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寄生蟲實驗動物保種

2020-11-25 生物谷

第三節 寄生蟲實驗動物保種

  寄生蟲的動物保種,是將其感染期接種於實驗動物,使蟲體在動物體內存活,以利於寄生蟲與寄生蟲病的研究、寄生蟲病診斷以及製備教學標本等。

  一、杜氏利什曼原蟲無鞭毛體

  取患者的前述組織穿刺物,用適量生理鹽水稀釋後,注射于田鼠(或金黃地鼠)腹腔內,每隻鼠注射0.5ml,放籠內飼養。一個月後殺死田鼠,取其肝、脾組織作塗片,染色,鏡檢。轉種時將感染利肝曼原蟲的田鼠解剖,取其肝、脾置於消毒的組織研磨器中或研缽中,加入少量生理鹽水研磨為勻漿後,再加適量生理鹽水稀釋,用消毒注射器吸取稀釋液注射健康田鼠腹腔內,每隻鼠注入0.2~0.5ml,繼續飼養。3~4周後,按前述方法進行檢查。原蟲在動物體內可生存數月。

  二、剛地弓形蟲

  經穿刺抽取病人的腦脊液0.5~1ml,注射於體重18~25g的健康小白鼠腹腔內。3周後抽取小白鼠腹腔液作塗片檢查(查滋養體)。如為陰性再取肝、脾、腦組織研磨為勻漿,按1:10量加入無菌生理鹽水稀釋,進行第二次接種。如仍為陰性可用同法進行2~3次,再觀察結果。陽性者可作接種傳代,每2周一次,以保種。

  接種小鼠,每隻注射0.3~0.5ml的勻漿。感染後每天觀察,即抽取腹腔液塗片,染色後觀察。一般感染第四天可見到弓形蟲滋養體。

  抽取病鼠腹腔液方法,是在其腹部作一切口,用鑷子夾提腹部的皮膚和腹膜,用1ml注射器吸取1ml生理鹽水,迅速注入腹腔,輕揉腹壁,使生理鹽水和腹腔液混勻,然後再抽出腹腔液檢查。

  三、旋毛蟲

  將感染旋毛蟲的小白鼠(或大白鼠)殺死,剝皮,取其肌肉;也可取含有幼蟲的豬肉,剪成米粒大小,取1小塊肉置在載玻片上壓片檢查,以含有100~200個幼蟲囊包量的肌肉,經口餵健康小白鼠,餵前應飢餓小鼠24小時;或將含有幼蟲囊包的肌肉剪碎,置於含有消化液的三角瓶內,一般每1g肌肉加入60ml的消化液,置37~40℃溫箱中,經10~18小時(此間經常搖動燒瓶或攪拌),去掉上層液,然後以水洗沉澱法或離心沉澱法收集幼蟲。以生理鹽水洗滌2~3次,用1ml的注射器和8號針頭吸取100~200條幼蟲,經腹腔注射或餵飼健康小白鼠(或大白鼠)。感染第5周後,可在鼠肌中(以膈肌、腿部肌多見)可找到幼蟲囊包。幼蟲在動物體內可生存3個月或半年。

  四、血吸蟲

  1.實驗動物一般用18~22g體重的健康小白鼠或2~4kg家兔。
2.尾蚴逸出將陽性釘螺2~3隻放入指管(1×7cm)中、加入去氯水或冷開水至管口,管口蓋以銅絲網,以防釘螺爬出。置25℃孵育4~12小時,尾蚴可陸續逸出浮於水面。
3.感染動物將小白鼠或家兔仰臥固定在木板上,剪去腹毛,範圍約5×5cm約1~2張蓋片大小),用清水洗淨腹部皮膚。用白金耳沾取液面的尾蚴置於蓋玻片上,在解剖鏡下計算尾蚴數量。通常感染小白鼠每隻50條尾蚴,家兔500~800條即可。將含已計數尾蚴的蓋片,翻轉覆蓋在動物腹部的去毛處,使其與皮膚接觸,同時在蓋片與皮膚之間滴加少許清水,以保持溼潤;冬季應保持溫度在25℃左右,15~20分鐘後取下蓋片。感染後約40~45天,即能在動物糞便中查到蟲卵。操作中應防止感染,用過器材應消毒。

  五、華支睪吸蟲

  常用實驗動物有貓、犬、豚鼠、大白鼠、兔等。取含有華支睪吸蟲囊蚴的魚肉,用人工消化液消化後收集純淨的囊蚴。將囊蚴拌入飼料餵食或直接從口內插入橡皮管注入胃內。感染囊蚴的數量,因動物大小而異,以200~400個為宜。感染後一個月,即可自糞便內檢獲蟲卵。

  六、衛氏並殖吸蟲

  常用實驗動物有犬、貓。將感染該種吸蟲囊蚴的溪蟹或蝲蛄,放入清水中洗淨後,用研缽或絞肉機搗碎,經篩過濾去除粗殼渣,以沉澱法反覆清洗至水清。吸出沉渣放在雙筒解剖鏡下檢查,用滴管吸取囊蚴並計數,將定量囊蚴拌入飼料餵動物。也可將囊蚴放入含有2%膽酸鹽溶液中,置40℃1小時,使後尾蚴脫囊。用無菌生理鹽水洗滌後,給貓或犬進行腹腔注射。幼蟲數量以100~300個為宜。約2個月後可在糞便中檢出蟲卵。

  註:人工消化液配方

  鹽酸 0.4ml
胃蛋白酶 25g
蒸餾水100ml  

相關焦點

  • 期末總結:人體寄生蟲
    2、傳播途徑: 寄生蟲的傳播途徑:經水、食物、土壤、空氣、接觸、醫學節肢動物以及直接傳播等。寄生蟲進入人體的途徑:經口、經皮膚、經胎盤、經呼吸、經輸血等3、易感者:是指對某些寄生蟲缺乏免疫力或免疫力低下而處於易感狀態的人或動物。
  • 犬心保高效KO體內寄生蟲,防止人畜共患
    我家狗子前陣子皮膚很癢,到處都起了很多紅疹子,身上還有一些鱗屑,醫師檢查說可能是寄生蟲感染引發的皮膚病,給我配了犬心保體內驅蟲藥。按照方法給狗狗吃了一顆,現在已經完全恢復了,效果是真心的不錯,真後悔沒能早點給狗子用這個藥,這樣我的狗狗就可以少遭點罪了。
  • 第四節 動物的類群和生物學分類上的位置--一、動物的類群
    第四節 動物的類群和生物學分類上的位置   一、動物的類群   動物的種類繁多,到目前為至已知的約為150萬種以上,為便於識別、研究和利用它們,必須進行分類。分類的方法通常採用自然分尖法,即以生物的外部性狀、內部構造、生活方式、生物的發生和彼此間的血緣關係等作為分類的依據。
  • 第一條寄生蟲是如何鑽進其它動物體內的?
    我們人類就是最好的樣本,人類是100多種寄生蟲的宿主,如果算上病毒、細菌、微生物,這個數字還要翻幾倍。現實是幾乎沒有那種動物身上找不到寄生蟲的,即便是在實驗室中嚴格人工飼養的動物也經常會被寄生蟲感染。那麼我們怎麼推測出寄生蟲的起源呢?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找這些寄生蟲還過著自由生活的老親戚們。比如我們最熟悉的蚊子,它們屬於體外寄生蟲,但並非所有蚊子都吸動物的血。全世界大概有3000多種蚊子,其中只有大概80種會叮咬人類。蚊子的祖先早在侏羅紀就已經出現了,到今天寄生吸血只是它們進化歷程中的一段小插曲而已。
  • 第五節 實驗動物的分類方法--一、按實際用途分類
    第五節 實驗動物的分類方法    隨著實驗動物的進展,實驗動物的分類方法愈來愈細,也更加科學化,通過了解下面的幾種分類方法,同時可扼要地了解實驗動物的來源和發展情況。    4.觀賞動物(Exihibiting animals)是指作為人類玩賞和公園裡供人觀賞而飼養的動物,如踏車小白鼠、玩賞犬和貓等。    實驗用動物來源於野生動物,從野生到家養,通過純化(定向培育)發展成多種實驗動物。野生動物家畜化,家畜動物種化,實驗動物純化,是野生動物演變為實驗動物的過程。
  • 第九節 有開發價值的其他野生動物--一、蝙蝠
    第九節 有開發價值的其他野生動物   一、蝙蝠   蝙蝠可用於實驗的有幾種。一為頰頾蝠(Myotis Sodalis),一為兔蝠(Plecotus Auritus)另外還有兩種蝠(Pipistrellus;Eptesicus Fuscus)。屬於真獸亞綱,翼手目。
  • 第六章 寄生蟲感染與寄生蟲的特點
    第六章 寄生蟲感染與寄生蟲的特點   寄生蟲是單細胞或多細胞動物,其生活史相當複雜,它們都具有一定的感染階段,只有達到感染階段時,始能感染人體。寄生蟲侵入宿主,並能在宿主體內寄生、發育而建立感染。寄生蟲對人體都是有害的,所引起的疾病稱寄生蟲病。
  • 寄生蟲消除齧齒動物對捕食者恐懼
    剛地弓形蟲對齧齒動物能夠產生某種精神控制:一旦被這種寄生蟲感染了大腦,後者似乎就不再害怕貓,更容易成為捕食者的大餐。
  • 進口肉類裡竟全是寄生蟲!這些動物,用另一種方式讓人類...
    說到今天的牛羊肉含有弓形蟲,不知道有多少人記得,3年前的聖誕,澳洲爆發的那一場「蝦荒」……是因為在2016年底,澳洲大蝦爆發了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寄生蟲傳染病 —— White Sopt ,白斑病毒!這種白點病White spot disease (WSD) 是一種常見的寄生蟲病,常在甲殼類動物身上傳播,致死率極高!傳染性極強!
  • 為什麼野生食肉動物吃生肉,不怕寄生蟲呢?
    實際上,無論是人類也好,野生肉食性動物也罷,沒有哪一種動物是不害怕寄生蟲的,只不過由於它們或多或少地擁有著一些規避性的「本領」,可以最大程度地減少寄生蟲的危害而已。而長期被寄生蟲影響、體內寄生蟲數量過多的個體,也會致使動物產生各種各樣的疾病,嚴重的還會慢慢衰弱死亡,只是從人類的視角,我們很難發現它們是由於自然死亡、還是因疾病而死亡,更判斷不出因寄生蟲過多而死亡。
  • 廣東省實驗動物科技知識競賽題庫
    2、實驗動物倫理是指在實驗動物生產、使用活動中,人對實驗動物的倫理態度和倫理行為規範,主要包括__,在動物實驗中審慎考慮平衡實驗目的、公眾利益和實驗動物生命價值權利。(_B_)A、反對利用動物進行任何實驗;B、尊重實驗動物生命價值、權利福利;C、反對動物進行近親交配。
  • 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實驗動物研究所
    研究所是從事實驗動物學和比較醫學科研與教學的專業研究所,是國內唯一的集實驗動物和疾病動物模型資源創製、保種和生產供應、比較醫學技術研究、及實驗動物技術培訓於一體的研究單位,是國家級的傳染病和新藥創製研究的實驗動物技術平臺的承擔單位,是衛生部人類疾病比較醫學重點實驗室和國家中醫藥局三級實驗室。研究所通過了國家實驗室認可及國際AAALAC認證。1.
  • 為什麼野生食肉動物可以吃生肉,它們不怕寄生蟲嗎?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寄生蟲都很「友好」,有一些寄生蟲,比如蛔蟲,會導致宿主的身體出現各種疾病,因此,對於我們人類來說,吃熟食就是一種規避寄生蟲的方式之一。但是,人類可以烹飪食物,對於自然界中的食肉動物來說,它們只能吃生肉,而生肉中就會有寄生蟲。那麼它們就不怕寄生蟲嗎?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寄生關係在自然界中,無論是食肉動物還是食草動物都無法擺脫寄生蟲的困擾。
  • 把動物變成殭屍的5個寄生蟲
    有些寄生蟲能夠改變宿主的大腦並控制宿主的行為。像殭屍一樣,這些受感染的動物表現出異常的行為,因為寄生蟲控制了它們的神經系統,它們才真的是恐怖動物。盤點5種寄生蟲動物是怎麼把宿主變成殭屍的,過程都是相當可怕的。
  • 科學網—寄生蟲消除齧齒動物對捕食者恐懼
    寄生蟲消除齧齒動物對捕食者恐懼,更容易成為捕食者的大餐。每因為只有在貓科動物的腸道裡,它才能進行有性繁殖,並發育為一種生命力頑強且具傳染性的形態——卵囊。卵囊被排洩出後可感染更多的動物。 一些研究人員懷疑這種寄生蟲會扭曲齧齒動物的大腦,改變其對貓的感知。一些實驗室研究顯示,與其他潛在捕食者相比,受感染的小鼠更喜歡探索貓的尿液。 但瑞士日內瓦大學寄生蟲學家Dominique Soldati-Favre的發現稍有不同。
  • 熟悉| 12種常見的腸道寄生蟲
    醫脈通編譯,轉載請務必註明出處寄生蠕蟲和/或原生動物引起的寄生蟲腸道感染如果未能及時診斷並給予適當治療成蟲有一個頭部(術語為頭節)、頸部和分節的鏈體,同時帶有雄性和雌性生殖腺。絛蟲在其生命周期中需要一個或多個中間宿主。通常,蟲卵是通過宿主傳遞到環境中,在這裡它們可以被中間宿主攝取。在中間宿主體內,蟲卵孵化,幼蟲進入到宿主組織中並被包在囊內。然後主要宿主通過消耗新鮮的中間宿主而攝取囊孢。
  • 人類寄生蟲曼氏血吸蟲的哺乳動物內第一個發育階段的單細胞圖譜
    扁形動物具有由頭神經節和主要神經索組成的中樞神經系統,以及具有次要神經索和叢的周圍神經系統。該系統還播放由發展壯大過程中釋放神經調節神經內分泌作用。我們確定了四個不同的群體,它們表達了神經相關基因。與7b2的共定位實驗證實,該種群不同於中央神經節種群。在幼蟲中,只有六個細胞(頭部兩個細胞,體內四個細胞)表達新標記Smp_203580,但是在成蟲中,整個寄生蟲的體內發現的細胞數量有所增加)。這些細胞顯示出2-3個較長的細胞過程,分支方向不同。有趣的是,該簇中的細胞還表達了編碼KK7(Smp_194830)的標記基因,已知該基因與曼氏沙門氏菌的周圍神經系統有關。
  • 第二節 寄生蟲人工培養
    第二節 寄生蟲人工培養   本書僅介紹三種原蟲的人工培養。   一、溶組織內阿米巴培養。   1.營養瓊脂雙相培養基   ⑴固體部分:牛肉浸膏3g;蛋白腖5g;瓊脂 15g;液體1000ml(見「液體部分」)。
  • 四川實驗動物需求全國第三 小白鼠:我太難了
    四川在線消息(蒲香琳 記者 王若曄)當別的豬變成餐桌上的美味,它們在做心臟手術;當別的老鼠「上燈臺偷油吃」的時候,它們在實驗室……它們,就是實驗動物。四川實驗動物需求全國第三,全省共計80餘家使用單位,然而實驗動物生產廠家僅10餘個,無法滿足需求,不少使用單位,只有從其他省購入。12月28日,記者走訪實驗動物生產和使用單位,探尋這個外人看來頗有些神秘的產業。
  • 簡單生物操控複雜動物:寄生蟲不感染也能控制宿主
    儘管如此,這種非常簡單的生物卻能操控較為複雜的動物——甚至在未感染宿主體的情況下。  這種絛蟲叫做「裂頭絛蟲(Schistocephalus solidus)」,像其它絛蟲一樣,它擁有一個複雜的生命周期。它會在水鳥內臟系統繁殖,水鳥將絛蟲卵排到體外,當絛蟲卵孵化之後,絛蟲幼體將感染橈足類小型甲殼綱生物,它們經常被棘魚吞食,棘魚再次被水鳥吞入腹中,這樣就完成一次生命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