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4個革命性的發現,正改變我們的生活,使世界變得不一樣

2020-12-05 悟空科學世界

導語

科學發揮著主導作用,使過去的一些不可能變成了可能,這一點,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或許都深有體會。自二十一世紀開始以來,科學已經給全世界帶來了一系列革命性的發現,而且這些發現正在改變著我們的生活。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本世紀初一些最重要的發現:

正文

1.石墨烯

它幾乎是完全透明、超薄和超強(繼科爾賓之後的第二代)的二維材料,具有廣泛的使用性能和應用前景。

2010年,瑞典皇家學院將本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給了曼徹斯特大學的安德烈·蓋姆和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稱他們通過實驗表明石墨烯具備非凡的特質,這些特質來自不同尋常的量子物理學世界,石墨烯適用於製造柔軟的光面板、耐用的紙、電腦、新一代觸控螢幕、手錶手鐲和許多其他技術。

除了它應用於家庭外,這一發現還極大地改變了科學研究的概念。石墨烯在太陽能電池、電極、超級電容器中的應用,具有廣闊的前景,可以製造超輕、高強度的「宇宙」複合材料。

2.量子鍾

它是世界上最精確的精密計時器,超越以前所有的計時器。2012年,諾貝爾獎得主Serge Arosh和David Weinland做了一個發現,從而克服了量子障礙。

創建量子計算機。使用量子位可以提高計算機技術的能力,雖然這種完整的系統尚未被創建,但它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3.磁存儲器(MRAM)

它是由Albert FehrPeter Gruenberg通過巨磁電阻效應而發現的。在壓縮存儲信息領域中,它成為一項革命性技術,同時高速存儲器具有功耗低、記錄密度高的特點。

重要的一點,即使關閉了電源,MRAM的內容也會被保留,而且,它不像動態和鐵磁存儲器,電離輻射不會影響其操作。這已表明,它可以成功應用於太空技術!

4.破譯人類基因

2006年,弗朗西斯·柯林斯和克雷格·文特爾小組對人類基因組進行測序,到2015年,基因組測繪工作全面完成。對基因組的長期研究,有望實現個體基因檢測的可能性,而且可以到達更精確基因療法。

結合自主人工心臟(2001年)、視網膜(2002年)、電子鼻(2006年)、動脈修復(2009年)、由心理界面控制的肢體修復(2010年)、「合乎道德的」非胚胎幹細胞(2012年)以及醫學領域的其他發現,人們就很容易想像出,這一重要知識領域的未來。

結語

很明顯,基於科學技術的日益發展,世界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同時也是人類所期待的。

相關焦點

  • 是我們改變生活,還是生活改變我們?
    今日上班之生活感悟篇。早晨起來,突然發現天氣下雪。從之前規避的上班路線!騎共享單車-到地鐵口做地鐵-再騎共享單車去公司,路程半個小時。今日下雪的原因,路線改為坐公共汽車-到地鐵口-騎共享單車到公司。正所謂,人算不如天算,公交車等了10分鐘沒到,公交車附近共享單車遇到一輛壞車,沒法啟動。想著好久沒有打的了,之前遇到緊急情況,首先想到的就是計程車了。結果情況更讓人想不到,等了20分鐘,居然沒有一輛計程車是能打到的。上面看著沒人,可是沒有一輛能讓你打的的。之前覺得滴滴不安全,各種狀況,今天遇到打的這麼難,我深有感觸,滴滴確實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也方便了我們的生活。
  • 理察·米勒院士:21世紀,教育必須做出改變
    歐林工學院創始校長、美國工程院院士理察米勒以「重塑21世紀工程教育」為題作演講。「歐林工學院不是一所傳統意義上的大學」,理察米勒表示,歐林工學院的宗旨是要成為一個工科教育實驗室,其使命是要思考面向21世紀要做什麼樣的工科教育。
  • 俄報預測科學技術對21世紀人類生活的十大影響
    俄羅斯《俄羅斯報》11月26日刊登弗拉基米爾·費奧多羅夫的一篇文章,題為《21世紀的十大問題》,摘要如下:  (原編者按:下個世紀人們的生活將發生多大變化?科學家們對未來醫學、技術、生態進行了預測。他們認為,基因工程和機器人在今後幾年內將徹底改變我們地球的生活。)  機器人將開始接受訓練?
  • 21世紀將會出現的八大新奇技術: 新材料的現狀與未來
    【每日科技網】  我們繼續關於Peter Diamandis探索正在改變21世紀的突破性技術的系列文章,我們聆聽了集化學工程師,材料科學家,企業家以及Ddeloitte諮詢公司先進材料部門的領導人各職於一身的Jeff Carbeck的想法和見解。
  • 越來越熱的21世紀:人類怎麼活下去?
    但紐西蘭地貌學家發現,圖瓦魯所在的珊瑚礁實際上在不斷擴大。這個國家共有1.1萬名居民,生活在海拔不到5米高的珊瑚島上。風暴和潮汐正不斷侵蝕某些海岸線,但有些地方卻在不斷有沉積沙和礫石填補。在圖瓦魯,村民們面臨更大的挑戰,因為他們需要隨著地形的不斷改變而調整建築環境。
  • 過去的人們對20世紀和21世紀的7個錯誤的預測
    科學技術的發展毫無疑問對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改變,不僅如此,一個個曾經看似不可思議的技術被攻堅以後,我們開始有了更多的自信去暢想未來,去思考未來可能出現的技術。但是,並不是任何想法最終都能夠得以實現。在之前的一兩百年來,人們已經對於如今我們這個時代有了大量的幻想,但有許多所謂的未來預測都沒有得到真正的實現。這一次,小編就要為你介紹,過去的人們對20世紀和21世紀的7個錯誤的預測。
  • 《三聯生活周刊》:改變世界的人
    或許在多年之後我們回顧這一年的諾貝爾獎,新冠疫情的影響並不會留下太多印記。畢竟在諾貝爾獎120年的歷史中,已經經歷了1918年全球大流感以及兩次慘烈的世界大戰等數次改變世界的大事件。諾貝爾獎自身也在改變之中,它一直隨著科學的進步而改變。不僅如此,或許我們還可以從諾貝爾獎的歷史中找到戰勝新冠病毒的靈感。
  • 1911年,愛迪生曾發表科技改變世界的「預言」,可是有三個卻錯了
    正因如此,在美國的權威期刊《大西洋月刊》中,愛迪生被評為是「影響美國的100位人物」中的第9名,被世人給予了極高的讚譽。在愛迪生偉大的一生中,不僅發明了許許多多的先進設備,同時也根據自己的見識,說出了很多的預言,並且這些預言有一大部分都已經實現,無不體現了愛迪生「科技改變世界」的高瞻遠矚。
  • 這5個改變世界的方程,跟你想的不一樣!
    因此,今天我們要討論幾個不一樣的方程,它們偉大而深刻,無論是在數學領域還是我們的生活中都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Ax=b或許是線性代數中最簡單的等式之一。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方程,卻在許多方面改變了世界,它背後所蘊含的意義或許不像愛因斯坦場方程或薛丁格方程那樣令人驚嘆,也不像費馬大定理那樣難以求解,但可以說,我們生活中的每件事幾乎都會受到這個方程的無限的影響。線性矩陣方程。
  • 認識世界的一本書:《世界是平的,21世紀簡史》
    圖書推薦:世界是平的,21世紀簡史。作者:託馬斯-弗裡德曼/美國人。我們為什麼要閱讀呢?我認為理由很簡單:認識世界,認識人類社會,提高自己的認知,開闊自己的視野,從不同的層面提高自己的整體認知力。人只有通過學習,才能有所改變,而最好的學習之一就是閱讀。
  • 20世紀改變人類生活的十大重大科技發明
    現在,知識爆炸給人類前所未有的自信和樂觀,有位作家這樣寫:「我真誠地相信,我們生活在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知識時代,沒有任何事物我們不了解」,「只要是人能想到的事,總有人能做到。」20世紀科技的發展使這句話越來越像真理。科技進步徹底改變了人類的生存方式,也使人類思考的方向有所變化。
  • 改變世界的人
    進入到21世紀之後,女性獲得諾貝爾獎的比例正在急劇升高,性別失衡在諾貝爾獎創立了一個世紀之後開始縮小。時至2009年,創紀錄地有5位女性獲得諾貝爾獎,今年的諾貝爾獎得主中又出現了4位女性,可以說是又一個小高潮。
  • 有哪些像電子支付一樣的東西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前些天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很有趣的問題,「這些年,有哪些像電子支付一樣的東西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我當時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只是一個問題,並沒有像往常一樣給我推送問題下的答案。當我點進去的時候還沒有多少人回答,零星的幾個回答也還只有不多的贊同。我把這個問題放入收藏夾,打算攢肥了看。
  • 南極也變得有色彩?考古學家的五個驚人發現,領略不一樣的南極
    引子:對於這個世界上依然還是存在著很多我們未知的秘密,比如說深海、沙漠、冰川,對於這些地方都有著非常極端的生存條件,所以說科學家們在沒有進行探索之前都斷定這些地方不存在於人類文明。可是隨著科學家們的一步步研究,竟然在南極這片冰川大陸發現了五個驚人的秘密,然而也就是這五個驚人的發現直接改變了科學家對於歷史文明的看法。
  • 《人類簡史》作者赫拉利:21世紀會是史上最不平等的時期嗎
    尤瓦爾·赫拉利(Yuval Harari)4月21日,耶路撒冷大學歷史系教授、《人類簡史》作者尤瓦爾·赫拉利(Yuval Harari)應清華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所的邀請,在清華大學發表了一場題為「新的不平等:21世紀會是歷史上最不平等的時期嗎」的演講。
  • 4G改變生活5G改變社會 5G時代「哥德巴赫猜想」是什麼
    原標題:4G改變生活,5G改變社會 5G時代的「哥德巴赫猜想」是什麼?5G作為新一代基礎技術,在萬眾矚目中加速商用。9月3日,在華為第五屆亞太創新日上,華為公司董事、戰略研究院院長徐文偉表示:「在萬物互聯中,5G作為連接一切的技術,構築著智能世界的底座。而5G的發展正好處在了全球各行各業數位化轉型的關鍵時期,5G技術到來恰逢其時。」
  • 移動網際網路改變著我們的生活和世界
    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一直在變,並且飛速,不知不覺中我們仿佛已經適應了這一切,但是並沒有感覺哪裡不對。因為從心裡感覺這就應該是這個世界應該有的樣子,只要照做就好了。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不僅影響著我們的生活,也改變了這個世界。
  • 21世紀10年代三大物理學發現對科學的未來意味著什麼
    從科學的角度來看,21世紀10年代是一個極其富有成果的十年。我們對系外行星(圍繞恆星運行在自身恆星之外的行星)的知識爆炸了,產生了數以千計的新發現,並使人們對存在的東西有了無與倫比的了解。普朗克衛星和我們的大規模結構調查定格了暗能量,而改進的天文數據向我們展示了一個有關宇宙膨脹的難題。
  • 21世紀了,我們的信仰應該是科學
    而科學就不一樣了,科學是建立在我們的實驗經驗和現實規律之上,有完整的推理結論,也是我們能夠理解和感受的確實存在的感覺,所以科學是一種我們看得見摸得著的信仰。也就是俗話說的:「眼見為實」!所以,科學也是一種信仰,讓我相信除非讓我感覺到,或者讓我明白!這就是科學的態度。而不是迷信某個權威的話語,或者宗教的教條主義。這樣的信仰,我們自己都無從得知,所以就叫做迷信!
  • 《21世紀資本論》今秋出中文版
    在皮克迪看來,資本主義世界正退回到「拼爹時代」,財富來自世代積累而非勞動創造。《21世紀資本論》中文版權現已確定,早報記者昨天從中信出版社得知,該書中文版將於今秋出版,譯者是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員巴曙松,皮克迪也已經確定將於11月來華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