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諾獎已揭曉,來看看歷史上諾獎得主最多的大學都有哪些?

2020-10-15 飛越東方國際教育

從某種程度上看,培養諾貝爾獎得主的數量反映了一所大學的質量。維基百科曾經統計過1901年至2018年之間培養諾貝爾獎得主最多的30所大學,以下是TOP10,一起看看吧~

附2020諾貝爾獎獲獎情況:

  • 2020年10月5日,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美國病毒學家哈維·阿爾特、英國生物化學家麥可·霍頓和美國病毒學家查爾斯·賴斯
  • 10月6日,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英國數學物理學家羅傑·彭羅斯 、美國物理學家萊因哈德·根策爾和美國天文學家安德烈婭·蓋茲
  • 10月7日,諾貝爾化學獎授予法國科學家埃瑪紐埃勒·沙爾龐捷和美國科學家珍妮弗·道德納
  • 10月8日,諾貝爾文學獎授予美國當代著名女詩人露易絲·格麗克
  • 10月9日,諾貝爾和平獎授予世界糧食計劃署

TOP1

哈佛大學

Harvard University

獲獎人數:158人

享譽世界的私立研究型大學,著名的常春藤盟校成員。

哈佛大學坐落於美國麻薩諸塞州波士頓都市區劍橋市,是美國本土歷史最悠久的高等學府,建立於1636年。哈佛大學在文學、醫學、法學、商學等多個領域擁有崇高的學術地位及廣泛的影響力,被公認為是當今世界最頂尖的高等教育及研究機構之一。

TOP2

劍橋大學

University of Cambridg

獲獎人數:118人

世界頂尖的公立研究型大學,坐落於英國劍橋。

劍橋大學是英語世界中第二古老的大學,採用書院聯邦制,前身是一個於1209年成立的學者協會。劍橋大學在眾多領域擁有崇高學術地位及廣泛影響力,被公認為當今世界最頂尖的高等教育機構之一。

TOP3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獲獎人數:107人

世界最頂尖的公立研究型大學之一。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坐落在美國舊金山灣區的伯克利市,被譽為「公立常春藤」,在學術界尤其享有盛譽。作為加州大學的創始校區,伯克利以自由、包容的校風著稱,其學生於1964年發起的「言論自由運動」在美國社會產生了深遠影響,改變了幾代人對政治和道德的看法。

TOP4

芝加哥大學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獲獎人數:98人

世界頂尖私立研究型大學,常年穩居多家世界大學排行榜前十位。

芝加哥大學坐落於美國國際金融中心芝加哥,該校誕生了芝加哥經濟學派等眾多知名的芝加哥學派,創立了法律經濟學,是經濟學、法學等社會科學學科的世界級學術重鎮。芝加哥大學於1890年由石油大王約翰·洛克菲勒創辦,素以盛產諾貝爾獎得主而聞名,約40%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與芝大相關。

TOP5

哥倫比亞大學

Columbia University

獲獎人數:96人

位於美國紐約曼哈頓,世界頂級私立研究型大學。

哥倫比亞大學為美國大學協會的十四所創始院校之一,常春藤盟校之一。哥倫比亞大學是美國歷史最悠久的五所大學之一,也是培養諾貝爾獎獲得者最多的大學之一。哥倫比亞大學擁有世界一流的法學院、商學院、醫學院、新聞學院、國際關係學院、工程學院等。

TOP6

麻省理工學院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獲獎人數:93人

世界著名私立研究型大學。

麻省理工學院位於美國麻薩諸塞州波士頓都市區劍橋市,創立於1861年,早期側重應用科學及工程學,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麻省理工學院依靠美國國防科技的研發需要而迅速崛起。麻省理工學院素以頂尖的工程學和計算機科學而著名,與史丹福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一同被稱為工程科技界的學術領袖。

TOP7

史丹福大學

Stanford University

獲獎人數:83人

世界著名私立研究型大學,於1885年成立。

史丹福大學位於美國加州舊金山灣區南部帕羅奧多市境內,臨近著名高科技園區矽谷,與舊金山北灣的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共同構成了美國西部的學術中心。史丹福大學為矽谷的形成和崛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培養了眾多高科技公司的領導者。此外,斯坦福的校友涵蓋30名富豪企業家及17名NASA太空員,亦為培養最多美國國會成員的高等院校之一。

TOP8

加州理工學院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獲獎人數:73人

創立於1891年,世界頂尖的私立研究型大學。

加州理工學院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東北郊的帕薩迪納,在全球科技界久負盛名,在物理學、化學、天文學和空間科學等領域均為世界頂級,還協助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負責管理著名的噴氣推進實驗室。「中國航天之父」、「中國飛彈之父」錢學森1939年獲得加州理工學院博士學位並在此長期任教,亦參與創建了噴氣推進實驗室。該校還是CBS美劇《生活大爆炸》的故事背景地。

TOP9

牛津大學

University of Oxford

獲獎人數:69人

位於英國牛津,世界頂尖的公立研究型大學。

牛津大學採用書院聯邦制,與劍橋大學並稱為牛劍,英國G5超級精英大學。牛津大學是英語世界中最古老的大學,也是世界上現存第二古老的高等教育機構。該校湧現了一批引領時代的科學巨匠,培養了大量開創紀元的藝術大師、國家元首。牛津大學在數學、物理、醫學、法學、商學等多個領域擁有崇高的學術地位及廣泛的影響力,被公認為是當今世界最頂尖的高等教育機構之一。

TOP10

普林斯頓大學

Princeton University

獲獎人數:65人

世界著名私立研究型大學,常春藤盟校成員。

普林斯頓大學位於美國東海岸新澤西州的普林斯頓市,是美國大學協會的14個始創院校之一。普林斯頓大學以重質量、重研究、重理論的傳統享譽世界,普大堅持學術至上原則,至今,學校沒有開設社會上最熱門的學科:法學、商學、醫學,這與習俗追求以及社會時尚完全不同。

附:影響人類生活的十大諾獎成果

01

青蒿素每年「拯救2億人口」

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獲獎人之一:屠呦呦

1972年,受中國典籍《肘後備急方》啟發,屠呦呦成功提取出治療惡性瘧疾的青蒿素,被譽為「拯救2億人口」的重大發現。

青蒿素已被廣泛用於瘧疾肆虐地區。僅在非洲,這就意味著每年超過10萬人因此得救。

02

史上第一張X光照片拍了一隻手

190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獲獎人:威廉·康拉德·倫琴

1895年11月8日,德國物理學家威廉·康拉德·倫琴在家中實驗時發現了X射線,他借妻子的手拍攝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張X光片,為開創醫療影像技術鋪平了道路。

1896年,X線便應用於臨床醫學,第一次在倫敦一婦女手中的軟組織中取出了一根縫針。今天,X射線診斷結果可顯示更清晰的細節。在現代數位技術的幫助下,X射線診斷還能提供人體內部三維圖像。

03

合成氨讓人類擺脫天然氮肥的局限

1918年諾貝爾化學獎

獲獎人:弗裡茨·哈伯

19世紀以前,農業所需氮肥主要來自有機物副產品,如糞類、種子餅及綠肥。如能將空氣中豐富的氮固定下來並轉化為可被利用的形式,糧食問題就會得到極大緩解。

弗裡茨·哈伯是從事合成氨的工藝條件試驗和理論研究的化學家之一。1909年,哈伯率先從空氣中製造出氨,使人類擺脫了依靠天然氮肥的被動局面,加速了世界農業的發展。

04

胰島素為糖尿病患者帶來曙光

192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獲獎人:弗雷德裡克·班廷、約翰·麥克勞德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內分泌代謝疾病,在二十世紀之前,糖尿病被看做不治之症。

1922年夏天,班廷與麥克勞德從狗的體內分離出消耗糖所需的活性物質,並把這種物質注入一條患有糖尿病、瀕臨死亡的狗,這條狗的病情很快就出現了好轉。這種物質正是胰島素。

05

青黴素讓人類不再恐懼細菌感染

194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獲獎人:亞歷山大·弗萊明、恩斯特·伯利斯·錢恩、霍華德·弗洛裡

曾經,人類對細菌感染束手無策,無數人因此喪命。直到青黴素被發現,人類才開始逐漸脫離被細菌感染支配的恐懼,平均壽命得以顯著延長。在他們共同努力下,青黴素從實驗室走向現實生活、造福人類。

06

鋰電池:創造可充電的綠色新世界

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

獲獎人:約翰·古迪納夫、斯坦利·惠廷厄姆、吉野彰

他們的研究使鋰電池體積更小、容積更大、使用方式更穩定,實現了商業化,開啟了電子設備便攜化進程。

1991年,索尼製作出世界上第一款商用鋰電池,從此手機、照相機、手持攝像機乃至電動汽車等領域步入了可攜式新能源時代。

07

常溫常壓催化出便捷廉價塑料

1963年諾貝爾化學獎

獲獎人:卡爾·齊格勒、居裡奧·納塔

20世紀50年代,德國化學家卡爾·齊格勒合成了齊格勒—納塔催化劑,並將其用於聚乙烯的生產,得到了支鏈很少的高密度聚乙烯。義大利化學家居裡奧·納塔將這一催化劑用於聚丙烯生產,得到了高聚合度、高規整度的聚丙烯。

齊格勒—納塔催化劑的出現使得很多塑料的生產不再需要高壓,減少了生產成本,實現了對產物結構與性質的控制。

08

胃病罪魁禍首竟是幽門螺桿菌

200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獲獎人:巴裡·馬歇爾、羅賓·沃倫

以前的學者普遍認為胃酸不可能讓細菌存在,也一直未找到治療胃病的根本方法。兩位來自澳洲的科學家羅賓·沃倫和巴裡·馬歇爾證實,幽門螺桿菌導致了胃炎和胃潰瘍。

潰瘍病從原先難以治癒、反覆發作的慢性病,變成一種短療程抗生素和抑酸劑就可治癒的疾病。

09

動物飼料因這一方法貯存更久

1945年諾貝爾化學獎

獲獎人:阿爾圖裡·伊爾馬裡·維爾塔寧

現如今人們一年四季隨時可以買到牛奶、奶酪等奶製品,而在很久之前,由於冬季的飼料短缺,導致奶牛等牲畜的產奶量降低,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1924—1948年,芬蘭生物化學家阿爾圖裡·伊爾馬裡·維爾塔寧在赫爾辛基大學研究青貯飼料腐爛的發酵過程。由於發酵產物的乳酸能提高青貯飼料的酸度而終止發酵。基於此原理,他研究出一種AIV法,既可防止腐爛而又不影響其使用和營養價值。

10

試管嬰兒助更多家庭盡享天倫

201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獲獎人:羅伯特·愛德華茲

1978年7月25日,「試管嬰兒之父」——英國生理學家羅伯特·愛德華茲幫助世界上第一個試管嬰兒來到人間。他發現了人類受精的重要原理,成功實現人類卵細胞在體外受精。

全世界大約有10%的夫婦遭受不育症的折磨,這一切都隨著體外受精技術的問世而得到解決,每年數以百萬計的家庭因此受益。

相關焦點

  • 2020年諾貝爾獎:盤點全球培養諾獎得主最多的TOP30大學
    平分秋色,各自擁有兩名諾獎得主。而今年加州系又添三名諾獎得主。那麼諾貝爾獲獎得主最多的是來自哪些學校呢30所大學,來看看是否有你的夢校吧 ↓↓美國除了有傳統的哈佛耶魯家喻戶曉,更是有洛克菲勒大學、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明尼蘇達大學等誕生了眾多諾獎獲得者。雖然這些大學排名不夠靠前,但它們在學術科研能力方面依舊獨樹一幟。
  • 2020諾貝爾獎即將揭曉,來看看諾獎得主最多的大學都是誰?
    2020年諾貝爾獎揭曉日期臨近,成為學術界乃至全社會關注的一件大事。2020年諾貝爾獎頒獎儀式將有哪些不同?對人類社會產生深遠影響的諾貝爾獎成果有哪些?培養諾貝爾獎得主最多的大學有哪些?來隨留學君一探究竟吧!
  • 諾獎速遞:伯克利斬獲雙獎,歷年得主最多的大學有哪些?
    只要我們動動手指在網際網路上查詢一下就會發現,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是歷史上獲得諾獎第三多的大學。截至發稿時,伯克利的校友、教授及研究人員中統共誕生了109位諾貝爾獎得主,僅次於哈佛大學和劍橋大學,也是全球獲得諾獎最多的公立大學。
  • 諾獎生理學或醫學獎今日揭曉:弗洛伊德「陪跑」該獎32次
    中新網10月1日電(卞磊) 北京時間10月1日傍晚,2018年諾貝爾獎「打頭陣」的獎項——生理學或醫學獎將揭曉獲獎人選,由此正式拉開諾貝爾獎「開獎周」的帷幕。這一獎項是最具威望的醫學研究獎項之一,其不少研究成果對於普通人來說也都是「如雷貫耳」:青黴素、試管嬰兒、生物鐘……從獲獎的研究成果中,不難一窺逾百年來醫學發展的軌跡。
  • 獨家|諾獎大猜想:夏普萊斯二拿化學獎?
    科睿唯安從這些論文的作者中甄選發布「引文桂冠獎」,迄今已成功預測54位諾獎得主。因此,引文桂冠獎被視為諾貝爾獎的風向標。29位「引文桂冠」得主在兩年內獲得諾貝爾獎,從引文桂冠獎到諾貝爾獎的平均等待時間則是7年。
  • 理察·塞勒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解讀諾獎"最年輕"獎項
    在實際應用上,塞勒通過助推思想和選擇設計來分析和解釋了消費者行為和包括社會福利政策和儲蓄投資研究在內的政府政策行為。  在今年的諾獎得主公布之前,智慧財產權機構科睿維安(Clarivate Analytics)預測稱以下領域有希望獲得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  加州理工學院的科林·凱莫勒(Colin Camerer)和卡耐基梅隆大學的喬治 羅文斯坦(George Loewenstein),兩位學者在行為經濟學和神經經濟學領域取得了開創性研究成果;史丹福大學的羅伯特·霍爾(Robert Hall
  • 理察·塞勒:從差點輟學到諾獎得主
    芝加哥大學「貢獻」三成經濟學諾獎得主芝加哥大學官網信息顯示,塞勒是芝加哥大學決策研究中心主任,美國全國經濟研究所行為金融項目的共同負責人,另一負責人為美國經濟學家,201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特·席勒。據統計,從1969年第一屆諾貝爾獎開始算起,歷史上諾貝爾經濟學獎的79位得主中,有29人來自芝加哥大學,所佔比例達到37%,超過其他任何一個機構。
  • 他們接到獲得諾獎電話時都說了些什麼?
    原創 GlobalMD 全球醫生組織源自Nature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了!三位從事丙型病毒肝炎(C型肝炎)的科學家醫生榮獲了今年諾獎桂冠。拉斯克獎得主再次榮獲諾獎三位科學家醫生也都是榮獲諾獎「風向標」——拉斯克醫學大獎的得主拉斯克獎評選委員會主席,諾獎得主約瑟夫·戈登茨坦說「想獲諾獎,還是爭取先獲拉斯克獎吧,之後獲諾獎就八九不離十了。」01Drs.
  • 諾獎陸續揭曉,怎麼老是無緣中國?
    諾獎陸續揭曉,怎麼老是無緣中國?其實這句語法表述有誤,應該是中國怎麼總是無緣諾獎?2020年諾獎陸續公布,已經衰落幾年的美國獲獎人數又佔據多席。我就奇了怪了,咱們不是有新四大發明嗎,怎麼全部名落孫山了?
  • 世界上諾獎得主最多的國家是哪個?這國:若比人均我們必然是第一
    我們都知道,諾貝爾獎雖然在和平獎和文學獎這兩項上尤為不靠譜。但是在其他的科學領域上,還是一個非常有分量的獎項的。許多的科學家都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夠得到諾貝爾獎,而反過來說,其實並不是諾貝爾獎本身有多重要,而是諾貝爾獎得主們的研究成果,賦予了諾貝爾獎價值。
  • 世界上諾獎得主最多的國家是哪個?這國:若比人均我們必然是第一
    我們都知道,現代社會中推動社會發展的最大動力,就是各種科學家們的研究結果。從牛頓三定律到相對論,每一次的科技理論革命,都會引發人類生產生活的巨大變革。而很多科學家一生的最高追求,就是獲得科學界的大獎,也就是諾貝爾獎。我們都知道,諾貝爾獎雖然在和平獎和文學獎這兩項上尤為不靠譜。
  • 2020年度諾獎:更多女性站到聚光燈下
    北京時間2020年10月8日,瑞典學院宣布本年度諾貝爾文學獎授予美國女詩人露易絲·格麗克(Louise Glück),頒獎詞中說:因為她那毋庸置疑的詩意聲音具備樸素的美,讓每一個個體的存在都具有普遍性。縱觀百餘年的諾貝爾歷史,露易絲·格麗克是第16位捧得文學獎桂冠的女性。
  • 2020年諾獎全面揭曉!美國獲獎最多,中國還有多長的路要走?
    每年十月,都有一件盛事牽引人們目光。2020年諾貝爾獎獲名單全面揭曉!諾貝爾獎共六個獎項,分別由1個組織和11個個人獲得。其中美國7人,英國2人,德法各1人;其中女性共3人,男性獲獎者共8人。近年來獲獎勢頭很猛的日本2020無緣諾獎。
  • 2015諾貝爾獎將出爐:盤點歷史「奇葩」諾獎得主
    中新網10月5日電 綜合報導,一年一度的諾貝爾獎獲獎名單即將出爐,幾乎每年的諾獎都會傳來一些趣聞軼事,下面就帶大家來回顧一下歷史上那些諾獎之「最」。  最令人遺憾的諾獎得主  拉爾夫·斯坦曼因在免疫系統研究領域的貢獻而獲得2011年諾貝爾醫學獎,但是讓頒獎委員會感到尷尬的是頒獎電話怎麼打也打不通。
  • 對話諾獎得主:科學領域國際合作不能停止
    諾貝爾獎帶來了哪些啟示,諾貝爾獎獲得者又有哪些最新認識,這幾乎是每年十月諾獎揭曉時,人們都會關注的一個問題。10月5日至12日,2020年諾貝爾獎陸續揭曉,引發廣泛關注和討論。在今年諾貝爾獎揭曉前夕,中國科協科學技術傳播中心連續多天推出主題為「2020為什麼我們這麼關注諾獎」的中國科學家與往屆諾貝爾獎得主線上系列對話直播活動,邀請多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和中國科學家參與對話,吸引900餘萬網友線上觀看。在活動中,中外科學家就世界科技前沿方向、如何開展國際合作等話題展開深入探討和交流,其中不少觀點引人深思。
  • 加拿大盛產諾貝爾獎得主?原來這些名校校友都是諾獎得主
    ,已經有20多位諾獎得主來自加拿大,而且6個領域獎項(物理、化學、文學、生物或醫學、和平、經濟學)全部覆蓋。他是加拿大第一位諾獎得主!班廷1916年畢業於多倫多大學醫學院, 1920年到1921年他在韋仕敦大學(西安大略大學)兼職教授整形外科,1921年到1922年在多倫多大學擔任藥理學講師。
  • 直擊諾獎 | 歷年諾獎得主帶你親歷最強大腦的頂級書單
    北京時間10月12日下午,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正式揭曉!據諾貝爾獎委員會官網消息,保羅·米爾格羅姆(Paul R. Milgrom)和羅伯特·B·威爾遜(Robert B.Wilson)被授予2020諾貝爾經濟學獎,其原因是改進了拍賣理論和新拍賣形式的發明。
  • 物理諾獎?天文諾獎
    四年三獲就在昨天,瑞典皇家科學院揭曉了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三位獲得者。這次瑞典皇家科學院的頒獎決定可謂又一次「打臉」了物理諾獎在凝聚態-天體物理-粒子物理-光學中循環的不成文的規定,也同時使得之前的大量預測紛紛翻車。掐指一算,近四年內物理諾獎有三次都頒給了天文領域的發現,也難怪大家紛紛高呼物理諾獎改名天文諾獎。接下來就跟著牧夫一起揭開今年天文諾獎的真面紗吧。
  • 諾獎又尷尬了:本屆和平獎得主ICAN組織遭質疑
    諾獎又尷尬了:本屆和平獎得主ICAN組織遭質疑 2017-10-12 14:38:22來源:中國新聞周刊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諾獎得主40多篇論文作假?諾獎背後的風起雲湧
    這些都只是他作假的冰山一角,Gregg被指控的還有重複使用同樣的數據。 而他文章的共同執筆者,也是他的學生幾乎是和他一起完成了這些ps的工作,甚至他幫助他獲得了諾貝爾獎的HIF上都有作假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