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廈門演講 稱現代社會需要誠信、勤勞

2020-11-26 中國新聞網

  星雲大師(釋星雲1927-),俗名李國深,原籍江蘇揚州(江都),為臨濟正宗第48代傳人。

  ■開山宗長

  國際著名佛學大師,1967年創建佛光山,以弘揚「人間佛教」為宗風,佛光山寺第一、二、三任住持。

  ■傳教世界

  先後在世界各地創建200餘所道場;創辦9所美術館、26所圖書館、出版社、12所書局、50餘所中華學校、16所佛教叢林學院。

  ■終身成就

  著作等身,對佛教制度化、現代化、人間化、國際化的發展居功至偉。2013年獲評「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

  【原聲】

  閉著眼睛不看外面

  「閉著眼睛,不看外面,慢慢就會看到自己,看到心裏面的仇恨、嫉妒、妄想等骯髒的東西,覺得自己要改。要是能發覺到自己不對,肯承認自己的錯誤,就是極大的進步了。」

  用禪改變心境

  「只要我們能在日常生活當中,經常體會禪味,抓住禪機,我們的生活境界就和一般人的生活有不同的妙用。以喝茶為例,大人喝茶覺得清香可口,但小孩子卻覺得很澀很苦。因為每個人對口味的感受不同。同樣的道理,一旦有了禪,我們生活的感受就會改變,生命的境界也會因而提高。」

  文/本報記者 佘崢 通訊員 李靜

  圖/本報記者 姚凡(除署名外)

  臺灣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昨日在輪椅上開講夢想時說,廈門的「米水營養」,通過佛教,成長了我。

  87歲的星雲大師當日下午,以《看見夢想的力量》為題在廈大建南禮堂舉行夢想「公開課」,3000多名聽眾冒著細雨參加。這也是廈大93周年校慶活動之一。

  星雲大師說,夢想的魅力在於:即使我們眼耳鼻舌身子不能動,但是我們的心可以做夢,夢想可以上天入地,可以週遊天下,而且,人人都可以做夢。

  有的人認為夢想是假的,但是,星雲說,夢想是能成真的,他講了四個人的故事來說明「夢想能成真」,這四人分別是:太虛大師、趙樸初、鑑真大師、六祖惠能大師。

  最讓觀眾意外的是,星雲大師在演講中「抖出」 了他和廈門的因緣。

  啟蒙老師大多來自閩南佛學院

  星雲大師第一次到廈門來,是到廈大。廈大校長朱崇實說,2003年,星雲大師到廈大參加一個佛學研究會。

  2011年,星雲大師第二次到廈門,也是到廈大,參加廈大90周年校慶。

  這次,是星雲大師第三次到廈門。

  不過,星雲大師說,他和廈門因緣其實很深厚。1927年出生在江蘇揚州窮苦家庭的星雲,12歲出家。他說,當時自己的老師大部分都是位於南普陀的閩南佛學院畢業的,年輕有為,志向宏大。

  星雲昨天帶著濃厚的揚州腔說,老師把廈門的「米水營養」,通過佛教,成長了我,可以說,我是受閩南廈門之文化、禮儀而成長。

  兒時偶像是南普陀方丈太虛

  昨日的演講,星雲大師用了很大的篇幅介紹了南普陀方丈、閩南佛學院院長太虛大師的夢想。他說,太虛大師是他兒時的偶像,給了他力量。

  資料顯示,1927年,太虛(1889-1947)應邀來南普陀寺就職,不過,他經常外出弘法。1929年,太虛遊歷歐美各國歸來後來廈親自主持南普陀寺和閩南佛學院事務。1933年,太虛連任南普陀寺兩屆方丈(兼院長)任滿,引退返滬。

  9歲出家的太虛大師被認為是近代佛教改革大家,他提出「人間佛教」的理論,倡導以佛學道理改良社會,使人類進步。他的夢想就是要使佛教從山林走向社會,從寺廟走向家庭,從僧眾走向信眾中。

  太虛大師為星雲種下了弘揚「人間佛教」的種子。星雲說,我當時幼小的心靈裡「覺得這很好」,心目中有了這個崇拜的偶像,增加了我的力量,我覺得在佛門裡有方向,有目標。

  【故事】

  廈大「不敢」給大師開演講費

  張銘清首次披露與星雲大師的莫逆之交

  與三年前一樣,星雲大師在廈大建南大禮堂的演講,被慕名而來者擠得水洩不通。同等規格的演講,廈大付費幾萬元人民幣並不是什麼稀奇事。那麼,請星雲大師來演講,廈大需要付多少費用呢?

  「大師分文不取!」海協會原副會長、廈大新聞傳播學院院長張銘清笑呵呵地答。三年前那場至今還常被提及的演講,牽線搭橋的就是他。那時,星雲大師推遲了在香港紅磡體育館一年一度的演講,答應了張銘清臨時提出的到廈大演講的邀請,足見兩人交情之深。

  風雨故人來。昨日,星雲大師的輪椅緩緩分開如潮人流,這張輪椅正是三年前張銘清送的。那時,大師到鼓浪嶼參觀,上岸時,所坐輪椅不慎被弄壞,張銘清便給大師買了這部新的。

  昨天,對兩人交往一向低調的張銘清接受本報記者獨家專訪,首次講述與星雲大師這些年來的真情故事。

  2010年 臺北

  「讓我請你喝碗粥吧」

  張銘清遇襲後首次赴臺,大師凌晨從高雄坐車到臺北請他喝一碗粥

  張銘清與星雲大師神交已久,但直到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才首次見面。在時任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主持的歡迎晚宴上,張銘清與星雲大師一見如故,兩人相約佛光山再會。

  同年底,張銘清臺南遇襲,星雲大師第一時間打電話給還在臺南的張銘清,問身體狀況如何,並說:「不要在意這些人,絕大多數臺灣民眾都是歡迎你的。」

  2010年,臺南遇襲後的張銘清首次赴臺,星雲大師打電話熱情邀張銘清到佛光山做客:「讓我請你喝碗粥吧!」但因行程太緊等原因,張銘清沒能赴邀。

  誰知,第二天一大早,張銘清就接到星雲大師身邊人的電話:「大師已於凌晨從高雄坐車到臺北,現在臺北道場設早宴,恭請您喝碗粥。」彼時,張銘清正與許歷農等將軍準備吃早茶,在座的都被星雲大師的真情所感動,馬上「放」張銘清去與大師一起「喝碗粥」。

  在這次餐敘中,星雲大師說,今後涉及兩岸事務的活動,無論在哪裡舉辦,遍布世界的240多個佛光山道場都會提供免費接待。2011年和2012年,有眾多學者參與的兩岸關係研討會先後在日本和澳大利亞舉辦,研討會就是由當地的佛光山道場承接的。

  2011年 高雄

  「我一定要來接你」

  張銘清乘高鐵抵達高雄時,遠遠就看到了坐著輪椅的星雲大師在站臺等候

  2011年1月,張銘清赴臺北出席兩岸和平論壇,他對組織者說:「我哪兒也不去,就去佛光山!」

  當張銘清搭乘高鐵抵達高雄時,遠遠就看到了坐著輪椅的星雲大師在站臺等候,張銘清很感動,忙快步迎上去。大師說:「你是個說話算數的人,你是個有情有義的人,所以,我一定要來接你。」

相關焦點

  • 泰山電視臺專訪星雲大師
    (一):希望「人間佛教」可以改變大家的生活     釋星雲,臺灣佛光山開山宗長、世界華人大獎終身成就獎獲得者、臨濟宗第48代傳人。其信徒都親切的稱他為星雲大師。
  • 星雲大師:人在紅塵,心在山林
    上圖為4月22日星雲大師(左)在山東大廈題寫「諸惡莫作 眾善奉行」。                           王原/攝影□ 本報記者 王原 實習生 鄭莉 高翔  4月23日下午,星雲大師在山東大學體育館,接受了該校頒發的「山東大學名譽教授」聘書,並為現場5500餘人作了「天地人」學術演講。這是他第一次來到泉城濟南。22日,在山東大廈,大師接受了本報記者專訪。
  • 星雲大師:佛教和政治不對立 應給佛教更多空間
    「人間佛教」和傳統的佛教一樣,佛是一個,初始的佛教是人間佛教,現在傳統和現代融合,還是人間佛教。《瞭望東方周刊》:你認為佛教與政治統治之間是什麼關係?星雲大師:佛教和政治不是對立的,政治不要防範佛教,要護持佛教,給佛教更多空間,因為佛教可以維護社會道德,淨化人民的心靈,促進社會秩序,改良社會風氣,佛教實際上對政治是有幫助的。
  • 91歲星雲大師:我是這樣跟疾病戰鬥了50年(圖)
    2、慢步可以養生:現代醫學證明,慢步可以養生。長跑、快跑,適合運動員在競技場上大顯身手,真正的養生要靠慢跑。 3、慢活可以養壽:星雲大師認為,現代人工作忙碌,生活節奏快,由於緊張壓力造成許多現代文明病。因此,應該把生活步調放慢一些,吃飯不要狼吞虎咽,開車不要超速,講話不要像機關槍,不要有太多的趕場,不要完全為別人而忙,有時也要為自己而活。
  • 星雲大師:自小喜歡詩詞 對文學產生濃厚興趣(圖)
    臺灣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應邀專程光臨畫家李自健新近落成的「藝術空間」,與天南地北聞訊趕來的朋友們舉行了一個見面會。  室外湘江水波濤拍岸,室內88歲的星雲大師神採飛揚、思維敏捷、談吐自如,引來一陣又一陣掌聲……  這是我第三次拜見星雲大師。每一次都會談起他的湖南印象。  1.
  • 廈門觀星俱樂部深空攝影愛好者拍下「宇宙情花」玫瑰星雲
    小編今天有幸接到來自「廈門觀星俱樂部」ZWO相機用戶:熠瑆的投稿,讓我們有機會見識並了解到他們在廈門的天文故事,而且他給我們帶來不單單是他的作品,還有他的心路歷程,相信他們的作品會讓你瞬間「解毒」,當然對於他們來說,當天的天氣或許並不是最完美,但在接下來的2019他們依舊砥礪前行,繼續出片!
  • 星雲大師:中華民族合成一個拳頭
    在揚州建城2500周年之際,雲水一生、自稱「地球人」的星雲大師回到心愛的故鄉。今起,89歲高齡的他將在鑑真圖書館連講3場文化講座。  「在這美好的時刻,在鑑真圖書館,弘揚中國人創造的中國文化非常有意義!」星雲大師說,自己最大的夢想是:「中華民族,要合,合才是一個拳頭!」
  • 中國社會學恢復重建40年 廈門大學社會與人類學院揭牌
    廈門大學新設立的社會與人類學院,23日揭牌。 楊伏山 攝中新網廈門3月23日電(楊伏山 李靜)時值中國社會學恢復重建40周年,廈門大學新設的社會與人類學院23日在廈門大學揭牌成立。楊伏山 攝李培林稱,自1979年3月恢復和重建社會學,到今年3月恰好是中國社會學恢復重建40周年。在這樣一個時點,廈門大學社會與人類學院宣布成立,很有意義。張榮說,社會學與人類學是廈大傳統學科、特色學科,具有悠久的歷史。建校之初,廈大就設立了社會學本科專業,並成立了歷史社會學系,是內地最早成立的社會學系之一。
  • 「自然療法大師」身亡,稱米飯是毒藥。大眾需要怎樣的養生知識?
    從2000年前後開始,林海峰自稱為「自然療法大師」,在其最後一篇博客當中,自稱「基由整體自然醫學幫助了無數的人」,顯得很有成就。我們來看看林海峰都有哪些成就。林海峰最初發跡於安利直銷行業,後來創立「整體自然療法」,擁有眾多追隨者和信徒。在一次公開演講中,他說到:「經由安利而打開了營養學的大門,逐漸進入臨床營養學、自然療法、環境醫學、中醫學領域的探索」,並通過「自然療法」救人無數。
  • 愛因斯坦為何稱中國人「勤勞、骯髒、愚鈍」?網友點評,分歧性大
    愛因斯坦在自己的私人日記中稱:「中國人吃東西不坐在凳子上,而像歐洲人在樹叢裡解手時那樣蹲著。一切都那麼安靜嚴肅。甚至連孩子們都是毫無生氣的,遲鈍呆板。」「就算是那些淪為做牛做馬的人也從來沒有讓你感受到,他們對受苦是有意識的。
  • 星雲大師授權《玉琳國師》暌違二十年將開拍新版電視劇《塵世情緣》
    星雲大師授權《玉琳國師》暌違二十年將開拍新版電視劇《塵世情緣》 2010年出版的簡體字版《玉琳國師傳》新版電視劇項目啟動 佛教在線上海訊  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著作《玉琳國師》改編為《塵世情緣》電視劇項目啟動儀式
  • 星雲大師:我就是南京大屠殺的受害者和見證人
    而李自健印象最深的是星雲大師看到畫作那一刻。 當時大師弘法回來,佇立在畫作前凝視,久久不發一語,眼角的淚水奪眶而出…… 「母親和我,一個36歲,一個10歲,她尋夫,我尋父,人海茫茫,屍首遍地……」近日,星雲大師在臺北接受了新華社記者獨家專訪。
  • 星雲大師:佛教對複製生物的看法
    文/星雲大師佛教對「生命教育」的看法 5佛教對複製生物的看法問:由於近代生物科技發達,中外相繼有「複製羊」、「複製牛」的誕生,請問大師,站在佛教的立場如何看待這件事現代科學技術的研究、發明,都是以世間的知識來發展;雖說出世間法離不開世間法,但它有一點與世間法不同的是本體不變,能變的是世間法,出世間法是不變的。因此,我們不認為現代的複製科技,真能改變生命的業和因;複製的技術儘管可以改造身體的形象,可以改變高矮、胖瘦、美醜,但是業報的善惡、好壞,本來就是自己所造作,不是他人所能決定。
  • 星雲大師參觀山東博物館汶上佛教文物展
    星雲大師一行參觀山東博物館汶上佛教文物展(圖片來源:資料圖)星雲大師與山東博物館人員合影(圖片來源:資料圖)2014年6月8日上午九時許,星雲大師來到山東博物館,觀看了由山東博物館和汶上縣人民政府聯合舉辦的
  • 星雲大師: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資料圖:星雲大師 星雲大師簡介: 釋星雲(1927年8月19日-),俗名李國深,法號悟徹,其信徒常稱之為星雲大師。 2014年度人物推薦理由: 2014年10月4日,星雲大師辭去擔任20多年的國際佛光會總會長。七十餘年來,星雲大師先後在全球創建了200餘所寺院,16所佛學院,24所美術館、圖書館、出版社、書局,50餘所中華學校,還先後創辦了美國西來大學、臺灣南華大學、佛光大學等五所大學。
  • 關於2020中國網絡誠信大會 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11月20日上午,2020中國網絡誠信大會新聞發布會在北京召開。全國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網絡社會組織聯合會會長任賢良,山東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委網信辦主任盧嵐,中國網絡社會組織聯合會副秘書長張勇出席發布會並介紹大會總體情況和籌備情況。
  • 星雲大師談晚年最大心願:希望早日看到兩岸統一
    ……」  1951年,星雲大師在臺灣新竹青草湖畔創作了這首名為《星雲》的詩。  星雲大師三四歲時,跟著外祖母學會念《般若心經》,還和七八歲的姐姐比賽吃素。他沒有進過正式的學堂,但背下了家鄉寺廟牆上貼的《三世因果經》。「我一生別無長處,所幸對文字有種莫名的興趣與親切,童年時家中長輩忙於生活,無暇對我施以言教,許多觀念是自己在文字中領略和獲取的。」
  • 星雲大師:家中掛上一「吉祥」,寓意好運連連,事事大吉
    佛門高僧星雲大師就十分喜愛「吉祥」二字,他認為吉祥現在已經融入到了各種事物之中,他舉了這樣一個例子:就拿吉祥的動物來說,南方人喜歡「喜鵲報喜」,把喜鵲當成吉祥動物,北方人則視烏鴉為吉祥鳥。現在一般社會大眾更歡喜以「龍鳳呈祥」、「龜鶴延年」、「鯉躍龍門」、「一馬當先」來祝福人。沒錯,不管是動物還是植物、語言、圖案等等,都有很多有著無與倫比的美好寓意。
  • 關於2020中國網絡誠信大會,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11月20日上午,2020中國網絡誠信大會新聞發布會在北京召開。全國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網絡社會組織聯合會會長任賢良,山東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委網信辦主任盧嵐,中國網絡社會組織聯合會副秘書長張勇出席發布會並介紹大會總體情況和籌備情況。中國網絡社會組織聯合會秘書長趙暉主持會議。會上宣布,2020中國網絡誠信大會將於12月7日在山東曲阜舉辦。
  • 星雲大師:他12歲出家,創辦佛光山最大道場,弘法足跡遍布全球
    星雲大師,中國臺灣一代佛教高僧,臺灣佛光山道場的開創者,「人間佛教」的踐行者,1927年,他出生在江蘇揚州,自幼家境貧寒,12歲便在棲霞寺出家,一生宣揚佛法,弘法利生,在全球各地都留下弘法足跡,座下弟子一千餘人,全球信眾超過百萬,佛光山也是臺灣最大的佛教道場,正如星雲大師所說,這一切都是因緣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