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化學諾貝爾獎誕生,但因為張鋒的失利可能造成懸疑!

2020-11-23 騰訊網

北京時間 10 月 7 日下午 5點 45 點左右,2020 諾貝爾化學獎評選結果揭曉——諾貝爾委員會宣布,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被授予艾曼紐·卡彭特(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詹妮弗·杜德納(Jennifer A. Doudna),以表彰她們對「基因編輯」方法研究中做出的突出貢獻。

在基因編輯技術應用中,張鋒幾乎是繞不過去的重要人物,他未能因所做的開創性貢獻入圍諾獎令人生疑,或許將成為近期討論的一個話題。

Emmanuelle Charpentier 和Jennifer A. Doudna 發現了基因技術中最尖端的工具: CRISPR/Cas9基因剪刀。利用這項技術,研究人員可以極其精確地改變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的 DNA。這項技術不僅對生命科學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為開創新的癌症療法做出了貢獻,還可能使治癒遺傳性疾病的夢想成為現實。

「這種基因工具具有巨大的力量,它將會影響我們所有人。」諾貝爾化學獎委員會 (Nobel Committee for Chemistry) 主席克拉斯 古斯塔夫松 (Claes Gustafsson) 表示: 「它不僅徹底改變了基礎科學,可以創造新型作物,還能開創性新的醫療方法。」

自從 Charpentier 和 Doudna 在2012年發現 CRISPR/Cas9基因剪刀以來,相關的應用呈爆炸式增長。這項工具在基礎研究中的許多重要發現中做出了貢獻,例如,植物學研究中,植物研究人員已經能夠開發抗黴菌、害蟲和乾旱的作物,而在醫學上,新的癌症療法的臨床試驗也正在進行中,治癒遺傳性疾病的夢想或許在不遠的未來實現。這些基因剪刀把生命科學帶入了一個新時代,並且在許多方面給人類帶來了最大的利益。

基因編輯是轉基因之後人類找到的又一種基因工程技術手段,它在本質上與轉基因並無不同,都是在分子水平上改變生物的遺傳特性,兩者在技術上各有長短;但因基因編輯不涉及外來基因,在公眾層面更易被接受。可以預期,未來在合成生物、育種技術等領域,將形成轉基因與基因編輯兩種技術交相輝映的格局。

Jennifer Doudna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以 CRISPR/Cas9 為主的基因編輯技術是近幾年生命科學領域的熱點。Jennifer Doudna 和 Emmanuelle Charpentier 在 2012 年首先取得重大突破,被看作諾貝爾化學獎熱門人選。

2012 年,科學家 Jennifer Doudna 和 Emmanuelle Charpentier 在《科學》雜誌上發表的一項論文中指出,細菌用以對抗病毒的 CRISPR-Cas9 系統可以作為簡單、靈活的基因組編輯工具。兩人曾因此共同獲得了 2015 年生命科學突破獎(Breakthrough Prize in Life Sciences)。

Jennifer Doudna 於 1985 波莫納學院(Pomona College) 畢業,1989 年於哈佛大學獲得博士學位,1994 於耶魯大學擔任教授,1997 年任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HHMI)研究員,2003 年任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

儘管 Doudna 和 Charpentier 早在 2012 年便在《科學》雜誌上首次發表了 CRISPR-Cas9 相關的論文並更早地遞交了專利申請,但是博德研究所的張鋒則通過向專利局證明自己的實驗記錄而第一個得到了相關的專利。由於在現行的市場制度中,擁有專利的一方就可以阻擋所有競爭者進入市場。因此,在巨大的商業前景面前,誰應該擁有這項技術的專利成為了各方爭論的焦點。

其實,張鋒和 Doudna 並不總是這種對立關係,他們曾經一起創立了 Editas Medicine。然而在張鋒取得 CRISPR-Cas9 的專利後,Doudna 便離開了公司。這家公司也是現在擁有相關專利最多的公司,投資人包括了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去年,Doudna 所在的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向國家專利局提出了申訴,希望重新審定 CRISPR-Cas9 的發明者。

同樣是 CRISPR 技術的先驅者,Doudna 團隊和張鋒團隊都對這一技術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但是,Jennifer Doudna 及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看法是,他們是 CRISPR 技術的原創者,張鋒和他的麻省理工團隊只是將他們發明的技術進一步應用到老鼠和人類細胞上。

而張鋒團隊認為,Jennifer Doudna 提出了 CRISPR 可能會在人類細胞上起作用,張鋒團隊是首個將 CRISPR 運用到真核細胞中的組織。雙方的爭議點可以簡單理解為,Doudna 團隊提出「原創想法」和張鋒團隊將其「付諸實踐」,而無論想法還是實踐,二者都是獲得科學發明專利的兩個關鍵要素,其中究竟哪一方對該技術的貢獻更大,確實是一個難以回答的問題。

但有一點是雙方的共識,CRISPR 專利的重要意義之一在於它能幫助推廣 CRISPR 的應用。雖然各方會從 CRISPR 的專利獲得了一些金錢,但這些金錢都是用來支持和發展下一階段的研究以及一些新工具的開發,也將用於一切能夠推動 CRISPR 發展的研究。比如,在同時獲得了博德研究所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許可的情況下,陶氏化學公司正在利用 CRISPR 技術種植玉米和大豆作物,這些作物可以在不使用化學殺蟲劑的情況下驅除昆蟲,且對除草劑的耐受力更強。

Emmanuelle Charpentier

艾曼紐·卡彭特(Emmanuelle Charpentier)被授予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卡彭特發現了基因技術中最尖端的工具——CRISPR/Cas9基因剪刀。

在卡彭特研究對人類造成最大傷害的細菌之一化膿性鏈球菌時,她發現了一種以前未知的分子,叫tracrRNA。她的研究工作表明,tracrRNA是細菌古老免疫系統CRISPR/Cas的一部分,該系統通過切割病毒的DNA來解除病毒武裝。利用CRISPR/Cas9基因剪刀技術,研究人員可以精確的改變動植物和微生物的DNA。這項技術對生命科學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用諾貝爾化學獎委員會主席克拉斯 古斯塔夫松(Claes Gustafsson)的話說:「這種工具不僅徹底改變了基礎科學,而且催生了開創性醫療方法的出現。」

艾曼紐·卡彭特生於1968年11月,是法國微生物學、遺傳學和生物化學的教授和研究人員。她曾在巴黎的皮埃爾和瑪麗居裡大學(現為索邦大學理學院)學習生物化學、微生物學和遺傳學。從1992年到1995年,她是巴斯德研究所的研究生,並獲得了研究博士學位。Charpentier的博士項目研究了抗生素耐藥性的分子機制自2015年以來,她一直是德國柏林馬克斯·普朗克感染生物學研究所的主任。2018年,她成立了一個獨立研究機構——馬克斯·普朗克病原體科學研究所(Max Planck Unit for the Science of pathogen)。

◆ 諾貝爾獎證書

諾貝爾獎證書是一項獨特的藝術品,由最著名的挪威和瑞典藝術家和書法家製作。

諾貝爾化學獎的那些事兒

(1901-2019)

1895 年 11 月 27 日,阿爾佛雷德·諾貝爾籤署遺囑,將其遺產最大一部分用於頒發各種獎項,其中包括後來的諾貝爾化學獎。正如諾貝爾先生中遺囑中講到,這些財產用於獎勵:「在化學領域做出最重要的發現或突破的人。

◆ 諾貝爾化學獎的數量

從 1901 年至 2019 年,共頒發了 111 屆諾貝爾化學獎。1916 年, 1917 年, 1919 年, 1924 年, 1933 年, 1940 年, 1941 年和 1942 年,八年中諾貝爾化學獎空缺。對於諾貝爾化學獎空缺的原因,諾貝爾基金會解釋道:」諾貝爾化學獎被用來獎勵最偉大的化學突破,如果當年沒有產生相匹的研究的話,諾獎獎金將會被留待第二年,如果第二年仍未產生相應諾獎,這筆錢將會被納入諾貝爾基金會的特殊基金內。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產生的諾貝爾獎相對較少。

◆ 諾貝爾化學獎得獎人數

1901-2019 年期間共有 184 人次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由於弗雷德裡克·桑格(Frederick Sanger)曾獲得兩次諾貝爾化學獎,1901 年來共有 183 人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相關焦點

  • 2020化學諾貝爾獎誕生,但因為張鋒的失利可能造成懸疑
    北京時間 10 月 7 日下午 5點 45 點左右,2020 諾貝爾化學獎評選結果揭曉——諾貝爾委員會宣布,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被授予艾曼紐·卡彭特(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詹妮弗·杜德納(Jennifer A. Doudna),以表彰她們對「基因編輯」方法研究中做出的突出貢獻。
  • 張鋒,贏了官司卻輸了諾貝爾獎
    2020年的諾貝爾化學獎已揭曉,法國科學家埃瑪紐埃勒·卡彭特(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美國科學家珍妮弗·安妮·杜德娜(Jennifer A. Doudna)獲得這一獎項,以表彰她們「開發了一種基因組編輯的方法」。
  • 2020諾獎誕生最大懸疑:基因編輯技術獲獎,張鋒錯失
    北京時間 10 月 7 日下午 5點 45 點左右,2020 諾貝爾化學獎評選結果揭曉——諾貝爾委員會宣布,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被授予艾曼紐·卡彭特(Emmanuelle這項技術不僅對生命科學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為開創新的癌症療法做出了貢獻,還可能使治癒遺傳性疾病的夢想成為現實。「這種基因工具具有巨大的力量,它將會影響我們所有人。」
  • 與諾貝爾化學獎失之交臂的華人張鋒,卻因為專利已坐擁百萬
    今天最大的新聞還是諾貝爾獎。北京時間10月7日的下午公布了今天諾貝爾化學獎的兩位得主,他們分別是法國微生物學家Emmanuelle Charpentier 博士和來自於美國的國家科學院院士Jennifer A.
  • 特稿|追問諾獎:張鋒因何錯失化學獎?
    10 月 7 日,2020 年諾貝爾化學獎頒給了德國馬克斯 - 普朗克病原體科學研究所主任埃曼紐爾 · 卡彭蒂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霍華德 · 休斯醫學研究所研究員詹妮弗 · 杜德納(Jennifer Doudna),獲獎理由是開發了基因編輯技術 CRISPR/Cas9。CRISPR/Cas9 又稱基因魔剪。
  • 諾貝爾化學獎花落「基因剪刀」,為何沒有華人科學家張鋒的名字?
    2020年10月7日,懸念揭曉。在《科學》雜誌發表具有裡程碑意義的論文僅僅八年後,這對女搭檔就斬獲了諾貝爾化學獎。當然,在此之前,她們已經因為這把神奇剪刀,獲得了多個重量級獎項。八年時間,基因剪刀已經攪動風雲,對整個人類社會都產生了深遠影響。
  • 與諾貝爾獎失之交臂的華人張鋒,卻因「基因編輯」專利坐擁百億
    CRISPR自誕生之初,就伴隨著曠日持久的專利戰,從專利裁決延伸至商業戰場...一、華人科學家張鋒與諾貝爾獎失之交臂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了發展出CRSIPR編輯技術的埃馬紐埃爾·沙爾龐捷(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詹妮弗·杜德納(Jennifer Doudna),以表彰她們在基因編輯領域的重大發現。而第一個將CRISPR應用在真核細胞上的科學家張鋒卻遺憾落選。
  • 2016年諾貝爾獎預測出爐 化學獎張鋒、盧煜明折桂
    又到關心炸藥獎的時候了~~~  雖然湯森路透今年7月宣布將旗下的智慧財產權和科技業務出售給Onex公司和霸菱亞洲投資基金,但一切業務照常,一年一度的諾貝爾獎預測也如期出爐。  今年的預測中,有張鋒,就是研究CRISPR-cas9 基因編輯技術的那位華人科學家;還有盧煜明,就是剛剛摘得未來科學大獎的那位。
  • 張鋒贏得專利,憾失諾獎
    在科學大獎上受挫的張鋒,卻在CRISPR專利上佔據上風,與此同時,CRISPR自誕生之初,就伴隨著曠日持久的專利戰。在科學大獎上受挫的張鋒,在CRISPR專利上始終佔據上風,CRISPR基因編輯技術,自2012年誕生以來短短數年時間,已成為近年來生命科學領域最耀眼、最受關注的技術,與此同時,CRISPR自誕生之初,就伴隨著曠日持久的專利戰。
  • 「基因剪刀」榮獲諾貝爾化學獎,竟然缺了張鋒
    本來,獲獎名單中應該還有一人,那就是張鋒。遺憾的是,張鋒的名字沒有出現。張鋒有基因編輯第一人之稱,張鋒沒有與卡彭蒂耶、杜德納一同獲獎,很多人感到不公平。,2004年畢業於哈佛大學化學物理專業,2009年取得史丹福大學化學與生物工程博士學位,2011年入職麻省理工學院,2013年發現CRISPR/Cas系統可用來編輯DNA,使基因療法成為可能。
  • 諾貝爾化學獎為何沒有華人科學家張鋒的名字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 據果殼網官方微博消息,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了兩位女性科學家卡彭蒂耶和杜德納,在各種相關微博的評論區,你一定還能看到另一個名字——張鋒。#諾貝爾化學獎沒有張鋒# 這一標籤已經獲得了超過7700萬多 的觀看次數和幾乎3千的討論。他是誰?他和今天的兩位獲獎者有過怎樣的較量?
  • CRISPR技術獲諾獎,為什麼張鋒與諾獎失之交臂?
    本文來源:經緯書局、知識分子、弗雷賽斯北京時間2020年10月7日下午,諾貝爾獎委員會做出了選擇: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詹妮弗·杜德納和德國馬普感染生物學研究所教授埃馬紐爾·夏彭蒂耶因「研發出一種基因組編輯方法
  • 張鋒贏專利失諾獎,細數CRISPR三巨頭之間的愛恨情仇
    在科學大獎上受挫的張鋒,在CRISPR專利上始終佔據上風,CRISPR基因編輯技術,自2012年誕生以來短短數年時間,已成為近年來生命科學領域最耀眼、最受關注的技術,與此同時,CRISPR自誕生之初,就伴隨著曠日持久的專利戰。
  • 諾貝爾化學獎首次同時授予兩位女科學家,華裔科學家張鋒無緣獎項
    北京時間10月7日,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德國馬普病原學研究所教授埃馬紐埃爾·卡彭蒂耶和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詹妮弗·杜德納獲得了這一獎項,以表彰她們研發出了一種基因組編輯方法——CRISPR / Cas9「基因剪刀」。
  • 2位女科學家獲2020諾貝爾化學獎 47歲中國好男兒張鋒失之交臂
    研究組認識到這可能涉及到一個以前從未描述過的CRISPR系統。在大量的實驗基礎上,卡彭蒂耶確定這隻包含三個組成部分——tracrRNA,CRISPR RNA和Cas9蛋白。這很奇怪,因為「其他CRISPR系統一般只涉及一種RNA和多種蛋白,沒有人會考慮到兩種RNA」。而這一系統又極其簡單,卡彭蒂耶已經意識到,終有一天它會被人類馴服,成為一種強大的基因工程工具。
  • 張鋒贏得專利、憾失諾獎,細數CRISPR基因編輯三巨頭之間的愛恨情仇
    2020年10月7日,諾貝爾化學獎公布獲獎名單,CRISPR眾望所歸摘下諾獎桂冠,詹妮弗·杜德娜和埃瑪紐埃爾·卡彭蒂耶收穫諾獎,然而,獲獎者中並無張鋒。在科學大獎上受挫的張鋒,在CRISPR專利上始終佔據上風,CRISPR基因編輯技術,自2012年誕生以來短短數年時間,已成為近年來生命科學領域最耀眼、最受關注的技術,與此同時,CRISPR自誕生之初,就伴隨著曠日持久的專利戰。
  • 化學無處不在,理綜獎實至名歸:化學家解讀2020年諾獎
    「諾貝爾理綜獎」,因為很多獲獎者和獲獎研究,有的跟化學相關,有的則跟我們日常熟知的化學學科沒有那麼強的關聯,比如冷凍電鏡等。另外,化學也跟人類的生存、生活和發展休戚相關,從這個角度來說,化學可以說是無所不包,把它叫做理綜也未嘗不可。
  • 張鋒錯失諾貝爾化學獎,西方國家是在歧視華裔科學家麼?
    10 月 7 日,2020 年諾貝爾化學獎頒給了德國馬克斯 - 普朗克病原體科學研究所主任埃曼紐爾 · 卡彭蒂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霍華德 · 休斯醫學研究所研究員詹妮弗 · 杜德納(Jennifer
  • CRISPR三巨頭之一張鋒:失掉了諾獎,贏得了專利
    2020年10月5日,一年一度的科學界最高盛典——諾貝爾獎「開獎周」拉開了序幕。本次諾貝爾獎依舊是六個獎項,分別是生理學或醫學獎、物理學獎、化學獎、文學獎、和平獎、經濟學獎。>這一結果一經公布,化學圈內人馬上升起了一個疑問
  • 本次諾貝爾獎最大「失意人」:別人笑我沒拿獎,我自悶聲發大財
    2004年,張鋒在哈佛大學獲得化學與物理學學士學位,然後在短短5年後,年僅27歲的他就拿到史丹福大學化學及生物工程博士學位。2011年他加入麻省理工學院,在其下屬的博德研究所(Broad Institute)從事科研工作。就是在這個地方,他開展了對基因編輯的研究,並取得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