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科學獎美國大學拿最多

2020-10-13 美洲華聯社


據統計,歷來諾貝爾獎的科學獎項,由聲譽卓越美國大學的科學家獲頒最多。而儘管各類諾貝爾獎至今得獎者大多為男性,但女性獲獎趨勢持續上升,尤其今年多達4名女性摘下桂冠。

法新社依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提供的資訊建構一套資料庫,內容顯示,自從1901年首度頒發諾貝爾物理學獎、化學獎和醫學獎,及自1969年首度增加相當於經濟學獎的獎項以來,共有710名研究人員單獨或與他人共同獲頒諾貝爾獎。

其中以美國籍人士佔最多,共有248名得獎者在美國出生,比例達35%。但若計入其他國籍人士在美國的研究成果,則美國大學得到諾貝爾科學獎項肯定的比例更高。歷來這類獎項的得獎者,約有57%獲獎時與美國的大學有關聯。

而在美國大學中,又以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California)累計獲得38座諾貝爾科學獎項居冠,包括13座化學獎和12座物理學獎。其次是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的33座,含11座醫學獎和8座物理學獎。

至於美國以外獲得最多諾貝爾科學獎項肯定的大學,是以總數28座排全球第三的英國劍橋大學(Cambridge University),包括附屬的MRC分子生物學實驗室(MRC Laboratory of Molecular Biology)所獲肯定。

而在性別比例部分,自1901年至今,諾貝爾所有獎項累計獲獎女性僅58人,在不含機構的所有934名得獎者當中只佔6.2%。

不過從資料數據來看,若以10年為單位,諾貝爾獎女性得獎者比例呈現穩定上升,由2000至2009年的9.2% 增至2010至2019年的11.1%。

1900至1909年這項比例僅5.4%,1910至1919年也只有2.6%,在1950和1959年間甚至無女性獲獎。

相關焦點

  • 盤點穆斯林之中,諾貝爾科學獎的獲得者
    諾貝爾科學獎是目前世界含金量最高的科學獎項,諾貝爾科學獎項的科學家們為人類做出了太多的貢獻,截止到2020年,共有三位穆斯林獲得過諾貝爾科學獎項,目前只有土耳其,埃及,和巴基斯坦的穆斯林獲得過諾貝爾科學獎。
  • 諾獎評選也以GDP論英雄?中國何時迎頭趕上?|諾貝爾科學獎|諾獎|...
    周程在對1901-2020年間諾貝爾科學獎的頒獎數據進行處理後指出,諾貝爾科學獎史上出現過三大奇觀:1. 20世紀早期德國諾貝爾科學獎獲獎人數獨佔鰲頭;2. 二戰結束後美國諾貝爾科學獎獲獎人數遙遙領先;3. 21世紀初期日本諾貝爾科學獎獲獎人數出現井噴。
  • 全球奪得「諾獎」最多的6所大學,中國這2所大學各出1諾獎得主
    他一生沒有妻子和孩子,他將自己的遺產全部捐出來,以自己的名字創立了「諾貝爾獎」,用來鼓勵世界上為人類做出傑出貢獻的人,很多人都以能得他的獎為榮。 縱觀全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美國是獲得諾貝爾最多的國家,一共有377個人,但今天要說的不是哪個國家獲得諾貝爾獎最多,而是哪6個學校是獲得諾貝爾獎最多的。
  • 諾貝爾科學獎首度頒給女性科學家組合——法國夏邦傑和美國杜納
    法國學者夏邦傑和美國學者杜納當地時間周三榮獲諾貝爾化學獎,表彰她們開發出被稱為「基因剪刀」的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這是諾貝爾科學獎項首度頒給全為女性組合。杜納目前是美國加州伯克利大學教授暨美國霍華德休斯醫學中心研究員。夏邦傑告訴記者,她第一優先視自己為「一位科學家」,但希望這個獎項能「向年輕女孩發出真正強大訊息」。杜納告訴外電,她周三清晨接到報喜電話時,感到很驚訝。她說:「我真的是剛剛才知道,我很驚訝。我睡太熟了。」
  • 放出狂言50年要拿30個諾獎的日本,如今怎麼樣了?
    此項科學技術基本計劃發布後引發巨大爭議,國外主流媒體以「日本政府口出狂言:50年要拿30個諾貝爾獎」為標題,表達對日本這一諾獎計劃的質疑。 即便是在日本國內,該計劃也引發軒然大波,日本國內輿論一邊倒的認為「50年要拿30個諾貝爾獎」不太可能。
  • 人民日報評屠呦呦獲諾獎:以自信,以自省
    在2011年拿到號稱「諾獎風向標」的拉斯克獎時,屠呦呦和屠呦呦現象就已引人矚目。作為中國大陸第一位自然科學領域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屠呦呦真正了結多年以來國人的「諾獎情結」之時,人們仍然感覺幸福來得有點突然,來不及品味。有人開玩笑說,以後萬能心靈雞湯句式「中國人為什麼拿不了諾貝爾科學獎」將不復存在。除此之外,這個「幸福」的確還有更多值得咀嚼的地方。
  • 北大教授評本世紀日本第19次獲諾獎
    "撰文 | 周 程(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北京大學醫學人文學院院長)●  ●  ●日本旭化成工業株式會社名譽研究員、名城大學教授吉野彰博士與兩位美國科學家共享2019年度諾貝爾化學獎後,日本榮獲諾貝爾科學獎的人數已攀升至24人,其中19人是在進入新世紀後獲獎的。
  • 諾貝爾物理學獎公布,霍金本應有姓名
    本次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另一半,由德國天體物理學家萊因哈特·根澤爾和美國天文學家安德裡亞·格茲獲得,而格茲也是歷史上第 4 位,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女性科學家。簡單來說,他們所做的,就是找到了黑洞的存在以及它所帶來的影響。
  • 2020年諾貝爾獎:盤點全球培養諾獎得主最多的TOP30大學
    Alter),美國病毒學家,出生在紐約市,1956年在羅徹斯特大學獲得文學學士學位,1960年在該校得到醫學學位。2000年獲拉斯克臨床醫學研究獎,2013年獲蓋爾德納國際獎。物理學家、馬克斯·普朗克科學促進學會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研究領域是天體物理學。現任慕尼黑馬克斯-普朗克太空物理學研究所所長,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物理系教授,慕尼黑大學名譽教授。
  • 諾獎速遞:伯克利斬獲雙獎,歷年得主最多的大學有哪些?
    本次諾貝爾獎將設六個獎項,分別是生理學或醫學獎、物理學獎、化學獎、文學獎、和平獎、經濟學獎。受疫情影響,12月將不再舉行傳統的諾貝爾獎頒獎典禮,頒獎儀式將改為線上舉行,半個多世紀以來首次打破傳統。此外,諾貝爾和平獎,經濟學獎將陸續在2020年10月9,12日公布。
  • 諾獎評選也以GDP論英雄?中國何時迎頭趕上?(下篇)
    周程在對1901-2020年間諾貝爾科學獎的頒獎數據進行處理後指出,諾貝爾科學獎史上出現過三大奇觀:1.其中,在東京大學、京都大學、名古屋大學讀本科或取得博士學位的人數最多,均在4人以上。在由原帝國大學改造而成的七所日本國立綜合大學中,除九州大學外,都至少培養出了1名諾貝爾科學獎獲得者。在日本私立大學就讀過的只有大村智一人。
  • 2020諾貝爾獎即將揭曉,來看看諾獎得主最多的大學都是誰?
    培養諾貝爾獎得主最多的大學有哪些?來隨留學君一探究竟吧!芝加哥大學坐落於美國國際金融中心芝加哥,該校誕生了芝加哥經濟學派等眾多知名的芝加哥學派,創立了法律經濟學,是經濟學、法學等社會科學學科的世界級學術重鎮。芝加哥大學於1890年由石油大王約翰·洛克菲勒創辦,素以盛產諾貝爾獎得主而聞名,約40%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與芝大相關。
  • 2020諾獎已揭曉,來看看歷史上諾獎得主最多的大學都有哪些?
    維基百科曾經統計過1901年至2018年之間培養諾貝爾獎得主最多的30所大學,以下是TOP10,一起看看吧~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坐落在美國舊金山灣區的伯克利市,被譽為「公立常春藤」,在學術界尤其享有盛譽。作為加州大學的創始校區,伯克利以自由、包容的校風著稱,其學生於1964年發起的「言論自由運動」在美國社會產生了深遠影響,改變了幾代人對政治和道德的看法。
  • 諾貝爾科學獎獲得者屠呦呦事跡納入新教材
    昨日,作為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科學獎項的中國本土科學家,屠呦呦及其科研團隊正式公布了「青蒿素抗藥性」研究的最新進展。
  • 一獎勝百獎!諾貝爾科學獎在中國仍有至高無上的地位
    ,也許是8個得主被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包攬(這本是常態,且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難以改變)的緣故吧,北京交通大學王元豐教授在《環球時報》發文:《諾貝爾獎越來越「過時」了?》,大意是:走過近120年的歷史,諾獎顯得有些老邁,跟不上時代的步伐了。此文甫出,就引起了激烈的爭論,有人毫不客氣地指出:「這是反科學的公然喧囂 。」[1]儘管王教授的許多論證不值一駁。如他為論證「諾獎的評審規則和結果也跟不上時代」,提供了諾獎得主中女性比例過低的一組數據:截止2019年,在所有597次科學獎頒發中,只有54次授予女性,即女性獲獎的比例為9%。
  • 諾貝爾物理學獎公布!3位研究黑洞的科學家獲獎,霍金本應有姓名
    本次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另一半,由德國天體物理學家萊因哈特・根澤爾和美國天文學家安德裡亞・格茲獲得,而格茲也是歷史上第 4 位,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女性科學家。簡單來說,他們所做的,就是找到了黑洞的存在以及它所帶來的影響。
  • 諾貝爾物理學獎公布!3位研究黑洞的科學家獲獎,霍金本應有姓名
    值得注意的是,著名的奇點理論,是由史蒂芬霍金與彭羅斯一起提出的,也就是說,如果霍金仍在世的話,今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人,或許不會只有彭羅斯一人。本次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另一半,由德國天體物理學家萊因哈特根澤爾和美國天文學家安德裡亞格茲獲得,而格茲也是歷史上第 4 位,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女性科學家。
  • 拿不拿獎沒關係,嘲諷諾獎才危險
    01諾獎的延時性諾獎有很強的延時性,不是你今年取得了重大科研成就,就今年提名你獲獎。屠呦呦,是中國獲得諾貝爾科學類獎項的第一人。青年數學家許晨陽,在北大數學系碩士畢業後,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深造求學,攻讀博士學位。在美求學的許晨陽,心中割捨不了對北大的思念。畢業後,他返回北大任教。之後的6年時間,許晨陽收穫了一個青年數學家可以獲得的無數榮譽。但是,就在大家以為他會在北大奮鬥終身的時候,許晨陽選擇了離開。
  • 全球培養諾貝爾獎得主最多的30所大學!美國上榜19所
    尤其在追求諾貝爾和平獎方面,一騎絕塵。維基百科上的一組數據匯總了1901年諾貝爾獎開始頒布以來,所有大學在諾貝爾獎方面的獲得數量,得出了全球諾貝爾獎獲得者最多的30所大學。News排名第22很多人都低估了美國頂級公立校的實力,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就是典型的例子。回顧全球諾獎獲得者最多的30所大學榜單中,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諾貝爾獎總數高達107,位居全球第3,在美國高校內僅次於哈佛大學。
  • 2020諾貝爾獎相繼發布,這些大學又成贏家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輸血醫學家,畢業於羅徹斯特大學。哈佛大學作為享譽世界的私立研究型大學,共培養出了160位諾貝獎獲得者,在眾多名校中遙遙領先,排在其後的是劍橋大學,有120人,第三名的依舊是美國的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這充分展示了美國高等教育的絕對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