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驗聯合創始人張振宇:技術變革帶來產業上的機遇

2021-01-21 獵雲網

【獵雲網武漢】5月17日報導

5月17日,「萬物生長——2019武漢創業創新峰會暨第二屆楚馨獎頒獎盛典」在武漢光谷凱悅酒店隆重舉辦。

峰會上,極驗聯合創始人張振宇以《AI生長:下一代深度學習技術的創新機遇》為題分享了自己的觀點。張振宇認為,以卷積神經網絡為代表的深度學習的技術進步,過去的3-4年在很多的應用領域,比如人臉識別、智能安檢、語音識別等取得了很大的進步。技術變革會帶來了產品上的機遇,甚至帶來產業上的機遇。在未來,AI+圖數據的組合對產業帶來巨大的變革。

張振宇認為,在過去幾年,深度學習對網絡安全行業帶來的機遇有3個:人機驗證、防入侵檢測和業務風控模型。

圖卷神經網絡進一步突破了行業數據的限制,保持數據的關聯性的前提下,挖掘數據的價值,在精準營銷、推薦業務、智能風控等場景下都有很高的價值。

此次峰會由獵雲網&獵勵科技主辦,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作為指導單位,銳視角、獵雲資本、獵雲財經、懂幣帝、創頭條作為協辦方。

獵雲網已連續兩年推出萬物生長武漢創業創新峰會,致敬最有拼搏勁和創新精神的武漢系創業者,窺探武漢創業投資變局,試圖從媒體、數據、資本的角度全面解讀「創業in武漢」。

以下為演講實錄,獵雲網經刪減整理:

今天很高興第二次站在武漢的峰會給大家做分享,前面聽了很多投資人包括嘉賓做了行業裡機會的分享。我自己也是有很多感觸,相信大家聽了這些分享收穫很多。因為我們(公司)做的是這樣一個形式是比較細分的,也比較技術驅動,接下來給大家分享一下我們極驗聯合在最近兩年發現了哪些新的機遇,技術上的變革。好,進入主題。

相信大家非常熟悉深度學習,在2015年到2016年非常活躍,現在是2019年了,相信大家對深度學習的應用非常熟悉了,包括一些人臉識別、智能安檢、語音識別等很多。今天的主題不是深度學習,我只給大家簡單過一下。那麼深度學習為什麼這麼成功?其實從2012年開始,以卷積神經網絡為代表,深度學習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最大的一個變化是相比傳統的機器學習,深度學習是做到端到端的輸出,傳統的機器學習依賴於人工經驗,需要自己構造很多特徵,採用傳統的分類器才能得到業務結果。但深度學習是完全不需要的,直接把數據輸入進去,跟輸出的結果做一個鑑定之後,想要的輸出為目標,我們通過強大的神經網絡之後就可以得到我們想要的結果。

網絡安全行業裡深度學習的三個機遇

我想跟大家講的是,我們為什麼看重技術背後的變革,因為技術變革會帶來產品上的機遇,甚至帶來產業上的機遇。我們以深度學習為例,以網絡安全行業為例,因為我們本身做這個行業。大家如果在2012年看深度學習技術,可能成為一個爆發式的增長,解決很多實際產生的問題,站在這個節點之後我們想到底帶來哪些機遇呢?

第一人機驗證,其實是非常歷史悠久的技術,傳統的自我驗證碼核心的理念是計算機沒有辦法識別出圖片裡的字符,但是人是可以識別的。但是我們想,深度學習技術發展這麼快,這背後的理論還能不能成立?如果說不能成立,代表變革發生了,那麼會帶來新的產品機遇。

我再舉個例子,比如防入侵檢測,我們對已知的入侵模式建好了之後,比如一些規則,當下一個出現類似入侵的時候我們可以進行識別。既然AI這麼強大,我們能不能利用AI對未知入侵進行判斷呢?這也可能是很好的機會。

第三,業務風控模型。金融行業很早就有戰略風險,我們有風控的戰略經驗,但是傳統的模式是依賴於專家的經驗,我們能不能利用AI去擺脫人類的經驗,然後充分利用大數據背後的價值,利用AI挖掘背後的價值,這是技術變革帶來的一些思考。當然今天還是以我們企業自己的例子給大家講一下,比如人機驗證為例,在AI時代我們需要新的產品,打造新的技術。

我們在2012年的時候看到深度學習可能會對這樣一個領域帶來變革,所以我們率先提出了行為式驗證安全理論,核心是依據既然深度學習這麼強,我們背後能不能依賴於AI構建安全系統呢?我們通過大量數據建模得到一個模型,然後採用卷積神經網絡,非常強大的技術構建AI內核,最後得到一個真正安全的人機模型。就是因為這樣一個細小的機會,我們通過技術上的創新,打造了AI產品,也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現在超過26萬家的客戶,真的是非常大的數字。

AI+圖數據的組合對未來產業的變革

今天的分享更多是想講最近兩年又有新的發現,雖然說深度學習非常強大,但是我們從專業的角度,技術的角度去看,其實有很大的一個局限:研究學習的對象,嚴格限制在規則結構化數據,比如2D圖象,1D的語音或者文本。這導致問題是很多企業,我們除了結構化分析之外,我們更多是關係化數據,數據和數據之間是有關聯的。比如社交網絡裡,用戶和用戶之間有關注,用戶會發一些帖子,帖子會有轉發,這就形成了關聯關係。因為傳統建模方式是沒有辦法發生關係,包括銀行裡的金融風控,人與人之間是有關聯的,我們用更加深度的方法找到哪些用戶是有價值的,哪些用戶是存在風險的。

所以說,總的來看,第一個問題是效率非常低,沒有很好的建模方式。我們談到深度學習的極限,對業務分析,我們想有沒有一種方法能夠自動地同時學習這種特徵信息和結構信息呢?其實是有的,2017年下半年,在學術界冒出一個新的想法,叫做圖卷神經網絡,最典型的特徵是我們把強大的深度學習技術直接應用到代表關係性應用數據的圖上面。我們說一下圖卷積神經網絡的理解,端到端的學習,不需要任何人工,適用範圍非常的廣只要數據存在關聯,不管是那個行業,都可以進行應用。比如網際網路、新聞領域,都可以應用的,以及當前新的技術在公開數據集的效果遠遠比其他的要優秀。

典型的幾個應用場景,比如精準營銷、推薦業務、智能風控,所以說我們相信技術會帶來很大的變化。但是問題來了,我們當時人工智慧的變革一樣,這個技術非常牛,但是它的成本非常高,我們需要大量的設備、人才、專業的知識積累,有這些好的技術之後,企業怎麼應用呢?我們極驗聯合作為本身在最早從2017年開始,經過一兩年的打磨,我們發現真正實實在在系統對企業要求非常高,我們想能不能把這套能力開放出來呢?我們搭建一個平臺,大概是四層,(如圖),關係型的資料庫都是有的,再下面是分布式圖引擎,分布式圖學習引擎,Work Studio這四個方面。

總的來看我們給企業帶來的價值是一個低門檻、低成本、適應性強的平臺。企業價值,完全可以利用這個平臺達到要求。

傳統機器建模平臺處理數據和完成圖數據建模對比,原始數據本身有一些關聯信息,但是我們需要把關係數據給丟掉的,但是圖數據這樣一個建模方式原始數據任何場景充分保留用戶價值,最後通過這個方向取得更好的結果。

所以回顧最開始的問題,深度學習在2012年這個時間節點給我們帶來很多新的意想不到的機會,我們極驗聯合認為下一代深度學習技術會帶來什麼新的機遇呢?我相信也是各位想得到的答案。我只能說以一個例子說明,從我們產業角度、細分領域角度講解技術變革帶來新的產品機會,我們認為圖或者關聯數據是一種無處不在的數據表達方式,以圖卷積模型為代表的AI+圖數據的組合對未來產業一個大的變革,希望大家能夠抓住新的技術帶來變革的機會。

相關焦點

  • 5G加速度,技術融合是產業創新的核心技術推動力丨i黑馬聯合寬帶...
    創業黑馬集團聯合創始人郭海峰、晨山資本合伙人王志颺、晨山資本合伙人歐陽琦瑋、創業黑馬首席內容官盧旭成,和來自寬帶資本、晨山資本投資的8家產業獨角獸創始人:優鍩科技CEO陳傲寒、南京英諾森董事長胡益、摩爾數元創始人劉平、雪浪數制創始人
  • 搶抓產業變革機遇 釋放數字經濟勢能
    阿里巴巴、微醫、酷狗音樂、新華三等百餘家數字經濟企業參加交流會,共同探討廣州與杭州兩地發展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產業的新機遇。市商務局、市工信局、市大灣區辦及越秀區、海珠區、天河區、番禺區、黃埔區相關負責人向與會嘉賓深度推介了廣州在營商環境、產業布局等領域的優勢與重點項目。「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是廣州重點發展的產業之一,數字產業也是廣州經濟增長最活躍的因素。」
  • 智能邊緣成為轉折性關鍵技術,英特爾聯合各界揭示機遇與挑戰
    ,產業界專業人士以及科研大咖發表精彩觀點,探討了有關智能邊緣計算技術進展、前沿趨勢、產業應用,揭示智能邊緣所帶來的重大機遇及挑戰,為推動智能邊緣的進一步發展、產業的智能變革開啟了大門。 智能邊緣迎來重大機遇 需雲邊端融合發展 英特爾公司全球副總裁中國區總裁楊旭發表致辭演講 英特爾公司全球副總裁中國區總裁楊旭: 智能邊緣計算是AI與5G技術發揮組合優勢的重要部分,將面對大量場景
  • 極驗發布全國首個專注於圖神經網絡的書籍,《深入淺出圖神經網絡...
    它在因果推理上擁有巨大潛力,有望解決深度學習無法處理的關係推理、可解釋性等一系列問題,而這些問題被業界認為是能夠推動 AI 出現實質性進展的關鍵。GNN(圖神經網絡:Graph Neural Network)在經歷過 2017-2018 年兩年的孕育期與嘗試期之後,在 2018 年末至今的一年多時間裡,迎來了快速爆發期。從理論研究到應用實踐,可謂是遍地開花,讓人應接不暇。
  • 2020年中國大健康產業市場前景 人口老齡化帶來發展機遇
    3、以騰訊、百度、阿里為代表的網際網路企業,其希望將移動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等信息技術與大健康產業向融合,打造新興領域。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新技術將為大健康產業帶來變革。AI智能等信息化技術夠提升診斷治療的智能化的水平。 4、融合化。未來的大健康產業將與文化、旅遊深度融合。 5、國際化。國際合作與資源共享是未來醫療健康產業發展的趨勢。通過「一帶一路」大健康驛站建設,為中國與世界醫療健康產業合作搭建平臺。
  • 瓦特:技術創新帶來的變革
    任何一次大型技術革命,都不可避免地會以改變一切的力量,上演一場影響世界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發展的深刻變革。
  • 支付行業下一個5年機遇:決勝產業生態
    &CEO張揚 愛分析 聯合創始人&首席分析師報告執筆人盧施宇 愛分析高級分析師特別鳴謝未來,行業仍然存在大量潛在變革趨勢,但萬變不離其宗,以客戶需求為中心,通過新技術應用、順應新監管規範,是支付行業探索未來變革的幾大核心抓手。2.1 數位技術滲透支付行業面對個人用戶數位化和產業數位化兩大趨勢,數位技術已經成為支付行業未來基礎。
  • 生物技術與信息技術融合發展會帶來什麼樣的變革?
    例如,2013 年 10 月美國半導體研究聯盟(SRC)便啟動了「半導體合成生物技術」(semiconductor synthetic biology,SSB)研究項目,以研究受生物啟發的半導體系統,加深對未來信息通信技術的認識,把握戰略機遇。美國於 2018 年首次發布的「半導體合成生物學路線圖」,將生物技術的引入視為半導體領域發展的重要機遇。
  • 計量技術體系 面臨歷史性變革
    (上接1版)  在高科技時代,長度不止細分到納米,時間不止細分到飛秒。新國際單位制的技術開放性對未來所有關於精度方面的技術進步都極為有利。伴隨測量精度大幅提升,一大批革命性的新技術由此誕生,將帶來產業的跨越式發展。比如說,精準測量支撐納米技術和石墨烯的應用、促進先進位造中航空發動機的精度提升、推動精準醫療產業的發展等等。
  • 新基建、新機遇 釋放產業網際網路新勢能
    本屆大會由湖南省委網信辦、湖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湖南省通信管理局、湖南省科學技術協會、長沙市人民政府、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聯合主辦,旨在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以及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重要講話精神,共同分享網絡安全和智能製造產業的新動態、新成果和新經驗,努力踐行網絡強國和製造強國發展戰略。
  • 江西高創保安服務技術有限公司創始人肖剛:打造城市安防「最強大腦」
    作為江西高創保安服務技術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他是國內政法大數據領域以數據思維賦能社會治理,突破傳統建設+移交模式的領導者與率先實踐者,是「人防+技防+智防」深度一體化模式創始人,也是國家「地網雪亮工程」推動者。  2008年,29歲的肖剛在浙江杭州成立了高創電子。次年,他回到江西拓展市場,因出色業績取得「天網工程」供應商與系統集成商資格。
  • 極驗驗證真急眼了!訴網易抄襲LOGO攔截流量,網易雖道歉但否認抄襲
    9月17日,交互安全服務商極驗驗證(以下簡稱「極驗」)在其官方微信公眾號上發表了文章《網易,請把LOGO還給我們》。文章稱,極驗曾接到網易安全部門的邀請進行技術交流,但在交流後的兩個月,網易雲易盾卻推出了類似的產品。更加過分的是,在隨後的產品更新過程中,網易雲易盾官網在非武漢地區搜索中,佔用了極驗的 LOGO 。
  • 超材料技術正給材料工業帶來跨代式變革
    超材料技術正給材料工業帶來跨代式變革。從原先的「被動選擇」到如今的「主動賦能」,超材料已成為各行各業變革升級的新動能,形成了「超材料+」的全新技術模式。  日前,在二十一屆高交會上,作為超材料國際領軍企業,光啟技術展示了「超材料賦能X」的材料主動賦能的最新成果。
  • ...探汽車產業新機遇 2020中國汽車產業峰會尋找中國汽車發展新動能
    本報記者 龔夢澤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疫情的影響,讓在市場寒冬裡醞釀著變革的汽車產業,格局調整更為深刻。下半年車市的快速復甦,則再一次彰顯了中國汽車消費的巨大前景與機遇。
  • 雲南哈德數字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向呂: 企業要科學應用線上板塊
    原標題:雲南哈德數字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向呂: 企業要科學應用線上板塊   雲南哈德數字科技有限
  • 新一輪技術革命對中國挑戰大於機遇
    一些科學領域的創新為技術創新和推進產業化奠定了相當的基礎。  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千萬不能對新興企業設置障礙,特別是創新型小企業,要支持發展、鼓勵發展,在準入方面還需要做很多的工作。  關鍵的問題是要把發展的精力放在技術創新能力的提高上,通過技術進步推動產業擴張,產業的成熟反過來又推動技術的進步。
  • ...中方願同東協各國攜手合作,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
    2020-11-27 09:26:08來源:FX168 【習近平在第十七屆中國-東協博覽會和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開幕式上的致辭
  • 現代信息科技的發展與產業變革
    習近平主席今年三月在全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科協、科技界委員聯組會上作了重要講話,指出「當今世界,新科技革命和全球產業變革正在孕育興起,新技術突破加速帶動產業變革,對世界經濟結構和競爭格局產生了重大影響」。
  • 3院士湖南大學開講共話未來計算與產業變革
    本場名家講堂以「未來計算與產業變革」為主題,匯聚了知名院士、學者,線上線下同步分享計算技術的發展前沿與未來趨勢,探討計算技術為生產生活和產業變革帶來的可能性。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計算機學院傑出教授凌曉峰,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教授鄭緯民,歐洲科學院院士、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南京信息工程大學遙測院院長金雙根三位嘉賓依次發表了主題演講。
  • 新技術革命引爆新產業新業態:資本、企業爭相湧入,風口之上誰將領跑?
    新基建疊加科創板,2020年,科技企業正迎來重大戰略機遇期。伴隨5G技術、人工智慧、物聯網等領域的快速發展,在新技術革命與產業變革下,未來整個行業生態即將被顛覆重塑。變化之下必有機會,依託於自主創新的科技賦能,相關產業也將會迎來一波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