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對生與死的認知差異,英國女王婚禮的地方竟是眾多人的墓地

2020-12-06 饕餮小娘子

在《達文西密碼》中有這麼一個場景:羅伯特和索菲為追尋聖杯的線索來到了英國的一家教堂,教堂中矗立了一尊頭頂有個巨大地球的牛頓雕像,羅伯特這裡得到了重要的啟示。

這座教堂就是英國最有名的威斯敏斯特教堂,正式名稱為「威斯敏斯特聖彼得牧師團教堂(The Collegiate Church of St Peter at Westminster)」。它在英國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是王室的專屬的教堂,也是英國的象徵之一。1066年以來,幾乎所有英國國王的加冕儀式、王室婚禮、葬禮和王室的一切重大儀式都在這裡舉行。

在16-18世紀,威斯敏斯特教堂是與牛津、劍橋齊名的學術中心,英文版的《聖經》就在這裡翻譯完成。這座教堂還被稱為「榮譽的塔尖」,因為除了國王,只有在各領域中最有傑出貢獻的偉人才有資格安葬在這裡。比如上面提到的牛頓,還有英國前首相邱吉爾、生物進化論奠基人達爾文,貝爾文學獎獲得主吉卜林、作家狄更斯等等。1987年,威斯敏斯特教堂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

因教堂坐落在倫敦城的西部,所以威斯敏斯特教堂常被稱作西敏寺。坐東朝西的西敏寺主要由教堂及修道院兩大部分組成。教堂平面呈拉丁十字形,全長156米,寬22 米,大穹窿頂高31 米。整座教堂有著濃鬱的哥特風,恢宏凝重、靜謐肅穆。

小娘子原本奇怪,這座由懺悔者愛德華於1066年落成的建築為什麼會是哥德式?原來威斯敏斯特教堂和所有大教堂一樣,是個馬拉松式的修葺過程,英格蘭的歷任國王都在為其設計獻力,從諾曼第式、哥德式,到早期的文藝復興式,到了16世紀,威斯敏斯特教堂的建築風格成了集百家之長的大雜燴。

1875年,英國建築師、哥特復興式建築風格運動的領袖人物喬治·吉爾伯特·斯科特承擔了修復此教堂的任務,這位沉湎於哥德式建築風格的建築師傲慢地毀掉許多精美的非哥德式部分,雖然引起了人們的爭議,但這對大教堂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幸事,至少保持了風格的統一,並使它成為了英國哥德式建築中的傑作。

我們繞到教堂西面的雙塔鐘樓處,這部分是18世紀上半葉,由聖保羅大教堂的設計者雷恩的學生,尼古拉斯·霍克斯穆爾建造的,如今是教堂的西門,也是遊客進入的地方。

生死之間

進入教堂的拱門圓頂,領好語音導覽,通過修長的中心通道——中殿(NAVE),便是豪華絢麗的高壇(QUIRE),王室們舉行加冕禮和皇家婚禮、葬禮儀式都在這裡。從諾曼王朝的首位英格蘭國王徵服者威廉一世,到現任英國君主伊莉莎白女王二世在內的歷任英國君王(除了幼小就被暗殺在了倫敦塔裡的愛德華五世和在位不到一年的愛德華八世兩位外),均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加冕登基,坐上王位。百年之後,也都長眠在了教堂內。(英國很多著名的大教堂內部都不許拍照,威斯敏斯特教堂也不例外,所以教堂內部圖片來自教堂官網)

1947年,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和菲利普親王的婚禮也在這座宏偉的哥德式教堂內舉行。西方的婚喪和我們國家很不同,他們認為,教堂是離上帝最近的地方,而死亡是通向上帝的一扇門,幸福的婚姻也需要由上帝來見證,所以無論是婚禮還是葬禮,都是最聖潔的,所以都會在教堂內舉行。

高壇的後面是教堂最初的建造者,盎格魯 - 撒克遜王朝(802 - 1066)的末期國王愛德華三世的3層豪華棺木。這位國王因對基督教信仰無比的虔誠,顧被稱作「懺悔者」。

懺悔者愛德華早年曾在諾曼第流亡,流亡時期曾許下一個願「假如將來國運好轉,將往羅馬聖地朝聖」,而後王朝果然復闢成功。登基後,愛德華召集大臣,宣布擬往羅馬還願。但眾大臣表示:假如國王出門,一些不良分子可能會發動內戰,顛覆王位。愛德華覺得有理,於是上書教宗聖良九世,請教宗決定。教宗審視情形,宣布愛德華王免除執行聖願的義務,但應將朝聖旅行所需的費用,撥充善舉,並建造教堂一所,奉聖保羅為主保。

1045年,愛德華下令將泰晤士河畔一所原8世紀的本篤修會(The Benedictines)予以重建,並取名威斯敏斯特教堂,以示與倫敦東部的聖保羅大教堂有別。1066年教堂建成,和修道院一起供天主教本篤會使用。

然而在教堂建成後僅8天,愛德華國王就病逝了,而且沒有留下任何子嗣,皇親國戚擁立了貴族哈羅德二世為王。而在諾曼第的威廉因為此前得到過愛德華的許諾,將傳王位於自己(愛德華是威廉的表兄),便有了威廉一世為爭奪王位從諾曼第引兵渡海,直取倫敦。

為了表示自己是愛德華的正當繼承人,威廉想出了一個絕妙的辦法:在愛德華王建造的這座教堂內舉行盛大的登基儀式。於是1066年的聖誕節,威廉在此加冕成為英國國王,史稱威廉一世,並開啟了諾曼第王朝的新篇章。此後,威斯敏斯特教堂也成了各代王朝國王的加冕地。

愛德華棺木的兩側均是各個國王放置棺木的禮拜堂,使得此處的通道擁擠不堪。教堂的最東側是亨利七世禮拜堂,它是目前規模最大的禮拜堂。亨利七世豪華的棺木由金色的天使守護著。棺木上方,金色的亨利七世與其妻子的雕像安靜祥和,精緻華美,衣帶仿佛在流動。

在亨利七世棺木的右邊,是女王伊莉莎白一世的陵墓,棺木上,頭戴王冠,手拿權杖和君主球的石質雕像是按照女王的遺容拓片雕刻的。伊莉莎白一世是都鐸王朝(1485–1603)的最後一位君主,也是從倫敦塔中唯一倖免的囚犯,她是英國歷史上著名的女王,使英格蘭成為了歐洲最強大的國家之一,文化上也達到了一個頂峰,她的時代在英國歷史上被稱為「黃金時代」。

亨利七世棺木的左邊,是被伊莉莎白一世軟禁了18年,最終被押上斷頭臺處死的蘇格蘭王后瑪麗的陵墓。據說瑪麗王后也才華橫溢,不僅歌聲動聽,能彈奏多種樂器,還會講六種語言。棺木上雙手合十的瑪麗石像,像是在保佑她的兒子。

說來戲劇,作為瑪麗王后表姑的伊莉莎白一世女王,費盡心思處死了曾意圖暗殺自己的瑪麗,但由於女王太勤於治國,並一直用自己未婚待嫁的身份,對先後向其求婚的西班牙、羅馬帝國、法國、瑞典等王室虛與委蛇,以自己的婚姻為籌碼,在歐洲大陸各國,特別是法國和西班牙這兩大強國之間進行權力平衡,為英國最大限度地謀求國家利益,以至於她終身未嫁,也就更無子嗣。在她去世後,「仇人」的兒子詹姆士一世順理成章繼承了王位。詹姆士登基後,將母親瑪麗的遺體遷葬到了威斯敏斯特教堂,並與伊莉莎白一世的棺木近在咫尺。

此外,這裡還有那兩個幼年即被殺害在倫敦塔裡的小王子的棺木。西斯敏教堂就像一部「英國王室的石頭史書」,每一個棺木的背後都是一幅風起雲湧、宮韙禍亂的畫卷。而今,逝者長眠於此,頭上是同樣巍峨的尖肋拱頂和美輪美奐的玫瑰玻璃窗,靈魂們聚集一堂,不知相互會訴說些什麼……

擁擠的墓場

除了王室,英國首相邱吉爾、張伯倫等許多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也被安葬於此。不過威斯敏斯特教堂除了是王族、領袖的安葬所,也為推動人類歷史文明的偉人們敞開了安息的大門。

教堂的北耳堂裡豎立著眾多科學家的紀念碑,這個「科學家之角」中最著名的當屬牛頓墓,牛頓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獲得國葬的自然科學家。曾經目睹了牛頓葬禮的伏爾泰為之深深震動,他感慨道:「走進威斯敏斯特教堂,人們所瞻仰的不是君王們的陵寢,而是國家為感謝那些為國增光的最偉大人物的紀念碑。這便是英國人民對於才能的尊敬。」

教堂為牛頓聳立了一座很大的雕像,頂上還有一個巨大的地球,這是《達文西密碼》中羅伯特和索菲追尋聖杯的重要線索之一。此外,這裡還葬有生物進化論的奠基人、生物學家達爾文;天王星的發現者、天文學家赫謝爾等等重要的科學家。

教堂的南耳堂是「詩人角」,在這裡長眠著120多位著名的詩人和小說家,第一位「入住」這裡的是英國14世紀的「詩聖」喬叟,他的陵墓周圍還有一扇專門的「紀念窗」,上面描繪著他的名作《坎特伯雷故事集》裡的情景。伴他長眠的有丁尼生和布朗寧,他倆都是名噪一時的大詩人。著名的小說家哈代和1907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吉卜林也葬在這裡。「詩人角」中央,並排埋葬著德國著名的作曲家亨德爾和19世紀最傑出的現實主義作家狄更斯。

還有些文學家死後雖葬身別處,但這裡仍為他們豎碑立傳。比如莎士比亞,他雖葬於家鄉斯特拉特福鎮,也是我們英國此行會去的地方,但這裡卻專門有為他設立的紀念碑。還有著名的《失樂園》的作者約翰彌爾頓(John Milton)、和作了《友誼地久天長》的蘇格蘭著名詩人彭斯,都享受著這種榮耀。

除了以上這些響亮亮的人物,小娘子還在這裡找到了阿爾弗雷德特尼森(Alfred Lord Tennyson)、約翰濟慈(John Keats)、奧斯卡王爾德(Oscar Wilde)和以「站姿」被埋葬的詩人劇作家本瓊生(Ben Jonson)等。耐心看下去,會發現大半部英國文學史呢。

看到這裡,親們一定會問,為什麼會有「站姿」安葬的呢?因為這裡埋葬和樹碑的先賢太多了,超過了3000位。「寸土寸鑽」的大教堂不得不見縫插「針」,有些棺木被豎起來埋放在地下,還有些很多被放置在牆裡。可即便這樣,大教堂也實在插不下了,於是將有些偉人轉到了聖保羅教堂中,其中就包括了我們在那裡看到的納爾遜將軍。

教堂內的地面、牆面隨處可見陵墓的石棺,小娘子一開始還保持著東方人骨子裡的敬畏之心,每一步都走的小心翼翼,生怕踩到逝者的墓碑而打擾了他們。可整個教堂的一半地上和牆上都布滿了棺木和墓碑,有些地方基本已經沒有多餘的位置可以讓腳踩不到墓碑,所以最後小娘子也只能懷著平常心和其他西方遊客一樣,行走於墓碑之上了。

威斯敏斯特教堂中還設有一座皇家空軍禮拜堂,是為紀念二戰中犧牲的空軍英雄而設立的,四周的彩色玻璃上鑲嵌著參戰的68個空軍飛行中隊的徽章。教堂的地面上還有一個黑色的大理石墓碑,下面安葬著一位一戰中犧牲的無名戰士,墓碑上鐫刻著著名的墓志銘:無名者最有名。

威斯敏斯特教堂小貼士:

交通:地鐵Westminster站或Victoria站。

開放時間:周一至周五9:00-16:45,周六9:00-14:45。周日舉行禮拜。開放時間也可能因各種原因關閉,具體看門口的時間表。

門票:London PASS可用,可領免費含中文的語音導覽

現場買票:成人20英鎊/人,兒童9英鎊/人

注意:教堂內禁止拍照

特別注意:倫敦還有一座叫做威斯敏斯特大教堂(Westminster Cathedral)的教堂,與王室這座Westminster Abbey完全不是一座,它是英國羅馬天主教會的總部(這也是Cathedral與Abbey的區別),位於42 Francis Street(郵編 SW1P 1QW),是倫敦唯一的拜佔庭風格建築。

不想跟團!也不想窮遊!怎麼用最經濟的費用在旅途中享受最棒的體驗?更多既舒適又全面的自助遊、自駕遊,盡請關注遊走在感性與理智間的「饕餮小娘子」。

相關焦點

  • 網友:別再忽悠人了,看英國女王吃的是幾分熟
    網友:別再忽悠人了,看英國女王吃的是幾分熟。國內很多小情侶約會都喜歡去西餐廳裡,一般不怎麼吃牛排的人為了避免尷尬,習慣性的會點八成熟,按照傳統西餐的點法,並不適合,所以這個八分熟雖然犯了常識性的錯誤,但是也並無不可,如果肉質並不是特別好,你推薦一個三分熟的,萬一吃壞了肚子,總歸是不好的。
  • 英國女王向她心愛的柯基多吉瓦肯告別
    在上個世紀的大部分時間裡,伊莉莎白女王都和她心愛的狗狗們關係密切,但現在女王只剩下一隻了。周四,《太陽報》報導,女王剩下的兩條道吉中的一條瓦肯(Vulcan)因年老去世,並補充說女王對失去這條道吉感到「難過」。
  • 英國參觀者最多的墓地
    今日,在萊斯特大教堂舉行重新安葬國王理察三世的儀式,他最終的安息之地必將成為英國最新的旅遊景點。     作為最後一位戰死的英國國王,他的遺體在三年前被發現於一個停車場底下。在一場重新安葬的儀式中,在位的英國女王說「這具有重大的國際意義」。
  • 英國公主低調結婚:戴著女王的頭冠,穿著舊衣服,結婚變後媽
    上周末,32歲的英國女王孫女與義大利房地產開發商莫齊舉行了低調而溫馨的婚禮。事實上,這對夫婦在去年9月訂婚了,當時人們普遍認為碧翠絲公主的婚禮會是一場盛大的婚禮。畢竟,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不會有皇室婚禮。
  • 霍金葬在英國西敏寺,他墓地的鄰居又是哪兩位科學巨人?
    霍金葬在英國西敏寺,他墓地的鄰居又是哪兩位科學巨人?霍金一生的成就巨大,雖然擁有一個癱瘓的身軀,但一直沒有阻止他對科學的研究,光是這種精神就值得我們銘記。他對於世界未來的預言更是神奇,世界未來的走向驗證了他的預言。
  • 使用過來人瀏覽西敏寺
    後,他變成了英國國教。教堂平面為拉丁十字架,全長156米,寬22米,圓頂高31米,鐘樓高,整個建築金碧輝煌和靜謐莊嚴肅穆,他被認為是英國哥德式的傑作。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不僅是英國國教的禮拜堂,也是大禮堂國王舉行加冕典禮和王室成員舉行婚禮的地方,他也是一座國墓。
  • 英國的聖地西敏寺,牛頓、霍金先生、達爾文、狄更斯都葬在這
    威斯敏斯特教堂又名西敏寺,坐落在泰晤士河北岸,是英國國教禮拜堂,也是歷代國王加冕和王室成員舉行婚禮之地,威廉王子的婚禮就在此舉行的。它還是英國國葬陵墓,除王室成員外,很多名人包括牛頓、邱吉爾等也都安葬於此。這座雄偉的教堂是哥德式建築的代表,富麗堂皇而又莊嚴靜謐。
  • 英國皇室婚禮頭紗就長達500公分!選紀梵希婚紗背後的原因揭秘
    哈利王子(Prince Harry)和梅根馬克爾(Meghan Markle)結婚,這場世紀英國皇室婚禮,許多人的目光都在期待梅根選擇的婚紗上,婚禮前夕就有流傳出許多關於婚紗的推測,沒想到梅根最後選擇步入禮堂的白紗,跌破大家眼鏡,不是任何英國品牌,而是來自法國以優雅聞名的紀梵希Givenchy,由創意總監Clare Waight Keller量身打造,一件極簡的平口長袖婚紗禮服,至於梅根怎麼會選擇這件婚紗
  • 英女王愛犬安樂死 曾亮相倫敦奧運開幕式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愛犬「霍莉」因病痛纏身,上周接受安樂死。13歲的「霍莉」上周在蘇格蘭巴爾莫勒爾莊園接受安樂死,被埋在花園中,這樣女王透過古堡衣帽間的窗戶就能看到「霍莉」的墓地。「女王十分痛苦,但是她不想看到自己的狗狗忍受折磨,而且霍莉已經很老了,」 一位知情者表示,「如果狗狗們痛苦不堪,那么女王會更加憂傷。她明白讓霍莉安樂死是最好的解決辦法。」『She was devoted to Holly and wherever the Queen was, the dog was never far behind.』
  • 威廉王子為什麼數十年不換表,英國女王真的有一千隻表嗎?
    我們今天就來扒一扒英國王室都戴什麼表~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  女王陛下的表到底有多少塊,可能她本人都不甚清楚。 其中最為出名的則是1953年加冕日佩戴的積家Joaillerie 101 Rivière腕錶。至今仍保持著世界最小機械機芯的紀錄。
  • 英國女王的聖誕致辭『You are not alone』
    『You are not alone』 says Queen in Christmas speech——英國女王2020年聖誕演講:溫暖人心前言自從1952年以來,每年聖誕節的下午三點,女王伊莉莎白二世都會發布電視演講,總結一年的大事件,送出對大英國協國家人民在新的一年裡的祝福。
  • 女王的白手套別有用意?英國皇室成員的婚紗和打扮暗藏許多小心思
    像是伊利沙白女王的白手套,除了是她長久以來的風格之一,其實還有另一個用途。當然不是只有伊利沙白女王,眾多知名的皇室成員,包括:凱特王妃、梅根王妃、黛安娜王妃等,她們的服飾都隱藏著不同的意思和心思。1.伊利沙白女王的婚紗伊利沙白女王(Elizabeth)於1947 年結婚時,她的婚紗被設計為國家的象徵,皇家婚紗的策劃人喬安娜·馬什納(Joanna Marschner)向國家地理雜誌解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英國,這是一種向國民發出國家復興和對未來希望的信息。裙子上繡有春天的花環,靈感來自波提切利的畫作「春天的寓言」。
  • 【記錄片】英國西敏寺教堂
    教堂平面呈拉丁十字形,全長156米,寬22米,大穹窿頂高31米,鐘樓高68.5米,整座建築既金碧輝煌,又靜謐肅穆,被認為是英國哥德式建築的傑作。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既是英國國教的禮拜堂,又是歷代國王舉行加冕典禮、王室成員舉行婚禮的大禮堂,還是一個國葬陵墓。
  • 威斯敏斯特教堂又名西敏寺,坐落在泰晤士河北岸,英國國教禮拜堂
    威斯敏斯特教堂又名西敏寺,坐落在泰晤士河北岸,是英國國教禮拜堂,也是歷代國王加冕和王室成員舉行婚禮之地,威廉王子的婚禮就在此舉行的。它還是英國國葬陵墓,除王室成員外,很多名人包括牛頓、邱吉爾等也都安葬於此。這座雄偉的教堂是哥德式建築的代表,富麗堂皇而又莊嚴靜謐。
  • 皇家聖地西敏寺 英國 · 地標
    在女王瑪麗一世統治時期西敏寺曾短暫地重開,但在1559年,伊莉莎白一世再次關閉了西敏寺。從此管理西敏寺的人不再是主教,而是牧師團長,而且由國王任命。直到19世紀,西敏寺是除牛津和劍橋以外英國最重要的學術重鎮。欽定版聖經舊約的前三分之一和新約的最後二分之一就是在這裡被翻譯成英文的。
  • 軍婚小甜文:婚禮當天新郎逃婚,莫名被腹黑男人求婚,竟是上校!
    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軍婚小甜文:婚禮當天新郎逃婚,莫名被腹黑男人求婚,竟是上校!第一本:《染指上校:軍妻好撩人》作者:林軒優(軍婚小甜文:婚禮當天新郎逃婚,莫名被腹黑男人求婚,竟是上校!)精彩內容:蘇墨仿佛睡的異常安穩,並且做了一個夢,在夢裡自己與城在一片花海中奔跑,嬉笑,在夢裡,城溫柔地親吻自己,更重要的是在夢裡只有自己和城兩個人。
  • 星球 · 景點 | 英國皇家聖地:西敏寺
    在女王瑪麗一世統治時期西敏寺曾短暫地重開,但在1559年,伊莉莎白一世再次關閉了西敏寺。從此管理西敏寺的人不再是主教,而是牧師團長,而且由國王任命。直到19世紀,西敏寺是除牛津和劍橋以外英國最重要的學術重鎮。欽定版聖經舊約的前三分之一和新約的最後二分之一就是在這裡被翻譯成英文的。
  • 餘華《第七天》:越過生與死的邊境,是「創世紀」的祥和與美好
    1、生與死,愛與別離當你解答了生命的一切奧秘,你就渴望死亡,因為它不過是生命的另一個奧秘。生與死是勇敢的兩種最高貴的表現。楊飛在等待中,聽貴賓區域的死者侃侃而談壽衣、骨灰盒與墓地,而塑料椅子區域的候燒者雖不及貴賓們有錢氣派,但他們總歸都有一處令他們的靈魂安息的地方。這就意味著,只有他,沒有骨灰盒,沒有墓地,無法前往安息之地。於是,他站起身,重新置身於若隱若現的城市。
  • 天使的翅膀和神仙的雲彩:中西方宗教比較
    每周一、三、五晚上20點發布三篇原創文章,歡迎投稿,敬請閱讀、分享西方神話中的天使無一不生著一對翅膀,半人半獸,何等威嚴;中國的神仙腳踩一片雲、身披一根帶而飛,何等的飄逸、瀟灑、浪漫!神和上帝真的存在嗎?人從哪裡來?又到哪裡去?是否存在靈魂?是否存在天堂與地獄?
  • The Queen《女王》(精講之一)(組圖)
    文化面面觀 The Queen: story behind the movie&背景大事記  經典影評  戴妃身後的《女王》  1997年,如果香港回歸還不至於讓所有英國人因顏面受損而感到悲哀,隨之而來的戴妃車禍罹難的噩耗才讓整個大不列顛國被愁雲籠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