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實驗動物需求全國第三 小白鼠:我太難了

2021-01-13 川觀新聞SCOL

四川在線消息(蒲香琳 記者 王若曄)當別的豬變成餐桌上的美味,它們在做心臟手術;當別的老鼠「上燈臺偷油吃」的時候,它們在實驗室……它們,就是實驗動物。

四川實驗動物需求全國第三,全省共計80餘家使用單位,然而實驗動物生產廠家僅10餘個,無法滿足需求,不少使用單位,只有從其他省購入。12月28日,記者走訪實驗動物生產和使用單位,探尋這個外人看來頗有些神秘的產業。

需求端:

實驗動物為在研產品「把關」

西點科創(成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位於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剛落地3個月。公司做技術服務,即醫療器械的安全性評價。「醫療產品研發出後,應用人體前,要做臨床前研究,檢驗產品是否可行、關鍵和有效,動物實驗是其中關鍵。」總經理邵明月說。

一般接到產品檢測要求,實驗單位購進健康合格動物,動物預適應新環境,測量指標。實驗中,由臨床醫生按實際手術操作。

「我們常做大動物實驗,以治療結構性心臟病為例,豬是常用實驗動物,因為豬和人心血管系統相近。」邵明月帶著記者走向實驗室觀察窗前,向內看,和普通手術室無異。

「這是常用實驗室,萬級潔淨標準。我們會根據手術心臟要求,選取合適動物,進行臨床手術。邵明月說:「手術完畢後,我們定期查房,觀察情況,發現不對立即搶救。如果出現問題,動物安樂死後,取樣後進行病理學分析,找出問題在哪。」

動物房在實驗室下方。房內恆溫恆溼,空調晝夜不停。圈舍乾淨整潔,食物精心配比。「這頭豬很安靜,它進來已有3個月,從40公斤長到了60多公斤。」正在查房的獸醫輕聲說:「我們只能在門口看,它剛做了心臟手術,陌生人進去,會嚇到它。」

「動物實驗就像兒科,無法語言交流。所以我們要了解動物,時刻觀察動物狀態,所有信息都記錄在這裡。」邵明月指著豬的耳標說。

目前,西點科創一個月要用大概80頭豬。「實際按銷售額,我們需要用100頭。動物主要從川內有實驗動物生產許可證單位購入。」邵明月說。

供給端:

培育動物技術要求高

實驗動物生產要求非常高。動物成長在萬級或百級屏障淨化環境中,飲用水、食物、籠具等動物接觸品,均需潔淨無菌,連空氣,都經過過濾。工作人員進入屏障系統,需沐浴消毒,著潔淨服後,嚴格按標準程式進入。

成都達碩實驗動物有限公司,實驗動物年生產量過百萬隻,西部僅此一家。離天府國際機場不遠處,是達碩公司動物生產基地。門口,一塊石頭屏風顯眼,上書「為人類健康服務」幾字。

萬餘平方米動物生產基地裡,有模式化嚙齒類動物生產基地、大動物生產基地與藥物非臨床動物實驗基地。除健康正常動物外,還培育有糖尿病、營養缺乏、環境誘變等人類疾病動物模型。從外面看,每個廠房就像孤島,與外界隔離。

「培育實驗動物不易。」 總經理鍾浩感慨,很多實驗動物使用單位,需求特殊。「比如某單位僅要18g到20g小鼠,有時候早上稱19g,運抵需求單位,又輕了2g。很多同事練就了精準目測體重的本事。」

此外,還有設備,溼度、溫度、照明等需24小時維持在固定指標。「除了設備備份,監控都有工作人員24小時盯著,碰到故障,及時排除。」鍾浩說:「作為民營企業,我們還要平衡高額成本與發展目標。」

行業:

供小於求,缺乏人才

實驗動物是現代生物醫學研究和藥物研發的重要支撐,主要提供給科研人員及醫藥研發機構,做醫學科研及藥物毒性研究。近年來,生物醫藥研發市場進一步擴張,極大促進實驗動物行業發展。

目前,我省實驗動物生產及使用機構有80餘家,省內生產單位只有10多家。「產量還跟不上需求量,我省實驗動物需求,全國排第三。很多單位還要從北京、重慶等地進貨。」省科技廳相關負責人表示。相關單位也正積極布局,今年10月,全球最大的實驗動物及疾病模式動物供應商美國查士利華公司,與天府生物城達成合作,查士利華實驗動物培育基地及藥效評價中心即將投建,預計可年產300萬隻標準化嚙齒類實驗動物。

探及深處,還是實驗動物產業配套無法匹配需求。「實驗動物生產門檻高,對質量、技術、投資、人才要求大。」 該負責人說:「從業人員素質欠缺,科研人員不願搞生產養殖,這都影響產業進一步發展。」

實驗動物生產廠家也提到人才局限。專業人才稀少,遠不及行業所需,企業要自己發掘培養,一定程度上限制產業壯大。

相關焦點

  • 為什麼總要用小白鼠做實驗,難道其他動物不行嗎?
    小白鼠是野生鼷鼠的變種,在現代各種科學實驗當中,小白鼠經常被當做各種實驗對象來研究。那麼有人就要問了,為什麼科學家在做實驗的時候非要使用小白鼠呢,難道其他動物不行嗎?其實不只是小白鼠,包括小白鼠在內,有很多動物都被當作研究對象了,例如猴子、猩猩、狗、甚至是豬。不過既然是做實驗,肯定是要花錢了,那麼一隻小白鼠要花多少錢呢?答案15塊錢左右。一頭小豬要多少錢呢?我估計怎麼也得七百塊左右吧,所以從成本上來說的話,小白鼠是其中成本最低的。
  • 關於動物實驗小白鼠數量可平鋪從地球到月亮的距離
    小白鼠,對就是小白鼠,佔據了動物實驗的「半壁江山」,普遍用在生理學、醫學、藥學等學科的教學與研究中。作為一名醫學狗或者生物狗,避免不了用到小白鼠做實驗,看到小白鼠那麼的可愛,有時真的不忍心給灌藥和解剖。但是為了科學研究和發展不得不犧牲一部分實驗小白鼠,在此向參與科學研究的全部實驗動物致以崇高的敬意。
  • 為什麼科研大都會拿小白鼠做實驗,而不是其他動物?
    小白鼠是我們常聽卻不常見的一種動物,而且一旦提起小白鼠,我們就不免跟「實驗」聯繫到一起。事實上上,小白鼠對於我們人類來說,主要的用途就是當作實驗對象,而且通常是用在醫學實驗上。那麼,為什麼我們會用小白鼠做實驗,而不是其他的動物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為何科學家大多用小白鼠做實驗,而不用靈長類動物?
    即使是高中或者大學裡面的生物課,很多實驗對象也都是小白鼠,可以說,大大小小的實驗中,幾乎試驗品和犧牲品都是小白鼠,那麼,為何科學家們一定要選擇小白鼠做實驗,而不選擇與人類更為接近的靈長類動物,特別是被稱作人類近親的黑猩猩呢?科學家給出了幾個原因。
  • 做實驗為什麼要用小白鼠? 其他動物不可以嗎?
    做實驗為什麼要用小白鼠? 其他動物不可以嗎?時間:2016-06-02 10:23   來源: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做實驗為什麼要用小白鼠? 其他動物不可以嗎? 如果有人被試驗做了什麼事情,第一反應就是這不是拿我當小白鼠嗎,小白鼠好像成了試驗品的代名詞。
  • 為什麼做實驗非要用小白鼠? 用其他動物不行嗎
    醫學專業的小夥伴肯定都有做過活體解剖實驗用魚做實驗的動物通常都是小白鼠,而平常我們幫朋友品嘗某款新做的食品也經常會以小白鼠自稱,小白鼠似乎已經成為了專門用於做實驗的必備動物了,那麼為什麼做實驗非要用小白鼠,難道用其他動物不行嗎!
  • 可憐了,為什麼小白鼠經常被拿來做實驗,其他動物不可以嗎?
    相信很多人都解剖過小動物,特別是醫學院的學生,解剖或者做實驗的時候第一個選擇的就是小白鼠,但是有沒有人想過小白鼠做錯了什麼,為什麼做什麼實驗都要考慮小白鼠呢?其實原因很簡單,雖然其他很多動物都可以用來做實驗,但是小白鼠卻是最便宜的一種,實驗的結果本來就是未知的,如果一直都是那那些價格高的動物做實驗花費肯定是更高的,所以很多人都會優先考慮小白鼠。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小白鼠的基因是除了大猩猩之外最接近人類的,用小白鼠做實驗然後觀察白鼠的反應就能夠推測出人類的大致反應了,這種實驗結果的數據就更接近準確性了。
  • 第三節 寄生蟲實驗動物保種
    第三節 寄生蟲實驗動物保種   寄生蟲的動物保種,是將其感染期接種於實驗動物,使蟲體在動物體內存活,以利於寄生蟲與寄生蟲病的研究、寄生蟲病診斷以及製備教學標本等。以生理鹽水洗滌2~3次,用1ml的注射器和8號針頭吸取100~200條幼蟲,經腹腔注射或餵飼健康小白鼠(或大白鼠)。感染第5周後,可在鼠肌中(以膈肌、腿部肌多見)可找到幼蟲囊包。幼蟲在動物體內可生存3個月或半年。   四、血吸蟲   1.實驗動物一般用18~22g體重的健康小白鼠或2~4kg家兔。
  • 為什麼小白鼠適合用來做實驗?換成其他動物,會發生什麼?
    科學家在做實驗的時候,動不動就拿出小白鼠,而且只拿小白鼠,沒有看到其他的動物做實驗對象。那麼小白鼠到底有什麼特殊功能,如此深受做實驗人的喜愛呢?剛剛我從西瓜視頻創作人「這知識好冷」的視頻中看到了小白鼠適合做試驗的原因。
  • 「做實驗久了,我看小白鼠都覺得眉清目秀的」
    「做實驗久了,我看小白鼠都覺得眉清目秀的」 2020-07-23 17: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為什麼科學家總是拿小白鼠做實驗,它到底特殊在哪?
    希望大家看了之後,能以感恩之心愛護小白鼠、保護動物。首先,小白鼠為人類負重前行多久了? 被用於實驗的小白鼠源自野生鼷(xi)鼠。自17世紀以來,小白鼠就被用於動物實驗,是被使用最多且最頻繁的哺乳類實驗動物。到今天為止,每天約有2500萬隻小白鼠被當做實驗對象,目前也有17項以小白鼠作為對象的研究獲得了諾貝爾獎。是小白鼠的犧牲換來了科學家的榮譽和科學事業的進步。
  • 活熊取膽對人類的貢獻大,還是小白鼠實驗對人類有貢獻,人道在哪
    就像現在被炒的天價的冬蟲夏草一樣,很多人只是跟風而已,這才導致熊膽市場需求這麼大,很多熊受到不人道的對待,而這完全是可以避免的。還有很大一部分民眾完全不了解熊膽的來源,對熊膽只有表面概念,不知道熊的身體狀況有多糟糕。真正能接觸到顧客的「專家」們很多都在極力的美化熊膽,吹捧其神奇功效,導致熊膽需求市場極大,所以這是人為的,非人道,在這裡也要呼籲大家愛護野生動物!
  • 為什麼做實驗都要用小白鼠,而不用和人更相似的靈長類動物呢?
    各位小夥伴們大家好,歡迎來到科學大白的世界,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小白鼠,探索其中隱藏的奧秘吧。小白鼠是實驗室經常用到的實驗動物,觀察某種藥物的作用,以及研發新藥時幾乎都會用到它們。那麼小白鼠有什麼特殊之處?為什麼做實驗都要用到它們呢?地球上的生物種類如此豐富,又能不能找到它們的替代品呢?
  • 做實驗一定要用小白鼠?你不知道的實驗動物還有很多
    什麼是實驗動物?為什麼要在動物身上做實驗?它對我們人類有什麼幫助?近日,2020年廣州院士專家校園行在雲端與青少年見面。廣東省實驗動物監測所所長朱才毅向青少年進行實驗動物相關知識的科普。實驗動物不止有小白鼠,還有很多種類!
  • 小白鼠經常被用於做實驗居然是因為這個……
    我是實驗室裡的小白鼠,名叫「小白」,是小鼠家族的一員,很榮幸人類授予我「首席實驗動物獎」。雖然你們用「賊眉鼠眼」調侃一些同胞,或是把嘗試新事物的人稱為「小白鼠」。但這都不影響小鼠在你們心中的地位。2020年到來之際,你們毫不吝惜地給我們榮譽。眾所周知,很多實驗室裡都有我們小鼠上躥下跳的身影。
  • 小白鼠有救了,人工智慧"驗毒"比用動物做實驗效果更好!
    據統計,僅歐洲地區,每年用來做實驗的動物數量就超過1000萬。全球而言,可能破億。解剖、毒理實驗、藥物實驗……可以說,動物為人類醫學研究的進步做出了巨大犧牲。尤其是小白鼠,其往往因病呈現出紅眼睛特徵,每年死亡數量更是難以計數。再加上很多實驗為了避免藥物作用影響真實檢測效果,往往不對動物做麻醉處理,或只注射很少的劑量。
  • 為什麼專家做實驗時,用的都是小白鼠?其中暗藏幾大秘密!
    為什麼專家們做實驗的時候,用的都是小白鼠呢?你思考過這個問題嗎,今天就和大家討論討論這其中的秘密。第一個理由很簡單!專家們做的研究大多數都是醫學研究,致力於解決人類疾病。而小白鼠的基因序列和人類的差不多,所以用小白鼠來做實驗對象是再合適不過了,這樣可以防止過大的實驗偏差。第二個理由很現實!任何實驗都需要數據的支持,而作為實驗的對象,自然也就會要求數量充足,否則可能會導致實驗數據的不準確。而小白鼠的養殖條件要求較為簡單,這樣一來就能夠節約一定的研究成本(時間和金錢成本)。
  • 為何科學家總要拿小白鼠做實驗?其實都是有原因的?
    我們人類的進步都是離不開科學的,然而科學的進步都是通過實驗完成的。就比如說我們要研究新藥功效還有各種疫苗等等,這些都是要通過無數次的實驗完成才能投入使用的。那麼問題來了,每一次的實驗都是用什麼來做試驗呢,都是人類第一個嘗試嗎?
  • 小白鼠如何茁壯成長?這4點不清楚,千萬別養小白鼠!
    小白鼠因為其賽過黃金的血清價值,對人類健康研究有著極大的意義,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用小白鼠做實驗的需求也越來越大。並且今年受新冠疫情影響,野生動物等養殖業收到很大打擊,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由於養殖市場的空缺以及科研、醫療實驗需求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養殖者開始關注小白鼠養殖,或許將成為下一個熱門項目。很多剛剛開始了解的朋友對小白鼠知之甚少,那麼小白鼠好養嗎?在什麼樣的環境下能養好?下面分享給大家。
  • 做實驗時,為什麼通常都是用小白鼠?它有什麼特殊之處?
    小編覺得這句話很有道理,並且覺得生活中替人們負重前行的不僅僅只有人類,還有一些動物也在為人們負重前行,可能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會想到狗狗,畢竟狗狗是一種對人們生活有著非常大幫助的存在,但是小編想說的是除了狗狗之外,這個世界上還有一種被很多人忽視的動物,它可以說真的是為人類進行科學研究做出了很多的貢獻,這種動物便是小白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