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 | 我區基礎研究領域取一最新成果:運用椰果解決海洋石油汙染問題

2020-10-09 創新內蒙古

近日,內蒙古科技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賽華徵課題組在國際知名期刊《先進可持續系統》(Advanced Sustainable Systems)上刊登了「具有超潤溼性的細菌纖維素基油水分離膜材料的簡便綠色合成」(Facile and Green Route to Fabricate Bacterial CelluloseMembrane with Superwettability for Oiltability for Oilr)最新科研成果,該科研成果採用將微生物發酵而成的纖維素水凝膠機械打漿以後抽濾成具有水下超疏油特性的膜材料,實現了油水分離膜的綠色、便捷、節能、高效、節約成本等特點。

近年來,隨著石油化工行業及海洋運輸業的迅猛發展,包括海洋原油洩漏在內的油料汙染水體事件頻繁發生。如果油水混合物不能有效分離,不僅導致資源的浪費,而且會對環境造成嚴重汙染,甚至影響人體健康。

為了實現油水兩相的有效分離,科研團隊必須構造一種油水選擇性透過的分離膜材料,這就要求該分離膜具備特殊的浸潤性,即具有超疏水性或者水下超疏油性。其中,相對於超疏水的分離膜而言,水下超疏油的分離膜可以有效避免油汙堵塞孔道而引起了更廣泛的關注。科研團隊發現,目前這類水下超疏油型油水分離膜主要藉助化學刻蝕、化學修飾、層層組裝、3D列印等技術方法在基體材料的構築親水且粗糙的微納結構來實現,這一過程通常離不開相對複雜的化學處理或者精密設備,對於如何以更加綠色環保、簡便有效的方式來構築高效油水分離膜材料仍然是一個有待進一步解決的問題。

科研團隊研究發現作為營養成分之一添加到奶茶、果凍等食品的椰果(即由椰汁經微生物發酵而成的纖維素水凝膠),其微觀結構為直徑僅有20~80 nm的超細納米纖維絲構成的三維網絡。這種獨特的微觀結構以及纖維自身良好的親水特性使其呈現出優異的水下疏油特性,當把纖維素水凝膠將其泡進食用油中再撈出,發現椰果塊表面完全不沾油。基於這一浸潤現象,科研團隊在不破壞椰果塊微觀結構的情況下,通過打漿、抽濾工藝將其加工成薄膜,整個製備過程綠色、簡便,所得的薄膜可以實現水流快速通過而油滴不通過,油水混合物及水包油(O/W)型乳液的油水分離效率均超過99.7%。

據了解,相關科研工作正有本科生作為主要完成人參與其中,在此基礎上還獲得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支持,團隊成員在進一步拓展相關材料應用領域的同時,正積極發掘小小椰果塊的更大價值。

論文連結:

https://doi.org/10.1002/adsu.202000042

(基礎研究處)

相關焦點

  • 果凍裡的椰果 竟能解決油水分離難題
    來源:科技日報科技日報訊 (記者張景陽 通訊員胡紅波)記者10月16日從內蒙古科技大學獲悉,該校化學與化工學院賽華徵課題組近日在國際知名期刊《先進可持續系統》上刊登了一項最新科研成果,該科研成果將微生物發酵而成的纖維素水凝膠進行機械打漿,進而抽濾成具有水下超疏油特性的膜材料。
  • 海洋一所研究生研究成果連續發表
    近期,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2017級海洋化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吳丹妮同學,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國際TOP期刊上連續發表兩篇研究論文,推動一所研究生科研創新工作再結碩果。
  • 基礎研究 | 我區基礎研究領域取一新成果:稀土元素摻雜水滑石類電催化劑方面取得新進展
    近日,內蒙古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王蕾研究員課題組在國際知名期刊ACS Catalysis發表最新科研成果該研究在稀土元素摻雜水滑石類電催化劑方面取得新進展,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1802320, 21965024)、內蒙古傑青培育基金(2020JQ01)和內蒙古大學人才啟動基金(21300-5195102)等項目的支持。
  • 海洋一所海洋化學專業研究生的研究成果在國際TOP期刊上連續發表
    中國網5月15日訊 近期,海洋一所2017級海洋化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吳丹妮同學,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國際TOP期刊上連續發表兩篇研究論文,推動海洋一所研究生科研創新工作再結碩果。在導師陳軍輝研究員和何秀平副研究員的指導下,吳丹妮同學聚焦海洋藻毒素檢測及環境行為研究,通過不懈努力、刻苦鑽研,在近海養殖環境海洋藻毒素賦存特徵、時空變化規律和溯源,以及貝類養殖區海洋藻毒素汙染監測和風險預警技術領域取得了創新性研究成果。
  • 基礎研究 | 我區石墨烯基礎研究領域取得新研究成果
    近日,內蒙古農業大學副教授郭澤宇在納米材料國際知名期刊《碳》(Carbon)發表基於納米纖維模板法製備中空石墨烯微管及在場發射中的潛在應用(Hollow『graphene’microtubes using a polyacrylonitrile nanofiber template and their potential applications of field emission」)的最新成果
  • 海洋汙染需社會共同關注 保護渤海生態從我做起
    在這樣一則簡單的網絡調查中,眾多網友轉發關注,然而回答卻是無言——「除了憤怒還能做什麼呢?」就像一顆石子投進大海聽不見回聲。海洋汙染不容忽視老百姓在海洋保護意識上的淡漠,很大程度是源於不了解。「可能感受比較明顯的就是海洋產品數量的銳減,餐桌上的魚蝦種類少了。但除此之外,沒有獲取信息的渠道,這就更需要媒體去呼籲,社會共同去關注。」
  • 近日,中國石油大學(華東)這一研究成果在國際頂刊發表
    最新研究表明,氧缺陷調控是優化材料的電子結構、改善活性位點數量以提高電化學性能的高效手段。但是,常見的化學還原、高溫煅燒、等離子刻蝕等策略存在高能耗和可控性低等問題。目前,對過渡金屬氧化物材料進行可控且高效的缺陷調控,以進一步開發其儲能性能進而實現市場化的開發利用,仍然非常具有挑戰性。
  • 海洋一所首度在土地科學TOP期刊發表最新研究成果
    日前,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海岸帶科學與海洋發展戰略研究中心科研人員在海岸帶空間評估與政策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研究成果發表於土地科學研究領域的國際知名學術期刊《Land Use Policy》。這是海洋一所首次以第一署名單位在該領域SSCI一區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
  • 頭條 | 我區基礎研究領域取一重要成果:馬鈴薯新種質創新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植物學報》(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上刊發了「利用小孢子培養技術創製用於馬鈴薯遺傳研究的新體系」(Developing a new model system for potato genetics by androgenesis)最新科研成果。
  • 海洋石油汙染處理方法
    北極星環保網訊:海洋石油汙染成為海洋汙染的主要類型,對海洋水生環境造成了極大的破壞,而溢油成為石油進入海洋的主要方式,如何對溢油事故進行有效的預防和處理成為治理海洋汙染的關鍵所在。隨著對海洋認識的深入,人類認識到海洋資源是本世紀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主要資源。
  • 進展 | 我區食品基礎研究領域取得新研究成果
    近日,內蒙古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王俊國教授課題組在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食品化學》(Food chemistry)刊發了「基於培養基緩衝鹽提高生物膜合成量以改善植物乳桿菌LIP-1冷凍乾燥存活率的研究
  • 我國石油滲漏汙染問題亟需引起重視
    石油滲漏汙染成為我國環境保護中面臨的新問題。 什麼是石油汙染?石油汙染是指石油開採、運輸、裝卸、加工和使用過程中,由於洩漏和排放石油引起的汙染,主要發生在海洋。石油漂浮在海面上,迅速擴散形成油膜,可通過擴散、蒸發、溶解、乳化、光降解以及生物降解和吸收等進行遷移、轉化。
  • 海洋環境汙染案件的舉證責任問題:最高法院最新指導案例之初步分析
    眾所周知,環境汙染案件問題,尤其是海洋環境汙染案件,舉證責任的分配可能是案件走勢的一個關鍵點。仔細研讀第127號指導案例相關內容可見,該案和最高院之前有關案例裁判思路似乎有些細微的差別。鑑於此,筆者通過對比最高院類似的案例以及本指導案例,分析如下: 一 海洋環境汙染案件舉證責任問題概述 在一般的民事侵權訴訟中,根據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如果原告不能提供充足的證據證明其請求成立,則要承擔敗訴的風險。
  • 基礎研究新進展和新成果
    (一)科學前沿領域取得的原創性成果  1.納米科學、生命科學、信息科學、地球科學、數學、物理學和化學等學科的若干領域在SCIENCE、NATURE及相關學科一流雜誌發表了系列重要論文,在國際上佔據了重要的一席之地。
  • 菌糠強化微生物降解石油汙染土壤修復研究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摘要:採用菌糠協同高效石油烴降解菌 Microbacterium.sp.Q2 進行石油汙染土壤修複試驗研究,分別設置菌糠固定化微生物組(SIM)、菌糠-游離菌組 (SMSB)、菌糠單獨組(SMS)和對照組(CK)4 組修復實驗。考察不同處理方式下對石油汙染土壤微生物數量、酶活性和石油烴降解效果的差異性並確定 石油汙染土壤的最佳修複方案。
  • 每日一星|丁德文:從凍土到海洋
    它們在我眼中比生命更重要。」近30年時間,丁德文從冰川、凍土、河流、沙漠、平原到高山,在廣泛的領域都有著獨到的科學思維和新穎的理論、技術,創立了凍土熱學學科,開拓了寒區工程凍土技術領域,奠定了中國寒區工程熱學研究基礎,在寒區鐵路、公路、油氣開發、生態建設、資源開發等領域作出了重要貢獻,填補了中國寒區熱工領域的空白,一些成果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 SCI期刊分析:能源領域的優質期刊,JCR一區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一本能源領域的優質期刊,JCR一區,影響因子5分+,年發文量2千篇,國人友好,免版面費的期刊:Fuel。感興趣的同學可以了解一下哦!能源研究是當今全球的一大關鍵問題。期刊則走在能源研究的前列,發表燃料科學基礎研究、環境和汙染等內容。
  • 可燃冰資源引多國關注 為石油天然氣替代品
    利用可燃冰 人類剛剛邁出一小步「可燃冰」深藏在海底和陸域深處,迄今關於「可燃冰」儲量和可採多少年,都是估計,不同研究機構和專家提供的數據差距很大。一些國家都在進行科學勘探,以大體查清儲量、分布和特點,這是進行有效開發「可燃冰」資源的前提條件和基礎。
  • 海洋石油工程項目成本管理研究
    其次,海洋石油工程的數位化程度在不斷提升,進一步提升了海洋石油工程的複雜性,而如何提高項目成本管理水平也成為了海洋石油工程都應重視並研究的重要內容之一。本文就上述內容展開詳細探究。2 研究意義隨著我國有關部門以及石油工程企業對海洋石油工程項目的越發重視,推動了海洋石油工程項目數量和規模的擴展,不僅促使我國海洋石油工程行業逐漸向國際市場靠攏,也使得我國海洋石油工程逐漸向深海領域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