歷史上河北曾是衣被天下的絲織品產地,而緙絲這門冠絕絲紡織業的技藝,就是源自定州這座華北平原上的北方古城。這是一段失落了一千多年的歷史,是定州曾經的驕傲。王鵬巍,思本堂的創辦者,一名土生土長的定州女兒。
  • 守藝|定州緙絲,一座古城的文藝復興
    緙絲,織中聖品,一項至今無法為機器取代的絲織工藝。提起絲綢,人們想到的往往會是溫婉的江南,很少有人知道,歷史上河北曾是衣被天下的絲織品產地,而緙絲這門冠絕絲紡織業的技藝,就是源自定州這座華北平原上的北方古城。這是一段失落了一千多年的歷史,是定州曾經的驕傲。
  • 好物丨緙絲:絲織品中的愛馬仕
    作為工藝品的緙絲開始努力從「工」向「藝」轉變——緙絲藝人們開始臨摹文人畫。最初,他們只是試圖依葫蘆畫瓢試圖在緙絲機上複製名人字畫。沒現到緙絲畫藉助彩色絲線的表面力,甫一出世就達到「奪丹青之妙、分翰墨之長」的效果。緙絲畫引起了畫家們的注意力,他們試圖借用緙絲這一全新的表現形式在突破中國畫的邊界。於是緙絲畫便的從一種民間工藝品搖身一變,變成了一種全新的畫種「緙絲畫」。
  • 崇文街┃【非遺】緙絲技藝
    非遺傳承人簡介:王鵬巍,定州王氏緙絲傳人。為緙絲的傳承推廣四處奔走,幾乎把緙絲視作自己的全部。緙絲(音同「刻絲」)起源於漢朝時期的河北定州,是中國傳統絲綢藝術品中的精華,自古為皇家所壟斷,有「一寸緙絲一寸金」和「織中之聖」的美譽。
  • 61歲緙絲女大師:20個竹梭在手中舞蹈般上下翻飛
    全國掌握「織中之聖」緙絲技藝達到大師水準的,不過三人。  與一些名繡相比,緙絲是寂寞的,一種因稀有珍貴、技藝難以掌握而帶來的高處不勝寒的寂寞。  歷代留存的緙絲精品,或是龍袍等御用品,或是為帝王所摹的書畫欣賞片,如今大多藏於各家博物館,繼續寂寞著。  回溯緙絲歷史,當從西漢回鶻(今新疆地區)說起。初以麻毛為材料,唐代傳入中原後以絲代毛,至北宋,即以緙絲聞名於世,且流行將名人書畫製成緙絲後裝裱,作永久收藏。
  • 國風新作《胡同少年志》首發,騰訊音樂娛樂成為國風音樂「破風者」
    由騰訊音樂娛樂與國風音樂鬼才 EDIQ 聯合出品的連載音樂專輯——《國道》於10.10正式啟程!其中的首發曲《胡同少年志》也同步上線了!《國道》的故事講述的是一個土司繼承人沿著G108國道,從北京回雲南的旅途見聞。其中的首發曲《胡同少年志》是由具有天籟般「仙嗓」的周深演繹,講述一段北京胡同少年勵志闖天涯的故事。悠悠行旅中,國風正當時!
  • 「紅緙絲雲蝠壽字紋荷包火鐮」在省博展出
    為進一步提升青少年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激發他們探索自然奧秘的熱情,並宣傳和弘揚祖國傳統文化,以博物館優美的展示環境和良好的藝術氛圍為依託,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現一件件珍貴的館藏精品,12月26日,「每月一星」系列展覽之一百二十四期「紅緙絲雲蝠壽字紋荷包火鐮」特展正式在省博物館展出。
  • 李玉剛首發電子國風《花木蘭》!打破界限從新出發,燃爆耳朵
    此次李玉剛與作詞人才增以及老搭檔音樂製作人關天天聯袂打造,打破原有的儒雅風格,大膽融合新元素,首次觸發電子國風,為聽眾帶來勁酷十足的音樂衝擊。歌曲《花木蘭》以木蘭及其意中人兩個視角抒發相愛相思的深沉情愫。木蘭替父從軍,身於千裡之外的沙場浴血奮戰,而鍾情愛人只能在月下期盼伊人歸來,落日斜暉照映冰冷的鐵甲,惟願南飛之雁群帶回木蘭遠方的思念。
  • 《蘇曼殊》日本隆重開機 講述一代文學巨匠蘇曼殊傳奇人生
    湛然法師傾情加盟 緙絲禎羅袈裟、翡翠念珠現場吸睛  電影《蘇曼殊》投入巨資打造,民國傳奇人物蘇曼殊由知名高僧湛然法師傾情出演。開機儀式上,湛然法師身披價值1500萬的緙絲禎羅袈裟,手持一串冰種翡翠念珠估值高達3000萬,法師現場吸睛無數,引發中外媒體讚嘆。
  • 蓋婭傳說——忠於國風、精於細節,品質引領時尚,高端創造獨特
    一顰一笑彰顯中國禮儀,蓋婭注重國風與西方美學的結合,讓中國古風走出國門,掀起國風熱。學習西方,做得再好,也只能是第二,不如自主創新,做自己的品牌,蓋婭不斷的努力與付出,終於在國際上佔領一席之地。敦煌壁畫與服裝設計的完美融合簡直是無與倫比,緙絲、蘇繡等諸多東方工藝的完美結合,一份圖案需要成千上萬次的修改,一次刺繡需要磨斷千針萬線。可見蓋亞服飾對於細節的精緻程度,追求完美,追求卓越,讓敦煌藝術展現在世界人民面前。腰間玉佩玲瓏剔透,一把摺扇走遍江湖。黑色系的搭配也是如此的完美,穩重中透著一股俠氣之風,中華文化的從容大度一覽無餘。
  • 世茂國風長安是地鐵房嗎?
    近日,位於翔安南部新城核心腹地的【世茂國風長安】,以一場別開生面的「東方大境,躍鑑國風」新品發布會,帶我們重新回顧了這家全國前十房企的傳奇履歷。除了錨定城市升級的價值黃金點,世茂國風長安產品設計的掌舵者、J STUDIO 捷仕建築設計總監曾玉女士對項目設計理念與風格的講解,則呈現出了世茂在人居升級大時代,以及對於城市和產品的深度思考。
  • 《國風美少年》迎收官之戰!張雲雷化身捧哏
    由愛奇藝自製的國風文化創新推廣唱演秀——小紅書《國風美少年》將於今晚(2月8日)8點迎來收官之戰。20位國風少年,經歷時4個月激烈角逐,終於來到終極之戰的舞臺上。誰能在今晚的比賽中脫穎而出,精彩劇透先睹為快。
  • 虎牙攜手國風神曲《琵琶行》人氣唱見,打造國風音樂盛宴
    登上央視三套「開門大吉」的舞臺,高考背書系列國風歌曲《琵琶行》人氣唱見奇然、沈謐仁今晚登陸虎牙,攜手虎牙二次元頻道舉辦的【國風音樂劇場】,將於今晚8點,和倫桑一起為國風同好者獻上一場國風音樂盛宴!宅了在家一個多月,相信此時來一場洗滌人心的國風音樂盛宴,無疑是對二次元國風同好者最賞心悅耳的一份開春禮物。
  • QQ音樂開放平臺引領國風新聲破圈,國風季驚喜來襲
    國風樂迷的春天來了!近日,QQ音樂開放平臺正式啟動國風季特別企劃,聚集國風圈最具人氣和潛力的年輕新聲代,帶來最優質的音樂作品和與偶像最近距離的交流機會,同廣大樂迷一起聽國風、品國風、聊國風,力圖打造一次衝擊全感官的國風體驗。
  • 樹屋女孩首張女團國風EP發布,立志做「國風守護人」
    該EP由製作團隊耗時6個月精心打造,收錄了《春風有信》、《韶華夢》、《隨夢》三首歌曲,歌曲依然以「新國風」為宗旨,探索傳統音樂與流行、電音、舞曲等時尚元素融合的可能性,呈現了新國風女團的變化與成長。再次攜手音樂製作人徐夢圓,打造國風電音標杆作品此次EP主打歌《春風有信》由音樂製作人徐夢圓的《China P》改編、知名國風詞作人溫莨填詞而成,作曲、作詞、演唱三方強強聯手,將其打造成為國風電音的標杆作品。
  • 「國風音樂」正悄然流行
    經常上網聽音樂的人,對「國風音樂」這個詞都不會陌生。國風音樂的主體元素,是一種曾被稱為「古風歌曲」的小眾音樂形式,其特徵是混合了琵琶、古箏等傳統民樂的配樂以及半文半白、意境典雅的歌詞,受到部分年輕人的喜愛。這些年輕人自己寫詞、譜曲、放到網上傳播,形成了一個青年音樂群體。
  • 《國風美少年》召集人演繹「一顧傾人城」,張雲雷紳士點頭超撩人
    距離《國風美少年》更新的日子越來越近了,官方的活動又越來越活躍了,這不,最近發了一款召集人集體演繹「一顧傾人城」的動態,一瞬間又被三位召集人給撩到了。三位召集人中唯一的女召集人鞠婧禕給人表演了一段回首宛然惹人憐,這一回首,這一段回眸,仿佛看到了一個古代女子的柔情和楚楚可憐。
  • 老話說得好068: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歡迎收看本期老話說得好系列: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是一句俗語老話,原話出自《增廣賢文》,意思是一寸光陰和一寸長的黃金一樣昂貴,而一寸長的黃金卻難以買到一寸光陰,比喻時間十分寶貴。從字面上看,這句話主要是告訴我們時間的寶貴,讓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更加珍惜,時間如流水,過去也就過去了,即使花費再多的金錢也買不回短暫的時光,當我們還在不久之前肆意的揮霍青春的時候,已經不知不覺中已經被時間拋棄。
  • 國風圈CV圈的一壁江山齊聚酷狗CMJ!《樂隱長歌》演唱會解鎖國風新...
    10月1日晚,酷狗動漫音樂嘉年華(KUGOU CMJ)聯手超人氣原創國風IP《樂隱長歌》,共同打造的專場演唱會在南京國際展覽中心震撼啟動。不僅有李常超、音頻怪物、排骨教主等超人氣國風歌手,與阿傑、楊天翔、劉琮等人氣聲優夢幻聯動,「神仙組合」震撼心扉,還有現場首度公布《樂隱長歌》全新角色及角色主題曲,為觀眾帶來一場別開生面的國風盛宴。
  • 口袋妖怪復刻陣容搭配解析-衝上傳奇殿堂
    口袋妖怪復刻陣容搭配解析-衝上傳奇殿堂 作者:佚名來源:網絡發布時間:2019-07-17 16:30:32 *攻略來自玩家分享,不代表一定正確,僅供參考。大家好,我是安卓1763的半夏微涼25。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