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菇菌是一種腐生菌,其可作為藥食兩用的真菌,具有性平、味甘的特點,可利五臟、助消化、滋補、抗癌、治療神經衰弱。猴菇菌一般是野生生長在大樹的高處,大的可達到數十斤重。在多雨季節比較多見。因其外形似猴子的頭,故俗稱猴頭菇或猴菇。
雞樅又名雞宗、雞松、雞腳菇、蟻樅等,是一種美味山珍,稱之為菌中之王,其肉肥碩壯實,質細絲白,味鮮甜脆嫩,清香可口,可與雞肉媲美,故名雞樅。它含有鈣、磷、鐵、蛋白質等多種營養成份。雞隊吃法很多,生熟炒煮作煲湯皆宜,滋味均極鮮美。雞樅產季為每年的六至九月,多半生長在未受汙染的紅壤山林的半山坡上。
松茸,學名鬆口蘑,別名松蕈、合菌、臺菌,隸屬擔子菌亞門、口蘑科,是松櫟等樹木外生的菌根真菌,具有獨特的濃鬱香味,是世界上珍稀名貴的天然藥用菌,我國二級瀕危保護物種。松茸是一種純天然的珍稀名貴食用菌類,被譽為「菌中之王」。 四川、西藏、雲南、青藏高原一帶是我國松茸的主要產地,產量四川為首、品質西藏為佳、名氣香格裡拉最大。在舌尖上的中國裡面有詳細的介紹,主要出口到日本。
羊肚菌,羊肚菇、美味羊肚菌、羊蘑。真菌學分類屬盤菌目,羊肚菌科,羊肚菌屬。主要分布於我國河南,陝西、甘肅、青海、西藏、新疆、四川、山西、吉林、江蘇、雲南、河北、北京等地區。子實體較小,菌蓋不規則圓形,長圓形,表面形成許多凹坑,似羊肚狀,淡黃褐色,柄白色,有淺縱溝,基部稍膨大,一般生長於闊葉林地上及路旁,單生或群生。可食用,可藥用,味道鮮美,益腸胃,化痰理氣,是一種優良食用菌。
銀耳又稱作白木耳、雪耳、銀耳子等,屬於真菌類銀耳科銀耳屬,是門擔子菌門真菌銀耳的子實體,有「菌中之冠」的美稱。銀耳味甘、淡、性平、無毒,既有補脾開胃的功效,又有益氣清腸、滋陰潤肺的作用。既能增強人體免疫力,又可增強腫瘤患者對放、化療的耐受力。銀耳富有天然植物性膠質,外加其具有滋陰的作用,是可以長期服用的良好潤膚食品。
竹蓀又名竹笙、竹參,常見並可供食用的有4種:長裙竹蓀、短裙竹蓀、棘託竹蓀和紅託竹蓀,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種隱花菌類,形狀略似網狀幹白蛇皮,它有深綠色的菌帽,雪白色的圓柱狀的菌柄,粉紅色的蛋形菌託,在菌柄頂端有一圍細緻潔白的網狀裙從菌蓋向下鋪開,被人們稱為「雪裙仙子」、「山珍之花」、「真菌之花」、「菌中皇后」。竹蓀營養豐富,香味濃鬱,滋味鮮美,自古就列為「草八珍」之一。
紅菇屬真菌植物門、 擔子菌綱、傘菌目、 紅菇科。菌肉白色,厚,常被蟲吃。味道及氣味好,但嚼後慢慢有點辛辣味或薄荷味。含有人必需的多種 胺基酸等成分。具有治療腫瘤尤其肺部腫瘤、腰腿酸痛、手足麻木、筋骨不適、四肢抽搐和補血、滋陰、清涼解毒及治療 貧血、水腫、營養不良和產婦出血過多等疾病,還具有增加機體 免疫力和抗癌等作用,經常食用,可使人皮膚細潤,精力旺盛,益壽延年。明清時期作為貢品。
雞油菌為真菌門喇叭菌科植物門真菌雞油菌的子實體,是世界上著名的食用菌之一。該菌香氣濃鬱,顏色悅目,鮮美可口,營養豐富,有可口杏幹香味,以野外採集為主。雞油菌蓋呈喇叭形,杏黃或蛋黃色,類似母雞的肥油,故名雞油菌。經常食用可治療由於缺乏維生素A所引起的皮膚粗糙或乾燥症、角膜軟化症、眼乾澀症、夜盲症、視力失常、眼炎等疾病。同時,還可以預防某些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的疾病。
香菇為側耳科植物香蕈的子實體。香菇是世界第二大食用菌,也是我國特產之一,在民間素有「山珍」之稱。它是一種生長在木材上的真菌。味道鮮美,香氣沁人,營養豐富。香菇富含維生素B群、鐵、鉀、維生素D原(經日曬後轉成維生素D)、味甘,性平。主治食慾減退,少氣乏力。 香菇素有"山珍之王"之稱,是高蛋白、低脂肪的營養保健食品。可以提高機體免疫功能、延緩衰老、降血壓、降血脂、降膽固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