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屬單位能否直接適用上級公司的規章制度?有何法律風險?

2021-01-09 每天懂點勞動用工知識

企業規章制度好比企業內部的「法律」,是實現企業用工自主權的重要工具,但是實務當中,許多集團內部子(分)公司所適用的規章制度為母(總)公司制定,那麼此規章制度是否可以拿來直接適用於下屬公司?實務當中又有何法律風險呢?

一、母公司的規章制度可以直接適用子公司嗎?

根據《公司法》第14條,公司可以設立子公司,子公司具有法人資格,依法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基於勞動合同的相對性,子公司勞動者的用人單位是子公司而非母公司。

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江蘇省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的指導意見》(蘇高法審委[2009]47號)

第十八條規定,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子公司執行母公司的規章制度,如子公司履行了《勞動合同法》第四條規定的民主程序,或母公司履行了《勞動合同法》第四條規定的民主程序且在子公司內向勞動者公示或告知的,母公司的規章制度可以作為處理子公司勞動爭議的依據。

江蘇的規定:

1、子公司把母公司的規章制度拿來,內部走一遍民主程序,再公示告知就可以適用

2、母公司內部已經履行了民主程序,子公司內部只需要公示告知就可以適用

二、江蘇雖然對此有特殊規定,但實務當中大多數法院對子公司內部無需再走民主程序而直接適用總公司規章制度的情形並不買帳:

浙江:

關於賠償金的請求,本院認為原告解除勞動合同違法,依法應當向被告支付賠償金,理由如下:首先,原告解除與被告的勞動合同所依據的《員工手冊》系原告母公司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條第二款規定:「用人單位在制定、修改或者決定有關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職工培訓、勞動紀律以及勞動定額管理等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項時,應當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提出方案和意見,與工會或者職工代表平等協商確定。」可見,與用人單位進行平等協商的主體為本單位職工或者職工代表,原告未經此程序而將母公司規章制度直接適用於本單位職工,不符合法律規定。

精工工業建築系統有限公司與蔣克強勞動爭議一審民事判決書

(2019)浙0603民初12005號

北京:

聯動新能公司自述對郭靖進行考核的制度依據為由其母公司武漢聯動設計股份有限公司形成的會議紀要。首先,經審查,雙方勞動合同中並無郭靖需要接受聯動新能公司之母公司規章制度約束的約定;其次,該會議紀要中關於扣減工資的內容,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但該會議紀要並未經過勞動合同法規定的民主程序;最後,會議紀要關於績效考核僅為概括性要求,並無明確具體的考核標準、考核程序及扣減標準,且聯動新能公司本身並無成文的考核制度。

北京聯動新能投資有限公司與郭靖勞動爭議二審民事判決書

(2019)京01民終5751號

珠海:

原告開除被告依據的公司制度是其母公司樂通股份的《員工手冊》。本院認為,雖然原告舉證證實被告在入職樂通股份時在《員工志願書》上簽名,即被告知悉樂通股份的規章制度,但原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有權制定本單位的勞動規章制度。母公司的規章制度,要適用於下級法人單位,必須經過下級法人單位的認可並對員工公示或告知,但本案原告沒有證據證實。綜上,原告解除與被告的勞動合同既沒有事實依據,也沒有法律依據,屬違法解除勞動合同,應依法向被告支付賠償金。

珠海樂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與李國炎經濟補償金糾紛一審民事判決書

(2015)珠鬥法五民初字第13號

可見子公司是獨立用人主體,適用母公司的規章制度應當經過民主程序與並公示告知員工,而並非直接將母公司的規章制度拿來直接適用,依據上級單位規章制度處理員工,可能會導致違法解除後果。

三、總公司的規章制度可以直接適用分公司嗎?

1、想要搞清楚這個問題先要明白分公司的概念

《公司法》第十四條規定:「公司可以設立分公司。設立分公司,應當向公司登記機關申請登記,領取營業執照。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資格,其民事責任由公司承擔。」

《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第四十五條 分公司是指公司在其住所以外設立的從事經營活動的機構,分公司不具有企業法人資格。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 第四條 勞動合同法規定的用人單位設立的分支機構,依法取得營業執照或者登記證書的,可以作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未依法取得營業執照或者登記證書的,受用人單位委託可以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

四、再看各地法院判決,大多數法院認為分公司可以直接適用總公司規章制度,無需再走民主程序。

四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十四條「公司可以設立分公司。設立分公司,應當向公司登記機關申請登記,領取營業執照。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資格,其民事責任由公司承擔。」的規定,因分公司與員工之間勞動關係,依附於總公司,故總公司的規章制度適用於分公司員工。被告順豐宜賓分公司與原告熊健偉籤訂了勞動合同,建立了勞動關係,其可以對原告適用順豐公司總公司的規章制度.

熊健偉與四川順豐速運有限公司宜賓分公司勞動爭議一審民事判決書

(2018)川1502民初5519號

廣東:

本院認為,第一,洲煌公司已對獎懲管理制度在公告欄公示,且公示期間王本勇在洲煌公司工作,雖然之後王本勇調往洲煌廈崗公司工作,但分公司隸屬於總公司,分公司員工應當遵守分公司及總公司的規章制度,且王本勇也沒有足以反駁的證據及理由,因此對於案涉獎懲管理制度,本院予以採信。

王本勇與東莞洲煌塑膠五金製品有限公司、東莞洲煌塑膠五金製品有限公司廈崗分公司勞動爭議一審民事判決書 (2019)粵1972民初3123號

山東:

《考勤管理辦法》系旺旺山東總公司通過工會民主程序制定,且高淑淑在規章制度的閱讀回證中簽字,應視為其對《考勤管理辦法》知情且認可。高淑淑稱山東旺旺總公司與旺旺濟南分公司系獨立法人,山東旺旺總公司規章制度不適用於旺旺濟南分公司沒有事實依據。

高淑淑與山東旺旺食品有限公司濟南分公司勞動合同糾紛二審民事判決書

(2018)魯01民終8672號

所以,分公司與員工之間的勞動關係,依附於總公司,那麼總公司的規章制度應當適用於這些員工,雖然傾向性觀點是無需再履行民主程序,但是為了防範風險,建議分公司拿到總公司的規章制度,依然履行民主程序主及公示告知程序。

相關焦點

  • 員工在單位電腦暗藏A片,能否解僱?
    因單位單方解除類型法定,因此筆者採用排除法的方式來分析本案。本案涉及員工過錯,可以排除《勞動合同法》第40條、第41條的適用,只能從《勞動合同法》第39條尋找依據。而39條規定了6類員工過錯情形,因本案不存在欺詐、試用期、兼職或者刑事責任的情形,則可能適用於本案的只能是第2項「嚴重違反用人單位規章制度」和第3項「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單位造成重大損失的。」
  • 「律師解讀」《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第二款的理解與適用
    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中明確規定某某行為屬於嚴重違反規章制度的行為,用人單位能否直接以此為由,依據該條法律行使無賠償的單方解除權?第二,「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如何理解?因此越是在法律賦予用人單位權利的規定中,適用該法律規定時,越要更加要注重勞動者合法權益不受侵犯,如此才能與《勞動合同法》的立法目的相契合。就本條法律規定而言,就應當要求用人單位嚴格按照法律規定的條件行使解除權、在法律規定的條件之外嚴禁行使解除權,並在對法律條文理解有爭議時應偏向於有利勞動者的解釋。解決用人單位能否直接適用規章制度的規定行使無責任解除權的問題,應當以上述原則作為指導。
  • 關於公司印章管理中,你必須要知道的23個法律問題!
    答:除了法律法規規定不適用電子文書的情況,都可以約定使用電子印章。 (二)印章刻制不在公安部門指定的單位進行,不在公安機關備案,隨便找一家單位刻制公章,刻完就用,為以後發生印章使用風險埋下了隱患。 (三)個別企業沒有印章管理方面的規章制度,使用印章未經過嚴格審批。印章管理人員對使用印章材料不嚴格審查,更有甚者在空白介紹信或空白紙張上用印。
  • 不算數,未經職工代表大會或全體職工討論的規章制度,無效力
    根據法律規定和公司勞動紀律的規定,公司有權解除與李某的勞動合同。雙方協商未果,李某申請勞動仲裁,要求裁決某公司解除勞動合同違法,並要求某公司以兩倍經濟補償金標準支付其賠償金。在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實施過程中,工會或者得職工認為不適當的,有權向用人單位提出,通過協商予以修改完善。用人單位應當將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公示,或者告知勞動者。」
  • 律師:從李寧院士貪汙案看科研經費使用的法律風險及防控
    此時,科研經費使用的合規和合法性、監管的全面合理性、科研經費違法行為的司法認定等法律問題,是廣大院校、科研機構和相關事業單位以及所有相關從業人員面臨的直接挑戰。筆者根據相關執業經驗,撰成此文,主要涉及科研經費的管理以及科研人員刑事風險防控。
  • 單位、公司、企業……這些稱呼都有什麼區別?
    在日常工作中,我們常常能聽到單位、企業、公司,這幾個詞語。而在一些稅務文書的準備格式中,對被檢查對象稱呼也是「你(單位)」,有什麼具體意義呢?這說明每個名詞所涵蓋的範圍是不一樣的。在法律中也能體現出每一個主體都有不同的法律責任,今天就跟著小琅稅來具體了解一下每一個名詞的含義。
  • 媒體聚焦「太空戰爭」:適用什麼國際規則?對法律有何挑戰?
    此外,即便從純粹的法律角度分析,太空武裝衝突法的適用也面臨諸多挑戰,例如「太空武裝衝突」「太空攻擊」「太空武器」的界定困難,「區分原則」與「比例原則」適用的可操作性難題等,遑論是否存在「純粹」的法律角度尚且存疑。
  • 發放年終獎是否是用人單位的法定義務?
    《關於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工資》第七條關於「獎金」的規定,通常被認為是獎金的法律淵源;同時,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十九條賦予了用人單位制定勞動規章制度的權利,因此,用人單位的勞動規章制度亦成為年終獎的勞動法淵源。二、年終獎的舉證責任應當如何分配?
  • 法律方法與法律統一適用
    其實,法律統一適用本身即內含著對法律方法的要求。法律方法有助於促進法律統一適用。二者之間關係非常密切。在當前中國,法律統一適用的制度構建與完善,需要重視並發揮法律方法應有的作用。 法律方法對法律統一適用的意義法律適用可以從制度(或機制)、職業倫理、法律方法等角度予以規制,以此實現法律統一適用,進而實現司法正義。法律適用的規制主要來自外在和內在兩個層面。
  • 【原創】關於單位規章制度的告知方式,我推薦這5種方法
    2020-12-28 14:59:33 來源: 微信招聘求職 舉報   想要規章制度有約束力和法律效力
  • 合同在何地成立?如果當事人沒有約定,法律有專門規定丨民法典解讀...
    長江網9月6日訊(記者耿珊珊)籤了合同,在何地成立?如果當事人沒有約定,民法典有專門規定。 上海市的A公司與武陟縣的B公司籤訂買賣合同。合同約定,如協商不成,應向合同籤訂地的人民法院起訴,但合同中並未明確約定籤訂地點。
  • 從實務角度探析施工總承包單位對農民工工資支付的民事法律責任
    然而,系列文件的並行雖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農民工討薪的的社會矛盾,同時也引發了實務操作中頗具爭議的問題,例如農民工能否突破合同相對性向總包單位主張勞動報酬,總包單位對農民工工資的責任在現行法律框架內應如何認定等。
  • 福建《地勘單位安全生產標準化規範》發布
    該地方標準適用在福建省境內從事地質勘探活動的地勘單位開展野外地質調查作業(地質填圖、地球化學勘查等)、地質測繪(遙感)、地球物理勘查、鑽探工程(地質勘查鑽探、工程勘察鑽探)、坑探工程、巖礦測試、地災治理等專業的安全生產標準化體系創建活動。
  • 譚冰霖:單位行政違法雙罰制的規範建構
    在立法政策層面,雙罰制應採「法有特別規定才適用」的局部適用模式;在構成要件層面,應準確認識單位違法的雙重構造,從單位和成員兩個維度、客觀和主觀兩個方面確立雙罰制的特殊構成要件;在法律責任層面,應基於組織抑制的合規思路補強單位自身的處罰責任,並對成員應受處罰的身份範圍及責任進行適當限縮。
  • 兵器工業集團總部及所屬單位15崗位公開招聘
    ;負責集團公司商標申請註冊、續展、許可、轉讓及商標異議等事宜;負責集團公司選聘社會律師的評價、監督和管理;負責集團公司法制宣傳教育工作;指導子集團和直管單位的法律事務工作,開展法律顧問培訓和公司律師執業註冊管理工作。
  • 【抗擊疫情企業法律風險防控指引之二】外貿企業篇
    前言為幫助我市外貿企業解決因疫情造成的國際貿易糾紛,防範和化解各類法律風險,濱州市外貿企業法律服務團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及政策規定,梳理編寫了抗擊疫情外貿企業法律風險防控指引,供相關企業參考借鑑。
  • 60種,你可能遇到的勞動糾紛,這裡都有答案,轉發收藏!
    1、勞動者「隱瞞前科」是單位的合法解除理由嗎?《勞動合同法》規定:「用人單位有權了解勞動者與勞動合同直接相關的基本情況,勞動者應當如實說明。」原則上勞動者有義務告知的僅限於與勞動合同直接相關的基本情況。
  • 最高法:法律適用中需注意的受案範圍、裁判方式」問題
    法律適用中需注意的問題之 受案範圍問題 1.僅對賠償義務機關不作為提起確認違法訴訟不屬於受案範圍。本條例所稱拆遷人,是指取得房屋拆遷許可證的單位。本條例所稱被拆遷人,是指被拆遷房屋的所有人。一般而言,拆遷人與被拆遷人之間的法律關係為民事法律關係。如劉某訴某區政府房屋拆遷補償案,劉某認為被拆遷的房屋尚有裝修費用未涵蓋於其與拆遷人於2010年12月籤訂的《住宅房屋拆遷產權調換協議書》內,要求區政府賠償裝修損失及利息。
  • [公告]豫園股份:INTERNATIONALGEMOLOGICALINSTITUTE下屬9家公司...
    [公告]豫園股份:INTERNATIONALGEMOLOGICALINSTITUTE下屬9家公司股東全部權益估值報告摘..9家公司股東全部權益估值報告大學評估諮報字 [2018]960023號廈門市大學資產評估土地房地產估價有限責任公司二零一八年七月二十四日上海豫園旅遊商城股份有限公司股權收購涉及的 International Gemological Institute下屬 9家公司股東全部權益估值報告摘要
  • 第十三屆中國上市公司法律合規風險指數發布會在京召開
    一、高屋建瓴,泰鬥解讀趨勢第十三屆中國上市公司法律合規風險指數發布會,在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副院長、企業法務研究中心主任薛小建的主持下開始。常保國表示:「中國上市公司已達4065家,覆蓋國民經濟的90個行業,市值達到74萬億,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逐漸暴露出經營風險、法律風險以及兩者疊加的綜合風險。2019年的法律合規風險僅次於2009年全球經濟危機時段,為近十年第二高值,並在2020年有進一步加劇的趨勢。中國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不僅需要政府的監管、立法的完善,更需要企業加強自身合規體系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