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電合成重鉻酸鈉清潔生產關鍵技術研究獲得重大突破

2021-02-08 中國新聞網

圖為研究人員正在安裝離子膜。中國科學院青海鹽湖研究所供圖

中新網西寧1月18日電 (李江寧)18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青海鹽湖研究所(以下簡稱青海鹽湖所)了解到,近日,由青海鹽湖所董亞萍、馮海濤研究團隊承擔的「電合成重鉻酸鈉閉路循環工藝關鍵技術及5萬噸產業化」項目在青海省甘河工業園區青海博鴻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試車成功,標誌著青海電合成重鉻酸鈉綠色循環新工藝關鍵技術研究獲得重大突破。

鉻化工行業在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中有著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以重鉻酸鈉、鉻酸酐、三氧化二鉻、硫酸鉻、氧氯化鉻和金屬鉻為主的鉻化工產品與國民經濟15%的商品息息相關,在皮革、印染、醫藥、防腐、電鍍、耐火材料等領域有著廣泛應用。

然而基礎鉻鹽產品生產中存在的高汙染、難治理及對環境產生的長期破壞性等難題,是鉻化工企業的生存、發展的致命隱患,鉻化工生產「源頭治理」是解決鉻鹽生產「瓶頸」的根本舉措。

圖為單臺電解槽總覽。中國科學院青海鹽湖研究所供圖

青海鹽湖所董亞萍、馮海濤研究團隊在前期研究基礎上,自2007年開始全面系統研究電化學法製備鉻鹽技術。先後解決了電合成重鉻酸鈉閉路循環工藝,充分利用工藝副產的氫氧化鈉、氫氣和氧氣,達到零排放的要求。建立了實時監測的重要工藝參數和聯鎖控制機制,為「電合成重鉻酸鈉閉路循環工藝關鍵技術及5萬噸產業化」的成功實施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

據介紹,該項目由青海博鴻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實施。項目總投資約2.9億元。從2015年7月開始建設,5年來公司克服融資和人才流失等困難,於2020年12月建成並試車成功。

目前,該研究團隊正在就進一步提升電流效率、增加核心電解耗材的使用壽命、降低生產成本,不斷優化工藝控制指標開展後續跟進及深入研究,為引領中國鉻化工清潔生產技術、改變中國鉻鹽生產格局提供技術支撐。(完)

相關焦點

  • 生物基複合材料大規模生產關鍵技術獲得突破
    生物基複合材料大規模生產關鍵技術獲得突破 發表時間:2017/9/5
  • 我國合成氣制乙二醇技術獲得重大突破
    這標誌著我國現代煤化工關鍵技術取得新突破,自主研發的合成氣制乙二醇技術躋身世界領先行列,真正意義上實現了乙二醇裝置大型化。與傳統的草酸酯法相比,合成氣制乙二醇技術在偶聯催化劑、加氫催化劑、反應器和副產物生成方面都表現出獨特的優勢。該裝置在5萬噸裝置的運行基礎上進行了一系列優化,並採用了DMC分離、硝酸還原、精餾採用熱耦合等前沿技術,在能耗物耗方面均處於同行業領先水平,成本優勢明顯。
  • 離子液體催化合成三聚甲醛技術獲突破
    本報訊 日前,由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負責催化劑及催化反應工藝等相關核心技術,富藝國際工程公司負責中試設計,中海化學公司負責中試裝置建設和試車的三聚甲醛合成中試裝置,在中海石油化學股份有限公司(海南東方)一次投料試車成功,生產出合格的三聚甲醛。
  • 我國在植物天然產物合成生物學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我國在植物天然產物合成生物學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來源:生物催化劑設計與改造服務   發布者:ailsa   日期:2018-02-02   今日/總瀏覽:
  • 上海超超臨界機組關鍵材料技術研究獲重大突破
    能否提供在高溫等苛刻環境下運行的特種金屬材料,成為超超臨界火電機組推廣應用的關鍵因素。2008年7月9日,「電站裝備用特種材料研究與開發」項目通過了上海市科委組織的專家驗收,標誌著上海超超臨界機組關鍵材料技術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 青海犛牛「一年一胎」繁殖技術獲重大突破
    青海犛牛「一年一胎」繁殖技術獲重大突破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3-17 17:48 來源: 新華社新華社西寧3月17日電(記者 王大千)記者日前從青海省科技廳獲悉,一項歷時5年的高原犛牛高效養殖科研項目獲重大突破,實現犛牛「一年一胎」的高效繁殖,為實現犛牛產業減畜增效提供了新路徑。
  • 北大在常溫常壓水相電催化合成氨領域獲得突破
    中化新網訊 北京大學3月6日發布消息稱,該校張亞文/嚴純華課題組與合作者在常溫常壓水相電催化合成氨領域獲得突破。  目前,工業上廣泛採用的Haber-Bosch方法通過高溫高壓等苛刻條件來促使高純氫氣和氮氣在鐵基催化劑表面進行反應生成氨,其能量和氫氣都來自於化石燃料(如甲烷等),表現出高能耗、高化石燃料消耗和高二氧化碳排放等缺點。
  • 青海高原藏羊養殖技術研究首次突破傳統養殖
    青海高原藏羊養殖技術研究首次突破傳統養殖 2014-12-09 15:34:30(孫睿 張海雯)「目前,我們對實施完成的『高原型藏羊生產性能綜合配套技術集成與示範』項目進行了評估,該成果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 我國MMA和甲基烯丙醇清潔工藝取得重大突破
    慧聰化工網訊:8月8日由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與山東易達利化工有限公司合作開發的異丁烯氧化生產MMA和甲基烯丙醇的清潔工藝通過了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的國家級科技成果鑑定。 我國MMA和甲基烯丙醇清潔工藝取得重大突破    MMA是合成纖維、合成樹脂及工程塑料重要的單體,主要用於生產有機玻璃、光導纖維、航空航天透明材料、液晶顯示屏、高檔塗料等。
  • 辰山科學家在黃芩素合成途徑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
    原標題:辰山科學家在黃芩素合成途徑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  由上海辰山植物園,藥用植物與健康組的Cathie Martin研究員及趙清博士等組成的科學家團隊在解析中國傳統藥用植物黃芩中天然產物合成途徑方面取得突破,已完全解析了整個黃芩素的生物合成途徑。
  • 貴金屬磷化物的合成及電催化分解水的研究進展
    (OER)和陰極析氫反應(HER)的關鍵是構造高效的電催化劑.最後, 總結了貴金屬磷化物電催化劑的優勢與面臨的挑戰, 並討論了未來可能的發展方向, 以期為新型電催化劑的設計和製造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能源危機是人類發展面臨的重要難題之一, 能源儲存和轉換的需求不斷增加, 解決的關鍵是能源材料的發展和突破.
  • 海洋波浪也是清潔能源:我國波浪發電裝置成功突破關鍵技術
    新華社北京7月10日電(記者胡喆)海洋波浪蘊藏著巨大的能量,如何有效地利用這一清潔能源?記者10日從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獲悉,中國電科38所最新研製的波浪發電裝置正式通過國家海洋局驗收。該裝置成功突破波浪能液壓轉換與控制裝置模塊及千伏級動力逆變器關鍵技術,實現波浪穩定發電,且在小於0.5米浪高的波況下仍能頻繁蓄能。這一關鍵技術的突破,為我國波浪發電工程化應用奠定了基礎。  我國擁有綿長的海岸線,洶湧起伏的海浪蘊藏著無盡的能量。
  • 中國電科38所突破波浪發電關鍵技術
    海洋波浪蘊藏著巨大的能量,如何有效地利用這一清潔能源?記者3月13日從中國電科38所獲悉,該所最新研製的波浪發電裝置,成功突破波浪能液壓轉換與控制裝置模塊及千伏級動力逆變器關鍵技術,實現波浪穩定發電,且在小於0.5米浪高的波況下仍能頻繁蓄能。這一關鍵技術的突破,為我國波浪發電工程化應用奠定基礎。
  • 我國空間引力波探測「天琴計劃」關鍵技術獲得重大進展
    新華社廣州9月28日電(記者黃豔、鄭天虹)在近地軌道上發射三顆衛星,構成等邊三角形衛星編隊,通過慣性傳感器、雷射幹涉測距等系列核心技術,「感知」來自宇宙的引力波信號,探索宇宙的秘密。該計劃牽頭人、中科院院士羅俊向新華社記者透露,當前「天琴計劃」多項關鍵技術已獲得重大進展,其中包括慣性傳感、雷射幹涉測量、無拖曳控制、衛星平臺等多項重大技術,接下來這些技術將陸續進入在軌驗證階段。
  • 【省科學技術廳】高原科技有「能量」青海「綠電」別樣紅
    近年來,青海省科學技術廳按照建設國家清潔能源示範省工作要求,聚焦省內光伏、光熱、風電、儲能、鋰電等清潔能源產業發展,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實施重大科技專項,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搭建新能源平臺載體,進一步打好打響清潔能源牌。  持之以恆,青海省光伏產業科研中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 環境友好的複合離子液體催化碳四烷基化新技術(CILA)取得重大突破
    環境友好的複合離子液體催化碳四烷基化新技術(CILA)取得重大突破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1-05 20:30 來源: 環境友好的複合離子液體催化碳四烷基化新技術(CILA)取得重大突破  碳四烷基化汽油具有高辛烷值、無硫、無烯、無芳等優點,是理想的汽油調和組分。
  • 世界級技術突破產業瓶頸,山東化工短板可望變優勢
    生產一隻沒有塑料味、沒有毒害殘留的塑料杯子看似簡單,實則不易。因為其生產過程必需的有機溶劑會導致毒害殘餘。解決這一瓶頸,必須要靠關鍵技術突破。精細化學品綠色合成技術的開發及產業化示範」項目榮獲2016年度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 重大突破!葉綠素合成關鍵酶晶體結構首次揭示
    科技日報記者 馬愛平10月30日,記者獲悉,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博士程奇帶領的課題組首次揭示了葉綠素生物合成關鍵酶——光依賴型原葉綠素酸酯氧化還原酶三維晶體結構,對認識蛋白質結構如何控制重要光碟機動酶的催化作用產生重大突破。
  • 中國太陽能電池板資源化回收取得重大突破
    資料圖:青海東部地區分布式光伏電站。羅雲鵬 攝中新網西寧3月10日電 (羅雲鵬何炳勳蔣玲)中國國家電網青海省電力公司10日披露,中國太陽能電池板資源化回收取得重大突破,已研發資源化回收裝置,並提出新型環保電池板資源化回收工藝,具有完全自主產權。
  • 重慶大學魏子棟教授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資助
    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立項名單。重慶大學化學化工學院魏子棟教授作為重大項目首席科學家,牽頭申請的「電解水制氫與綠色化工耦合的科學基礎」獲得資助,這是重慶大學在牽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的首次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