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稀土元素摻雜水滑石類電催化劑材料研製取得新進展
記者16日從內蒙古大學獲悉,該校化學化工學院王蕾研究員課題組近日在國際知名期刊ACS Catalysis(美國化學學會催化期刊)上發表最新科研成果:釔調控鎳鐵層狀氫氧化物電子結構增強半導體光電催化性能。該研究結果是國內稀土元素摻雜水滑石類電催化劑方面取得的新進展,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多個項目的支持。
-
基礎研究 | 我區半導體抗光腐蝕研究取得新進展
Ed.)刊登了內蒙古大學王蕾研究員課題組的「鈍化層助力BiVO4抗光腐蝕研究」(Stable Co-Catalyst-Free BiVO4 Photoanodes with Passivated Surface States for Photocorrosion Inhibition)最新研究成果。
-
新材料研究熱點:稀土高分子材料
稀土高分子泛指稀土金屬摻雜或鍵合於高分子中的聚合物。這類稀土高分子材料,一方面是利用稀土元素因其電子結構的特殊性而具有諸多其他元素不具備的光、電、磁等特性;另一方面是利用合成有機高分子所具有的原料豐富、合成方便、成型加工容易、抗衝擊能力強、重量輕和成本低等優點,巧妙地將兩者特性結合起來而開拓出來的在國民經濟和科學技術中有著廣泛應用的一類新材料。
-
基礎研究新進展和新成果
(一)科學前沿領域取得的原創性成果 1.納米科學、生命科學、信息科學、地球科學、數學、物理學和化學等學科的若干領域在SCIENCE、NATURE及相關學科一流雜誌發表了系列重要論文,在國際上佔據了重要的一席之地。
-
進展 | 我區食品基礎研究領域取得新研究成果
近日,內蒙古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王俊國教授課題組在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食品化學》(Food chemistry)刊發了「基於培養基緩衝鹽提高生物膜合成量以改善植物乳桿菌LIP-1冷凍乾燥存活率的研究
-
基礎研究 | 我區石墨烯基礎研究領域取得新研究成果
近日,內蒙古農業大學副教授郭澤宇在納米材料國際知名期刊《碳》(Carbon)發表基於納米纖維模板法製備中空石墨烯微管及在場發射中的潛在應用(Hollow『graphene’microtubes using a polyacrylonitrile nanofiber template and their potential applications of field emission」)的最新成果
-
基礎研究|我區新型磁相變材料研究取得新進展
,該研究在新型磁相變材料方面取得重要研究進展。該研究依託內蒙古自治區功能材料物理與化學重點實驗室,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外國青年學者研究基金項目(51850410514)和地區科學基金項目(51961033)的資助。創造新材料並理解新材料結構與性能之間的關聯,可以極大促進未來技術的發展。
-
中國石油大學吳明鉑團隊在電催化還原CO2領域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吳明鉑教授領銜的新型碳材料團隊在高活性金屬氮碳材料電催化還原二氧化碳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論文《高分散鐵氮氧五配位單原子催化劑高效電催化還原二氧化碳》(Hierarchically micro- and meso-porous Fe-N4O-doped carbon as robust electrocatalyst for CO2 reduction)在國際材料領域權威期刊Applied Catalysis
-
稀土材料在VOCs降解中的應用研究進展
稀土元素獨特的4f電子層結構使其功能也更加多元化,這些元素自身具備催化能力,同時還可以作為添加劑或助催化劑,與VOCs的Lewis酸根配位形成化合物,使更多的VOCs得以吸附在催化劑表面,進而提高主催化劑在各方面的催化性能,其中在實際工業應用中研究最多的是抗老化能力和抗中毒能力方面的提升。
-
頭條 | 我區基礎研究領域取一重要成果:馬鈴薯新種質創新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植物學報》(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上刊發了「利用小孢子培養技術創製用於馬鈴薯遺傳研究的新體系」(Developing a new model system for potato genetics by androgenesis)最新科研成果。
-
過渡金屬高氧化價態研究取得新進展
原標題:過渡金屬高氧化價態研究取得新進展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的資助下,復旦大學化學系教授周鳴飛研究組等在高氧化價態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論文於10月23日發表在國際刊物《自然》上。該項研究成果由復旦大學化學系的周鳴飛課題組聯合德國柏林自由大學、清華大學以及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等單位的科學家共同完成。
-
《科學進展》:電催化劑研究取得進展 高效電解氫更近一步
原標題:《科學進展》:電催化劑研究取得進展,高效電解氫更近一步 來自康奈爾大學、俄勒岡州立大學以及阿爾貢國家實驗室的研究人員近日取得新成果,使得從水中高效地大量生產氫氣更接近成為現實
-
青島科技大學科研人員在光催化、電催化劑、環境傳感器等領域取得...
導讀近日,青島科技大學科研人員在光催化烯烴雙官能團化、酸性介質水氧化電催化劑、環境傳感器、自修復有機矽應變傳感器等領域取得新進展。跳轉閱讀→1、化學院郭維斯副教授在光催化烯烴雙官能團化領域取得新進展1,3-二烯的選擇性雙官能化是一個有挑戰性的研究領域,該類反應可以從易得的原料出發轉化成高度官能團化的有用分子。含氮化合物廣泛存在於生物活性天然產物和藥物分子中,引入氨基或其等效基團的1,3-二烯雙官能團化最近得到了快速發展。
-
華中師範大學在電催化還原CO2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電催化二氧化碳還原反應(CO2RR)可以通過可再生能源電能將溫室氣體二氧化碳轉化為有價值的化學物質和燃料,對可再生能源的存儲和緩解氣候變化都至關重要,從而吸引了國際研究領域的廣泛關注,其中的關鍵是高效催化材料製備以及相關催化機理。
-
寧夏大學科研人員在光催化產氫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MBA中國網訊】近日,寧夏大學省部共建煤炭高效利用與綠色化工國家重點實驗室馬保軍副研究員課題組,在光催化產氫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IF=14.229)上。
-
合成甲醇催化劑改性研究
CO2是造成溫室效應的主要氣體,如何抑制全球變暖並對CO2進行資源化利用引起了世界各國的普遍關注,對其的研究也不斷地深入。CO2是重要的碳源,利用CO2催化加氫合成甲醇是二氧化碳的化學固定方法之一,受到國內外化學工作者的廣泛關注,並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4-7]。
-
大連理工大學在化學模擬生物固氮研究取得新進展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資助號:20676019,20972023,21076037,21231003)的大力支持下,大連理工大學精細化工國家重點實驗室曲景平教授的「小分子活化與仿生催化」研究團隊,在化學模擬生物固氮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他們設計合成了一類新型鄰苯二硫酚橋聯雙核鐵配合物,建立了雙鐵分子仿生化學固氮新的功能分子模型。
-
中國科大在碳基催化劑電催化析氫研究中取得進展
近年來電解水制氫受到廣泛關注,尋找能替代貴金屬的廉價高效的電催化劑成為當下研究熱點。石墨烯由於具有良好的導電性、優異的化學穩定性以及易於化學修飾等優點,引起了科研人員的廣泛關注,人們致力於將其發展成為高活性的電解水制氫催化劑。
-
稀土金屬摻雜黃色氧化鎢
稀土元素是我國的豐產元素,易產生多電子組態,其氧化物具有多晶型、強吸附選擇性、熱穩定性好以及摻雜後光催化劑的光吸收波段移向可見光區等特點。 有研究表明,摻雜了稀土元素的WO3粉體的光催化反應效率得到了提高。 那麼,你知道稀土金屬摻雜提高黃色氧化鎢光催化活性的原理是什麼嗎?
-
河北科技大學理學院研究團隊兩項成果取得新進展
近日,河北科技大學理學院王德松教授研究團隊在構建負載型銀納米催化劑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成果發表在催化領域頂級期刊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 (2021, 283, 119592, IF="1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