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動物的類群和生物學分類上的位置
一、動物的類群
動物的種類繁多,到目前為至已知的約為150萬種以上,為便於識別、研究和利用它們,必須進行分類。分類的方法通常採用自然分尖法,即以生物的外部性狀、內部構造、生活方式、生物的發生和彼此間的血緣關係等作為分類的依據。根據自然分類法,生物可分為兩大界,即動物界和植物界。界(Kingdom)以下分為門(Phylum)、綱(Class)、目(Order)、科(Family)、屬(Genus)、種(Species)等。除此之外還可用亞門、亞綱、亞目、亞科、亞屬、亞種,變種等來表示更細的分類等級。現以家犬為例,說明其分類系統如下:
脊椎動物門(Phylum Vertebrata)
哺乳綱(Class Mammalia)
真獸亞綱(Subclass Eutheria)
食肉目(Order Carnivora)
肢腳亞目(Suborder Fissipedia)
犬科(Family Canidae)
犬屬(Genus Canis)
種(Species familiaris)
學名(Canis familiaris Linne)
依據自然分類法,將已知的150萬種動物分為11個門:
(一)原生動物門(Phylum Protozoans)為最原始、最低等的單細胞動物。對人類健康有危害的寄生蟲可寄生於人體引起寄生蟲病,例如原蟲、錐蟲、黑熱病原蟲、痢疾變形蟲、杜氏利什曼蟲、結腸小袋蟲、瘧原蟲等。有些原生動物可作實驗材料,例如變形蟲、眼蟲、草履蟲等。
(二)海綿動物門(Phylum Porfed)是最低等的多細胞動物,均生活在水中。有些海綿動物可供醫藥用,如脆針海綿(中藥叫做紫梢花)可供藥用,浴海綿可供醫用。
(三)腔腸動物門(Phylum Coelenterates)腔腸動物多輻射對稱,體壁由內外兩層細胞組成,內層細胞圍成身體的內腔,腔有口與外界相通,因為沒有肛門,經消化吸收後的殘渣仍由口排出,象這樣的腔,稱為腔腸。其中海蟄、海葵、桃色珊瑚等可供藥用,水螅可作實驗材料。水母類的刺棘囊內有強毒液,對人有害。
(四)扁形動物門(Phylum Platyhelminthes)扁形動物身體扁平,左右對稱,由外中內三個胚層組成,中胚層的出現,使它們的身體結構有可能進一步發展,出現了器官的分化。大多為危害人體或家畜的寄生蟲,如血吸蟲、薑片蟲、肺吸蟲、絛蟲等,寄生於人體的就有30多種,寄生於動物的則更多,對人體和動物危害很大。
(五)線形動物門(Phylum Nemathelminthes)線形動物是具有原始體腔的多細胞動物。身體一般呈園筒線形,兩羰尖細,不分節,有原始體腔。線形動物中有許多種寄生於人體內和動物體內,引起寄生蟲病,如蛔蟲、鉤蟲、蟯蟲、血吸蟲、旋毛蟲等。
(六)環節動物門(Phylum Annelids)環節動物是具有體節、真體腔的多細胞動物。體為長圓柱形或長扁平形,左右對稱,由許多環節合成。可用於作實驗材料的有蚯蚓、水蛭(螞蟥)等。蚯蚓適合於作膽礆能受體的研究,在祖國醫藥中蚯蚓入藥,名為地龍,有降血壓作用。螞蟥肌對乙醯膽礆具有極高的敏感性,適宜作乙醯膽礆測定實驗,螞蟥可作藥內服,治療瘀血、腫痛。
(七)軟體動物門(Phylum Molluscas)軟體動物是肉質豐富的多細胞動物。體柔軟,不分節,一般有肌肉質的足或腕,也有足退化的。常見的有烏賊、蝸牛、河蚌等。烏賊具有一條巨大的神經纖維,它足以允許把一個微電極插入其內,適合於神經膜電位的研究,烏賊體內的骨板稱海螵蛸,為中藥材,有止血等作用。石決明、牡蠣、硨磲等可供藥用。釘螺、豆螺、扁卷螺等是寄生蟲的中間宿主,可引起寄生蟲病。
(八)節肢動物門(Phylum Arthropods)節肢動物是具有外骨骼的多細胞動物。它是動物界中種類最多的一門,類群多,分布廣,與人和動物的關係極為密切。如蛛形納中的蜱蟎類是傳染多種疾病的媒價(回歸熱、出血熱、斑疹傷寒、鼠疫等)。昆蟲綱動物則是動物界中最大的動物的類群,其中不少種類是使人和動物引起疾病的病原體的傳播媒介,如蚊蟲、蝨子、白蛉、跳蚤、蒼蠅等。
(九)棘皮動物門(Phylum Echinodermata)棘皮動物是皮有棘刺的多細胞動物。全部生活在海中,如海膽、海星等。紫海膽可供藥用,冠海膽、環刺毒海膽有毒。
(十)原索動物門(Phylum Hemichordata)原索動物是無脊椎進化到脊椎動物的過渡類型動物。幼體和成體都有脊索,有彈性能彎曲,不分節,這是構成骨骼的最原始中軸。原索動物中的文昌魚在學術上有重要意義,可供教學、研究用。
(十一)脊椎動物門(Phylum Vertebrata)為動物界中結構最複雜,適應性最完善,在進化上屬於最高等的一門動物,絕大部分實驗用的動物在這一門動物內。脊椎動物體形對稱,多分為頭部、軀幹部和尾部三部。軀幹部有成對的附肢,體內有脊椎骨連成脊椎,並有發達的頭骨。中樞神經系在背側,心臟在腹側,這與無脊椎動物完全相反。脊椎動物門分為六個綱:園口綱、魚綱、兩棲綱、爬蟲綱、鳥綱和哺乳綱。哺乳綱(包括人類)是動物界中最高等的一類,多數實驗動物選自此綱。哺乳動物(mammal)特點是有頜;都以乳汁哺育幼兒;體一般分為頭、頸、軀幹、尾和四肢五部,頸椎七個;體腔由橫隔膜分為胸腔和腹腔二部;體表多有被毛;心臟有二心房二心室,血液循環分為大循環和小循環;體溫恆定;均有胎生,發生中多有羊膜、尿囊、胎盤。常用的實驗用動物均是哺乳動物,如大猩猩、黑猩猩、猩猩、長臂猿、獼猴、狗、兔、貓、豚鼠、大鼠、小鼠、豬、羊、馬、牛等。
鳥綱的特點是體表有被羽;兩頜變為嘴;前肢變以翼;多為飛行生活;心臟為二心房二心室,血液循環分大循環和小循環;定溫;卵生;發生中有羊膜、尿囊;骨髓為硬骨;脊索退化。被選用作實驗用動物的有鴿、雞、鴨等。兩棲綱的特點是有頜,發生經過變態或變態不顯著;幼時用鰓呼吸,適於水棲,成體一般用肺呼吸,多棲於陸上;心臟為二心房一心室,血液循環分大循環和小循環,但不完全;變溫;骨骼為硬骨;脊索退化;卵生。被選用作實驗用動物的有青蛙、蟾蜍、蠑螈等。園口綱、魚綱和爬行綱內很少被選用作為實驗用動物。
我國哺乳動物共有十四個目,均屬真獸亞綱(Eutheria)。各目中常用的實驗用動物見下表,其中除單孔目屬原獸亞綱和有袋目屬後獸亞綱外,其它十三目均屬真獸亞綱。原猴目在分類學上還有一定爭議,相當一部分獸類學學者把原猴目與靈長目歸併為一個靈長目,降格為亞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