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美髮店染髮後頭皮過敏紅腫)
美發市場上琳琅滿目的產品。 本報記者 王傑 攝
近日,高新區的劉女士本想染髮換個時尚造型,沒想到漂亮發色沒染成,卻因染髮劑而引起
頭皮過敏
紅腫。劉女士發現,
美髮店所使用的染髮劑外包裝上有英文等多國文字,但未貼注相關中文標識。此外,記者調查發現:濟南大多數美髮店都不會對染髮顧客做過敏測試,市場上的染髮劑質量更是參差不齊。
本報記者 王傑
消費者反映「染時沒啥反應,一天後就覺得頭皮發麻。」劉女士說,2016年12月23日,她在高新區穎秀路上的一家名為「遇見」的美髮店做了燙染。經該店美髮師推薦,她使用了一款品牌名為「施華蔻」的染髮劑,「價格是300元,美髮師說是原裝進口的。」
因之前曾多次染髮,劉女士對染髮早已習以為常,「這是家新店。雖然之前沒來過,但從裝潢上看應該是正規店面。」正是出於信任,染髮前劉女士對染髮劑的品質也未做任何懷疑。
到了第二天,劉女士感覺頭皮不適。照鏡子一看,才發現頭皮已經紅腫。隨後,經醫生診斷:頭皮紅腫是由染髮所致,染髮劑中的刺激性物質引起頭皮過敏反應。經過幾日治療,劉女士頭皮雖已消腫,但十分擔心可能會引起掉發、發質受損等後續問題。
隨後,劉女士便來到該美髮店,查驗自己所用的染髮劑。當美髮店工作人員出示該染髮劑後,劉女士發現該品牌染髮劑外包裝有英文、韓文等多國文字說明,但沒有貼注任何中文標籤。
「市面上正規的進口商品都會標註相關中文標籤,這個品牌的染髮劑卻沒有。如果該理髮店繼續使用此染髮劑,會不會對其他消費者造成傷害?」劉女士稱,雖然美髮店一再強調染髮劑為正品,但始終未向她出示該產品的中文標識及相關部門的檢測記錄。
美髮店回應從劉女士提供的這瓶「施華蔻」染髮劑外包裝來看,其外包裝紙盒皆為外文,無任何中文標識,更未標註生產日期、生產商等相關產品信息。
2016年12月27日,「遇見」美髮店相關負責人表示,其美髮店的所有美發產品皆可保證產品質量。至於包裝紙盒無中文標識、無任何產品信息一事,該負責人稱,劉女士所看到的包裝紙盒為產品的零散包裝,「小紙盒一般都是裝在大包裝盒裡,中文標籤也貼在了大包裝紙盒上。」
此外,該店長稱,之前用同一款染髮劑給很多客人染過發,都沒有出現類似問題。「這不排除客人自身頭皮敏感原因導致」。該店長稱,如果之前染過或者頭髮已染色,便不再給客人做過敏測試,「一般只會對未做過染髮的客人,做簡單的過敏測試。」
「頭皮紅腫可能是個人膚質敏感引起的,也有可能是商家使用 三無 產品引起的。」劉女士稱,商家使用的進口染髮劑上沒有任何中文標識,也沒有標註相關合格證書,難以證明商家所使用的染髮劑為正品。「商家很有可能使用了 三無 產品。」
市場監管部門2016年12月28日,濟南市高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對「遇見」美髮店進行了現場檢查。工商人員對該店的營業執照、貨倉庫存產品等進行了一系列檢查。
根據檢查結果,高新區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表示:該理髮店證照齊全且未發現相關違規產品。至於劉女士所提供的沒有中文標識的產品,市場監管人員稱並未在現場發現,「該店負責人聲稱,當時劉女士所查看的是櫃檯樣品,樣品未張貼中文標識。」
隨後,市場監管人員要求美髮店負責人出示該店美發產品的檢測報告及進貨證明。但美髮店負責人表示:由於該店為分店,貨品由總部統一發貨,相關證明暫時無法提供。「我們將催促其儘快呈交。如劉女士反映屬實,我們將責令商家限期整改。」
「如果消費者仍有疑問,我們可以組織協商。」該工作人員說。
「取證存在一定難度。」該工作人員表示,在日常監管中,經常發現有美容美髮店在店面擺出合格的產品,用的時候再拿出配製的、甚至是假冒的產品,以至於消費者上當,監管部門也難以查證。
(原標題:美髮店染髮後頭皮過敏紅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