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PDC!鋁合金實現高溫晶粒穩定性

2020-10-11 特鑄雜誌

導讀:儘管鋁合金具有優良的強度重量比,但由於晶粒生長和沉澱物粗化導致的微觀結構不穩定,從而導致其強度急劇下降,因此在高溫下使用受限。本文研究試圖通過在Al-Mg合金中引入原位合成的聚合物衍生陶瓷來解決晶粒生長的問題。在450 ℃和550 ℃下暴露1 h,獲得了硬度損失最小的穩定晶粒結構。

鋁合金由於其優良的強度質量比而在航空航天、汽車和船舶工業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然而,大多數鋁合金暴露在高溫下會導致晶粒尺寸增大,微觀結構不穩定,無法維持其高強度。解決鋁合金高溫晶粒穩定性問題的一種方法是在鋁合金基體中分散第二相顆粒,晶界的運動通過Zener機制阻止晶粒長大。然而這一機制對沉澱硬化鋁合金不起作用,因為沉澱物在高溫下會變粗或溶解。通過引入第二相顆粒(如陶瓷)可以激活Zener機制,但是陶瓷顆粒斷裂困難提高了製造成本,並且搬運過程中可能對健康造成危害。

陶瓷也可以從現有的特殊類型的聚合物中獲得,這些聚合物可以熱解成陶瓷顆粒。聚合物中大部分有機組分在熱解過程中揮發,剩下的部分形成無定形陶瓷(稱為聚合物衍生陶瓷(PDCs))。這種聚合物由於斷裂韌性低,通過嚴重的塑性變形方法,很容易分解為納米級尺寸,並且可以分散在合金基體中,當加熱至熱解溫度,可在合金內原位轉化為納米陶瓷。PDC具有很高的溫度穩定性,即使在高溫下也有可能釘住晶界。

因此,近日印度科技學院聯合法國洛林大學於期刊《Scripta Materialia》發表了題為「Imparting high-temperature grain stability to an Al-Mg alloy」的論文,該項工作嘗試通過在鋁-鎂合金中引入第二相顆粒(以原位PDC的形式)並使用攪拌摩擦技術(FSP)來賦予Al-Mg合金高溫晶粒穩定性。這些顆粒有助於釘扎晶界和維持其穩定性,減少硬度損失。

論文連結:

https://doi.org/10.1016/j.scriptamat.2020.08.035


IPF圖中可以看出,晶粒接近等軸,屬於典型的再結晶結構,且熱處理前後晶粒尺寸相近,具有相似取向的晶粒沒有合併。說明即使在如此高的溫度下,材料的平均晶粒度變化很小,並且具有較大的晶粒生長阻力。

SEM顯微組織中沒有發現異常晶粒生長(AGG),證明了即使在550°C下,微觀結構在整個熔核區都是穩定的。儘管亞微米顆粒分布在整個熔核區,但在不包含PDC顆粒的試樣中出現了AGG。顯而易見,試樣在450°C和550°C下表現出晶粒穩定性是由於PDC顆粒的存在。此外,熱解PDC顆粒的非晶態性也可能賦予顆粒與基體間優越的界面強度,這也會增加顆粒釘扎晶界的強度。同時,顯微維氏硬度試驗結果表明,即使在暴露於如此高的溫度下,材料的強度變化也非常輕微。

該項工作通過國家研究機構(ANR) 「Investment in the future」計劃,並被ANR-11-LABX-0008-01引用。

相關焦點

  • 稀土對鋁及鋁合金的影響
    ,起到了一定的細化晶粒作用,原本粗大樹枝狀的α(Al)相變成了較小的玫瑰狀或者杆狀,當稀土含量為.3%時α(Al)相的晶粒最小,隨著稀土量進一步增加晶粒又逐漸變大。鑄鋁ZL10系合金中加入0.3%RE,其σb由205.9MPa提高274MPa,HB由80提高到108;7005合金中加入0.42%的Sc,其σb由314MPa增加到414MPa,σ0.2由282MPa增加到378MPa,塑性由6.8%增加到10.1%,而且高溫穩定性顯著增強;La和Ce可明顯提高合金的超塑性,Al-6Mg-0.5Mn合金中加入0.14%~0.64% La,其超塑性從430%增加到800%
  • 充氣孔可以改善超細晶粒組織的穩定性
    熱穩定性差是超細晶粒和納米結構的晶體材料中的關鍵問題,也是阻礙其應用的原因之一。高熱穩定性意味著在高溫下低的晶界(GB)遷移速率和有限的晶粒粗化。這可以通過降低GB的能量和固有遷移率,或通過引入拖動GB遷移的物質(例如雜質原子,沉澱或孔)來實現。有研究表明在液氮中通過表面機械研磨加工的純度為99.97 wt%的銅棒20 µm厚的表層納米顆粒具有明顯的熱穩定性。
  • 充氣孔可以改善超細晶粒組織的穩定性
    熱穩定性差是超細晶粒和納米結構的晶體材料中的關鍵問題,也是阻礙其應用的原因之一。高熱穩定性意味著在高溫下低的晶界(GB)遷移速率和有限的晶粒粗化。這可以通過降低GB的能量和固有遷移率,或通過引入拖動GB遷移的物質(例如雜質原子,沉澱或孔)來實現。
  • 《Acta》大塑性變形製備高強高熱穩定性的新型鋁合金
    編輯推薦:本文提出了一種利用大塑性變形製備具有高強度和高熱穩定性的新型可時效強化鋁合金的方法。通過高壓扭轉使合金得到40000左右的剪切應變。理論分析了大塑性變形對顯微結構和性能的影響。本研究提出的改善Al-Zr合金的處理方法,大大提高了合金性能。高強度鋁合金經過多年發展已經得到多種應用,尤其是汽車和航空工業領域。
  • 金屬材料的晶粒細化方法有哪些?
    輕金屬的晶粒尺寸對耐蝕性能的影響亞微米的晶粒組織還可以在高溫下表現出低溫超塑性和高應變速率超塑性。其目的是:一方面通過變形在鐵素體中引入大量位錯及其亞結構和織構,藉此挖掘位錯亞結構和織構的強化效應,提高材料強度;另一方面,通過(γ+α)兩相區終軋,既有利於微合金化元素在鐵素體中的析出,又能在尚未相變的奧氏體晶粒中繼續引入大量形變帶,給鐵素體晶粒的均勻形核和充分細化創造更有利的條件,從而進一步發揮出晶粒細化和微合金化元素析出相的沉澱強化作用。
  • 科學家發現納米金屬機械穩定性的反常晶粒尺寸效應
    新華網瀋陽4月9日電(記者王瑩)納米金屬的晶界在機械變形作用下容易發生晶界遷移並伴隨晶粒長大,使得納米材料發生軟化,這種現象不僅破壞材料的性能,也給利用塑性變形法製備納米晶帶來巨大困難。  最近,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瀋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萬人計劃」科學家工作室盧柯院士、李秀豔研究員研究發現,對於塑性變形製備的納米晶銅、銀、鎳樣品,準靜態拉伸變形時,隨著晶粒尺寸從亞微米減小至納米量級,晶界遷移先逐漸增強,而當晶粒尺寸小於臨界值時,晶界遷移逐漸受到抑制,這一結果顛覆了傳統的認識,研究成果近日在《物理評論快報》雜誌在線發表。
  • 研究發現納米金屬機械穩定性反常晶粒尺寸效應
    本報訊(記者沈春蕾 通訊員劉言)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盧柯、中科院金屬研究所瀋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研究員李秀豔發現了納米金屬機械穩定性的反常晶粒尺寸效應
  • 金屬所發現納米金屬機械穩定性的反常晶粒尺寸效應
    金屬所發現納米金屬機械穩定性的反常晶粒尺寸效應 2019-04-02 金屬研究所 【字體:研究表明臨界尺寸以下納米晶在塑性變形過程中其晶界容易發生應變誘導晶界馳豫,而這種晶界馳豫抑制了晶界遷移行為,使得納米晶變形機制由晶界遷移逐漸轉變為不全位錯運動形成變形孿晶或層錯為主導,納米晶機械穩定性增強。
  • 【新華網】科學家發現納米金屬機械穩定性的反常晶粒尺寸效應...
    【新華網】科學家發現納米金屬機械穩定性的反常晶粒尺寸效應 2019-04-10 新華網 王瑩   最近,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瀋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萬人計劃」科學家工作室盧柯院士、李秀豔研究員研究發現,對於塑性變形製備的納米晶銅、銀、鎳樣品,準靜態拉伸變形時,隨著晶粒尺寸從亞微米減小至納米量級,晶界遷移先逐漸增強,而當晶粒尺寸小於臨界值時,晶界遷移逐漸受到抑制,這一結果顛覆了傳統的認識,研究成果近日在《物理評論快報》雜誌在線發表。
  • 納米金屬穩定性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金屬晶粒細化至納米尺寸可以大幅度提高其強度和硬度,但是由於引入了大量的晶界,納米金屬材料的結構穩定性變低,晶粒長大傾向明顯。在一些納米金屬,如純銅中,納米晶粒甚至在室溫條件下即發生長大。這種固有的不穩定性一方面給納米金屬材料的製備帶來困難,另一方面也限制了納米金屬的實際應用。
  • 研究發現納米金屬機械穩定性的反常晶粒尺寸效應—新聞—科學網
    中科院金屬所
  • 鋁合金車身板件超塑成形技術探討
    例如對歐洲生產的三種鋁合金板材A A5182與兩種6016鋁合金板材(A C121,660T4)進行了高溫拉伸試驗、晶粒大小與形態演化觀察和試樣斷口破壞機理分析。變形前5182、A C121和660T4均為等軸晶粒,晶粒度分別為16μ m、22μ m和38μ m。   試驗發現,三種鋁合金變形後的晶粒多數被拉長,晶粒拉長趨勢隨應變率增加、溫度降低而變大。
  • 金屬所鋁合金低溫超塑性變形機制研究取得新進展
    傳統細晶鋁合金超塑成型溫度大於0.8Tm(Tm為鋁的絕對熔點,0.8Tm為473oC)。高溫超塑成型不僅浪費能源,還導致晶粒粗化、表面溶質原子損失,降低了成型後工件的力學性能,如果能在較低溫度下進行超塑成型則可有效克服這些不足。
  • 3D列印材料高強度鋁合金,你不知道的潛力材料
    鋁合金價格相比其他合金來說更便宜,但在3D列印加工過程中存在困難。就拿航空航天領域來說,鋁合金的應用一直存在著一些弊端。鋁合金雖然很輕,但在暴露於高於160°C的溫度的應用中往往表現不佳。它們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軟化和老化,因此航空航天領域會選擇相對較重的金屬,例如鋼或鈦。如何在提升鋁合金的性能,這是一個值得研究和突破的地方。
  • 《MSEA》Al3(Sc,Zr)彌散相對6系鋁合金熱變形行為的影響
    由於6xxx鋁合金具有良好的比強度、耐腐蝕性,因此它是汽車行業中最常用的鋁合金。然而,由於工業化發展對材料機械性能和外形複雜程度的需求越來越高,需要一系列具有更強加工性能的新型高性能合金。目前高強度6xxx系鋁合金中含有大量的鎂(Mg)、矽(Si)以及銅(Cu)、錳(Mn)和鉻(Cr)。
  • 鋁及鋁合金的焊接特點有哪些?
    鋁及鋁合金的化學性質非常活潑,表面極易形成難熔性質的氧化膜(如Al2O3的熔點約為2050℃,MgO的熔點約為2500℃),以及鋁及鋁合金的導熱性很強,焊接熱輸入容易迅速向母材流失,所以,容易造成鋁及鋁合金產生未熔合缺陷等。
  • 航空鋁合金熱處理工藝的優化
    固溶、時效熱處理是調控鋁合金材料綜合性能的有效手段,一種新的熱處理技術的建立往往標示著一種新合金材料的產生。因此,熱處理工藝的優化對於研發新型高性能鋁合金具有重要意義。  一.固溶工藝。
  • 盧柯院士再次發表頂尖論文:納米晶材料穩定性又一重要發現!
    導讀:納米晶粒材料固有的不穩定性限制了其應用,傳統方法是添加合金來穩定,但這使得材料的成本不斷攀升,性能提升幅度趨緩。盧柯院士團隊近年來致力於晶界調控實現材料素化,材料素化旨在通過跨尺度材料組織結構調控實現材料性能提升,替代合金化,減少合金元素的使用。
  • PDC化妝品好用嗎,PDC酒粕面膜怎麼樣體驗報告
    PDC酒粕面膜真實試用pdc酒粕面膜是很火的一款面膜,很早就想使用了,苦於不知道哪裡入手正品一直耽擱了,正好這次有機會試用了,超開心。包裝袋是透明的,可以直接看到米色很綿密的泥狀面膜。功效是美白保溼,據說不含酒精。
  • Al6061 鋁合金雷射熔化3D列印熱裂紋問題的解決方法
    根據SmarTech,增材製造鋁合金材料的全球供應鏈似乎已經「越過門檻」,成為支持增材製造技術的下一代機遇。但長期以來,在3D列印鋁合金材料中,僅少數Al-Si基鑄造合金已實現無裂紋加工。2019年以來陸續商業化的高強度鋁合金3D列印材料,為原來必須通過鍛造來實現的零件加工打開了一扇嶄新的大門,結合3D列印所釋放的設計自由度,鍛造鋁合金增材製造技術將在壓力容器、液壓歧管、託架、高強度結構件領域獲得想像力巨大的市場空間。新型3D列印鍛造鋁合金材料的開發仍在繼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