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冷凍器官 沒那麼簡單--中國數字科技館
如果研究能夠取得突破,未來做移植手術的外科醫生,也許就可以方便地在冰櫃中挑選合適的器官了。 用於卵子和胚胎的冷凍保護劑——甘油等化合物可以取代水,預在細胞內形成冰晶,還有助於防止細胞皺縮和死亡。但缺點也顯而易見,這些化合物對於其他一些機體組織和器官起不到同樣的作用。冰晶更容易滲進這些機體組織的細胞組織內,即使細胞能保存下來,細胞之間空隙形成的冰晶也會破壞維持器官功能的細胞外結構。
-
有望用於臨床異種器官移植的「豬3.0」誕生
新華社北京9月22日電(記者彭茜)由中國科研人員領銜的國際研究團隊近日成功做出有望用於臨床的異種器官移植雛形——「豬3.0」,具備去除豬內源性逆轉錄病毒及增強異種器官的免疫相容性兩個特性。內源性逆轉錄病毒是嵌在細胞內基因組的病毒,在豬身體裡不會有毒性,但對於將豬器官移植到人體是一個重大醫療風險問題。參與研究的還有雲南農業大學、美國哈佛大學、eGenesis公司等。相關成果已於21日發表在英國《自然·生物醫學工程》雜誌上。「這是啟函首例兼備兩種特性的可用於臨床的異種器官移植雛形,現在我們正在靈長類動物身上測試做出來的器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冷凍器官可以移植,冷凍胚胎10年也沒問題,那人體冷凍能甦醒嗎?
正因為如此,我們現在有冷凍了十幾年成功受孕的冷凍胚胎,也有器官移植手術中冷凍保存的器官,還有為一些人得了目前無法治療的疾病,等待未來更好技術來治癒而準備的人體冷凍技術。20世紀50年代的時候,人們發現了一些防凍液,而這些防凍液是我們今天冷凍胚胎、器官移植冷凍保存和人體冷凍技術的基礎。
-
冷凍器官可以移植,冷凍胚胎10年也沒問題,那人體冷凍能甦醒嗎?
正因為如此,我們現在有冷凍了十幾年成功受孕的冷凍胚胎,也有器官移植手術中冷凍保存的器官,還有為一些人得了目前無法治療的疾病,等待未來更好技術來治癒而準備的人體冷凍技術。20世紀50年代的時候,人們發現了一些防凍液,而這些防凍液是我們今天冷凍胚胎、器官移植冷凍保存和人體冷凍技術的基礎。
-
基因編輯「豬3.0」,有望用於異種器官移植
獲取最有價值行業趨勢信息日前,在中國科研人員領銜的國際團隊研究下,十幾隻經過CRISPR基因編輯的「豬3.0」成功問世,這些小豬具備去除豬內源性逆轉錄病毒及增強異種器官的免疫相容性兩個特性,不僅安全且和人有更好的免疫兼容性,有望用於臨床的異種器官移植雛形。該研究於9月21日發表在《自然·生物醫學工程》雜誌上。
-
有望用於臨床異種器官移植的「豬3.0」誕生
由中國科研人員領銜的國際研究團隊近日成功做出有望用於臨床的異種器官移植雛形——「豬3.0」,具備去除豬內源性逆轉錄病毒及增強異種器官的免疫相容性兩個特性
-
培育出一種特別的豬 有望用於臨床異種器官移植
本報訊(記者 陳怡希) 9月21日,雲南農業大學魏紅江教授團隊與啟函生物楊璐菡博士合作的「豬3.0」科研成果,在《自然》子刊《自然-生物醫學工程》雜誌上發表,有望用於臨床異種器官移植的「豬3.0」誕生。
-
基因編輯培育出「豬3.0」有望用於臨床異種器官移植
資料圖 由中國科研人員領銜的國際研究團隊近日成功做出有望用於臨床的異種器官移植雛形——內源性逆轉錄病毒是嵌在細胞內基因組的病毒,在豬身體裡不會有毒性,但對於將豬器官移植到人體是一個重大醫療風險問題。 參與研究的還有雲南農業大學、美國哈佛大學、eGenesis公司等。相關成果已於21日發表在英國《自然·生物醫學工程》雜誌上。
-
基因編輯培育出「豬3.0」,有望用於臨床異種器官移植
由中國科研人員領銜的國際研究團隊近日成功做出有望用於臨床的異種器官移植雛形——「豬3.0」,具備去除豬內源性逆轉錄病毒及增強異種器官的免疫相容性兩個特性。內源性逆轉錄病毒是嵌在細胞內基因組的病毒,在豬身體裡不會有毒性,但對於將豬器官移植到人體是一個重大醫療風險問題。參與研究的還有雲南農業大學、美國哈佛大學、eGenesis公司等。相關成果已於21日發表在英國《自然·生物醫學工程》雜誌上。「這是啟函首例兼備兩種特性的可用於臨床的異種器官移植雛形,現在我們正在靈長類動物身上測試做出來的器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細菌「活墨水」可用於3D生物列印 或用於器官移植
細菌「活墨水」可用於3D生物列印 加入不同菌種形成不同三維結構 科技日報北京12月7日電 (記者張夢然)美國《科學》雜誌在線版、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告了一項3D生物列印領域的最新突破:歐洲科學家團隊研發出一種包含細菌的
-
日本最新研究顯示iPS細胞有望用於治療糖尿病
原標題:新研究顯示iPS細胞有望用於治療糖尿病 日本再生醫療學會年會上發布的一項新研究顯示,為患有糖尿病的猴子移植由誘導多功能幹細胞(iPS細胞)培育而來的胰島,可以成功降低猴子的血糖值,未來有望在此基礎上開發出治療糖尿病的新方法。
-
新研究顯示iPS細胞有望用於治療糖尿病
新華社東京3月8日電(記者華義)日本再生醫療學會年會上發布的一項新研究顯示,為患有糖尿病的猴子移植由誘導多功能幹細胞(iPS細胞)培育而來的胰島,可以成功降低猴子的血糖值,未來有望在此基礎上開發出治療糖尿病的新方法。 胰島是胰臟中許多大小不等和形狀不定的細胞團,可分泌降低血糖值的胰島素。如體內胰島素分泌不足,則會患上糖尿病。
-
3D列印器官目前發展到什麼程度,可以用於移植麼?
那麼,到底3D列印器官可以用於器官移植麼?目前在醫療中主要用於哪些方面呢?自19世紀中葉以來,研究人員一直用玻璃和塑料培養皿一層層地培養細胞。類器官有望減少對動物試驗的需求,並提供改進的模型來了解疾病的發生過程。
-
人體器官移植新條例有望明年出臺
原標題:人體器官移植新條例有望明年出臺 本報訊(記者劉歡)今天,由國際器官移植協會、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和北京朝陽醫院等單位主辦的2020器官移植科學論壇在京開幕。會上,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委員黃潔夫表示,對於已經拿到器官移植資質的醫院,如果在兩年之內未能好好開展器官移植工作,要吊銷醫院執照,處分醫院院長。作為現代醫學的重大進步之一,器官移植工作在我國發展迅速。目前,我國的器官移植種類、移植能力、移植相關研究、移植質量和數量均居於世界的第一方陣。我國器官移植數量不斷增加,每年僅大器官移植數就近15000例。
-
我國科學家培育出「豬3.0」,將來可用於異種器官移植
近日,由中國科研人員領銜的國際研究團隊成功培育出「豬3.0」,有望用於臨床的異種器官移植,具備去除豬內源性逆轉錄病毒及增強異種器官的免疫相容性兩個特性,為無數等待器官移植的病人帶來了希望。「修不好就換掉」,從某種意義上說,移植是一些終末期疾病的終極治療方案,中國乃至全球對器官移植的需求越來越多。
-
1型糖尿病的胰島移植新方法 有望進入臨床試驗!
1型糖尿病的胰島移植新方法 有望進入臨床試驗!首席研究員麗貝卡·斯託克斯(Rebecca Stokes )表示,將胰島移植到肝臟會為病人帶來一定的風險,而他們的新研究為接受移植胰島的人提供了更安全、更有益的治療法。「胰島是胰腺中產生胰島素的細胞。」Stokes解釋道。胰島移植是一種治療1型糖尿病的方法,胰島細胞被疾病摧毀後無法產生和調節胰島素,而胰島移植可以再生產和調節胰島素。
-
衛生部原副部長:器官移植有望納入大病醫保
8月6日至8日,2015年中國器官移植大會在武漢舉行,全國政協常委、中國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委員、衛生部原副部長黃潔夫表示,中國器官移植迎來新的拐點,移植數量已經超過歷史紀錄,越來越多的公民將加入自願捐獻的隊伍,我國也準備著手將器官移植納入醫保大病救助的範疇。
-
幹細胞移植技術有望根治帕金森病
生物谷綜合:通過人工移植人類幹細胞,可以減輕患有帕金森病的猴子的病症。哈佛醫學院一研究小組的報告稱,幹細胞的作用不僅僅是取代那些發生病變的壞細胞,它還可能「勸說」大腦自我治療。此項研究使得幹細胞移植技術向著人體試驗又邁進了一大步。 帕金森病破壞神經細胞,使其不能產生多巴胺,從而導致人體運動和平衡系統發生障礙。
-
異種器官移植研究:這些小豬的器官有望移植人體
據中國紅十字會統計,臨床治療中,我國每年因器官衰竭等待移植的患者超過30萬,但捐獻的器官只有1.7萬餘個,只有不到6%的人能實現移植,大部分患者在等待中去世。而國外有幾百萬的患者等待著器官移植。可見,人體器官短缺問題異常嚴重。
-
基因修飾白細胞濃縮液有望用於脊髓損傷的治療
基因修飾的幹細胞和成熟分化的細胞被廣泛用於臨床前治療體細胞疾病。俄羅斯的Albert A. Rizvanov等在《中國神經再生研究(英文版)》雜誌2021年第2期發表的一項研究中,首次提出將外周血基因修飾的白細胞濃縮液用於自體移植,以允許臨時生產重組生物活性分子來糾正某些病理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