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處東亞文化圈的韓國,為什麼大多數國民都信仰基督教?

2021-01-13 地史館

基督教自其被羅馬帝國接納之後,其就一直以著一種極其恐怖的速度不斷徵服人類的精神世界,到了18世紀後期時,無論是人煙罕至的非洲大草原、還是閉關鎖國的清朝、日本,幾乎可以不帶猶豫的說,只要是有人聚居的地方就一定有基督教傳播的痕跡。

韓國神父就職儀式

至現在,哪怕是對宗教存在最抗拒的中國,基督教教堂也都修滿了大街小巷、村落小鎮。據2014年的社會統計調查,全球總人口72億746萬,而廣義的基督徒就達到了驚人的23億7561.9萬,約佔據世界總人口的三成。而韓國則早在上世紀由一個儒釋道國家被完全改宗成了個基督教國家。

基督教進入朝鮮半島

在二戰期間,作為傳統儒釋道國家的韓國主要是以儒教和佛教為主,而二戰結束至今的不足百年時間裡,基督教就幾乎主導了多數韓國人的精神世界。

在2008年,支持信仰自由的韓國就曾針對對公民信仰問題進行了一次社會調查,在韓國的5000萬公民中,約有50.7%的宗教信徒,而其中基督教新教教徒高達876萬人,佔信教人口的38.7%。

二戰前夕,本完全支配韓國精神世界的儒釋道三教,如今只佔信教人口的0.9%,還有小部分信仰一些披著基督教外衣的邪教,而從這方面來講,完全可以視韓國為一個基督教國家。

從地理格局來看,韓國處在東亞偏北,北邊是同宗的朝鮮和信奉東正教的俄羅斯,西邊是對其有長遠影響力的華夏文明,而東邊是信奉神道教和佛教的日本,怎麼看,韓國也不應該是一個基督新教教徒比例高的國家,這到底是為什麼?

日本推動朝鮮的西化進程

1873年前後,朝鮮半島上在針對是守舊還是革新一事上發生了一場席捲全國的政變。霎時間,朝鮮從文官系統乃至軍隊幾乎癱瘓,所有人都在為自己儘可能的爭權奪利,遇事之後的執行效率不言而喻的低下。屋漏偏逢連夜雨,而就在這時,隔海相望的日本抓住機會發動了突襲。

1875年,兩艘英國製造的日本戰艦以演練為由闖入朝鮮境內,兵鋒直指朝鮮首都漢城的門戶「江華島」,朝方在感覺到被侵犯後鳴炮驅逐,但日本人卻以此為藉口,稱朝方先開的炮,隨即發動「反擊戰」。「雲揚」號、「第二丁卯」和「春日丸」號三艘戰船迅速破壞朝鮮半島的海岸線部署,不日便對江華島發動登陸戰。

當時的朝鮮官方忙著內鬥,對日本的小規模襲擊也就沒有放在心上,再次憑韓國那種落後日本幾百年的軍工水平,若不進入全國備戰狀態還真不一定等攔截的了日軍的突襲。

在當時日本炮艦的射程是朝鮮沿岸炮臺的兩倍以上,日本隔岸開火,朝方卻無可奈何,只能看著自己的炮臺、碉堡被炸的粉碎。再次,朝鮮軍艦準確的說應該是船,多以木質為主,而日本的三艘戰艦則是實打實的鐵甲艦,日軍甚至不需要開炮,單靠對撞就能輕鬆解決朝鮮艦隊。

等日軍上了岸朝鮮那些良莠不齊的兵又是被日軍碾壓,就這樣,日本零戰損破開朝鮮的國門,將整個江華島洗劫一空。

而正就是在這次事件之後,朝鮮當局見識到了西方文化的強大,本在朝堂中佔據主流位置的守舊派也漸漸失了聲。一直沿襲清朝的閉關鎖國政策也就在此時戛然而止,朝鮮也開始主動的引進西方文化與科技,基督教也就是在這時進入到了朝鮮人的世界裡。

開闢實學,救亡使存

起初,朝鮮人只是希望可以引進西方技術以及理科知識,因為西方思想會動搖官僚制的根基,所以朝鮮當局對西方的思想是完全不感冒。在朝鮮官方的支持下,朝鮮士大夫們結合西方理科知識開創了所謂「實學」,並在朝鮮境內廣為推廣。

但朝鮮掌局者依舊是學儒家思想的那批人,在掌權者的眼裡所謂的實學只不過是用來對抗日本的工具,因此並沒給予實學學者多少尊嚴與權力。這也讓實學學者一直心生不滿。

而在1878年時,在朝鮮實學學者的要求下,西方列強以軍事實力為基礎讓天主教成功入主朝鮮半島。

進入朝鮮後,在實學學者的催促下,天主教大力推廣教育,推廣簡單易學的諺文(類似於拼音文字。在此之前正式的文字是漢字,百姓學習難度很大);推廣社會平等和婦女解放(宣傳皇帝也是人、強調人有私人財產權、允許婦女自由改嫁、反對一夫多妻、不準虐待遺棄妻子、宣傳孩子是上天的恩賜、不準包辦童婚、不準重男輕女等)。

不過上述的這些並非是基督教在朝鮮成為主流的原因,而真正使基督教成為主流的則還要在此歸功於日本人。

1894年,朝鮮東學黨起義,視死如歸的東學黨死士在軍事素質上完全碾壓同時期的朝鮮軍隊,危難之際,朝鮮國王向宗主國清政府發出了求救信,並由此引發了中日甲午戰爭。清政府甲午戰敗後,做了中國上千年小弟的朝鮮,被納入到日本的勢力範圍。到1910年,朝鮮「自願」併入日本,正式淪為日本殖民地。

在日據朝鮮時期,日本在朝鮮半島上瘋狂掠奪資源,以日語取代朝鮮語實行奴性教育,但受限於西方列強,日本並沒有對西方傳教士和基督教造成一絲的侵害。正因如此,愈來愈多的朝鮮民眾開始放棄信仰佛教和本土宗教,開始信仰基督教。

從被日本侵佔後,朝鮮的基督教信徒就開始以著一種肉眼可見的速度增加,可能日本入侵的前一年大街小巷裡都是念「阿彌陀佛」的,一年後,甚至說一些為求保命的和尚也開始念起了阿門。

一方面,加入基督教可以一定程度上免受日本殖民的迫害,另一方面,較獨立的基督教可以避開日本的限制自行開展朝鮮語教育,培養和保護了朝鮮民族主義的發展,以至於後來反殖民統治的朝鮮民族主義者幾乎都來自基督教會。

韓國民主化進程中的基督教

之後到了1945年,日本撤出朝鮮,而朝鮮半島則由蘇聯和美國分而治之,南朝鮮也就是今天韓國的那一部分被美國割據。雖說美國一直強調自己是個政教分離的信仰自由國家,但實質上美國就是個基督國家,因此基督教在美國控制下的韓國徹底紮下根來,而朝鮮的基督教則被社會主義思想取代。

但在二戰剛結束的時候,韓國依然是一個保留著儒家傳統的佛教國家,信仰基督教的韓國人仍是少數,之所以後來能成為韓國「國教」,要感謝一個人,樸正熙。

樸正熙與樸槿惠

1961年,樸正熙發動軍事政變,韓國進入軍政府獨裁時期。為了維持自己的獨裁統治,樸正熙大肆迫害反對黨和民主人士,而受美軍保護的基督教在這一特殊背景下,為反對政治壓迫提供了可靠的信念和制度基礎,被譽為「亞洲曼德拉」的韓國民主鬥士金大中,就是基督教徒,在樸正熙時代多次組織教徒舉行抗議活動。

1980年,金大中等人領導的光州反政府遊

樸正熙遇刺身亡後,韓國進入動蕩的80年代,對於將來要走什麼樣的道路,韓國基督教堅定地站在了民主化這一邊,為民主活動提供了庇護,為分享反對意見和信念提供了公共空間,極大地推動了韓國的民主化進程,成為韓國政壇上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而在這一過程中,基督教也成為了韓國最大的宗教。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作為經典儒教國家的韓國,到現代卻突然成一個基督教國家?
    說起韓國文化,一般都認為是中華文化的縮小版——畢竟朝鮮半島受華夏文明輻射幾千年,影響極為深遠。但實際上,這些都已經是老黃曆了。如今的韓國,當紅的主流顯性文化並不是來自中國的孔孟之道,而是源自西方的基督教!據2005年之普查,韓國基督教徒已佔國民總數的30%以上。
  • 韓國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為什麼現在會成為基督教國家?
    韓國是一個東亞國家,並且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位於儒家文化圈。但是,我們會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韓國的第一大宗教是基督教,為什麼基督教會成為韓國的第一大宗教呢?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韓國的宗教史。
  • 為什麼基督教國家都很發達,而佛教「國家」卻很落後?
    寫在前面:為什麼基督教國家都很發達,而佛教「國家」卻很落後?在世界「三大宗教」中,佛教的信徒數量是最少的,只有5.5億人,並且大多分布在東南亞、東亞和南亞地區。  在中國,也有很多人信仰基督教。但是在中國的基督徒群體中,除了溫州人,都不是特別有錢。而中國的佛教徒,不乏富商大賈,至少在中產以上。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差別?
  • 邪教徒傳播肺炎,為什麼韓國宗教勢力這麼強?
    作者:李建秋由於疫情問題,首爾市長樸元淳已經召開緊急發布會,宣布為防止新冠病毒疫情擴散,要求臨時全面禁止在光化門廣場舉行集會,這本來也是為了整個韓國著想。結果韓國基督教總聯合會牧師全光勳率領的韓國泛國民鬥爭本部在周日強行在首爾光化門廣場舉行了集會。
  • 遍布首爾的十字架:基督教是怎樣徵服韓國的?
    答案很可能是韓國。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大城市,都能遇到來自韓國的傳教者。韓國基督教向海外派出了兩萬多名傳教士,甚至滲透到了阿富汗、伊拉克、約旦這類伊斯蘭教國家。傳教積極,是因為信教熱烈。1940年代,還只有2%的韓國人信仰基督教。到2014年,已有30%韓國人信仰基督教,基督教已成為韓國的第一宗教。
  • 除西方外,為什麼只有東亞才有發達國家?
    近代文明在歐洲產生,歐洲具有先發優勢,北美、大洋洲都是歐洲移民建立的國家,它們成為發達國家很容易理解。那麼,東亞又憑什麼有這麼多的發達國家(或地區)呢?1.古代受中華文化的影響,歷史基礎好。韓國是由箕子朝鮮和衛滿朝鮮發展而來,受中華文化的影響很深,後來又長期作為中原王朝的藩屬國存在,信仰儒家和佛教,使用漢字。
  • 超級毒王邪教徒引爆韓國疫情,邪教為什麼在韓國會泛濫成災
    這幾年韓國邪教泛濫日益成為人們關注的話題,從「歲月號」沉沒事件、樸槿惠「閨蜜門」事件甚至導致兩名中國年輕人遇難的「巴基斯坦事件」,都有韓國邪教的影子。而這幾年在中國街上、公車、餐館等地的「傳教者」中,大多數也是韓國邪教的信徒。那麼作為現代發達國家的韓國,為何會出現如此多的邪教呢?
  • 渾天儀出現在韓國紙幣上 文化傳承難分你我他
    中日韓越等國家,在歷史上都屬於「中華文化圈」或「儒教文化圈」,分享著共同的歷史文化傳統和思想價值觀念,而古代朝鮮的國家政治、禮樂文明、典章制度、風俗日用等,則受到中國文化影響尤甚。把共同的歷史文化傳統按照現代民族國家疆域強行進行分割,非要分個彼此你我,這是現代人的思維而不是歷史的真實。
  • 韓國為何是一個基督教國家?
    韓國是一個基督教國家,在整個亞洲,最徹底的基督教化國家便是韓國,新加坡和菲律賓。韓國已經號稱亞洲第一大基督教國家,而一些韓國的基督教徒甚至宣稱首爾是「遠東耶路撒冷」。韓國人傳統的薩滿巫教,佛教,甚至是儒家思想早已衰落,只有基督教一枝獨秀。
  • 成功神學及對基督教信仰的危害
    又如,2007年5月12日,趙鏞基在韓國東國大學佛教大學院演講時,表示說:「無論是基督教,伊斯蘭教,所有宗教都是平等的。佛教有佛教特有的『啟示』,基督教有基督教的啟示,我們要承認其方法上的差別相互對話,因宗教不同而相爭,是違反慈悲與愛的原理。」
  • 【深度】成功神學及對基督教信仰的危害
    又如,2007年5月12日,趙鏞基在韓國東國大學佛教大學院演講時,表示說:「無論是基督教,伊斯蘭教,所有宗教都是平等的。佛教有佛教特有的『啟示』,基督教有基督教的啟示,我們要承認其方法上的差別相互對話,因宗教不同而相爭,是違反慈悲與愛的原理。」
  • 科學家基督教信仰調查
    2、諾貝爾獎得主信仰基督教  諾貝爾獎得主大多出自西方基督教國家,絕大多數人有宗教信仰,有的有宗教身份甚至是宗教職業者。在639名(截止96年)得主中,不信仰宗教或宗教信仰淡漠者共21人。他們主要是來自前蘇聯和前東歐社會主義國家。而信仰各種宗教的有618人。
  • 韓國怎麼會有那麼多怪異乖張的新興宗教?
    中國、日本和半島等東亞民族都被人看作「無宗教民族」,雖然東亞除了外來宗教之外也有如道教、神道教和薩滿教等本土宗教,但整體來說這些宗教在東亞更大的程度是整合社會的禮儀,並沒有多少「信仰」的成分在內。 但戰後的韓國是例外。 韓國在戰後基督教迅速擴張。
  • 韓國版「康斯坦丁」來了!頂級小鮮肉與國民影帝的驅魔爽片
    近年來,韓國電影和電視劇開始熱衷拍攝與宗教有關的類型片,像去年的《鬼客》、《娑婆訶》、《黑司祭們》都引發了不小的關注。特別是刷新韓國票房紀錄的兩部《與神同行》,更是讓韓國電影主創們看到了宗教和神話類型片的巨大市場潛力。
  • 為什麼民國知識分子反對基督教
    我講兩個方面的內容:第一,今天聽了這麼多關於柏格理的講話,我也談一點對柏格理的看法;第二,我再講一下,為什麼基督教進入中國以後,會碰到這麼大的衝突?甚至在民國時期,知識分子還興起了一場「非基運動」。每位老師都有動力,根本不需要我激勵,他們的動力來源於傳播《聖經》,我只是搭建了一個組織平臺,大家一塊兒來合作,共同的奉獻的事業。這樣的行為,源於信仰的動機,我們屬於信仰行動者。通過這個事情,我就能更深刻地理解柏格理:你必須去做,因為這是使命。
  • 人為什麼需要有點信仰?
    而要保證動輒幾千萬、上億人的國家的社會秩序和相互信任,就需要這個國家的國民普遍相信一個關於這個國家的故事。我再直白的翻譯一下,赫拉利說這麼多的意思就是一個:這麼多人要團結在一起進行大規模的合作,唯一的可能就是他們會建構一個共同相信的故事。
  • 這個韓國邪教發動暴亂,不僅把國家坑沒了,還改變了近代東亞格局
    文:鼓浪隱士這幾年韓國邪教泛濫的現象,得到了不少人的關注。其實韓國民間宗教的問題,並非今日才有,在一百多年前,就有一個極端膜拜團體發動暴亂,間接導致了李氏朝鮮的滅亡,更改變了東亞格局。01中國的鴉片戰爭與日本的黑船來航後,西方列強開始進入遠東地區。
  • 邪教徒引爆韓國疫情,邪教為什麼在韓國會泛濫成災
    韓國大邱市,工作人員正在消毒,其身後建築張貼著新天地教會的宣傳廣告。 其實很多人不知道,韓國可以說是東亞最大的邪教活躍地,甚至有世界第二邪教大國的說法。目前,據韓國大邱市23日調查,在當地9336名新天地教會成員中,已經有1276人出現症狀,但仍有670人未聯繫上。韓國目前有超過三分之一的基督教信徒,已經成為一個基督教化國家,也是亞洲最大的基督教國家。基督教之所以能夠迅速「徵服」韓國,跟近代以來韓國受歐美文化尤其是美國的影響有關。二戰後,韓國在美國的幫扶下迅速崛起,基督教也迅速徵服了韓國人的「精神王國」。但這還只是外因。
  • 同在非洲,為什麼大多數國家都是黑人,摩洛哥人卻不是?
    非洲國家摩洛哥為什麼不是黑人?摩洛哥屬於非洲國家,是因為摩洛哥位於一塊叫非洲的大地,而不是因為國內有很多黑人才被定義為非洲國家,不過剛巧非洲很多國家都是黑人為主,但不代表摩洛哥一定要以黑人為主,才能屬於非洲國家。難道北美洲國家一定要以白人為主才可以嗎?
  • 基督教和猶太教都信仰上帝,兩教有什麼不一樣呢?
    至公元前1世紀,在猶太人的秘密教派中孕育產生出一種新的宗教,並在後來的發展過程中與猶太教分道揚鑣,這就是基督教。基督教徒奉耶穌為本教創始人。傳說耶穌出生在巴勒斯坦的伯利恆,他的母親瑪利亞被尊為聖母。基督教的經典《聖經》包括《舊約全書》和《新約全書》。基督徒認為猶太人背叛了和上帝的約定,所以要和上帝重新立約,於是有了「新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