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月8日新媒體專電;美媒稱,許多人都想感受太空人在太空中漂浮的失重狀態。然而,太空旅行除了帶給人身體和精神壓力外,還會影響人的核心體溫。
據美國每日科學網站1月5日報導,研究者發現太空人在失重狀態下體溫升高,甚至他們在休息時的體溫也比正常的37攝氏度高1度左右。
這一研究的結果發表在英國《科學報告》雜誌上。
研究人員發現,太空人會感受到一種持久性的發熱狀態:在活動時,其體溫常常超過40攝氏度。由漢斯-克裡斯蒂安·貢加教授所領導的研究團隊使用額溫槍檢測國際空間站太空人的核心體溫。他們發現,太空人的核心體溫不是突然升高的,而是在兩個半月間逐漸升高,最終達到約38攝氏度。
貢加解釋說:「我們研發了一項新技術,把體表溫度感應器和熱流傳感器結合起來,這能測量動脈血溫度微小的變化。」研究人員使用這項技術測量太空人在進入國際空間站之前、期間和之後的體溫,並記錄了他們在休息和活動時的體溫。貢加說:「在失重狀態下,人們的身體很難消耗多餘的熱量。在這樣的條件下,身體和所處環境之間的熱轉換變得困難得多。」汗水在太空蒸發的速度比在地球慢,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太空人在國際空間站進行活動時體溫升高得尤其快。
報導稱,核心體溫的過度波動會影響體能和認知表現,甚至危及生命。人們希望這些新發現將對未來執行長期任務的太空人的健康和幸福感有積極影響。貢加補充說:「我們的研究結果也就人體最優核心體溫的進化提出了問題:它是如何適應外界環境的,以及它將如何繼續適應地球的氣候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