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獎陸續揭曉,怎麼老是無緣中國?

2020-10-10 遇見心宏

諾獎陸續揭曉,怎麼老是無緣中國?

其實這句語法表述有誤,應該是中國怎麼總是無緣諾獎?

2020年諾獎陸續公布,已經衰落幾年的美國獲獎人數又佔據多席。我就奇了怪了,咱們不是有新四大發明嗎,怎麼全部名落孫山了?

明明我們是很厲害的啊,昆明六年級小學生都開始搞《C10orf67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研究》了,武漢兩名小學生更是因為研究喝茶抗癌獲全國大獎。

他們的年齡更小,一個五年級一個三年級。

這可都是衝獎的明日之星啊。

孩子這麼厲害,他們的爹肯定金鱗也非池中物吧。

果然,事後得知,一個是中科院昆明動物所研究員陳勇彬,一個是武漢大學基礎醫學院院長李紅良。

只可惜,李紅良還沒來及問鼎諾貝爾,就被饒毅給整下馬了。一個能幫孩子造假的人,自己造的假還少嗎?

難道說,是這一屆大學不行?

絕無可能!前一階段很多大學剛剛宣布已經成功建成世界一流大學,這可是經專家閉門討論好幾天得出的結論。

不過評判的標準時好像都沒有諾獎獲得者數量這一項。

那乾脆拿掉算了,反正大家都沒有。

世界TOP50諾獎獲得者最多的大學,其中26所在美國,冠軍是哈佛,共產生了157名,其次是哥大。英國、德國各8所。

連計程車司機都看不下去了,吐槽說:誰見過70年連個諾貝爾獎都沒培養出的世界一流大學?

其實這話有失偏頗。全世界有上萬所大學,憑什麼對我們的大學要求這麼高?把諾獎與大學是否一流相掛鈎是不對的,狹隘的,不全面的!

我翻看諾獎評選的歷史,才發現一直唱衰的帝國竟然有377個諾獎獲得者。而我們截止目前,只有兩位中國籍入選。

一個是莫言,一個是屠呦呦

諷刺的是,莫言沒上過大學,屠呦呦也不是院士。

而最有希望衝擊諾獎的顏寧,卻於3年前從清華離職,成為普林斯頓大學終身教授。

僅僅兩年後,就被評為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是顏寧不愛國嗎?不是。她留學歸來,選擇回到母校清華大學做了一名教授。數年間,攻克了膜蛋白研究領域內多年來沒有解決的問題,可謂成就驚人。

難道,她不比某所長優秀?

但清華給顏寧的年薪是多少呢?10萬,對。就這麼多。

自然,她隨後也不出意外的落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在國內沒評上院士,怎麼到美國就評上了呢?

這個問題讓人無法想明白。

讓人想不明白的,還有因為跑步不達標的遊泳冠軍無緣奧運會……

真是年齡越大越發現自己這點智商居然比很多專家教授領導都高,簡直高興地手舞足蹈、夜夜失眠,偶爾睡著幾秒鐘都樂呵地流下了開心的口水。

高唱頌歌的人越多,這個社會就越生機。

指責問題的人越多,這個社會就越有希望。

正如黑格爾所說,一個民族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他們才有希望。

無知者是最不自由的,因為他要面對的是一個完全黑暗的世界。

一個連身邊人都不關心的人,他關心起世界來,無疑是醜陋也是虛偽的。

最可怕的世界觀是沒看過世界,而是靠抗日神劇天下無敵。

現狀不可描述,未來無法預測,一切皆有可能。

本文來源:蘭陵嘯俠

相關焦點

  • 「中國諾獎」揭曉:清華薛其坤、港中文盧煜明獲獎
    9月19日,被稱為中國民間諾獎的「未來科學大獎」揭曉:生命科學獎花落香港中文大學教授盧煜明,物質科學獎花落清華大學教授薛其坤。獲獎者每人將獲得100萬美元獎金。據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了解,獲獎者是從收到的700份提名中不斷縮短名單選出的。
  • 2019諾貝爾獎從今日起陸續揭曉 今年很有看頭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2019諾貝爾獎從今日起陸續揭曉,今年很有看頭今年文學獎將史無前例地揭曉2位得主,因為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停止評選,頒獎順延到了今年。一年一度的諾貝爾獎又來了。在今年第一個諾獎頒發之前,一睹獎項看點。諾貝爾獎官網截圖文學獎:「中國卡夫卡」上熱門榜今年文學獎將史無前例地揭曉2位得主,因為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停止評選,頒獎順延到了今年。
  • 2016年諾貝爾獎10月3日起陸續揭曉
    據諾貝爾獎官網消息,2016年諾貝爾獎揭曉儀式將於10月3日起陸續舉行。今年諾貝爾獎各獎項的具體揭曉時間如下:1、生理學或醫學獎:最早於北京時間10月3日17時30分公布(斯德哥爾摩時間10月3日11時30分);2、物理學獎:最早於北京時間10月4日17時45分公布(斯德哥爾摩時間10月4日11時45分);
  • 諾貝爾獎今頒發 文學獎時間未定莫言「被諾獎」
    據錢江晚報報導,前天,「中國作家莫言成為諾貝爾文學獎熱門人選」這一標題,再度成為各大網頁頭版專題。   其實,莫言「被諾獎」始於8月底,國外一個在線博彩公司開出諾貝爾文學獎賭盤,公布了預測獲獎名單的賠率,莫言名列榜首。隨後,微博上各種評論就出現了,比如,有人說莫言賄賂了諾獎資深評委馬悅然。
  • 諾獎又尷尬了:本屆和平獎得主ICAN組織遭質疑
    諾獎又尷尬了:本屆和平獎得主ICAN組織遭質疑 2017-10-12 14:38:22來源:中國新聞周刊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馬光遠:中國和諾獎的距離,更遠了
    ,北京時間10月5日,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美國的兩位科學家和英國的一位科學家由於發現C型肝炎病毒而獲獎。對於諾獎,國人的感情比較複雜,一方面表示並不在乎諾獎,另一方面又特別渴望,仍然忍不住的關心。特別是在今年美國在科技領域對中國開始卡脖子的情況下,諾獎無疑又會成為反思中國創新體系,加快在關鍵領域突破的一個躲不開的話題。
  • 2019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據諾獎官網介紹,從1901年至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已頒發113次,被授予「在物理學領域作出最重要發現或發明的人」,其中最年輕的獲獎者為25歲,最年長者為96歲。此前歷屆得主中僅有三位女性。以下為近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得者名單及其主要成就:2018年,美國科學家阿瑟·阿什金、法國科學家熱拉爾·穆魯以及加拿大科學家唐娜·斯特裡克蘭,憑藉在雷射物理學領域的突破性貢獻獲獎。
  •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今年的諾獎為何如此特殊……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今年的諾獎為何如此特殊…… 2020-10-05 19: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諾獎的幾宗「最」、諾貝爾獎概念股有...
    按照計劃,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化學獎、和平獎、經濟學獎均將於北京時間10月9日前揭曉,而諾貝爾文學獎尚未披露具體揭曉時間。往年規律是,文學獎一般在化學獎公布的次日揭曉。6.文學獎Th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揭曉時間尚未確定。可以看出,2017年諾貝爾獎揭曉時間與中國國慶節及中秋節基本重疊,人們在高速公路及旅遊景區大排隊時,正好可以刷手機看諾貝爾獎相關資訊。
  • 諾獎獲得者的國籍真的很重要
    諾貝爾獎明日起陸續揭盅。預測將上榜的21名科學家中,包括中國飛彈之父錢學森的堂侄錢永健,他憑利用水母發出綠光的能量應用在實驗中,有望奪化學諾獎。(中新社10月5日)面對新一輪諾獎的揭曉,內心酸澀的國人早已習慣從名單中儘可能疏理一些聊以自慰的因素,所以錢永健與錢學森的特殊身份能夠迅速抓住公眾的眼球,儘管在他的個人介紹欄裡明確寫著"美國國籍"。也儘管錢永健與愛國科學家錢學森有著極為親近的關係,但國籍之別,表明這位有著華人同樣臉龐的科學家,其成長環境與國內有著很大的差別。諾貝爾獎舞臺上似乎並不缺少華人的身影。
  • 2014年諾貝爾獎10月6日起陸續揭曉—新聞—科學網
    據諾貝爾獎官網消息,2014年諾貝爾獎揭曉儀式將於10月6日起陸續舉行。 今年諾貝爾獎各獎項的具體揭曉時間如下: 1、生理學或醫學獎:不早於斯德哥爾摩時間6日11時30分(北京時間6日17時30分); 2、物理學獎:不早於斯德哥爾摩時間7日11時45分(北京時間7日17時45分); 3、化學獎
  • 沒有諾獎代表著什麼?從諾獎看「中國被卡脖子的科技」
    博頓導讀一個缺乏諾獎的國度,技術被卡脖子就很正常,大部分諾貝爾獎項都給到基礎學科,而基礎學科,正是中國的「阿喀琉斯之踵」。光學是世界範圍內頂尖的科學領地,任重道遠,繼續加油!諾獎中隱藏的密碼2020年10月5日~12日,諾獎陸續揭曉。
  • 從諾獎看「中國被卡脖子的科技」
    2020年10月5日~12日,諾獎陸續揭曉。>2020年的諾獎,中國再次落空。從實際收入到價值觀上都被鄙薄,拿不到諾獎很正常。一個缺乏諾獎的國度,那麼技術被卡脖子同樣也很正常。諾獎是科學最高獎項,直接反映一個國家的科研競爭力,是中國必須競逐的目標。這方面要向日本學習,日本19年有19位諾獎得主!從2001年開始,日本人成為「諾獎收割機」。那麼日本如何成為諾獎「大贏家」?
  • 諾獎生理學或醫學獎今日揭曉:弗洛伊德「陪跑」該獎32次
    除此之外,諾獎得主在12月的頒獎典禮上,還能獲得一枚金質獎章、一份證書以及一筆獎金。2017年,諾貝爾單個獎項的獎金為900萬瑞典克朗(約合人民幣696萬元)。被這筆巨額獎金「砸中」可不簡單。事實上,每年諾獎候選人都要經歷約一年時間「錘鍊」。從9月起,第二年的諾獎評選程序就已啟動。之後,候選人都將經過嚴格篩選、審定,以及專家審查,才能成功「晉級」。
  • 2020諾貝爾和平獎揭曉!川普為何無緣獲獎?
    與中國合作情況:中國於1979年正式參加世界糧食計劃署活動。1987年以來,中國一直任糧食援助政策和計劃委員會(執行局前身)成員。1995年起,中國一直是世界糧食計劃署執行局成員(2008年除外)。2017年11月,世界糧食計劃署執行幹事比斯利訪華,就加強世界糧食計劃署同中方合作交流意見。
  • 【諾獎頒獎】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兩位女科學家獲獎
    獎項於2020年10月5日至12日陸續揭曉 [1] 。據諾貝爾獎官網最新消息,北京時間10月7日17時45分,瑞典皇家科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花落」法國生物化學家埃瑪紐埃爾·沙爾龐捷(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美國化學家珍妮弗·杜德納(Jennifer A.
  • 聚焦諾獎!諾貝爾經濟學獎與中國,十年4獲獎者關注樓市
    2018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將在北京時間10月8日晚間6點左右揭曉。儘管目前為止,中國乃至亞洲的經濟學家尚無在諾貝爾經濟學獎獲獎的經歷,但這並不妨礙諾貝爾經濟學獎引發國人的熱議。諾貝爾經濟學獎在哪些層面影響著中國?諾獎得主如何看待中國的經濟?
  • 12月25日,3位諾獎得主將助陣揭曉中國國際學校排行榜
    在京領聖誕之夜,諾獎得主們將引導和改變中國青少年的人生發展,暢談科研人生,共話創新人才培養,共同揭曉京領2020中國國際學校系列排行榜! - 重磅嘉賓介紹 - 》 的揭曉! 同時還將揭曉數十所在美國方向、英國方向、創新競爭力、品牌影響力等領域取得突出成績的學校 ,闡釋辦學理念、展示辦學特色、傳播學校品牌!
  • 諾貝爾獎歧視中國?那些年,與諾獎擦肩而過的中國人
    今晚,2020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即將揭曉。與諾獎擦肩而過的中國人沈從文是現代作家中成書最多的一個 ,創作跨度比較大,代表作有《邊城》、《中國絲綢圖案》、《唐宋銅鏡》、《龍鳳藝術》等。諾貝爾文學獎歧視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