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香港著名女星張曼玉憑藉一部電影,榮獲柏林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成為了中國電影史上第一位在國際三大電影節中獲得獎項的演員,而讓她得到這一榮譽的那部電影叫做《阮玲玉》,在這部電影中講述了民國當紅女星阮玲玉從年少到年輕再到最後服藥身亡的故事。我們今天就來了解一下到底是怎樣的一位女性,她的傳記電影能夠在國際電影節上獲得如此大的反響。阮玲玉原名阮鳳根,出生於上海市,是民國時期著名的電影明星,十六歲時就因姣好的容貌被人引薦進入電影公司,之後她的事業之路可稱得上是一帆風順,數年間演出了多部著名電影,成為了當時紅極一時的電影明星,還被可口可樂選為代言人,被評為「民國四大美女」之一。
但與她平坦的事業之路截然相反的是,阮玲玉的感情之路卻十分坎坷,她出生貧寒,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因病去世,她從七歲開始就被迫到張家做女傭,然而幾年之後,就又因為與張家的四少爺張達明有關係而被以偷盜的名義攆了出去。但在那之後,張達明仍然沒有放過阮玲玉,年僅十五歲的她與張達明開始了同居生活。後來阮玲玉演電影賺錢,張達明甚至為此向阮玲玉勒索。
直到1932年,阮玲玉才認識了另外一個人唐季珊,但是他們的這一段感情仍然不長久,張達明就知道了這件事情之後,將他們告上了法院,隨後阮玲玉發現唐季珊其實已經有了新的女友,唐季珊惱羞成怒,從那之後開始對阮玲玉十分冷漠時常打罵。1934年她結識導演蔡楚生,當她以為自己終於找到了最後的歸宿時,才發現自己心心念念的那個男人已經在鄉下結過婚,他不僅沒有在阮玲玉困難時伸出援手,而且他也不願意為了她和自己的原配妻子離婚,阮玲玉為此傷透了心。
從小就失去了父親的阮玲玉,基本上沒有辨別異性好壞的能力,這讓她始終深陷在殘破的愛情中無可自拔,而且那時外界對她各種不堪入耳的輿論也讓這個年輕的女孩難以承受。深感痛苦的阮玲玉,最終在自己二十五歲的時候選擇用三瓶安眠藥結束自己短暫的一生,在死前,她留下四個字:人言可畏。這個在演藝上極具天賦的女子,在感情上卻備受挫折,只能選擇用這種方式結束自己年輕的生命,甚至在她死後,為她送葬的也只有她演戲時所結識的同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