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認識地球及其運動的歷史

2020-12-04 學習有料

生通過閱讀並用小球模擬地球運動來了解「地心說」和「日心說」的主要觀點和證據,並在學習過程中經歷:認識—否定—再認識—再否定—和肯定一些的認證過程,培養利用可觀察到的現象和事實進行推理、論證的能力,嘗試用辯證的眼光來看待問題,養成科學研究的態度。

淡化了對晝夜交替現象的解釋,深化了學生重演人類對地球運動的探究過程,讓學生尋找科學家的證據,建立觀點和證據之間的聯繫,並解釋這些證據的意思。在理解證據的基礎上,學生的思維才可能到達一定高度。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認識到科學真理在證據的支持下不斷完善,推動著人類歷史的前進。嘗試用辯證的眼光來看待問題。

相關焦點

  • 地球的歷史丨認識板塊運動說
    1912年,奧地利氣象學家和地球物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魏格納首先提出大陸漂移的設想,並在1915年發表的《大陸與大洋的起源》一書中作了論證:地球上所有大陸在中生代以前曾經是統一的巨大陸塊,稱之為泛大陸或聯合古陸,中生代開始分裂並漂移,逐漸達到現在的位置。在書中他通過古老地層的拼合、不可能跨越海洋的古老生物化石等來證明這一觀點。
  • 地球的歷史丨認識地質年代
    地球的歷史這兩方面結合,才構成對地質事件及地球、地殼演變時代的完整認識,地質年代表正是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來的。(點擊圖片可放大查看) 地殼是由一層一層的巖石構成的。這種在地殼發展過程中所形成的各種成層巖石(包括鬆散沉積層)及其間的非成層巖石的系統總稱,叫做地層系統。「宇」、「界」、「系」、「統」分指地層系統分類的第一級、第二級、第三級、第四級。地層系統分類的第一級是「宇」,分為隱生宇(現已改稱太古宇和元古宇)和顯生宇。 地質,即地殼的成分和結構。
  • 地球的歷史丨認識地質年代
    地球的歷史大約46億年前,我誕生了。我的出生有著極其不尋常的歷史。18世紀,德國哲學家康德為我的誕生提出了「星雲假說」,他推測,46億年前,宇宙間有一個氣體和塵埃組成的大星雲。這兩方面結合,才構成對地質事件及地球、地殼演變時代的完整認識,地質年代表正是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地殼是由一層一層的巖石構成的。這種在地殼發展過程中所形成的各種成層巖石(包括鬆散沉積層)及其間的非成層巖石的系統總稱,叫做地層系統。「宇」、「界」、「系」、「統」分指地層系統分類的第一級、第二級、第三級、第四級。
  • 地球歷史簡史:人類真的很渺小
    之前有粉絲私信,說考古學是不是歷史學的分支,那我們接下來就說一下,考古學與其他學科的關係,今天從地質學中的地球歷史說起。 首先,要明確考古學的學科性質,它不屬於任何一個人文社會科學,當然是不屬於歷史學的,它是後來從歷史學中分離出來的一門獨立的學科。因為它在基礎研究方面,有自然科學屬性,而在歷史闡釋方面,又具有人文科學屬性。
  • 地球歷史上的構造「運動會」
    與人類追逐「更快、更高、更強」的運動會類似,地球也向著更加成熟的方向,在地質歷史上進行著頻繁不斷的構造「運動會」,並逐漸形成我們現今的板塊分布。  經過燕山運動,中國地貌的構造格局已清晰地顯現出來。  喜馬拉雅運動(Himalayan movement)  喜馬拉雅運動是黃汲清先生於1945年提出用於表示中國境內新生代的造山運動。這一概念而後為地球科學家普遍接受,但在構造運動分期與地球動力學背景的認識上存在分歧。這些問題也一直是地球科學的研究熱點。
  • 地球的歷史
    【關鍵術語】地層、層理構造、化石、地質年代、前寒武紀、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地殼運動【學習重點】1.地層與化石研究對認識地球演化的主要作用。2.地球地質歷史的年代劃分。3.地質年代表與地球的演化過程。【知識梳理】一、化石和地質年代表1.地球的歷史:約46億年,研究地層是認識地球歷史的主要途徑。
  • 人類怎樣認識宇宙
    天文學告訴我們,人類居住的地球並不是孤立地存在於宇宙之中,而是和其它天體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我們要了解人類在宇宙中所處的位置,乃至人類的起源、進化、未來前景和如何趨利避害,就必須由近及遠地了解各類天體及其所組成的天體系統在宇宙中的空間分布及其特性與共性,了解宇宙的起源和演化。為此,我們人類曾經歷過一個漫長而艱難的探索過程,並且還將繼續不斷深入探索下去。
  • 什麼是歷史認識,所謂的歷史認識論,你知道是什麼嗎?
    甚至可以講,歷史學即歷史認識論,它「聯繫」了歷史本體論和方法論,沒有認識及其賦予,所謂本體與方法便不可思議。認識論是個理論學說。從原初的歷史意識到歷史認識的當代性顯示,沒有理論便沒有歷史認識。而各種存在的差異性和發展的不平衡性則是認識和方法重要的認識論和方法論基礎。世上本無絕對的事物,如果有的話,一切的、所有的認識都是相對的,只有在這一點上是絕對的。
  • (轉載)「道」的歷史哲學:地球上唯一的原生文明及其演進與變異|...
    我們擯棄西方的線性思維與進化學說,而使用中國文化的方法,亦即儒釋道之「天人合一、依正不二、三才四端、陰陽五行……」的方法,從整體、有機、多維和共生的全視角,來探討人類社會及其運動與變化。  (一)歷史的本來面目世界的文化與歷史都被西方中心論篡改得一塌糊塗、一團漆黑,除非有一種超越現代與西方的理論或方法,否則不可能正本清源、正理平治。
  • 恩格斯晚年對資本主義變化的認識及其時代意義
    恩格斯通過洞察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新形式,辯證分析了資本主義自我揚棄和自我否定的運動規律,準確把握到資本主義的新變化及其實質。時至今日,「儘管我們所處的時代同馬克思所處的時代相比發生了巨大而深刻的變化,但從世界社會主義500年的大視野來看,我們依然處在馬克思主義所指明的歷史時代」(47)。
  • 對現實的認識,理性的認識,思維是人類認識的高級階段
    思維是人類認識的高級階段,它是在感知基礎上實現的理性認識形式。例如,通過對人的觀察分析得出「人是能言語,能製造和使用工具的高等動物」;根據對水的研究得出水和溫度之間的關係,在101千帕下,水的溫度降低到0度,就會結冰,升高到100度,就會沸騰等。這些都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本質及其規律的認識。
  • 地球的歷史丨認識沉積巖
    在上一篇《地球的歷史》系列文章裡提到我的漫長演化歷史中,具有明顯的階段性,你們了解到「宙、代、紀、世」等地質年代的劃分。但是,這數十億年的歷史,科學家是通過研究什麼對我做出了這樣的劃分呢?地球的歷史就是在每一層的環境變化和生物的演化中被解析和組建出來的。沉積巖大多呈層狀構造,它的每一層都記錄著當時地球所發生的各類重要事件,堪稱是是地質界的「日記」。
  • 地球的歷史丨認識沉積巖
    地球的歷史大約46億年前,我誕生了。在上一篇《地球的歷史》系列文章裡提到我的漫長演化歷史中,具有明顯的階段性,你們了解到「宙、代、紀、世」等地質年代的劃分。但是,這數十億年的歷史,科學家是通過研究什麼對我做出了這樣的劃分呢?地層地球演化的漫長歷史中,不同的演化階段由於沉積環境不同,出現了不同的地層。地層中往往保存了古生物的遺體、遺蹟等,稱為化石。通過研究各地的地層和化石,可以還原地球歷史。
  • 教學設計:地球的歷史(上)(新教材)
    一、情景導入    1、地球起源地球誕生已有46億年之久,一直以來,人類對地球形成和演化的研究樂此不疲。  同學們知道科學家是通過哪些地理事物來推測地球的形成和演化的嗎?1.5億年前,在北美洲大平原上,他們是最常見的巨型恐龍,現在人們只能在博物館通過化石骨架來認識它們。
  • 地球的歷史年代劃分方法
    地球總的歷史已有46億年,但人類產生才300萬年左右,人類文明史卻只有6000年左右,只是歷史長河中短暫的一瞬。人類對漫長早期史的了解是不能直接觀測到的,但是,地球史有其本身的發展規律及其周期系統,因而地球史呈現明顯的階段性,根據各種類型的巖石、化石、巖層變形的跡象、巖層或巖體之間關係等地質紀錄,利用放射性同位素衰變測定法、胺基酸消旋測定法、古地磁法等現代科技手段的探測研究,可把地球演變發展史分為以下五個階段: 一、地球的誕生和它的童年 地球是太陽系的一個成員,它跟太陽系的起源有密切的關係
  • 不同視野的月球、地球、太陽運動軌跡
    不同的視野會有不同的認識,產生認識的高度不同,對自然認識的正確度也會不同。從「地面說」、「地心說」、「日心說」、「銀河中心說」到「宇宙中心說」,人類認識自然經歷了漫長的認識過程,產生正確的認識了嗎?看看各種認識下的太陽、地球、月球運動軌跡就知道是什麼答案了。
  • 為什麼我們感覺不到地球在運動呢
    然而,在過去,人們不相信人類有很長的理解旋轉和革命的歷史。 地心說 有一個非常有趣的類比。在海洋中,一艘航行極其順利的大船沒有窗戶。你能感覺到船在動嗎?相信無論你做什麼實驗,你都找不到船在移動,因為伽利略、牛頓甚至愛因斯坦已經反覆驗證了這個問題。
  • 第三章 人類社會及其發展規律
    內容提示:這一章要求考生學習和把握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著重了解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辯證關係、社會基本矛盾運動規律、社會發展的動力和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等觀點,提高運用歷史唯物主義正確認識歷史和現實、正確認識社會發展規律的自覺性和能力。
  • 人類意識加工對我們認識宇宙的影響
    人類意識加工對我們認識宇宙的影響一、人類是有意識的個體關於「人類意識」的話題,應該是一個生物學、哲學、社會學和佛學等領域的大話題,在此,我只能從通俗的角度對其進行簡單的交代,以滿足本文所討論話題的需要。人類是地球上眾多生物之一,是一種具有自我意識的高度進化的生物個體。
  • 地球有可能以光速運動嗎?若地球以光速運動,人類將會經歷什麼?
    引言:宇宙已不斷膨脹130多億年,在它的影響下,地球運動速度正不斷提高,若未來地球以光速運動,人們的生活將發生什麼變化?說到光速,相信大家都不會感到陌生。在物理學定義中,光速的數值為3*10^8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