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體活檢」查癌前景如何?真假警報共存,需更多數據證益處

2020-12-05 澎湃新聞

「液體活檢」查癌前景如何?真假警報共存,需更多數據證益處

辛雨/中國科學報

2020-04-30 08:21

通過對腫瘤細胞排出的DNA進行簡單的血液檢測,從而在早期發現多種癌症的這類測試通常被稱為液體活檢。本周,一項開拓性的研究證實了液體活檢的一些前景,並強調了它的潛在缺陷。

這項試驗首先是在大規模的普通人群中進行的,而不是在已知的腫瘤或癌症高危人群中進行。研究人員對近1萬名女性進行了CancerSEEK篩選。CancerSEEK是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開發的一種用於檢測腫瘤DNA的方法。研究人員在《科學》雜誌網絡版和美國癌症研究協會召開的一次會議上報告說,他們發現了26種以前不為人知的腫瘤。

觀察人士說,試驗結果是有希望的,但仍有一些關鍵問題沒有答案。「我對這篇論文印象非常深刻。他們做的都是對的,但這並不意味著這種分析方法應該在市場上推廣。」密西根大學乳腺癌研究人員Daniel Hayes說。目前還不清楚早期的腫瘤警告是否挽救了這些婦女的生命。據悉,101名檢測呈陽性的女性接受了後續的成像檢查,但最終沒有患上癌症,其中22人接受了諸如內窺鏡檢查等侵入性檢查。

人們通常認為越早發現癌症越好,但也不總是如此,因為有些腫瘤可能永遠長不到需要治療的程度。錯誤的警報會導致不必要的焦慮和程序。這些擔憂引發了對現有篩查方法(如乳房X光檢查和腸鏡檢查)頻率和價值的爭論,而對癌症血液檢測的擔憂也被放大了。

為探索CancerSEEK早期版本的問題,蓋辛格健康系統招募了65至75歲之間、沒有已知癌症病史的女性。CancerSEEK方法是從血液樣本中提取循環DNA,尋找16種已知導致各種癌症的基因突變。它將這些信息與已建立的某些癌症的蛋白質生物標誌物結合起來。

如果一名女性的檢測結果呈陽性,專家小組將決定她是否應該進行第二次血液檢測,以確認最初的結果,並排除其血液中的分子變化。如果檢測結果仍呈陽性,她將被邀請進行全身成像檢查。

在這項被稱為DETECT-A的研究的第一年,試驗在26名婦女中發現了10種癌症,大約是傳統篩查發現的癌症數目的兩倍。其中有7種癌症(如卵巢癌)很少在早期被發現。這26名女性中,有17人患有早期癌症,擴散範圍並不遠,僅限於附近的肌肉和淋巴結。26名患者中大部分人接受了手術或正在接受治療,12人病情有所緩解,這表明他們確實從測試中受益。

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卵巢癌研究人員David Huntsman說,這項檢測研究「在方法上取得了巨大進展」。但他強調,在血液檢測被廣泛應用之前,還需要更多數據證明檢測對整體生存的益處。

至於CancerSEEK什麼時候可以在診所開展,一家名為Thrive的初創公司擁有進一步開發這項測試的權利。該公司去年籌集了1.1億美元,目前正計劃進行大規模的後續試驗,以獲得監管機構的批准。但美國預防服務工作組等制定篩查指導方針的官員和專家小組將如何衡量早期癌症檢測,是一個依然存在的問題。

(原標題:「液體活檢」查癌 真假警報共存)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液體活檢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泛生子基於NGS技術的肝細胞癌早篩液體活檢產品獲美國FDA「突破性...
    泛生子成為中國首家早篩液體活檢產品獲此認定的癌症精準醫療企業【2020年9月30日,中國北京 美國阿馬裡蘭訊】美國FDA授予泛生子(納斯達克代... 「泛生子成為中國首家早篩液體活檢產品獲此認定的癌症精準醫療企業」【2020年9月30日,中國北京 美國阿馬裡蘭訊】美國FDA授予泛生子(納斯達克代碼:GTH)基於高通量測序(NGS)的肝細胞癌早篩液體活檢產品HCCscreenTM「突破性醫療器械
  • 2020 CCO | 聽院士講大數據和液體活檢,最新研究熱點全get√
    會議期間,醫脈通邀請南京醫科大學沈洪兵院士和山東省腫瘤醫院於金明院士分別就腫瘤大數據和液體活檢的研究進展進行深入探討。1.腫瘤大數據具有非常廣闊的應用前景,然而機遇與挑戰從來都是並存的。沈洪兵院士表示,由於臨床診療是醫療大數據的重要數據來源,其目前的信息化水平、數據質量,對醫療大數據應用產生了許多挑戰。其次,如何打破醫療機構間的數據壁壘,建立數據共享流通機制,整合相關資源,真正建立多維度的大數據平臺,這是我們面臨的另一項挑戰。此外,如何在分享數據的同時保護患者的隱私安全等問題也需要我們重點關注。
  • 真正讀懂液體活檢 你離精準醫療再近一步
    近日,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下稱中山醫院)搭臺,邀請國內外大咖,就液體活檢最新發展現狀、不同生物標誌物在腫瘤診療中的應用、如何推動新技術在臨床中的實踐應用等話題,開展頭腦風暴。在「2018復旦中山液體活檢臨床應用高峰論壇」 上,國內外學者分別就液體活檢研究的四大方向發表了精彩學術報告,並展開討論。
  • 液體活檢技術在腫瘤早篩中的創新應用探索
    由於臨床上極大的未滿足需求以及液體活檢技術的優越性,液體活檢在腫瘤早篩領域有望帶來一個潛力巨大的藍海市場。在2015年底的時候,JP摩根和高盛對液體活檢市場就做了相應預測,其中早篩的佔比是最大的。圖1 不同腫瘤患者的篩查和診斷手段(四)液體活檢存在技術局限性,其分析效度和臨床有效性有待確雖然液體活檢在腫瘤早篩中的應用非常有前景
  • 洞察| 液體活檢在癌症檢測中應用
    一、液體活檢產業鏈分布從產業鏈來看,液體活檢可分為6個子領域,即上遊的捕獲、基因擴增、試劑以及儀器市場;中遊檢測服務市場以及下遊數據市場。中遊檢測服務市場企業布局較多液體活檢技術可應用於腫瘤的早期篩查、檢測、用藥指導、評估、觀察,貫穿癌症診治全程,目前液體活檢的研究和應用涵蓋腫瘤篩查、腫瘤分期分級、預後評估、精準用藥(個體化治療)、耐藥監控、腫瘤轉移與復發多個領域。 更多的企業布局在中遊檢測服務市場,通過渠道快速佔有市場或積累樣本厚積薄發。3.
  • 基於5hmC的液體活檢技術或有望實現胰腺癌早期檢測
    Bluestar Genomics發表了一項新的研究成果,表明其基於5-羥甲基胞嘧啶(5hmC)的液體活檢分析可追蹤與基因調控相關的表觀遺傳學修飾,有望實現胰腺導管腺癌(PDAC)的早期檢測。據悉,Bluestar計劃利用該技術在CLIA認證實驗室中推出一種早期、泛癌種、基於DNA甲基化的LDT檢測方法。
  • 液體活檢急速升溫,檢測新秀不可忽視!
    液體活檢的優勢在於能解決精準醫療的痛點,通過非侵入性取樣降低活檢危害,而且有效延長患者生存期,具有高性價比。液體活檢技術主要包括CTC 和ctDNA,以及外泌體檢測。下面讓我們看一看關於液體活檢的行業動態及研究進展。
  • 「癌情」洶洶 「與癌共存」不再是天方夜譚
    「癌情」洶洶 「與癌共存」不再是天方夜譚 2018-08-19 1918-19日在瀋陽召開的2018中國腫瘤學大會上,專家表示,縱然癌症被稱為「第一殺手」,但只要科學治療、儘早幹預,惡性腫瘤也可能變成慢性病,「與癌共存」不再是天方夜譚。
  • 「癌情」洶洶,「與癌共存」不再是天方夜譚
    新華社瀋陽8月19日電 題:「癌情」洶洶,「與癌共存」不再是天方夜譚  彭卓、洪可潤  全球每年癌症新發病例超1400萬,中國2014年當年新發癌症患者已有380萬例……面對態勢洶洶的「癌情」,我們該何去何從?
  • 基於ctDNA的液體活檢技術在癌症診斷中的應用...
    2020年6月29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Cancer上題為「Circulating tumor DNA and liquid biopsy in oncology」的綜述報告中,來自多倫多大學的科學家們深入分析了循環腫瘤DNA和腫瘤液體活檢的研究進展;如今利用分析循環腫瘤DNA(ctDNA)來檢測及監測癌症的技術越來越成熟
  • 凱傑中國與燃石醫學在液體活檢領域建立戰略合作
    >2018年6月5日—凱傑(QIAGEN)中國宣布與中國腫瘤二代基因測序(NGS)檢測領域的領軍企業燃石醫學公司達成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循環腫瘤DNA(ctDNA)液體活檢領域展開全方位戰略合作 液體活檢是腫瘤精準醫療發展歷程中的一項重要技術突破。
  • 中國液體活檢產業圖譜,涉及6個子領域、64家企業全景掃描
    液體活檢的出現則有望顛覆傳統的癌症早期診斷和復發監控技術,為精準的用藥指導和治療方案提供實時有效的技術支持。 經過幾年發展,這項受到MIT好評的新技術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巨大的、全球性的產業,成為炙手可熱並且持續發酵升溫的市場。銀河證券報告指出,預計未來 10 年液體活檢市場將維持 21.7%的複合增長率,全球市場容量可達 286 億美元。
  • ctDNA甲基化液體活檢技術定義癌症早篩,萊盟君泰LAM助力精準醫療
    ctDNA甲基化液體活檢技術成為癌症早篩領域的發展方向IvyGene檢測所使用的ctDNA甲基化液體活檢癌症早期篩查技術由中美頂尖科學家-UCSD人類基因組醫學研究所所長張康教授和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徐瑞華教授團隊聯合完成,研究成果2017年10月發表於《自然》子刊,西京醫院和華西醫院也參與了研究。
  • 且看液體活檢如何在腫瘤異質性研究上顯伸手?
    液體活檢作為腫瘤非侵入性早期診斷方法, 具有廣闊的臨床應用前景,目前國內外均有產品獲批上市。 這種方法也為腫瘤異質性的監測提供可能。 在今年8月發表在Mol Cancer Ther.(IF 16.833)上的研究論文表明 ctDNA血檢可以動態監測腫瘤異質性, 並與胃腸間質瘤的腫瘤負荷相關。
  • 癌到了晚期如何「與癌共存」?建議做好3件事,別放棄
    但即使到了癌症晚期,病人們更應懂得如何「與癌共存」,爭取壽命的延續。癌症晚期患者如何做到「與癌共存」?一、科學的治療癌症晚期並不等於「死刑」,仍有方法可治。只要做到科學的治療、規範飲食、調節心態,就可以有效延長生命,提高生活質量,甚至做到「與癌共存」。所以癌症患者們要充滿信心,與病魔堅定搏鬥,不要自我放棄,輕易認輸。
  • 角逐萬億市場 泛癌種早篩和單癌種早篩和誰能成為主流?
    隨著泛癌種早篩產品逐漸成熟,行業內呈現出了單癌種早篩和泛癌種早篩雙足鼎立的局面。泛癌種早篩發展現狀如何?存在哪些不利因素?在萬億藍海市場中,單癌種早篩與泛癌種早篩誰能成為主流?動脈網整理了涉足泛癌種篩查的企業,並對吉因加CEO易鑫,以及青桐資本投資總監原碩進行了採訪。
  • 《自然》和《NEJM》雙重磅:液體活檢確實是監測肺癌的利器 | 臨床大發現
    由於Swanton教授團隊在做液體活檢的同時也給患者做了影像學檢測,於是他們把二者的數據做了個比較。驚喜地發現,ctDNA檢測發現腫瘤復發的時間要早於CT,提前的時間從10天到346天不等,中位時間是70天。這還不算完,Swanton教授團隊還分析了ctDNA對化療耐藥性的判斷價值。
  • 全球「液體活檢」公司大匯集,你要的都在這裡!hsmap系列
    本篇匯總了全球液體活檢領域的公司,相信能讓你的了解更全面。小編不僅給你列出了公司的名單大合集、國內公司的地域分布,還展示了國內外公司代表的詳細信息,你可以滑動各種圖片查看詳情!本文信息及數據均來自hsmap(火石地圖)!
  • 基因檢測可查癌?商業體檢中心真的靠譜嗎?
    基因檢測可查癌?專家:這種說法不科學由於腫瘤疾病比較隱形,很多在早期沒有典型症狀,到了中晚期發現後,病人往往就錯失了根治的機會。根據統計,早期腫瘤治癒率在80%左右。目前, 除了正規醫療機構,很多商業體檢中心也推出了腫瘤早篩項目。
  • 乳腺癌前哨淋巴結活檢示蹤劑進展
    近年來國內外學者試圖研發一項功能優化的新型示蹤劑,有助於前哨淋巴結活檢術的推廣。吲哚菁綠價格較低,使用安全,但穿透力有限(1釐米)且缺乏靶向性。超聲造影劑可實時動態地觀察顯影淋巴管和淋巴結,但成功率和準確性相對較低。超順磁氧化鐵作為前哨淋巴結示蹤劑,操作方便,可避免醫源性核素汙染,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