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引力波也能像光一樣轉彎嗎?

2020-10-14 牧夫天文

周一 · 知古通今 | 周二 · 牧夫專欄

周三 · 太空探索|周四 · 觀測指南

周五 · 深空探測 |周六 · 茶餘星話 | 周日 · 視頻天象

原作:BRIAN KOBERLEIN

翻譯:黃雪妮

校譯:徐鵬暉 唐佳欣

審閱:牧夫天文校對組

編排:王招君

後臺:庫特莉亞芙卡 李子琦 徐⑨坤

原文連結:

https://www.universetoday.com/148230/gravitational-wave-lensing-is-possible-but-its-going-to-be-incredibly-difficult-to-detect/

引力是個奇怪的東西。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認為它是一種力。它把我們拉向地球,使行星繞著恆星運行。但事實上引力並不是一種力,而是時空的扭曲使物體的運動軌跡發生彎曲的一種效應。如果你在太空深處扔出一個球,它會遵循牛頓第一運動定律運動,也就是沿直線運動。但如果你在地球表面附近扔出同樣的一個球,它會沿著拋物線運動,這是因為地球扭曲了周圍的時空。

因為物質會使空間彎曲,所以它也會使光的傳播路徑偏轉。我們稱之為引力透鏡效應。通常情況下,當來自遙遠星系或類星體的光在來地球的路上經過較大質量的天體時,就會發生這種情況。引力透鏡可以聚焦光線,使一個遙遠的星系顯得更亮,這有助於我們觀察一些更遙遠的星系。

引力波的動畫插圖。

來源:ESA-C.Carreau

導致空間扭曲的物質在運動時會產生引力波,就像你把一塊石頭扔進池塘裡會產生漣漪一樣。大多數的引力波太微弱,無法探測,但我們可以觀測到由黑洞合併引起的強引力波。通過觀察幾次黑洞合併產生的引力波,科學家已經證實引力波是以光速傳播的,這正如廣義相對論所預測的那樣。這意味著引力波的傳播路徑也可以在引力的作用下彎曲。

扭曲的空間使光的傳播路徑發生彎曲。

來源:APS /Alan Stonebraker

引力波和光在真空中以相同的恆定速度傳播。它們的傳播路徑可以彎曲或是偏轉,是因為它們的傳播速度有限。也就是說,波走過一段路徑,是需要花時間的,路徑越長,那麼需要的時間就越長。當一個星系或黑洞扭曲它周圍的空間時,引力波中更靠近這些物體的部分會比其餘部分通過更長的路徑,因此這一部分被我們感知到的時間也會比其餘部分更長。引力波會向這些物體的方向偏轉。當兩個黑洞合併並向我們發出引力波的時候,距離我們較近的星系可以像透鏡一樣對引力波進行成像。

引力合併的線性調頻很清晰。

來源:LIGO/Caltech/MIT/ University of Chicago

最近,一個研究小組研究了這種效應以及它將如何改變我們對引力波事件的認知。他們發現了一些有趣的事情。首先,穿過透鏡的引力波會使其源頭看起來比實際更近,就像穿過透鏡的光看起來更亮一樣。這引發了我們對已經觀測到的引力合併事件新的思考,因為天文學家們正是利用了引力合併的距離來測量宇宙的規模和膨脹。但好在研究小組還發現,穿過透鏡的合併事件的引力波的整體形狀與未穿過透鏡的合併事件的引力波的形狀會有明顯不同,因此原則上我們可以區分穿過透鏡和未穿過透鏡的引力波。通過觀察目前為止LIGO和VIRGO探測到的黑洞合併,研究小組發現它們都沒有受到引力透鏡的影響。

我們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真正研究穿過透鏡的引力波。雖然引力波顯然會受到引力透鏡效應的影響,但需要更靈敏的引力波天文臺才能觀測到細節。引力波天文學將為天文學家提供豐富及時的信息。

責任編輯:邱煜欣

牧夫新媒體編輯部

『天文溼刻』 牧夫出品

澳大利亞山頂上的銀河系

Image Credit t:Michael Goh

相關焦點

  • 引力波能像電磁波一樣在未來被應用到生活中去嗎?如果能,請說一下...
    X 引力波能像電磁波一樣在未來被應用到生活中去嗎如果能,請說一下會怎麼樣改變我們的生活吧
  • 剛剛引力波被證實,外星人還會遠嗎?
    小編已經有兩個晚上沒睡好覺了,以後沒必要搞得這麼玄乎,不就是發現了個引力波嗎?還以為要天降祥瑞,或者是外星人正式登上人類歷史舞臺呢。但是,作為一個天文愛好者,我要悄悄地告訴你,此次引力波被證實後,LIGO的下一個目標一定是去勾搭外星人。或者說,這次發現的引力波就是外星人發送的,只是不能直接明了地告訴你而已,原因見後文。
  • 光具有波粒二象性,那引力波呢?科學家給出解釋!
    你可以說物質是粒子因為它會和其他粒子碰撞,彈開,粘在一起,交換能量,被束縛等等。你也可以說物質是波因為它可以和自己繞射並相互幹擾。牛頓對光的看法有誤,他認為光是由粒子構成的,但其他人,例如惠更斯(和他同時代)、十九世紀早期的科學家楊、菲涅爾最後都表明如果沒有波的存在,無法解釋光的屬性。
  • 雷射幹涉引力波探測器能看到引力波,其工作原理是什麼?
    當足夠強的引力波以恰當的頻率通過時,臂會交替伸縮,從而改變幹涉圖樣。但是光不會膨脹和收縮嗎?令人驚訝的答案是"不",以下就是原因。圖:如果臂長相同且沿兩個臂的速度相同,則沿兩個垂直方向傳播的任何東西都將同時到達。
  • 飛機在天上是怎麼轉彎的?
    好,如果這裡能聽懂,後面講飛機,那簡直小兒科。飛機和汽車不一樣的一點是,汽車這個運動,是二維的。跑來跑去也就這點出息了,東西南北隨便跑唄,你還能飛起來咋的。但是飛機它這個運動是三維的,除了前後左右,它還能上下,甚至來個驢打滾。所以,飛機的運動,比汽車複雜多了,控制起來也難多了。
  • 據稱引力波再度現身,可我們能探測到它的波粒二象性嗎?
    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對於引力波的探測都只局限在其「波」的特性,組成引力波的粒子——引力子真實存在嗎?我們要如何探測探測引力波的「粒子」特性呢?不久之後,科學家發現,光是由量子化的一個個光子組成,單個的光子可以表現得像粒子一樣,如果具有合適的能量,就能讓電子電離出去。這張圖表示的是隨著光子能量(頻率)的變化,束縛在鋅原子中的電子能量的變化。可以看到,當光子能量低於一個特定的數值時,就不會從鋅原子中激發出任何電子,這與光的強度無關。然而,在一個特定的能量閾值以上(即足夠短的波長),光子總會激發出電子。
  • 引力波會對地球造成損害嗎?
    這種輻射,今天被稱為引力波,具有一些易於提取的特性:它們沒有質量,以引力的速度傳播,而引力的速度應該等於光速。圖註:愛因斯坦但不明顯的是,至少不是馬上,這些波是否是真實的,物理的,攜帶能量的現象,或者它們是否是一個沒有任何物理意義的純數學人造物。1936,愛因斯坦和納森·羅森寫了一篇論文,叫做《引力波存在嗎?》在提交給《物理評論》雜誌的論文中,他們認為引力波不存在。
  • 為什麼引力波能逃出黑洞?
    前些日子引力波的話題引起了人們的熱議,今天我們也來談一談。引力波這個概念是愛因斯坦提出來的,他預言大質量的物體運動會引起時空的振蕩,他稱它為引力波。由於難於觀測,目前只有中子星、黑洞級別的天體併合產生的引力波才能被人類捕捉到。
  • 流言揭秘:引力波輻射真的會傷人嗎?
    你說什麼??原來引力波也得防啊?!吃了五包辣條才成功壓驚之後,蝌蚪君告訴你,「防引力波輻射」這六個字有多可笑。物理學有個概念叫做「波粒二象性」,指光同時具備波和粒子的特質。如果我們把四種電離輻射想像成一堆小粒子組成的粒子束,可能就好理解多了。當這些高能粒子在接觸甚至穿透人體時,能夠在分子層面通過切斷分子化學鍵的方式徹底改變人體內的物質結構,進而引發基因突變或癌症等嚴重後果。過程就好像身體裡的分子結構被一個個強有力的小拳頭全都打散了一樣。
  • 光只能461億光年,引力波一眼看穿
    要解釋這個問題其實比較簡單,因為肉眼並沒有所謂的「眼光」,只是光子通過晶狀體匯聚到了視網膜,而在這之前光可能已經花了數億年甚至數十億年的時間來到了地球上,只等你回眸的一瞬間,你想想是不是該淚奔?它大約形成於宇宙誕生後4億年的134億年前,這也許有些不好理解,但只要各位知道我們現在看到的光是它在134億年前發出的,而現在它已經跑到了320億光年以外即可。可見光波段我們看到的極限距離是多少?GN-Z11位於134億光年以外(當時),那麼我們能看得更遠一點嗎?
  • 引力波真的是波嗎?科學家想這樣驗證
    自幾年前人類首次探測到引力波以來,公眾所熟知的「波」裡又多了一名重要成員。但引力波真的是波嗎?為了搞明白這件事,我國科學家與波蘭西裡西亞大學研究人員聯合開展研究,設計出利用微引力透鏡效應驗證引力波波動性的觀測策略,該研究於近日發表在美國《天體物理學雜誌》上。 進一步驗證引力波的波動性歷史上,光的本性被描述成波或粒子。
  • 怪不得引力波看起來像太極,原來隱藏著一個驚天計劃!
    發現引力波了,很多人在茶餘飯後都情不自禁地聊起來:你知道引力波嗎?  2016年2月13日,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發了條微博:「你知道嗎?目前,我國主要有兩大引力波探測項目:中科院高能所主導的『阿里實驗計劃』和中山大學領銜的『天琴計劃』。一個是在地面上聆聽引力波的音符,一個是到太空去捕捉引力波的聲響。」  緊隨其後,2月16日,中國科學院舉行「空間引力波探測與研究」媒體見面會,正式公布「太極計劃」。
  • 在科學發展的過程中,引力波是如何被發現的呢?
    不過它和地球上發生的任何災難都不一樣,不像是小行星撞擊地球那樣發生劇烈的爆炸,然後地震海嘯火山噴發,宇宙中的這一場災難發生的靜悄悄的。假如你在附近,甚至不會看到耀眼的光芒,因為發生的事情是兩個黑洞相撞。那麼非常的巨大,一個有36個太陽的質量,一個有二十九個太陽的質量,他們在宇宙中與快速的互相旋轉著,逐漸的靠近,就像是被吸進了下水道的漩渦。
  • 為什麼引力波會以光速傳播?
    在廣義相對論的背景下,出現了一種新的輻射類型:引力波。然而,儘管這些引力波與光無關,但它們必須以光速傳播。這是為什麼呢?我們知道電磁輻射的速度可以由真空中的麥克斯韋方程推導出來。什麼方程(可能與麥克斯韋方程類似?)提供了重力波必須以光速傳播的數學證明?這是個很深奧的問題。讓我們深入了解細節。
  • 五分鐘讓你搞懂:引力波
    hello,大家好,我是左右,有位讀者在讀了我之前寫的--【五分鐘讓你搞懂:暗物質】,之後,萌發了對宇宙的興趣,這讓筆者非常欣慰,要是能通過筆者的拙劣的文章能讓部分讀者開始喜歡上宇宙,並開始用自己的學識對宇宙的奧秘進行解密,筆者覺得,無論這種解密能進行到什麼樣的程度,能讓讀者從閱讀中進行思考
  • 引力波是什麼,它的速度有多快,能超光速嗎?
    這是最難理解的事物之一,帕特倫的支持者羅伯特·漢森想知道更多關於: 引力波是以光速傳播的微小的時空擾動。然而,時空可以比光速更快的擴張和收縮。壓縮波的定義是緊跟在收縮後的擴張所產生的波。這似乎產生了一個悖論:引力波以光速傳播,但似乎有一種理解它們是超光速的,如何解釋這一明顯的悖論?
  • 引力波被檢測存在,那麼存不存在「引力子」?專家:有可能
    但是,如果照射的光更藍(也就是能量更高),即使把光強調得無比低,電子仍會被「啟動」。不久之後,我們發現光可以被量化成光子,甚至單個光子也可以像粒子一樣起作用,如果光子的能量合適,就會使電子電離。圖片來源:維基20世紀的發現也許更令人感到奇怪,因為我們發現:單光子一個一個通過雙縫,仍然會幹涉自身,呈現圖樣,這符合波的性質。
  • 有趣的科學知識,讓光像水一樣流動
    當今世界,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基礎科學和應用科學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以前多少年都難以有什麼改變的生活,現在幾天不見就感覺有些不一樣,身邊的朋友一段時間不見,再見的時候就會感覺變化很大,生活在不知不覺中被改變著,而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讓我們感觸最深的、應用最廣的我想應該就是網絡了,可是大家知道,網絡是依靠什麼科技而能迅速的走進千家萬戶的嗎?
  • 人類檢測到引力波究竟有多難|引力波|探測|淚流滿面_網易科技
    大家看到後就知道廣義相對論講得是什麼了!看,其實不用管那些煩人的數學公式,我們也可以從根本上理解這門「深刻」的理論對嗎?時空不彎曲的時候就像一汪平靜的湖水,你在上面輕輕放上一個皮球,皮球下面的水面是一個弧形的吧,這就和黑洞存在、附近時空彎曲一個道理。光有一個皮球停在水面上,水面還是很平靜。但是如果有兩個皮球像圖中兩個黑洞那樣彼此環繞運動著,那就不得了啊,水平會泛起陣陣漣漪。同志們!水面是時空的話,那水波就是引力波!不要把引力波理解成引力的波,引力波的本質是時空的漣漪,是時空的波動!
  • 引力波研究科學家:引力波究竟是如何被探測到的,為什麼值得我們淚...
    來,不慌~這裡你花幾分鐘就可以「學會」廣義相對論,然後有了理論的武裝,你就可以輕鬆理解本文裡的很多事情啦。要理解廣義相對論,你只需要知道兩句話,第一句相信大家都聽說過:1、空間三維+時間一維,這樣時空就是四維。時空就是時間加空間,是一個整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