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本品為菊科植物紅花 Carthamus tinctorius L.的乾燥花。
別名紅花、草紅花、紅蘭花、紅蘭、丹華、黃蘭、杜紅花、大紅花、紅藍花、南紅花
lizhan提供圖片點擊可放大
教材版採收加工夏季花由黃變紅時擇晴天早晨露水未乾時採摘,陰乾或曬乾。
性狀鑑別本品為不帶子房的管狀花,長1~2cm。表面紅黃色或紅色。花冠筒細長,先端5裂,裂片呈狹條形,長5~8mm;雄蕊5,花葯聚合成筒狀,黃白色;柱頭長圓柱形,頂端微分叉。質柔軟。氣微香,味微苦。
性能特點本品辛散溫通,入心、肝經。能活血而通暢經脈,散瘀而消癥止痛,善治瘀血諸證,兼寒者最宜。
紅花妙記最痛雪經紅花祛
紅花:止痛,活血,通經,祛瘀
主治病證(1)血滯經閉、痛經,產後惡露不盡。
(2)胸痺心痛,癥瘕積聚,跌打腫痛。
(3)斑疹色暗(配清熱涼血解毒藥)。
配伍紅花配桃仁:紅花辛散溫通,功能活血祛瘀、通經止痛;桃仁甘潤苦降性平,功能活血祛瘀、潤腸通便。兩藥相合,相得益彰,活血祛瘀力增強,凡瘀血證即可投用。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10g;或入丸散。小劑量活血通經,大劑量破血催產。
使用注意本品辛溫行散而活血力強,故孕婦及月經過多者忌服。
藥理本品有興奮子宮、擴張血管、改善微循環、降低冠脈阻力、增加冠脈血流量、抗心肌缺血、抗凝血、抗血栓形成、降血脂及抗炎等作用。
紅花的故事據宋代顧文薦《船窗夜話》載,新昌有一姓徐的婦女產後病危,家人請來名醫陸日嚴診治,待他趕到病人家,患者氣已將絕,惟有胸膛微熱,陸日嚴診後,考慮再三說:「此乃血悶之病,速購數十斤紅花方可奏效。」他用大鍋煮紅花,沸騰後倒入三隻木桶,取窗格放在木桶上,讓病人躺在窗格上用藥氣燻之。藥湯冷後加溫再倒入桶中,如此反反覆覆,過了一會兒,病人僵硬的手指開始伸動,半天左右,病人漸漸甦醒,脫離了險境,家人不勝感激。
-完-
小夥伴們好,先跟大家說句悄悄話。
因為微信更改了推送規則,推文不再按照時間線顯示,如果不點『在看』或者沒有『星標』,可能就看不到我們的推送了!
如果不想錯過五味古法中醫的精彩內容,就趕緊星標⭐我們吧!
【第五期】13本中醫經典書籍免費送
品牌傳播 | 企業專訪 | 投稿合作
請添加:QQ:40304452
溫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類藥方、驗方等僅供專業中醫人士參考學習,不能作為處方,請勿盲目試藥,本平臺不承擔由此產生的任何責任!
版權聲明:本文來源於網絡。我們分享文章、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此文出於學習分享、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無商業用途。若涉及作品內容、版權或其他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郵箱:2042938103@qq.com),立即處理。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發現更多生活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