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英路線」是選舉包裝還是慧心政策?

2021-01-09 中國臺灣網

  五市選舉期間的「小英路線」能否延續,可分成三階段來看,第一階段是2012「大選」;第二階段是民進黨兩岸路線;第三階段是民進黨若能重返執政後的兩岸政策。

  在第一階段,基本上仍是選舉包裝,我們可以大膽斷定,「小英路線」一定會被努力延續。深綠基本教義派或陳水扁的「一邊一國連線」為了協助民進黨拿回政權,絕不會在選舉時出來扯後腿。如果沒有意外,2012「大選」民進黨還是主攻經濟和治理,包括貧富懸殊、年輕人買不起房、工農生活困頓等。不過,「總統」選舉畢竟不同於地方選舉,民進黨無法再迴避兩岸政策,以及政策辯論,這是「小英路線」在2012最大風險之所在。 

  第二階段,「小英路線」是否轉化為民進黨兩岸路線,是最近海內外眾所矚目的焦點。蔡英文一手催生的「十年政綱」即將端上檯面,她選後會晤國際媒體時,強調民進黨在兩岸交流上將做三件事,第一,兩岸交流必須在不預設前提下進行,透過學界及政黨人士面對面溝通,克服因為不信任衍生的問題;其次是民進黨持續整合「十年政綱」意見;第三,黨中央成立智庫,強化直接與大陸交往的能量。 

  第三階段則是民進黨若能重返執政,中間路線能否延續的問題。陳水扁當年的經驗擺在眼前,其中充滿不確定性。當民進黨的權力基礎來自於「臺獨」,斷無選後就拋諸腦後的可能。「獨派」選舉期間的隱忍不發,並不代表就不再吭氣。 

  五市選後,蔡英文表示要「強化直接與大陸交往的能量」,大高雄市長當選人陳菊、大臺南市長當選人賴清德接受臺媒專訪時也都強調不排斥與大陸交流,營造出一片新氣象。不過初步檢視,這充其量只是民進黨對兩岸交流的部分態度而已;在「立法院」,綠委杯葛陸生赴臺等等「逢中必反」的氛圍並無改變,兩者形成強烈對比,到底哪個才是真正的「小英路線」?如果「小英路線」只是選舉包裝,外界現在就急著頒獎也未免太早了。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相關焦點

  • 大廠風範 飛利浦慧心LED球泡燈評測
    飛利浦myVision慧心系列LED球泡燈 在開啟產品的外包裝之前,我們先來就產品包裝進行簡單的分析。這款LED球泡燈的外包裝並沒有像飛利浦推出的螢光燈和白熾燈一樣採用彩色的紙盒包裝,而是使用了雙層的塑料外殼,在透明的包裝外部印刷有產品的簡單介紹,背面則有較為詳細的產品參數。雙層的塑料包裝能夠很好地為產品提供緩衝以保護內部的產品,同時透明的包裝部分也可以讓用戶直接看到產品,這樣做也避免了產品與包裝圖示不符的情況,這一點確實很人性化。
  • 2020年臺灣「立委」選舉複雜詭譎
    混雜著屢見不鮮的政鬥色彩及小黨群起的競爭態勢,此次的「立委」選舉較以往更加的複雜多變。「酬庸」VS「政鬥」:國民兩黨不分區「立委」提名難產不分區「立委」提名的人員名單及其排序一向是政黨內派系權鬥的主要戰場之一,此次也無例外。在2016年的選舉中國民黨獲得11席不分區「立委」席次,此次選舉預估應有14-15席。圍繞不分區「立委」提名黨內發生較大震蕩。
  • 變種病毒讓大英變小英
    北倫敦的小山丘上,趕著享受冬陽的倫敦居民戴口罩者寥寥無幾,戴口罩的反成了異類。 儘管英國政府頒布嚴格新令約束公眾活動,但卻看不到成效,除了感到疲乏外,更在於公眾對英國政府政策的不信任。英國首相詹森誓言旦旦表示,到復活節一切都會回歸正軌,如此熟悉的承諾,人們在2020年已聽過一次。
  • 臺北小英之友會 蔡英文慢速壘球賽開球(圖)
    華夏經緯網12月1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北市小英之友會主辦的「小英杯慢速壘球賽」昨天開打,民進黨前主席蔡英文應邀開球。主辦單位昨天意有所指地說,希望2016年,小英之友會能有一位「總統級的會長」。
  • 湖北省荊州市慧心小學:為留守兒童築一個「家」
    湖北省荊州市慧心小學:為留守兒童築一個「家」   5日,湖北荊州市公安縣慧心中英文學校畢業生張曉慧,回到母校看望還在學校值班的校長劉瓊。
  • 臺灣社會的悲哀,就是每天都在想選舉!
    柯文哲6月5日接受香港中評社專訪時,較為全面闡述了兩岸路線,並稱這是「戰略」,即使參選也不會改變。柯文哲選後即安排赴美國、日本等國家地區參訪,訪問內容已完全超過臺北市長的格局,與此前各政黨候選人赴美日「面試」的模式幾無差別。  而且,柯文哲還於7月繼續赴上海參加兩岸「雙城論壇」,成為現階段兩岸政治性接觸停擺下難得的亮點。
  • 美國喬治亞州參議院關鍵選舉的五大看點
    據BBC報導,美國喬治亞州周二(1月5日)舉行參議院選舉,結果將決定總統當選人拜登所屬的民主黨是否能獲得參議院的控制權。這場選舉從12月中就開始投票,投票結果對民主黨的拜登在下一屆總統任期期間能有何成就至關重要。這可能會讓一些人看的一頭霧水,去年11月不是已經舉行過參議院選舉了嗎?怎麼喬治亞州又重來一次?原來是根據喬治亞州規定,候選人必須贏得超過50%的選票才能當選,而11月的選舉中沒有任何人得票超過一半。
  • 2020年臺灣選舉形勢觀察與初步評估
    目前看,柯參加2020年「總統」選舉的可能性很大,若此將形成國民黨、民進黨、柯文哲三方競逐的局面,這將增大「總統」選舉博弈縱橫的複雜度,增大選舉結果預測的難度。    非典型政治人物紛紛投入選戰,各種變數持續上演,選情走勢撲朔迷離。柯文哲、韓國瑜、郭臺銘等非典型政治人物先後投入選戰或可能投入選戰,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話題性十足。
  • "九合一"選舉: 2020年臺灣藍綠格局與兩岸關係前哨站
    陳其邁(左)與韓國瑜(右) (圖源:臺灣三立新聞網)    明天就是臺灣「九合一」選舉,「中年失業男」韓國瑜能否翻轉民進黨鐵票區高雄市,還帶動國民黨全面報捷,譜寫「一人救全黨」的神曲她星期三對黨內發出動員令,要求催出每一張支持票,還搬出民進黨神主牌,全力號召用選票告訴世界,「臺灣從來不是中國臺灣」,將來臨地方選舉拉到統獨對決、臺灣民主價值保衛戰的高度。   她此舉也清楚凸顯民進黨選情告急的嚴重程度。
  • 記者手記:作為外來者,我參加了一場歐洲國家的選舉投票
    第二大黨是比D66更偏左一點的綠色左翼黨(Groenlinks),旗艦政策是把老城區逐漸變成沒有機動車的、綠化率更高的區域,具體措施包括將老城區某處的停車場改建成公園、限制老城區周圍興建高樓,等等。這與它們各自在國家層面的政策導向也是基本一致的。順便提一句,跟美國的兩黨制不一樣,荷蘭是多黨制。在去年的國家議會選舉中,曾有28個黨派參選,可見黨派之繁雜。
  • 誰最可能在2020臺灣領導人選舉中勝出?
    還是在中國之內解釋「一個中國」為好?也就是說,若要和平統一「分步走」,應該按「統合論」朝「一中三憲」去發展?還是按「現狀論」朝「一國兩制」建構起來?前者是外向迭加,後者是內向鞏固,在美國鷹視狼顧的環境下,成本和風險該怎麼評估?
  • 小英偶遇天氣"異象" "吉兆說"還是「妖孽論」
    據島內民視報導,蔡英文近日探訪大埔農民,意外發生小插曲,天空中太陽周圍突然出現一道光暈,讓民眾高喊「天有異象,臺灣要出女『總統』了」。天公作美,大埔乍現「日華異象」,老天爺如此盛情美意怎能拒絕,轉眼間一個絕佳的民間傳說編就完成:天降「異象」,當是小英登上「大位」之吉兆也。   讀中國歷史,所謂的帝王「異象」之說不只比比皆是,更是種類繁多。
  • 陳菊種樹小英摘桃?民進黨黨部主委血腥戰,考驗蔡英文能力!
    民進黨縣市黨部24日改選主委,此役攸關7月即將改選的常執委選舉,涉及未來民進黨中央的權力重組,更是2022年縣市長選舉的前哨戰,各派系都卯足全力搶奪地盤,亂象百出,堪稱民進黨史之最。其中最難看的爭鬥莫過於民進黨臺北市黨部主委的競選。
  • 臺灣選舉與兩岸的關係?學者:「自轉」與「公轉」
    全國臺灣研究會常務副秘書長楊幽燕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這次選舉的結果是臺灣民眾在臺灣內部政治上,對國民黨這些年施政情況的一個綜合反映。楊幽燕以「天體運轉」作比進行解讀:這場選舉是臺灣的「自轉」,而「公轉」則是兩岸關係發展,「公轉」圍繞的核心是中華民族的復興和全體中國人的福祉。自2008年以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取得巨大成果,不僅使兩岸民眾受益,對地區和平也是一個重大貢獻。
  • 英國選舉前瞻:向左轉,向右轉?
    英國議會下院選舉定於12日「鳴鑼」,堪稱數十年來「最難預測」選舉。以「脫歐」為關鍵詞,這場選舉的結果不僅對英國政治進程產生重大影響,也將是英國在全球坐標系中重尋定位的嘗試。用一些英國媒體的話說,兩大政黨保守黨與工黨競選主張涇渭分明,此次選舉將成為實際意義上的二次「脫歐」公投。
  • 共和黨州議員稱賓夕法尼亞州選民對選舉「不再感到安全」
    共和黨州議員稱,賓夕法尼亞州選民對選舉「不再感到安全」: 賓夕法尼亞州一名共和黨州參議員星期四要求大英國協秘書長凱西·布克瓦爾辭職,指責她未能確保基斯頓州的總統選舉有序進行。
  • 蔡英文將撥2000萬成立智庫 主要研究兩岸政策
    華夏經緯網12月1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五都」牽動2012年「執政」路線,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將提撥選舉補助金,成立民進黨智庫,主要研究對外戰略及兩岸政策。據報導,民進黨國際部主任蕭美琴轉述,蔡英文昨天與外籍媒體茶敘時表示,蔡英文在新北市獲得100多萬票,可獲3000多萬元(新臺幣,下同)選舉補助金,除三分之一交給黨中央運用,其餘2000多萬元用來成立智庫,強化對外戰略、對內經濟、社會福利等論述。
  • 斯裡蘭卡舉行全國地方選舉
    新華社科倫坡2月10日電(記者朱瑞卿 唐璐)斯裡蘭卡全國地方選舉10日舉行,將選出340個地方議會的8350名成員。  記者從獨立選舉監督機構獲悉,目前投票已經結束,超過1500萬名選民投出選票,選舉結果將於11日揭曉。
  • 中期選舉·分析|共和黨的優勢:極化、選區、天氣和身份認同
    認同也好,忠誠也好,它體現在選民投票行為上就是一致投票(straight ticket voting):在總統和國會選舉中都投票給自己所屬政黨,不管對立政黨候選人長相、口才、政策建議(或者在任期間的政績)有多好,或者自己政黨候選人長相、口才、政策建議(或者在任期間的政績)有多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