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歲星雲大師:我是這樣跟疾病戰鬥了50年(圖)

2021-01-09 手機鳳凰網

星雲大師(資料圖)

星雲大師今年已經91歲高齡了,可很多人並不知道,他在51年前就是一個糖尿病患者,一直疾病纏身。

「我50年前患糖尿病,醫生說我活不到80歲,但如今我已年近九十,而且還要繼續活下去!」

「我現在走十步二十步可以,走一百步困難,要靠輪椅。所以,輪椅是個好東西,坐輪椅比走路舒服多了。」

「我最好的是腸胃,吃什麼都覺得好吃,都消化,值得欣慰。」

慢為養生之道

多年以來,星雲大師在自身與疾病的和平相處中尋找到了養生之道的真諦,那就是「慢」。大師說,人生不能一味地求速成,所謂「飯未煮熟,不能妄自一開;蛋未孵成,不能妄自一啄」,人間萬事都有其平衡之道。並把「慢」的養生功效概括為四點。

1、慢工可以養藝:「慢工出細活」,精雕細琢就是要靠慢工慢慢來。

2、慢步可以養生:現代醫學證明,慢步可以養生。長跑、快跑,適合運動員在競技場上大顯身手,真正的養生要靠慢跑。

3、慢活可以養壽:星雲大師認為,現代人工作忙碌,生活節奏快,由於緊張壓力造成許多現代文明病。因此,應該把生活步調放慢一些,吃飯不要狼吞虎咽,開車不要超速,講話不要像機關槍,不要有太多的趕場,不要完全為別人而忙,有時也要為自己而活。思維反應不要太快,何妨遲鈍、笨拙一點;每事不一定都要跟人競賽,也不必每日加班。經年累月不休假,即使機器也會有損。現代人要想長葆身心健康,慢活不失為養生之道。

4、慢言可以養量:大師說,在現實生活中有的人拙於言辭,平時總是沉默寡言;有的人好發議論,喜歡高談闊論。「一言以興邦,一言以喪邦」,好發表高論的人,不善克制自己,很多話不經思考脫口而言,一旦惹出麻煩,才悔不當初。

「面對各種疾病,大家要有一個態度,就是自己要做自己的醫生。所謂『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身體有病,最重要的是自我治療,自己做自己的醫師。自己心理健全,就可以克服困難;自己的毅力堅定,就可以克服一切的病苦。」星雲大師說。

素食養生

星雲大師親自教您煮4種面

現代人推崇吃素,認為這是一種健康的飲食觀念。可是素食太清淡,如何才能吃得歡喜,吃得健康?星雲大師將幾十年來素食烹飪的經驗與您分享。

星雲大師表示,吃麵不需要有菜,倘若吃麵的人還要吃菜,那就是不懂得吃麵;煮麵的人在面裡放了很多菜,也是不會煮麵,頂多只能放一樣東西。例如:

第一,番茄面。

煮番茄面要先把番茄燙過,然後把皮剝了,甚至蕃茄子也掏出來,剁得很碎,之後放進油裡熬爛,熬得如同番茄醬一樣,再加入一點醬油,接著放水,下麵條。煮蕃茄面最重要的是不可以煮得太糊。

第二,豆漿面。

倘若沒有番茄,豆漿也可以派上用場。原味豆漿加入一點水,滾過之後,再下面,最後放一點鹽,就可以吃了。

第三,胡椒麵。

若說沒有番茄也沒有豆漿,家裡總會儲備一點胡椒鹽吧!面下鍋之後,再放一點醬油、一點胡椒鹽就可以,而且必定美味無比。

第四,皇帝豆面。

臺灣有一種豆子體型很大,叫作「皇帝豆」。首先把皇帝豆放到果汁機裡打碎,然後放入鍋內,加水,一滾再滾,滾到找不到皇帝豆了,再放鹽、放面。有時候時間緊湊,煮皇帝豆比較費時,改用嫩豆皮也可以,先把它熬成湯,之後再下面,也會很好吃。

星雲大師的養生四法

一、多菜少肉:

現代人都懂得吃,也知道不宜食肉太多,因此素食風氣很盛。真正的養生之道,素食最好。你看,牛、馬、大象、駱駝,都是素食者,不但性格慈和,也有耐力;鳥類的飛鴿,也是以五穀為食,但是鴿子一飛千裡,其他肉食鳥類何能望其項背?所以,素食的人生,養成自己溫和的性格、忍耐的力量、工作的勤勞,少了許多殺業。

二、多淡少鹽:

中國人有一句話叫「淡而無味」。其實真能懂得淡中之味,才能知道真味。再說,飲食清淡,才是健康之道。因為吃得太鹹,容易口渴,需要喝大量的水來緩解,不但造成腎臟負擔,尤其吃了過量的食鹽,更是引發高血壓、血管硬化等疾病的重要原因,所以「多淡少鹽」,合乎養生之道。

三、多果少糖:

現代人多數喜歡吃糖。不但飲料有糖,舉凡點心類的幾乎都是甜食,生活中,不但下午茶要配上甜點,甚至飯後還要來些甜食。糖吃多了,容易發胖,甚至產生蛀牙,對身體有害無益,因此最好能以自然的瓜果代替對糖類食品的攝取,既能當飽,又能增加營養。

四、多嚼少食:

現代人的生活忙碌,對於三餐飲食,有的人花太多時間在宴席應酬上,有的則是狼吞虎咽爭取時間,兩者對於身體的健康都是很大的損耗。細嚼慢咽能幫助腸胃的消化,有益健康,不能不重視。

養生星雲大師:我從出生就開始吃素!

現在舉世流行素食文化,很多人藉助素食來保健、美容。根據醫學研究,素食有益身體健康,而且可以培養耐力,養成溫和的性格。

文:星雲大師

問:請問大師,您吃素幾年了?

答:我自己從出生下來到現在都是素食者。我從小生長在亂世裡,家鄉經濟非常落後,在糧食極為短缺的當時,我吃過麥渣糊粥,我以地瓜當飯,每天三頓,吃得都怕了起來。十二歲出家後,寺裡仍是以稀飯代替乾飯,經常一個月吃不到一塊豆腐,或一些素菜。有些豆腐渣我們拿到鍋裡去炒炒,如果沒有柴火,就放在外面曬曬,連麻雀也來吃,甚至留下大小便,所以吃到裡面常常有蟲蛆,不過總好歹也有點鹹味。

很多年都是這樣過去的,也沒生多大的病。我在想,大概是我們每天吃飯前都要念《供養咒》,有佛祖的加持保佑吧。

問:現在素食似乎已經慢慢變成一種流行文化,其涵蓋範圍除了中華文化圈,也延伸到歐美國家。能不能請大師談一下素食文化?

答:現在舉世流行素食文化,很多人藉助素食來保健、美容。根據醫學研究,素食有益身體健康,而且可以培養耐力,養成溫和的性格。一些吃素食的老和尚,他們每天早起到晚,整天莫不精神奕奕,究竟原因何在?素食最主要的是長養慈悲心,從心靈的淨化來減少嗔怒,達到內心的安然、祥和。

對於西方素食文化,據我所知,在美國有一個市區只準賣素的,不準賣葷的,他們也不是佛教信徒,全然是基於健康的立場而推廣吃素。

佛教雖然是最早倡導素食,但是最初佛陀時代並非素食,因為當時是靠「沿途託缽」的方式乞食,信徒給什麼就吃什麼。

中國佛教之所以提倡吃素的原因有二:儒家所謂「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佛教經典中提到,要不斷大悲種,慈悲而不殺害動物生命。

另外有人說,植物也有生命,也有感情,若說不殺生,應該既不殺動物,也不殺植物才對。其實植物的生命是「生機」,生長的機能的意思,跟生命不同。生命是「有心」,你看豬、馬、牛、羊要被宰殺的時候,會產生恐懼。而植物是「無心」,雖有生死的反應,但沒有苦樂的感覺。所以殺生的界定,在於是否「有心」與「無心」。 吃素,除了出自慈悲心之外,最重要就是尊重生命。

問:吃素,除了幫助身體健康外,還有什麼好處?

答:有時父母帶小孩子出去玩的時候,都會弄些小螃蟹、小魚給孩子玩,有的會把魚倒掉起來,有的將螃蟹殼剝開,一直虐待到死。這會讓孩子從小就不尊重生命,不知生命可貴,將來長大以後對人也會不尊重,甚至殺人之類的惡行都會引發出來。

佛教並不鼓勵人一定要吃素,但卻主張不要殺生,可以買現成的來吃,但自己不要去殺生。父母教導孩子,從小就要養成其尊重生命的可貴,愛惜小生命、小動物的習慣。

所以,我是覺得,今天的家庭教育首先要孩子尊重生命,讓兒童愛惜生命,對未來的社會風氣才會改善。

問:在一篇雜誌的研究報告甚至指出:如果世界上每個人吃素的話,世界就不會再鬧饑荒了。大師您的看法如何?

答:我吃素幾十年來,深刻覺得吃素的人比吃葷的好。吃素的人會慢慢減輕殺業。現在的社會,猴腦蛇膽生吃活燒,如此殺生造業,社會風氣怎麼會善良美好呢?

問:如果不是真的很習慣吃素,是不是有循序漸進的一種方法,能不能請大師講解?

答:你講得很對。為了以漸進的方法來吃素,可以選擇初一、十五日或六齋日吃素,或平日只吃肉邊菜、三淨肉也可以。

像禪宗六祖惠能大師頓悟之後,為了避開四處爭奪衣缽的人,在獵人隊中藏身了十五年之久。逢到獵人們把打來的野獸生火煮食的時候,惠能大師就到荒山野谷找些可以吃的樹葉、野菜回來,放在鍋裡煮。人家笑他有肉不吃,他就說:「我只吃肉邊菜!」因此,惠能大師才是真正懂得吃素的意義,真正懂得修行的人。所謂真正的慈悲,不一定是在形式上吃什麼,不能吃什麼,素食的意義是不斷大悲種,因此,學佛不只是吃素而已。

沒有見到殺生,沒有聽到被殺聲音,不是特地為我而殺,這就叫做「三淨肉」。

問:我有些朋友,開始吃素之後,只要聞到肉味的時候,他們的頭就會覺得發臭發昏,怎麼會這樣子?

答:因為他不習慣了。有些人吃素,一定講究所使用的鍋盤都沒煮過肉類,這是不對的想法,吃素不是作怪。我覺得心中清淨才是最重要。所以我們吃素的人,千萬不要造成別人的麻煩與負擔。

相關焦點

  • 星雲大師:我就是南京大屠殺的受害者和見證人
    而李自健印象最深的是星雲大師看到畫作那一刻。 當時大師弘法回來,佇立在畫作前凝視,久久不發一語,眼角的淚水奪眶而出…… 「母親和我,一個36歲,一個10歲,她尋夫,我尋父,人海茫茫,屍首遍地……」近日,星雲大師在臺北接受了新華社記者獨家專訪。
  • 星雲大師:自小喜歡詩詞 對文學產生濃厚興趣(圖)
    臺灣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應邀專程光臨畫家李自健新近落成的「藝術空間」,與天南地北聞訊趕來的朋友們舉行了一個見面會。  室外湘江水波濤拍岸,室內88歲的星雲大師神採飛揚、思維敏捷、談吐自如,引來一陣又一陣掌聲……  這是我第三次拜見星雲大師。每一次都會談起他的湖南印象。  1.
  • 泰山電視臺專訪星雲大師
    星雲大師說。    所以,星雲大師在1967年的時候創建佛光山,並三次出任主持,他堅定的布道,推動人間佛教,在佛光山他把做一個聖人、賢人、好人的道理傳達給大家。我們不一定要人們拜佛,在佛光山也沒有蒲團,我們也不一定要人燒香,我們也沒有香爐。人們到了我們的地方,只要心中有佛就可以了。星雲大師感慨道。
  • 星雲大師:中華民族合成一個拳頭
    星雲大師說,自己最大的夢想是:「中華民族,要合,合才是一個拳頭!」  1  一腔鄉情  我的老家啊,我的根啊  「揚州建城2500年,這是偉大的盛事!」身為土生土長的揚州人,星雲大師無比自豪。  「回揚州不同啊,是我的老家啊,我的根啊,落葉歸根啊。」說起家鄉,大師情不自禁:我回到揚州來了!  「在世界的地圖上,中國的城市很多。仙女廟,是揚州的一個小鎮,卻富有詩情畫意。」  「過去揚州之大,大到什麼程度?據我了解,歷史上,周邊的很多地方都在揚州管轄範圍內。」星雲大師說,「我覺得,我沒有離開過揚州。快90年了,我都在揚州影響的範圍之內。」
  • 星雲大師:人在紅塵,心在山林
    上圖為4月22日星雲大師(左)在山東大廈題寫「諸惡莫作 眾善奉行」。                           王原/攝影□ 本報記者 王原 實習生 鄭莉 高翔  4月23日下午,星雲大師在山東大學體育館,接受了該校頒發的「山東大學名譽教授」聘書,並為現場5500餘人作了「天地人」學術演講。這是他第一次來到泉城濟南。22日,在山東大廈,大師接受了本報記者專訪。
  • 星雲大師廈門演講 稱現代社會需要誠信、勤勞
    文/本報記者 佘崢 通訊員 李靜  圖/本報記者 姚凡(除署名外)  臺灣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昨日在輪椅上開講夢想時說,廈門的「米水營養」,通過佛教,成長了我。  87歲的星雲大師當日下午,以《看見夢想的力量》為題在廈大建南禮堂舉行夢想「公開課」,3000多名聽眾冒著細雨參加。這也是廈大93周年校慶活動之一。
  • 星雲大師: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資料圖:星雲大師 星雲大師簡介: 釋星雲(1927年8月19日-),俗名李國深,法號悟徹,其信徒常稱之為星雲大師。江蘇揚州(江都)人,十二歲於南京棲霞寺禮志開上人出家。為臨濟宗第48代傳人。1945年入棲霞律學院修學佛法。1949年春,組織僧侶救護隊來臺灣。1967年創建佛光山,並出任佛光山寺第一、二、三任住持。 先後在世界各地創建200餘所道場,並創辦美術館、圖書館、出版社、書局、中華學校、佛教叢林學院及大、中、小學等數十所。曾主編《人生》、《今日佛教》、《覺世》月刊等佛教刊物。
  • 星雲大師談晚年最大心願:希望早日看到兩岸統一
    ……」  1951年,星雲大師在臺灣新竹青草湖畔創作了這首名為《星雲》的詩。  星雲大師三四歲時,跟著外祖母學會念《般若心經》,還和七八歲的姐姐比賽吃素。他沒有進過正式的學堂,但背下了家鄉寺廟牆上貼的《三世因果經》。「我一生別無長處,所幸對文字有種莫名的興趣與親切,童年時家中長輩忙於生活,無暇對我施以言教,許多觀念是自己在文字中領略和獲取的。」
  • 星雲大師:他12歲出家,創辦佛光山最大道場,弘法足跡遍布全球
    星雲大師,中國臺灣一代佛教高僧,臺灣佛光山道場的開創者,「人間佛教」的踐行者,1927年,他出生在江蘇揚州,自幼家境貧寒,12歲便在棲霞寺出家,一生宣揚佛法,弘法利生,在全球各地都留下弘法足跡,座下弟子一千餘人,全球信眾超過百萬,佛光山也是臺灣最大的佛教道場,正如星雲大師所說,這一切都是因緣和合
  • 星雲大師:佛教和政治不對立 應給佛教更多空間
    在江蘇宜興大覺寺美術館,一進門的牆壁上有一幅星雲大師25歲時的照片,臉部輪廓硬朗,眉宇間英氣逼人。館內資料展示了大師的生平事跡和他在不同時期與國家領導人的合影。星雲大師說自己是出生在揚州的「窮小子」,沒有讀過書。
  • 星雲大師參觀山東博物館汶上佛教文物展
    星雲大師一行參觀山東博物館汶上佛教文物展(圖片來源:資料圖)星雲大師與山東博物館人員合影(圖片來源:資料圖)2014年6月8日上午九時許,星雲大師來到山東博物館,觀看了由山東博物館和汶上縣人民政府聯合舉辦的
  • 91歲老軍人寫《戰爭回憶錄》:頭上炮彈殼伴隨我一生
    中新網長治7月7日電 題:91歲老軍人手寫《戰爭回憶錄》:頭上的炮彈殼伴隨我的一生  作者 楊靜 李卓華  參加過淮海戰役,獲得過二等功。91歲的老軍人黃增發有點耳背,記憶也模糊不清,但說起打仗時的故事和一起浴血奮戰過的連隊戰友,他記得清清楚楚。戰爭結束後,黃增發就開始整理資料,把自己的戰爭經歷寫成了一本回憶錄。
  • 【雙子談天】馬頭星雲
    19世紀末,這奇怪的形狀‍match‍是哈佛大學天文臺的威廉敏娜·佛來明在1888年拍攝的B2312號幹版的一張照片底板上首次被發現。馬頭星雲是業餘望遠鏡很難觀測的天體,所以天文業餘愛好者經常將「馬頭星雲」作為檢驗他們觀測技巧的測試目標。
  • 星雲大師授權《玉琳國師》暌違二十年將開拍新版電視劇《塵世情緣》
    星雲大師授權《玉琳國師》暌違二十年將開拍新版電視劇《塵世情緣》 2010年出版的簡體字版《玉琳國師傳》新版電視劇項目啟動 佛教在線上海訊  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著作《玉琳國師》改編為《塵世情緣》電視劇項目啟動儀式
  • 103歲老和尚出家81年 10年抄「血經」20部(圖)
    出家81年,禪宗尊宿本煥今天在深圳弘法寺喜迎「3歲」生日,他接受本報採訪爆「秘聞」  連續「不倒單」91天不睡不倒  本報首席記者 樊克寧 本報記者 鄧瓊  {今天,11月7日,是禪宗尊宿本煥長老103歲誕辰日。
  • 星雲大師面對毀譽感慨:弱者!你的名字叫「和尚」
    星雲大師面對毀譽感慨:弱者!你的名字叫「和尚」 (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編者按:星雲大師,臺灣佛光山開山宗長,以弘揚「人間佛教」為宗風,致力推動佛教教育、文化、慈善、弘法事業,對佛教制度化、現代化、人間化、國際化的發展,可說厥功至偉!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傑出的宗教領袖,在七十餘年的弘法生涯中,卻屢屢招人誤解。
  • 星雲大師:如何正確看待殺業
    文/星雲大師 佛教對「素食問題」的看法7 如何正確看待殺業 問:佛教講因果報應,有人說我們吃豬
  • 波蘭前總統:「N好男人」91歲晚節不保
    被84歲妻子「捉姦在床」波蘭前總統:「N好男人」91歲晚節不保 ○本報記者 蔣肖斌 《 青年參考 》( 2014年02月26日   44 版)
  • 傳承人 | 請別叫我「大師」,我就是個「做盆景的」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揚派盆景技藝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趙慶泉這是一位真正的大師。1994年,中國盆景藝術家協會授予趙慶泉「中國盆景藝術大師」榮譽稱號;2001年,建設部城建司和中國風景園林學會聯合授予他「中國盆景藝術大師」稱號;2009年,國際盆栽賞石協會認證他為「國際盆栽大師」。
  • 星雲大師:素食的種種問題
    文/星雲大師佛教對「素食問題」的看法6素食的種種問題問:佛教準許殺生嗎?例如,用小動物做實驗,也是殺生嗎?農夫可以使用農藥除蟲嗎?漁夫可以學佛嗎?圖/人間社記者晨露如果這許多殺生都有罪過,那麼人的罪過可就多了。以我的了解,喝水、打針、燒木柴不算殺生。為什麼?因為我沒有殺心,一點殺生的念頭都沒有。一切法都是由心所創造,所以關於「殺生」,有殺心和沒有殺心,結果是不一樣的。有一次我到澎湖,當地居民看到我們出家人,就說:「我們都是捕魚的,從事殺生的行業,你們出家人來,對我們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