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會活成自己曾經最討厭的人,《三體》這三個人就是答案

2020-11-29 故事避錯

有人說,無論怎樣成長,我們都堅決不能活成自己曾經最討厭的人的樣子。

但無論在小說還是現實中,確實有無數的人,越活越像自己最討厭的人,越活越討厭自己,越活,越不知道怎麼活……今天我們就通過《三體1》這本書,來看下書中這3個人:白沐霖、葉文潔、伊文斯,是如何慢慢活成自己最討厭的人的模樣的。從他們的人生軌跡中,也許你能發現蛛絲馬跡,領悟些生活的真諦,從而改變正在變得不那麼可愛的,自己。

01 白沐霖

「三百多年,十幾代人啊,它發芽時還是明朝呢。這漫長的歲月裡,它經歷過多少風雨,見過多少事。可你幾分鐘就把它鋸倒了,你真沒感覺到什麼?」「你想讓我感覺什麼呢,這不就是一棵樹麼。這裡最不缺的就是樹,比它歲數長的老松多的是。」白沐霖聽後搖搖頭,坐在樹樁上輕輕嘆息了一聲。

白沐霖是兵團《大生產報》的記者,自從來到葉文潔所在的內蒙古建設兵團後,就對整個兵團的伐木計劃感到深深悲哀和不解,因為在白沐霖眼中,樹木、植物,都是有靈魂的。他喜歡一年前的這片茂密的林區,人們說抓魚吃,就能在河裡分分鐘撈條新鮮的大活魚上來,而不是現在這樣——一條什麼都沒有的渾水溝。

白沐霖問一個砍樹的工人,鋸下一棵年紀300多歲的樹木有何感受,工人談不出任何感受,工人甚至覺得還有點兒暢快——為自己的大力氣可以有用武之地了覺得暢快。

賣力氣的人,永遠不會像以筆桿子為生的人那樣,思考那麼多。

白沐霖為此感到悲哀。

但就在他悲哀之際,他發現了遠方的一雙眼睛,和他有著同樣的感傷和嘆息。那雙眼睛,來自葉文潔。

葉文潔是文化大革命一個反動知識分子的孩子,在批鬥會上親眼見證了父親的冤死後,幾經流轉,被下放到這片林區做改造。

白沐霖喊了一嗓子,叫葉文潔過來,他說他知道,在這裡地方就他倆有相同的感覺。然後便環顧四周,看沒什麼人過來,就拿出了一本名為《寂靜的春天》的書,他說這本書上級很重視,他負責翻譯與森林有關的那部分。

就這樣,白沐霖與葉文潔相識了。葉文潔向他借了書,看完後自己也覺得感悟頗多。沒多久,她就去還書了。

「我給中央寫了封信,你看看寫的行嗎。」紙上的字跡很潦草,葉文潔很吃力地看完了。這封信立論嚴謹,內容豐富:從太行山音植被破壞,由歷史上的富蔗之山變成今天貧瘠的禿嶺,到現代黃河泥沙含量的急劇增加,得出了內蒙古建設兵團的大墾荒將帶來嚴重後果的結論。

原來,白沐霖作為一個有責任心的記者,想把這裡的現狀和他對生產隊大肆伐木欠妥的考量寫成一封建議信,遞給更高一級的領導,希望上級能對現在的所作所為有所重視和改變。但他因為剛鋸完樹,手抖得很,拿不起筆,於是葉文潔自告奮勇幫他謄寫這封信。

寫好後,白沐霖三天後就動身回師部了。沒幾天,葉文潔就被組織叫去連部問話,組織拿著她代筆的那封信問她為什麼寫這封信。葉文潔知道承認的後果,她不想和父親一樣,永遠做個委屈的承受者,便勇敢地說:「這是我幫上星期到連隊採訪的記者抄的,他叫……」

「葉文潔,誣陷別人只會讓你的問題更嚴重。我們已經從白沐霖同志那裡查清楚了,他只是受你之託把信帶到呼和浩特發出去,並不知道信的內容。還有這本書《寂靜的春天》,他是上級指定的本書翻譯者之一,他攜帶這本書完全是合法的,當然,他也負有保管責任,不該讓你趁他在勞動中不備時偷拿去看,從而形成反動思想,寫下這封信。」

葉文潔聽完眼前一黑,她所期待的最後一絲人性的光輝,就這樣,被白沐霖泯滅了。

其實白沐霖也不是完全為陷害葉文潔而來,只是他不知道那封信是政府容不下的底線,當事情暴露時,他為了保全自我,只能犧牲葉文潔了。後來,白沐霖餘生都沒向任何人提起過這個事情的真相,直到後來在加拿大教書,患癌症去世。

曾經,白沐霖是那樣有主見、有責任心、有同情心的記者,他連對一棵大樹的失去都要嘆息半天,沒想到幾天後,他就用私心,親手毀了一個女人的一生的精神信仰和後半輩子的人生!他利用一個弱女子沒有權力,無法抗爭的弱點,他為了他自己的大好前程,不惜犧牲他人的名聲與幸福,用說謊讓自己逃脫應有的制裁。他居然會讓一個弱女子為他的錯誤背鍋。

白沐霖,一個私念起,就變成了他曾經,最討厭的那種人。

一個記者,本該用筆去紀實,用正直、真實的心看世界,並幫世人揭露虛偽,展露真相。然而,筆桿子自己的心若黑了,那麼世人,自然再也得不到真相了。

02 葉文潔

葉文潔自從蒙上不白之冤後,就被組織中有心機的人利用,希望她能夠在有關她父親的罪責書上簽字,用以減免她自己的罪行。

然而,倔強的葉文潔不願意說謊,她不願再讓死去的父親還不得安生,籤下那完全不符合實際情況的硬安插在父親身上的罪名——她知道被冤枉的滋味,她要用最後一絲力氣,維護她能維護的尊嚴,堅守她能堅守的底線。

組織上的人看怎麼勸她都不行,一怒之下就對牢房裡的她和她的床鋪上倒滿冰水,隨她自生自滅了。夜裡眼看葉文潔要被凍死之際,一個父親之前的學生楊衛寧救了她。但這種相救,也是有條件的,需要她加入國家秘密進行的「紅岸計劃」,進行「三體項目」的研究。

何為「紅岸計劃」呢?用大白話說就是利用葉文潔的物理學知識,通過高科技手段探索除地球以外的其他星球上的文明,爭取和外星人取得連結。

當葉文潔接下這個任務的時候那一刻,她便知道,自己進入了一個永遠被「保護」,也永遠和外界隔離的世界。別人可能要執行國家級的秘密,永遠被「監禁」在一個地方會心有不甘,嚮往自由,嚮往和家人的團聚,然而,這些對於已無家可歸的葉文潔來說,卻都不是最重要的。

她無家可歸,她對自由,更是沒什麼期待。支撐她唯一還能在世上生存下去的希望,便是——研究出「三體」,藉助外星人外星文明的力量,拯救地球上的人類。她覺得人類,已然無可救藥。人類自己,已經陷入不能自救,直線墜落,不知何為正確的思想及行為,只為追名逐利、利益薰心的惡行循環階段。她迫切希望能有超越人類力量的文明,來替人類改變。

但就是在這美好的祈願裡,葉文潔在實行計劃的過程中,親手殺掉了楊衛寧——那個曾救過她命、給過她家庭和溫暖、不忍心傷害她的丈夫,以及阻礙她實行三體的計劃的上級及科學家們。

一個人的祈願再偉大,也不能讓一些無辜的人為此而頂罪受死啊!況且,三體文明,本就是人類的一廂情願!

因為那個遙遠的星球上的智慧生物,想的只是和人類進行鬥爭、掠奪,它們也擔心被人類佔領地盤兒,它們也有自己的小算盤——誰會花大力氣拯救一個將來會打敗自己的「人」呢?!

葉文潔為了聯盟,為了聯絡外星文明,不惜一切的殺害阻礙她計劃的人,這樣的屠夫行徑,難道就是她所謂的「懲惡揚善」麼?難道就是她所謂的更好的地球上的未來麼?

她曾經最厭惡的便是文化大革命,那些不問三七二十一,就把她父親鞭笞致死的紅衛兵們,然而,當她自己後來內心堅定的殺人後,和之前的紅衛兵們,又有什麼分別呢?

葉文潔,是一個不知不覺,慢慢活成自己曾經最討厭的人。

03 伊文斯

伊文斯住在林邊兩間簡陋的土坯房中,西北的沙塵在他的房中落了厚厚一層,葉文潔看到他床邊有一本《動物解放》的書。她的同事問伊文斯:「你在這裡幹嘛?」

伊文斯回:「我在當拯救者。拯救一種燕子,這裡的植被一年年被破壞消失,這些燕子失去了家園。我要種很多很多的樹,重塑它們的精神家園。」

「這些樹都是你種的嗎?」

「大部分是,開始我也僱當地人來幹,可很快沒有那麼多錢了,樹苗和飲水都需要花很多錢……可你們知道嗎?我父親是億萬富翁,他是個跨國石油公司的總裁,但他不再給我錢了,因為我始終不能做他希望的那種商人。我只想拯救一個瀕臨滅絕的物種,一種鳥或一種昆蟲。我是一個物種共產主義者,我覺得地球上的所有生命物種,生來平等。它們和人類都是一樣的,不是嗎?」

任誰也想不到,這樣一個生性不為金錢名利所撼動的人,這樣一個為了一隻燕子都要貢獻所有力量去種樹的人,當聽到葉文潔說有外星文明可以介入到地球後,他居然會不惜一切代價,想藉助外星人的力量毀滅掉地球上的人類!只因為,他已對人類所作所為失望透頂,他不希望人類這種敗類再活在世上,去繼續作惡。

他真的成為了他之前所謂的「拯救者」,不過想的卻再也不是「拯救」,而是同歸於盡的「滅亡。」

這是何等的絕望,又何等的悲涼!

伊文斯也是在不知不覺中,活成了自己曾經最討厭的那種人。

我們能說他的出發點不是好的麼?但他後來惡化般的行徑實在是不為人所齒。他就像一個被渣男拋棄的怨婦一樣,當不能拯救那個人的時候,就想要親手毀了他。

好在他的組織中,還有葉文潔這樣的真正的「拯救派」,希望藉助外星文明來拯救人類。不然,若像伊文斯一樣,心碎了被傷後就只知一味摧毀,那和一個心智不成熟的孩童,又有什麼分別呢?

我們總不能一直得不到,就不再爭取了啊。

畢竟,半途而廢的,永遠都是弱者。而強者,是會永遠頑強抗爭下去的。

伊文斯,若能一直做那個大西北荒地上日以繼夜的為救燕子而種樹的單純善良的伊文斯,該有多好。那時的他,是多麼可愛、可貴,又可敬啊!

可惜,沒有如果。

04 總結

在《三體》這本書中,我們看到了三個之前都很純潔、善良的人:白沐霖、葉文潔、伊文斯,但我們也看到了白沐霖因為心底那一瞬間的惡念生出便出賣了葉文潔;甚至看到了葉文潔和伊文斯都是由於對人類失去信心,因為見證了太多的自己無能為力拯救的惡行,而逐漸變成一個冷血的殺人不眨眼的魔鬼。

他們的黑化,看似都因為受過傷,怕受傷,所以不再退讓,其實,這都是一種對自我責任的逃避。

白沐霖不願自己承擔被逮捕的風險,而葉文潔和伊文斯,不願承擔也害怕承擔失去家園的風險,所以他們都開始逃避真正的現實,不再著力解決眼前問題,期待外星文明,期待更高級的生物可以成為拯救者。但其實他們都忘了,我們自己的問題,從來都是要自己去解決的。

無論是我們自己的情緒還是需求,都是我們每個人的個人問題,它永遠上升不到整個「人類」的問題上,我們確實無法左右他人破壞環境、破壞生態、做壞事的一些行徑,但我們卻可以始終做那個向陽的、純真的、守護好自己腳下每一寸土地的人。

就像那個被曬成黝黑的,貧困的連水都快喝不上,卻還要拯救燕子而種樹的伊文斯,只要他能一直堅持下去,那麼遲早,他所在的土地上,就會成為地球上,難得一見的、珍貴的綠洲。

其實,若要不成為自己曾經最討厭的那種人,只需要我們在生活中,牢記一點,那就是以始為終。

唯有以始為終,我們才能永葆初心,做一個永遠純真、良善之人,才能一直是自己記憶裡的樣子,永遠那麼陽光可愛。

作者:對妹,《故事避錯》帳號的運營者。之所以開通這個帳號,是因為之前看《窮查理寶典》時,查理芒格曾說「生活和生意上的大多數成功來自你知道應該避免哪些事情,你該去總結和探索古今中外的人們犯過的大錯,從而通過反思他們的錯誤,修正自己的人生。」對妹希望可以通過各種各樣的故事,讓自己和看故事的你都能受到些許啟發。讓我們打開生命的能見度,一起走正確的路。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三體》讀者大都討厭程心?只因為在她身上看到了我們自己
    在《三體》這套小說中,很多人都認為三體人是人類最大的敵人,但是看到最後大家才發現,原來最大的敵人居然是第二代執劍人程心。由於程心一系列「聖母」行為,導致了地球人類最終被二向箔壓成了薄片。唯獨她自己帶著助手坐上光速飛船溜走了。
  • 為什麼那麼多人討厭《三體》中的程心?
    作為一個《三體》讀者,其實,我也很討厭程心。程心是《三體Ⅲ·死神永生》的人物,她自由、平等、博愛、善良、仁慈、博愛、勤奮,並且當選為第二任執劍人。可是她卻是一個將地球文明、三體文明甚至宇宙毀滅的女人。但理性的人,做出的決定往往不會錯得太離譜。所以,維德、羅輯、章北海,雖然他們不可能完全是對的,但只有這樣的人,才能在整個世界危在旦夕的時候,擔當起這樣的責任,做出人類應該做出的決定。而程心呢?她的「自由、平等、博愛、善良、仁慈、博愛」這些優點,在特殊時代都變成了拖累。
  • 為什麼大家喜歡《三體》的葉文潔,卻討厭程心?
    看過《三體》的大家都知道,地球是被兩個女人毀滅的。始作俑者--葉文潔,終結者--程心。但是三體的讀者大多討厭聖母一般的程心,卻很喜歡始作俑者的葉文潔。作為一個《三體》粉絲,明人不說暗話,我欣賞葉文潔,很喜歡這個角色。對於程心,我是能理解她,但是也真的討厭她。葉文潔,她承受了太多了,換位思考,如果我們有跟她一樣的命運,早就恨透整個人類了。而我們的葉教主呢,她還是希望用高等的智慧來拯救人類,消除人性當中的惡!
  • 為什麼《三體》的讀者大多討厭程心,而不是討厭葉文潔?
    三體它本身就是一個整體它包含的一些規則和意識形態以及對人類文明的未來的思想體系的碰撞。至於喜歡誰討厭誰真的太低級了,大劉的每一部小說都有很深的思想內核。他希望讀者看懂的是這個而不是。以及,我們人類的善心,那不過是個功能,是個器官而已,不是什麼人類的本質啊,神性等等偉大的東西。離開水的魚,再也不是魚。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獸性失去一切。誰會反覆咀嚼這幾句話含義?程心代表的就是人性,而羅輯和韋德小心呵護的就是程心,自問一句,失去人性自己還是人麼?
  • 《三體》裡的人物,你最喜歡誰?
    因為《三體》出漫畫了,最近我又開始我的第四刷第五刷三體小說,然後發現好多「同志」,我們都是三體粉絲。說起三體,大家馬上想起討厭的程心,哈哈,雖然討厭的人有很多,但是喜歡的人也不少。比如葉哲泰、葉文潔、史強、薩伊、羅輯、東方延緒、章北海、艾AA、雲天明等等。你們最喜歡誰呢?
  • 《三體》:葉文潔復刻了她痛恨的惡,最終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
    很長一段時間裡,我仰望星空,腦海中有個疑問:被三體和平使者警告了之後,葉文潔為什麼還要回電?對於三體這本書,我的確被劉慈欣的講故事能力和深刻的立意折服,這也的確是目前為止我看過最好看的科幻小說。書裡面兩次要毀滅地球和人類的都是女性。
  • 《三體》中,程心做了那麼多貢獻,為何還被討厭?
    程心其實就是人類矛盾的表現,少部分人覺醒,面對強大的敵人,他們選擇抗爭,他們能站在高處看問題,他們能有更高的思想境界,而大部分人思想境界和看問題高度的差距,使這部分人選擇了順從,做出了當下對他們自己有利的選擇,用當下做個不恰當的比喻,看看美國。
  • 螞蟻會活成自己討厭的樣子嗎?
    這些不禁讓小師妹有些多慮,它能避開屠龍少年終成惡龍的宿命嗎?01.起步期:邊吃銀行剩飯邊聚集流量稍微關注阿里的朋友一定都知道,阿里的使命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說白了就是為小微企業服務,這個理念幾乎貫穿了阿里系整個生態系統。螞蟻金服作為阿里爸比的親兒子,完美地繼承了這個基因。它的招股說明書裡,也清清楚楚地寫著這一使命。
  • 《流浪地球》這麼火,為什麼《三體》沒人拍?劉慈欣終於說出原因
    但是讓很多粉絲都不解的是,《流浪地球》都已經改編成電影了,可是為什麼《三體》卻遲遲沒有影視化的消息呢?究其原因,主要還是由於目前國內的科幻電影技術還處於起步階段,如果拍攝《三體》,很難將其中的內容100%還原,換句話說,因為大家不想毀掉經典,所以暫時沒有人敢拍。
  • 請記住:這三個人間接導致了太陽系的毀滅
    【承接上文】之前已經分析過了,葉文潔在她的生命中遭受了至少三次以上情感上致命的背叛,導致她陷入「黑化」的深淵。值得注意的是,這三次情感的背叛和打擊只是讓個人感情清零,引導葉文潔逐步變成一個情感絕望而寄希望於三體文明拯救地球文明的理想主義者。
  • 三體星人為什麼算不對飛星?
    在上一節,我們講了兔崽子函數的複雜性,下面我們繼續探討「混沌」的概念。《禮記》中有一句話:「君子慎始,差若毫釐,謬以千裡。」大家看前四個字「君子慎始」,如果翻譯成物理語言,就是:正經人應該謹慎的選擇初始條件。初始條件為什麼這麼重要呢?「差若毫釐,謬以千裡」,如果初始條件有些許的不同,也許事物最終的運動、發展變化會完全不同。
  • 鬣狗一般被人討厭,這是為什麼?
    狗是人類最親近的動物,但鬣狗往往是人類最討厭的動物。鬣狗明明叫狗,長得也像狗,但它不是狗。鬣狗不是我國的原產動物,歷史上無文字記載。兇猛的鬣狗鬣狗為何多被人類討厭,有如下幾方面因素:一是鬣狗是動物界有名的「機會主義者」。除了自己捕獵之外,還經常搶奪其它肉食動物所捕獲的獵物,比如花豹、甚至獅子等。
  • 為什麼楊振寧看過《三體》後說:我曾經看過《三體》,卻看不下去
    但是在採訪過程中,當記者提到科幻小說巔峰巨作《三體》時,楊振寧卻說道:「我曾經看過《三體》,卻我看不下去。眾所周知,《三體》是我國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的作品,此前劉慈欣憑藉《三體》,獲得了素有「科幻界諾貝爾獎」之稱的雨果獎,而且是亞洲範圍內首次獲獎。
  • 為什麼《三體》要拍成電影這麼難?
    不過好在,《三體》電影終於沒能如約而至,讓粉絲們至少還保留了一絲希望。《三體》電影上映時間一推再推,去年更是有很多人爆出《三體》無法如期上映的一些內幕。很多人也很好奇,《三體》電影為什麼會這麼難產呢?作為一名影視專業出身的小編,下面小編就從影視專業的角度來談一談為什麼《三體》的影視化很難。
  • 三體文明發展到了什麼地步?《三體.地球往事》解讀
    而三體文明顯然已經達到了2型文明。那麼有的人會問,在這種情形下,當時地球上的大國為什麼還要相繼組建巨型電磁發射裝置,葉文潔為什麼能成功向宇宙發射超過0.7型文明功率的信號?但是她對此並沒有多少悔過,因為她心裡在文革時期遭受了莫大的摧殘,在《地球往事》中,她經常認為,她能活下來,就是為了這幾條信息而存在。我們來分析一下這三條信息:第一條是紅岸基地曾經發射過千萬次的官方信息,旨在尋找外星文明,和諧相處,所以不再重複。第二條信息來自8年後。
  • 《三體》:看起來「人畜無害」的聖母程心,為什麼一步步用善良毀滅...
    隨後,程心開始了三百年的冬眠,被喚醒時已經到了威懾紀元,喚醒她的原因是應大眾要求讓參加執劍人的候選。不料事情出奇的順利,資歷最淺的程心居然當選了。 為什麼實際上最不合適的程心卻最終能成功當選為執劍人呢?
  • 《三體》:不動聲色的這四個人,往往懂得恪守「黑暗森林法則」
    在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獄,就是永恆的威脅,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將很快被消滅,這就是宇宙文明的圖景,這就是對費米悖論的一種解釋。其實,做人也一樣,一個人,如果在這個紛繁複雜的社會,過多地暴露自己,那麼,自己也可能因此給自己招災惹禍。所以,在我們身邊,不動聲色的這四個人,往往懂得恪守「黑暗森林法則」,這樣的人,是一個真正聰明的,厲害的人物啊。
  • 四部門約談馬雲,螞蟻是否終會活成自己討厭的樣子?
    6、蓄力積累C端流量,而後把流量作為籌碼收割B端——這幾乎是整個阿里系最慣用的打法。7、君不見站在電子商務頂端的阿里,不斷地修訂著遊戲規則。而對企業而言最遺憾的事,莫過於打破壟斷後,成為新的壟斷者。畢竟,在成為既得利益者後,再要自我革命可太難了。央行等四部門聯合約談馬雲等螞蟻集團有關人員 螞蟻是否會活成自己討厭的樣子?
  • 外星人真的存在嗎,為什麼不聯繫我們?其實《三體》中早就有回答
    "這句問話引出的科學論題,被稱為"費米悖論。費米認為:外星人應該早就來到了地球才對,為什麼一直沒有關於外星人的蛛絲馬跡呢?這個問題也在困擾著許多科學家和科幻愛好者,以至於時至今日,這依舊是個引人討論的問題。
  • 《三體》:為什麼羅輯戰勝了三體人,卻被人類拋棄了?(下)
    同理,建立羅輯博弈策略矩陣如下:從上述矩陣可以看出:在羅輯計劃,三體總共有三種策略結果,最優的是「三體進攻」而「地球不廣播」導致「三體獲得地球」,其次是「三體不進攻」而「地球不廣播」導致「三體另尋出路」,最糟的是(無論三體進攻與否)「地球廣播」導致「兩個文明先後毀滅」。因此,擁有技術優勢帶來的策略優先選擇權的三體世界,在這組博弈中不存在最優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