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視「嚴禁投餵」警示牌教娃隔網餵馬:父母就是孩子的一面鏡子

2021-01-15 陪寶寶寫日記

分享親子快樂,交流教育知識,歡迎關注「陪寶寶寫日記」。

事情發生在8月8日的湖北武漢動物園裡,多名家長自帶了胡蘿蔔,隔著動物園專門設置的鐵網鐵紗,排隊投餵窗那邊的矮種馬。

儘管「嚴禁投餵」的警示牌就近在眼前,在家長的「慫恿」和「教導」下,小孩子還是從父母手中接過了胡蘿蔔,不顧當時的危險處境,投給鐵網對面的馬兒,只為了滿足一下好奇心,體驗一把餵馬的樂趣。

常言道,家長的言傳身教是孩子最好的教育。這一次動物園的家長們可是做足了「榜樣」——不僅教會孩子要最大可能地滿足自己的好奇心,敢於漠視甚至「踐踏」社會規則,將個人利益置於社會利益之上,為滿足個人私慾不惜破壞社會的安全,還教會了他們要勇於嘗試、勇於「挑戰」,哪怕觸及生命安全,也無需計較後果如何,只要目的達到了,就無所畏懼。有這樣以身試法的老師,爾輩聽聞後不禁大驚失色——怎會有如此「敢為人先」的老師!真不愧「庸師」之名!

反諷歸反諷。

自古以來,有智慧的父母都會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曾子,我國古代聖賢之一。有一天,他的妻子要出門買菜,小兒子也想跟著去玩,但妻子有事要辦,不答應,兒子於是又哭又鬧,無奈,妻子只能隨口應允兒子回來給他燉肉吃。結果當妻子回來時,卻看見丈夫在院裡殺豬,於是連忙制止了他:「家裡的豬還小啊,你怎麼現在就要殺了?」孟子說:「孩子年齡雖小,但我們也不能欺騙他啊,不然孩子以後就會不再相信我們,還會學著父母向別人撒謊。」

最終,曾子還是說服了妻子,殺掉了家裡的豬,小兒子也如願吃上了燉肉。

家長教育的失敗往往要歸咎於家長言行的細節上。反觀那些沒有智慧的家長,也許他們永遠都不知道,自己的言行對孩子究竟會有多深遠的影響。

還記得「小時偷針,大時偷金」的故事嗎?據說這個罪犯在判刑前懇求警察讓母親來到他跟前,警察以為他是要交代什麼後事,結果他一口咬下了母親的耳朵後,哭著痛斥是母親從小對他盜竊行為的默許和慫恿,讓他今天陷入這步田地,導致他後半輩子都將在悔恨中度過。

父母的不當言行,是錯誤的教育方式和態度的反映,不僅不利於孩子的教育和成長,反而會給孩子帶來很多的危害。

在家庭環境中,孩子往往會以父母為模仿對象,父母的言行舉止、思維方式都會對孩子起到直接的示範作用,會影響其情緒、意志力和行為,從而影響孩子的行為方式,並逐漸內化為孩子的性格。

然而,儘管有些家長也知道言傳身教這個道理,也在提醒著自己做到最好,但是實際生活中,還是容易忽略,無法做好。

為此,精神分析學派有這樣的說法:家長怎麼做不重要,家長是怎麼樣的人才重要。簡而言之,你真的懂「言傳身教」這四個字的真正含義嗎?

每個孩子的成長經歷和環境都是不一樣的,孩子背後的家庭具體情況也是不一樣的,有時候當你做了太多太多的努力,還是教不好孩子的時候,你就要停下來,好好思考,捫心自問一下:你自己真的有做到最好嗎?

要知道,真正的言傳身教從來就不是教條式地要求和傳播,而是父母自身由內而外散發的氣質感染薰陶,甚至可能不需要你親自去教育孩子什麼,孩子他自己就會跟著你慢慢變好。教育其實本質上是一個雙向奔赴、互相影響、共同成長的過程。

要教育孩子,做到真正的言傳身教,父母首先就要學會自我反省,時刻修正自己的不當行為,調整好自己的狀態,而不是「寬於律己,嚴於待人」。

總體而言,父母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向改進自己:

1.改變教育觀念,提高認識

真正的教育,從來都不是枯燥乏味的,也不是完全跳脫於世俗不受拘束的,而是嚴肅又不失趣味的,它總是與科學的、有效的方法同行,是平等服人、以理服人、科學育人。家庭教育其實是雙向流動的,互促成長的,我們在教育孩子的同時也要學會自我學習、自我成長。孩子和我們,本質上是兩個平等的個體。

2.樹立良好榜樣,以身作則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它具有很強的說服力和感染力。一個好的榜樣,會感染、帶動他的跟隨者和他一起行動、一起奮進。溫聲細語的父母教育出的孩子必是談吐文雅大方的,而舉止粗俗不堪的父母,對孩子必然有一些不良的影響。千萬不要忽視這樣的影響,家庭給孩子帶來的影響是深遠而持久的。你要想讓孩子博覽群書,你自己也要養成閱讀的習慣,你要想讓孩子孝順父母,你自己也要做好表率。如果連自己也做不到、做不好,你又有什麼資格要求你的孩子做到呢?若父母「不能正其身,焉正人何?」

3.尊重孩子人格,正確引導

孩子不是我們的附屬品,而是社會的財富。我們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和天性,切忌用我們成年人的要求去苛求他們,應該適當給予他們一定的成長空間,讓孩子在民主的環境中成長為獨立自主的人。

當然,在做好孩子表率前,我們首先要管好自己。要知道,我們首先是身為自己,然後才是孩子的父母。只有正其身,方能正其人。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動物園內父母帶孩子投餵狼群上黑名單:沒修養的父母,正在毀掉孩子...
    9月19日,北京動物園狼館展區外,一些家長無視規定,帶孩子扎堆投餵狼群。 有的遊客看到後勸阻,家長卻反懟:「餵硫酸了還是餵藥片了?」遊客隨即報警。 目前園方已經將其列入「北京動物園不文明行為黑名單」。 其實,動物園在設計獸舍的時候,特意採用了主體玻璃,下部通風網眼的方式,但依然阻擋不住遊客投餵的「熱情」。
  • 「我們是餵硫酸了,還是餵藥片了?」孩子胡亂投餵動物,誰的「鍋」?
    一個饅頭餵完了,還沒盡興的小男孩轉頭望向身邊的媽媽。見此,「有備而來」的媽媽又從包裡掏出一個饅頭遞給他。「旁邊一米多遠就是『請勿投餵』的提示,家長看到了還讓孩子喂。」一位遊客小聲說。「這饅頭人都能吃,動物吃點也沒什麼問題吧!」旁邊一名正用相機抓拍的遊客漠然地說。
  • 對不文明投餵動物行為,苦勸不如重罰
    不過本周六,北京動物園的一幕卻讓人糟心:在狼館展區外,不少家長帶著孩子隔著欄杆餵食。有的餵雜草,有的餵樹枝、掛麵,甚至還有吃完的雪糕棍。亂投餵動物是遊園時常見的不文明行為。前不久,同樣在北京動物園,一名帶著孩子的女子為此還與其他遊客發生衝突,爆出「我是餵硫酸還是餵藥片了」的驚人之語。
  • 鷦鶯越俎代庖,非要餵他人娃(六)
    結束語鷦鶯與棕頭雅雀的故事,我冒著酷暑,天天去觀看它們之間來來回回的拒絕、接受,反對、迎合;鷦鶯為了餵別人的孩子,聰明,智慧,契而不舍,不斷調整策略,最後的結果就是棕頭雅雀得到比父母單一餵養多幾倍的食物,所以生長的非常的快速強壯,而鷦鶯自家蛋因氣溫高熱,自己也出殼了,出了兩隻鷦鶯都沒有回家看看,一般情況下,小鳥一出殼父母會馬上叼出蛋殼的,而出殼的鷦鶯雛鳥的蛋殼還在窩裡,我看著為幼兒擔心
  • 棉花糖、肉類……深圳灣公園再現投餵候鳥行為,可能讓它們折翼
    但近日,深圳灣公園卻出現了一幕違和的現象——一邊是赫然寫有「請勿投餵野生鳥類」的指示牌,一邊是大批市民站在岸邊投餵水鳥,麵包、棉花糖、肉類……各種「飼料」層出不窮。那麼,人類隨意投餵水鳥會造成什麼後果呢?專家建議深圳灣公園也應該引入此類警示牌,通過圖文並茂的形式達到教育警示作用。設立於深圳灣公園的警示牌,寫有餵食鳥類的危害。
  • 孩子如同鏡子般,折射出你的教育是否有問題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每個瞬間,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並檢驗自己的人格。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是否稱職。」這完全印證了之前看到過的一個科學實驗:在一個房間的牆上貼滿了鏡子,第一次的時候把一個性格溫和的大猩猩放了進去,大猩猩一進去,看到鏡子裡的自己,以為看到的全部都是溫和的同類,所以在房間裡的全部時間都很快樂,溫順。三天之後大猩猩要離開房間的時候,特別戀戀不捨。第二次他們把一個脾氣暴躁的大猩猩放進去。大猩猩一進到屋子裡面。
  • 父母愛情:農村人的角色就像是一面鏡子,折射出什麼才是好演員
    在父母愛情中,很多人都出身農村,但是這些演員卻不見得都在農村待過,演繹這樣的角色勢必要體驗生活才能演好,幾個經典的農村人形象,被他們演繹的淋漓盡致,簡直就像是從麥子地裡拉來的一樣。還記得都是誰嗎?首當其衝的是王秀娥了,王秀娥是老丁的第一任妻子,給他生了四個兒子,後來生四樣的時候難產死了,挺可憐的一個女人,丈夫和自己沒有共同語言,她的一生都在為這個家奔波勞碌,就是這樣的一個悲情角色,卻被演繹的喜感十足,一口河南話說出來的話總是懟的人啞口無言,孫媽和老丁都是直接受害者,扮演者劉天池,現在是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的教師,看見沒,怪不得人家演的這麼好,人家本身就是教表演的,每個角色在她手裡
  • 教育孩子時,父母最毒的一句話竟是……
    那娃估摸著7、8歲,穿著一雙高筒雨靴,行走路線完全被路上的水窪分布點支配著,那雙時尚又防滑的雨靴,不停地從這個水窪跳到那個水窪。身邊路人紛紛尖叫避讓,仿佛在躲避瘟神。說時遲那時快,那熊孩子三步並作兩步,跳到了我的身旁,泥水四濺。
  • 遊客隨意投餵該停下了_中國_唐山環渤海新聞網
    10月7日,在雲南昆明動物園,一名遊客違禁投喂,將一個裹著塑膠袋的蘋果扔到了大象旁邊,被大象誤食。  10月10日,記者在象園裡看到了這頭誤食了塑膠袋的亞洲象。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隻亞洲雄象今年有40歲,目前看起來並沒有什麼異常。  昆明動物園動物飼養管理科副科長潘陽:我們就及時對動物進行了觀察。對糞便也作了檢查。
  • 你的行為就像一面鏡子,善惡都會折射到你的孩子身上
    這就是人和畜牲的區別,所以孝經中說。夫孝。天地之意。民之行也。天地之經,而民是則之。如果。沒有人論教育。大家都不知道遵守人倫。那必將墮落到弱肉強食的動物層面。甚至可能是比某些動物更野蠻低等的層面。如此世上出現人人作惡。人人受害的局面。也為時不遠。一個人如果對生他養他的父母都不孝敬。他還能善待什麼人呢?他還對誰友善呢。家有一老猶如一寶,當你的父母在你面前變得小心翼翼起來。
  • 網紅小狐狸因遊客投餵肝腎損傷!住手!禁止投餵才是愛動物的表現
    一直以來,投餵動物是眾多遊客打卡網紅地的「必選」項目,遊客們以投餵行為獲得短暫歡樂,而小動物們卻要為此搭上長期健康風險。在新疆喀納斯景區,遊人常能遇見一隻小狐狸,它充滿靈氣,不怕生人,每當遊客經過,它都會眯著眼趴在路邊賣萌撒嬌,等待投喂。憑藉獨特氣質,這隻小狐狸在網際網路上搶盡了風頭。
  • 孩子長了滿口的「鯊魚牙」,父母無知坑了娃,急壞網友
    牙齒對一個人的健康和顏值來說,太重要了,一口潔白整齊的牙齒不僅讓孩子吃什麼都香甜,還讓孩子看起來十分健康可愛,長大以後,牙齒對一個人的顏值影響也很大,可以說一口好牙齒會讓一個人的顏值提升幾個檔次。但很多時候,孩子本來可以長一口潔白整齊的牙齒,全因為家長的無知,最後害了娃。
  • 重溫《奇蹟男孩》:父母的成長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青芒君在日常生活中,也經常聽到二胎家庭的寶媽說,家裡的大娃特別乖,特別懂事。能知道幫忙照顧弟弟妹妹,大娃從不給家裡添麻煩,當爸爸媽媽出門工作時,照顧弟弟妹妹的事情就落在了大娃身上。殊不知大娃也只是比二胎大兩三歲,同樣是需要爸爸媽媽細心照料呵護的對象。
  • 該如何教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緒?
    根據「兒童的道德發展」理論,其實低齡兒童,雖然已經有了初步判別是非的能力,但是他們對待對錯的標準,是依據自己的心情,也就是行動後果能否形成愉悅的角度考慮。 在低齡兒童的心裡,只要滿足自己需求的行為,就是正確的。他們更傾向於關心自己的內在感受,如果感覺受到傷害,便會釋放出敵意。
  • 我把他人當作一面鏡子照到了不一樣的自己
    每天照照鏡子,能看到自己的面孔,憤怒的自己,快樂的自己,幸福的自己,生氣的自己,想打人的自己,疲憊的自己,頹廢的自己。在關係中能夠找尋到自己,原來這就是我。在優秀的著作中也能找到真正的自己,原來這就是自己。
  • 大象誤食遊客投餵的塑膠袋,不文明投餵現象屢禁不止
    然而,投餵動物的現象卻屢禁不止,動物園裡「禁止投餵」的告示牌仿佛成了擺設。今年「雙節」假期也不例外…… 7日在昆明動物園,遊客將一個裹著塑膠袋的蘋果扔給大象,導致大象誤食。工作人員表示,這種事情時有發生,會在大象誤食後採取相應的措施來保證它的健康。園區各處都設有 「禁止投餵」提示牌,大多數遊客都能遵守。不過長假期間遊客數量暴增,偶爾還是會出現不文明行為,會採取措施加強管理。
  • 是遊客故意投餵
    >10月8日上午,記者來到昆明動物園將該情況向工作人員進行了反映,工作人員表示,時有遊客投餵塑膠袋,將會加強管理。>工作人員介紹,園區各處都設置有 「禁止投餵」 的提示牌,前來遊玩的遊客大多數都能遵守管理規定。
  • 不要把自私「遺傳」給你的娃
    不要把自私「遺傳」給你的娃 在某個多國孩子夏令營活動當中,導師毫不客氣地指出了中國孩子的能力差,脾氣大,自私,缺乏思維能力等方面的問題。面對導師們這樣子的評價,中國父母非常生氣,覺得人家是外國人當然說外國人的孩子好。那麼真是外國人誇大嗎?
  • 心理學情緒鏡像反應:孩子是面鏡子,照出大人真正的情緒
    仿佛這些神經元就是一面鏡子,可以直接在觀察者的大腦中映射出別人的動作。後來在人類的大腦中也發現普遍存在這種鏡像神經元,不僅會對別人的行為產生鏡像反應,而且對其他人的面部表情和情緒也會產生鏡像反應。,也就是說孩子情緒的反應往往就是大人情緒照在在鏡子中的結果。
  • 三角警示牌擺太近等於白放!
    三角警示牌擺太近等於白放!民警進行了一次現場演示民警在應急車上擺放了一個三角警示牌當他駕車行駛在此路段時距離三角警示牌直線距離300米處就能觀察到前方情況而當三角警示牌換成樹枝後則需要行駛至距離樹枝直線距離100米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