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咱看走!北頭禿鸛泉出水了!」這應該是庚子年正月村子裡最令人振奮的消息。從過年到現在沉悶了近一月的人們臉上終於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禿鸛泉地處藍田湯峪鎮龔家村和苟家村之間八裡塬下的交匯之處,傳說為唐朝末年的古戰場,現在在當地還流傳著苟家灘大戰的故事。五代時高行周、史建塘兩員大將在古苟家灘上演了一場五代時最為精彩的一幕「五龍二虎會彥章」的廝殺場景。據老人們講,因為禿鸛泉附近過去是故戰場,加之離龔家墳場、老草溝很近,那些地方又都是掩埋死人的地方,由於過去醫療條件很不好,不能及時醫治導致死亡的孩子也大都埋在了附近,加上過去野狼成群,晝伏夜出,拋出死人的屍體充飢,天長日久就招來了一群禿鸛。由於泉水清冽甘甜,禿鸛們在吞食了腐屍之後常常聚集於此飲水,久日久之,人們就將此處稱為禿鸛泉。這可能也就是禿鸛泉名稱的來歷吧。因為歷史久遠,已經無從考證了。
八裡塬上的土層是很深厚的。涓涓流水從很厚的沙石層與黃板土結合處不斷的滲透出來,形成了一股清流,常年流淌不斷。具體是什麼時候挖成的已經無從考證,只是聽村子裡年歲大的老人們說自小記事起就有泉水流出,而且不管天旱雨澇常年不斷。而且水質甘甜清冽,以至村子裡有不少人是喝著這裡的水長大成人。記得小時候大人們在地裡忙農活,自己和小夥伴們在地頭玩耍,玩得灰頭灰臉口乾舌燥時,就會跑到禿鸛泉匆忙的洗幾把手,一個個急不可耐的掬上幾口清涼潔淨的泉水,如飲甘露一般,霎時神清氣爽,就又開始了你追我趕的場景。
記得過去農業社生產隊的時候,塬上半坡裡的飼養室裡牲口的日常飲水也是由隊裡面的飼養員們一擔一擔從禿鸛泉挑上去的。農忙時節,地裡幹活的人們口渴了,來到飼養室喝上半瓢禿鸛泉的水,坐在崖塄的樹蔭下吹一陣坡上的涼風,抽上一袋旱菸,攢夠了精神,便又回到地裡,再開始了新一輪的勞作。有一年由於天氣十分乾旱,附近村子裡面的井水紛紛乾涸,地裡面的莊稼大量的枯焦,人們對於水源的渴望幾近絕望,好的是禿鸛泉附近的人們因為有了一股救命的泉水,前來接水的人們遍布十裡八鄉,來來往往絡繹不絕,各種容器紛紛上馬,老百姓們才能得以續命,此後鄉鄰們稱禿鸛泉水為「神水」,禿鸛泉為「神泉」。
「神泉」僅僅只是一個傳說而已。迴蕩著遠古時候的金戈鐵馬,歷盡了前世今生的滄桑世事,自打某一日純淨水、礦泉水、各種瓶裝水、桶裝水開始面世之時,我們的鄉黨們甚至對之嗤之以鼻,不屑一顧。因為我們有令人為之驕傲的「神泉水」啊!不管是種菜,插秧,還是人畜的飲用,禿鸛泉始終如一的流淌著……隨著全球氣候的變暖,人們的用水需求量的逐漸增大,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禿鸛泉水水位下降了很多,日流量逐年減小,人們也就放棄了禿鸛泉水的飲用,任其頹廢坍塌至今。
時至今日,隨著環境汙染日益惡化,飲水安全問題已經嚴重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村子裡各家各戶院裡面的井水也幾乎無法飲用了,於是村民們就又想起了荒廢已久的禿鸛泉了。他們自發地帶著各自的工具,不顧寒冷,不怕泥濘,個個幹得熱火朝天大汗淋漓,經過了幾天的努力,終於讓人們又看到了久違了的潺潺清泉。「民以食為天,食以水為先。」當人們發自肺腑的意識到了尋找水源,保護水源的緊迫性時,人民群眾的飲水安全也就到了千鈞一髮,極度危險的地步了。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我們渴望一泓清泉,以洗滌我們已經汙染嚴重的靈魂;我們期待一股甘霖,以延續我們引以為傲的生命。
儘管禿鸛泉的水質已不如以前那麼清冽甘甜,但是尚可飲用,畢竟它比起井裡面的水來還是好多了。雖然流量很小,但是我依然希望它流得更長久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