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只是某種生物眼中的微觀世界?科學家:放心,它們看不到我們

2020-12-04 火星來的探索家

有人說宇宙是無邊無際的,我們人類永遠找不到它的邊界,也有人說,有始定然也會有終,宇宙再大終歸是有盡頭的。那麼,宇宙究竟是無限大,還是真的存在邊界呢?有科學家聯合量子領域專家做過一個實驗,拿宏觀宇宙與微觀世界進行比較,其目的就是為了判斷出宇宙究竟是不是無限大的,微觀世界是不是無限小的。

經過研究與分析,最終他們得出了一個結論:宇宙萬物可能並無大小之分,事物可以大到沒有極限,也可以小到沒有極限,所有事物的大與小,只是我們人類站在自己的角度去做出判斷的。這像極了中國古人所說的一句話「大而無外,小而無內。任何一物,沒有一物不如是。」

這是一個非常刺激的想法,也是一個非常大膽的實驗。有網友問,是什麼原因讓兩位專家願意相信這個結果?事物怎麼可能沒有大小之分呢?大就是大,小就是小,絕對可以區分的出來啊。事實上,科學家做出這個判斷是有一定原因的。通過科學家們多年來對宇宙的探索,他們確實發現了一些不對勁的地方,因為不管他們怎麼努力尋找,就是找不到宇宙的邊緣。

大家對銀河系可能並不陌生,銀河系裡面有大約1000-4000億顆恆星,再加上每個圍繞恆星旋轉的行星和圍繞行星旋轉的衛星,銀河系內天體的數量絕對是一個天文數字。而目前人類的太空望遠鏡已經可以看到137億光年距離之外,在這個範圍內,人類又發現了大約2萬億個銀河系級別的星系。如此大的範圍內竟然都沒有找到宇宙的邊緣,而這2萬億個星系也僅僅被科學家定義為已知宇宙。

對此,有科學家猜測,宇宙可能真的是無邊無際的,宇宙也許並沒有邊界的存在。另一邊,量子領域的專家們對微觀世界也在進行著研究。人類最開始發現了細胞,認為細胞夠小了,但隨著人類科技的不斷發展,他們又可以看到更小的物質內的微觀世界。細胞之後又有了更小的分子出現,再接下來原子、質子、中子、夸克的出現讓科學家不得不去認清一個事實,那就是,如果人類科技允許,我們所能發現的物質可以無限的小下去。

有相關領域專家稱,也許我們認為微觀世界很小,但是在微觀世界裡並不一定沒有其他維度的生命存在。宇宙儘管無限大,也有可能只是某種巨大生物眼中的微觀世界,它可能都無法察覺到人類的存在。如果事實真的是如此,宇宙中的許多問題都將變得容易解釋,我們無法想像出無限大是多大,無限小是多小,因為這可能是人類思維的極限。對此,小夥伴們有沒有自己的看法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宏觀宇宙源於微觀世界?科學家:把原子放大十億倍將呈現宇宙框架
    實際上,原子並不是最小的物質,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如果將原子這樣小的物質放大十億倍後,會是一番什麼景象,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看看吧。大部分科學家喜歡在茫茫太空中探索適宜人類居住的類地行星,盼望著有朝一日人類能夠殖民這些星球,但是這樣艱巨的任務並不是在短時間內就能完成的,就算我們發現了適合人類居住的類地行星,以人類目前的科技來講,我們也到不了那裡。
  • 四維生物在宇宙中會存在嗎?人類或許只是它們眼中的螞蟻
    螞蟻是自然界中比較奇特的生物,雖然螞蟻的個頭很小,人類一根手指就能夠將螞蟻給輕鬆的捏死,但螞蟻假如團結起來,那麼威力是巨大的,可以很確定的說,哪怕是一頭獅子敢惹怒一群螞蟻,那麼這個獅子或許在不久就會命喪黃泉。可能你會疑問,為什麼我們要談螞蟻。
  • 樹葉放大一億倍,微觀成為宏觀,科學家發現「第二宇宙」。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在更小的生物眼中,世界是什麼樣子的?對於微生物來說,一個生物的身體是否就是整個宇宙呢?在人類無法觀察的宇宙角落中,更加微觀的世界裡,是否存在更多精彩的宇宙呢?這個觀點或許是正確的,因為在弦理論中,更高的維度就隱藏在我們的宇宙中,只不過這些高緯度很小,小到人類無法觀察。把我們身邊十分常見的樹葉放大一億倍,會看到什麼呢?
  • 我們看到的世界是真實的嗎?還是只是某種設定的程序?
    我們常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那麼我們眼睛所看到的是真實的嗎?先說我們看到的影像資料,那些所謂的大片戰爭場景,幾乎都是通過後期合成而來,真實的場景或許就只是一個人和一塊幕布,僅此而已!但你看到的效果卻是令你熱血沸騰!你或許會說電影本來就不是真實的世界,那肯定只是視覺上的效果,那麼我們回到我們的真實世界來看看。
  • 科學家把樹葉放大一億倍後,發現了一個神奇的「微觀宇宙
    宏觀的宇宙尺度和微觀的原子結構進行對比,會讓人感覺到沉迷和美麗,有些時候,會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有沒有可能我們的宇宙對於更高維度的存在來說,其實也只是微觀的組成部分呢? 當我們把一片樹葉去不斷放大一億倍後,到最為微觀的原子級別,又會看到什麼美麗的景象?科學家發現了一個「微觀宇宙」。
  • 科學家把樹葉放大一億倍後,發現了一個神奇的「微觀宇宙」
    宏觀的宇宙尺度和微觀的原子結構進行對比,會讓人感覺到沉迷和美麗,有些時候,會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有沒有可能我們的宇宙對於更高維度的存在來說,其實也只是微觀的組成部分呢?當我們把一片樹葉去不斷放大一億倍後,到最為微觀的原子級別,又會看到什麼美麗的景象?科學家發現了一個「微觀宇宙」。
  • 微觀世界與宏觀宇宙究竟有哪些不同?科學家為何說它們如此相似?
    微觀世界的意思就是,通過對物體的放大所呈現出的極其微小的物質世界,而宏觀宇宙指的是我們所生存的這個宇宙。這兩者一個無限小一個無限大,看似不相關,但是它們之間卻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繫。為什麼要這樣說呢?其實科學家已經給過我們答案了,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這兩者之間的驚人相同之處。通過科學家對微觀世界和宏觀宇宙的對比發現,這兩者之間竟然有著非常多的相似之處。科學家發現,宇宙並不是雜亂無章的,而是非常的有規律,整個宇宙都處在一種粘乎乎的狀態之中。而在微觀世界裡,也是如此。
  • 用「多重宇宙論」可以解釋微觀世界的「疊加態」嗎?
    這種狀態只有在微觀世界才會明顯,因為我們從未在宏觀世界看到過這種狀態,但這種狀態的原因是我在前一篇文章中沒有向您解釋過。今天我將集中討論這個問題。首先,為了照顧那些沒有讀過我的「疊加態」文章的朋友,我簡單地說一下什麼是疊加態,也就是說微觀粒子有一種「同時處於多個位置」的狀態,但這種狀態在宏觀世界中是從來沒有見過的。
  • 微觀世界的一些難題,讓科學家懷疑,宇宙是被「模擬」出來的程序
    每個人的心中,對於宇宙都有不同的理解,同時在每個人的眼中宇宙都是不一樣的,但是每個人都擁有屬於自己的自我意識,因此很多時候人類都會產生一個錯覺——宇宙是為我而生,這樣的錯覺經常會發生,由此就有人產生了一個疑問,我們的宇宙是真實的嗎?
  • 原子的結構和宇宙驚人的相似,科學家:宇宙可能就是一個微觀世界
    學過物理學的可能都知道這麼一個基本事實,那就是我們的原子內部是由原子核和圍繞原子核不斷運轉的電子組成,與此同時,我們的宇宙中無論是太陽系的結構還是其他星系的結構都和原子的結構驚人的相似,於是就有科學家提出宇宙可能就是一個微觀世界的觀點。
  • 若有某種生物比人類大一億倍,它會是啥樣子?看科學家怎麼說
    既然如此,有人就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宇宙中是否也有某種生物比人類大一億倍?如果有,它會是什麼樣子?對於這個問題,或許可以拿科學家曾經在冥王星上拍攝到的一組照片來解答。照片上有一隻很大的生物吸引了科學家的目光,它看上去像一隻巨型的蝸牛,體型非常龐大。
  • 人類用顯微鏡觀察微觀世界,會不會有比宇宙大巨型生物在觀察人類
    這就是人類看到的微觀世界,對於細胞,人體有大約500萬億~600萬億個細胞,所以對於細胞來說,人類的大小可能像星系,而細胞則是一顆顆的恆星,對於分子或者更小的物質,人體又更像一個宇宙。而人類所居住的地球相對於這些微觀的粒子又是更大的一個存在。
  • 生活在四維空間的生物,眼中的世界是怎樣的?科學家也沒想到!
    生活在四維空間的生物,眼中的世界是怎樣的?科學家也沒想到!一直以來,人類都在苦苦尋找外星人,外星人到底存不存在,是一個亙古難題。自科技迅速發展後,人類不再局限於吃喝玩樂,將所有的精力全部集中在研究外星人、多維生物身上,這些問題困擾了我們多年,或許這些生物全部生存在同一個維度空間中,也就是所謂的四維空間。很顯然人類長期生存於三維空間,無法看到四維空間的事物。生活在四維空間的生物,眼中的世界是怎樣的?科學家也沒想到!鬼神之論真實存在嗎?
  • 宇宙秘密大起底,你以為的無盡宇宙,有可能只是一顆原子?
    如今最困擾人類的問題,除了生命的起源之外,就是關於宇宙的奧秘。千百年來,人類一直在探索宇宙,宇宙的真正模樣到底是什麼,是人類一個永久性的研究課題。雖然從幾百年前開始,科學家們就已經可以藉助天文望遠鏡等一系列科技產品來窺探宇宙真實的樣子。
  • 黎曼幾何證明了高維空間的存在,為什麼我們卻看不到高維生物?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在人類看來,高維空間就好像是神一般的存在一樣,就好像二維世界裡的生物在我們面前都變成了一個平面,特別的不堪一擊一樣,在高維空間裡,人類的一切活動,包括這個世界上萬事萬物的活動規律,他們都可以看得明明白白,我們在他們眼前,可能就變成了一本漫畫一樣,只要他們願意,他們隨時都可以讓我們飛灰湮滅。
  • 讓我們一起走進微觀世界,您將看到一個不一樣的世界
    人類從來就是充滿好奇心的生物,人類對未知世界的探索和發現伴隨著人類生存繁衍的整個過程。在人類發展的歷史長河中,人類不斷探索未知領域,從森林到海洋,從沙漠到冰川,到處都留下了人類探索的足跡。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科學研究的不斷深入,微觀世界逐漸進去了人們的視野,對微觀世界的探索成為了人們津津樂道事情。
  • 微觀世界:「宇宙」可能是這樣存在的
    人類一直在探尋宇宙的大小,試圖通過各式各樣的天文望遠鏡找尋到宇宙的盡頭,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一直遵循著宇宙相對論,量子力學等已知物理學知識,然而真的宇宙就一定要像你想的那樣嗎?科學家通過對微觀世界的觀察,發現微觀世界與宏觀宇宙極為相似,並且基本結構也大致一樣,如果真的可以將原子放大10億倍,那麼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極有可能就是一個宇宙的模型。
  • 看繪本《微觀世界》:跟孩子一起了解那些我們看不到的小生命
    書中選擇了10個我們比較熟悉的微觀場景:盛大的水中芭蕾、海灘隱士的秘密生活、海底的幽暗派對、床上微叢林、攻擊皮膚的親密敵人、攻佔廚房的迷你貪吃鬼、森林土壤中的大工廠、一叢苔蘚的復甦、死水下的不眠之城、河中小民的英勇鬥爭。下面,讓我們跟隨作者,一起去認識由微型生物和其他生物一起構成的豐富多彩的微型世界吧!
  • 宇宙總共有「十一維」,那為什麼我們看不到其它維度?你知道多少
    宇宙總共有「十一維」,那為什麼我們看不到其它維度?你知道多少?我們目前認知的空間是典型的三維空間,在此空間中存在長寬高三個維度。在第三維度中,時間對於人類來說具有高度的不可逆性,即我們無法穿越回過去,也無法提前去往未來,擺在我們眼前只有當今。
  • 我們的一天,在外星人眼中到底是多久?
    我們要知道,宇宙之大無奇不有。很多生命往往都超越我們常規理解,比如它們很多都可能以氣態、液態、甚至純能量體形式存在。,其時間尺度是有巨大差異的,假如存在地外生命,它們有可能存在於微觀世界,也有可能存在於宏觀世界,但兩者的時間尺度是絕對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