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現代社會中推動社會發展的最大動力,就是各種科學家們的研究結果。從牛頓三定律到相對論,每一次的科技理論革命,都會引發人類生產生活的巨大變革。而很多科學家一生的最高追求,就是獲得科學界的大獎,也就是諾貝爾獎。
我們都知道,諾貝爾獎雖然在和平獎和文學獎這兩項上尤為不靠譜。但是在其他的科學領域上,還是一個非常有分量的獎項的。許多的科學家都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夠得到諾貝爾獎,而反過來說,其實並不是諾貝爾獎本身有多重要,而是諾貝爾獎得主們的研究成果,賦予了諾貝爾獎價值。
很多人都想知道,世界上諾獎得主最多的國家是哪個?其實,這個答案很多人都能猜得到,就是目前經濟和科技都比較發達的美國,美國一共有377名諾貝爾獎得主,是世界上目前諾獎得主最多的一個國家。
美國的科學技術發達,也是離不開歷史機遇的。很多人都知道,二戰的時候德國將一大批歐洲頂尖科學家逼到了美國避難,比如說提出相對論的愛因斯坦,就是一個德裔美國人。在二戰結束之後,同樣接收了很多德國的科學家。蘇聯解體之後,又有大批的頂尖數學家、核物理學家、化學家從蘇聯去到了美國。
而世界上有哪些國家,能夠在諾貝爾獎這一項上跟美國相提並論的嗎?這國就站出來了:若比人均我們必然是第一。到底是什麼國家這麼厲害呢?其實就是一個叫「聖露西亞」的國家。這裡出現過一名諾貝爾經濟學獎和諾貝爾文學獎的得主。而聖露西亞的人口只有20萬,相當於每十萬個人當中就有一個諾貝爾獎得主。
很多人都覺得驚訝,其實,這並不全是聖露西亞當地居民努力的成功。聖露西亞是一個非常知名的避稅天堂,所以很多有錢人都選擇移民到這裡。這些諾貝爾獎得主,也是因此享受到了土豪們投資的義務教育,才有機會入學。而想去聖露西亞旅遊的看官,最好打消這個念頭,這裡被評為全球十大危險旅遊國家,並且還跟我國的臺灣省有著不太恰當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