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粉絲私信,說考古學是不是歷史學的分支,那我們接下來就說一下,考古學與其他學科的關係,今天從地質學中的地球歷史說起。
首先,要明確考古學的學科性質,它不屬於任何一個人文社會科學,當然是不屬於歷史學的,它是後來從歷史學中分離出來的一門獨立的學科。因為它在基礎研究方面,有自然科學屬性,而在歷史闡釋方面,又具有人文科學屬性。也就是說,它既屬於自然科學,也屬於人文科學,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交叉學科。
既然它有自然科學屬性,那麼它與地質學就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因為人類是在地質學上第四紀才產生的,所以,要研究人類歷史,我們有必要先了解地質學以及古生物學。
眾所周知,地球形成於距今約46億年,在地球形成後,發生過許多次地殼運動,每次地殼運動都會使自然環境以及生物發生巨大變化。自然環境的變化使不能適應變化的生物趨向絕滅或者發生變化,而變化就出現了新的生物屬種。地球可以分為五個「代」,即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然後將每個「代」下再劃分「紀」,再將「紀」下分「世」。
附上一張表,一目了然:
地質年代表
地球形成的初期,也就是太古代早期,地球是個熾熱的球體,地球上無水、無空氣,更沒有生命。
太古代中期,地球上有了水和空氣,這也是產生生命的條件,於是生物開始出現。地球上最早出現的生物是菌藻類,距今約32億至36億年前,有了最早的菌藻類。在南非太古代地層中,發現了肉眼看不到的杆狀細菌和圓球狀藻類。
包括震旦紀,距今18億到6億年。元古代晚期,世界各地普遍出現肉眼可見的藻類。
為「古老生命的時代」,距今約6億到2.7億年。可以分為六個紀,即寒武紀、奧陶紀、志留紀,泥盆紀、石炭紀和二疊紀。在地史上,前三個紀為「早期古生代」,後三個紀為「晚期古生代」。
古生代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時期,正如我們之前所說,它是「古老生命的時代」,所以古生代有一些重要特徵:在早期古生代,陸地上沒有生物,重要的生物都生活在海洋中。其中尤以無脊椎動物最為重要,所以這一時期是一個「以無椎動物為主的時代」。三葉蟲和筆石是早期古生代較為重要的兩類低等無脊椎動物。這一時期的植物是一些低等的生活在海洋中的藻類,還沒有發現高等植物。
三葉蟲
三葉蟲
三葉蟲化石
早期古生代末(晚志留紀),發生了一次劇烈的地殼運動,許多地區的海洋隆起成為陸地,原來生活在海裡的海生藻類也隨之登陸,並向陸生植物發展。而登陸的藻類經過一段適應以後,演化成了原始的陸生植物——光蕨類。
蕨類
蕨類化石
隨著時間的推進,到了泥盆紀,距今約4億到3.5億年,低等的無著推動物演化為魚類(低等脊椎動物)。這一時期,泥盆魚類大量繁育,所以,泥盆紀又被稱為「魚類時代」。石炭紀,距今3.5億到2.7億年,兩棲類開始繁育。二疊紀,距今2.7億年到2.25億年,兩棲類維續發展。所以,這兩個時期,也就是石炭紀和二疊紀,地史上稱為「兩棲類時代」。石炭紀是陸生植物大發展的時期,而陸生植物的大發展是形成廣厚煤層的重要條件,所以,石炭紀是地史上的重要的成煤時期。我們現在所使用的煤炭資源,主要就是這一時期形成的。
泥盆紀魚類
石炭紀森林
二疊紀爬行動物與海洋魚類
距今約2.25億年到7000萬年,包括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這一時期是爬行動物興盛的時代,廣泛分布於水、陸、空,總稱為「恐龍」。人們所熟知的侏羅紀,距今1.8億到1.35億年,更是恐龍最繁盛時期。除了爬行動物,有一種軟體動物——「菊石」也非常興盛,相比爬行動物,它們主要稱霸於海洋,所以,中生代又稱為「菊石時代」。中生代後期,爬行動物向兩個方向演化:一類向鳥類演化,一類向哺乳動物演化。這一時期植物方面,蕨類植物衰退,裸子植物繁育。
棘龍蜥腳類恐龍
菊石化石
這是地史上最近、也是最晚的一個時代,距今約7000萬年到現代。新生代包括第三紀和第四紀,兩個紀又可以分「世」。第三紀,距今約7000萬年到300萬年,分早晚兩期,早第三紀包括古新世、始新世和漸新世,晚第三紀包括中新世和上新世。第四紀,距今約300萬年到現代,包括更新世和全新世,正如我們在之前的文中提到過,一般認為,距今約300萬年,人類產生,經歷了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統稱石器時代,或者史前時期),以及後來的歷史時期(我國的青銅時代、鐵器時代,或者說是夏商周及其以後各個時期)。
漸新世到更新世的巨齒鯊
新生代,也有著非常重要的特徵:
第一,棵子植物大量絕滅,為被子植物所取代。被子植物是植物發展到最高階段的產物,是高等植物,被子植物的最大特點是果實,種子包裹在果皮內。現代的綠色開花植物,即有花植物,如楊、柳、果樹和各種禾本科農作物等,都屬於被子植物。
第二,爬行動物大量絕滅,被哺乳動物所取代。哺乳動物是動物進化到最高階段的產物,恆溫、胎生、哺乳是其特徵,而人類是最高等的哺乳動物。哺乳動物發展到新生代後,並沒有停止演化,而是繼續向各個方向演化,但是種類、數量及速度都達到了高峰。
我們尤其要強調的第四紀,有兩個特點:
第一,人類在地球上開始出現;
第二,出現全球的冰川作用,這就使古地理、古氣候和古生物都發生多次波動變化。在第四紀的更新世初期,距今約300萬年到12000年,是人類歷史上的舊石器時代,全新世是地史上的現代,自然環境和現代相似,全新世人類歷史上的新石器時代。
如果把地球歷史比作一天24小時來計算,那麼,我們人類從產生到現在相當於哪個時間段呢?最後,大家對照下面這個表,就一目了然了:
如果把地球歷史比作一天24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