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水下膨脹破巖試驗研究首次在廣西貴港市取得成功

2021-01-13 匯文視角

2021年1月9—11日,廣西新港灣集團有限公司與力凱工程裝備(深圳)有限公司聯合在廣西貴港市某水域進行了國內首次二氧化碳水下膨脹破巖試驗研究並取得圓滿成功。本次試驗研究是根據中國爆破行業中長期科學技術發展規劃(2016-2025)的有關要求進行的。本次試驗研究得到中國爆破行業協會汪旭光院士及有關專家的大力支持和技術指導。

縱觀全球,在航道疏浚、水下清礁工程作業中,除了部分使用「落錘法」、「機械劈裂」等方式外,絕大部分是以傳統炸藥爆破為主。機械水下破巖存在作業效率低,易受時空條件限制,施工成本高昂等突出問題。炸藥水下爆破產生的衝擊波的傳播及氣泡的脈動(振蕩)效應都會對水中生物造成一定的損傷,如爆破產生的衝擊波會撕裂或破碎魚體內的空腔(如魚鰾、膽囊)造成內臟破損,或可能使魚類麻痺從而喪失遊動能力,甚至死亡。另外,炸藥在水中爆炸化學反應過程中會產生有毒的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硫化氫等,對水生態環境、水生物造成不良影響。

為了解決在對水生態保護要求高的水域快速清除礁石,降低炸藥爆破對水生物、水生態環境的影響,力凱工程裝備(深圳)有限公司與廣西新港灣集團有限公司一起經過多年研究,成功開發出一款新型二氧化碳水下膨脹致裂器和水下膨脹新技術及水下作業新工藝,解決了這個領域的一項世界難題。

據了解,二氧化碳氣體膨脹破巖是利用二氧化碳氣體在一定的條件下可由液態相變為氣態,通過高壓泵將液態的二氧化碳壓縮至致裂管內,當微電流通過電點火頭時,引起發熱藥劑產生高溫,瞬間將液態的二氧化碳氣化,急劇膨脹產生300MPa以上的膨脹力,瞬間作用在炮孔壁上使巖石破裂和移動。

為了定量驗證和評估二氧化碳氣體膨脹破巖對水下生物及水環境的影響,此次試驗研究中特地邀請了國家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和長江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兩家有相關檢測資質的第三方檢測機構對氣體膨脹危害效應進行全面檢測和評估。為了與炸藥水下爆破產生的危害效應進行對比,本次試驗還安排了同樣條件和當量的炸藥水下爆破對比試驗,同時檢測炸藥水下爆破產生的危害效應相關參數。通過檢測爆破前後水質變化、水中應力波強度及其對受試水生物的影響來評估二氧化碳水下膨脹破巖的危害效應。

根據檢測的數據分析表明:二氧化碳水下膨脹破巖產生的應力波強度僅是炸藥爆破的十分之一,二氧化碳水下膨脹破巖產生的地震波強度僅是炸藥爆破的三十分之一, 二氧化碳水下膨脹破巖對鄰近水質無影響,二氧化碳水下膨脹破巖對鄰近(10m範圍內)的水生物(魚類)無影響。

專家表示,二氧化碳膨脹破巖不僅工作效率高、成本低,還具有諸多優點:一是膨脹過程中不產生衝擊波、地震波,揚塵少,飛石少且近,對周圍環境影響小;二是特別適合在煤礦釋放瓦斯及城市複雜環境下破巖使用;三是二氧化碳氣體易採購,部分致裂裝置可重複使用;四是第三代致裂管的使用可以滿足相關管理部門提出的「不飛管、不搬運操作充氣管、可現場人工拆解方便治安檢查、不會成為不法分子威脅公共安全的工具」的管理要求。

業內人士認為,二氧化碳膨脹破巖技術是破巖除礁的利器,非常適合當前水下清礁作業,不僅可大面積施工作業且沒有衝擊波、地震波,也不會產生一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有害化學物質,非常環保。可以說,這次二氧化碳水下膨脹破巖技術的成功應用,將填補國內外水下清礁領域的一項空白。(記者 楊柳)

匯文視角融媒體中心 易傑 編輯出品

相關焦點

  • 廣西貴港市凝聚力量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
    廣西貴港市積極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和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鞏固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和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取得了顯著成效。該市覃塘區、平南縣和貴港市農業農村局先後被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農業農村部評為全國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典型地區、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典型、先進集體予以通報表彰,景華村、東山村、平寨村3個村入選全國集體產權改革典型案例。
  • 少水壓裂關鍵技術:超臨界二氧化碳與低黏度滑溜水複合破巖技術、基於多因素的多簇裂縫均衡延伸控制技術、造縫及攜砂全程加砂技術等
    此外,由於泡沫的存在,水平井筒內壓力梯度增大,多簇裂縫非均衡延伸的程度也加劇,也需要進行相應關鍵技術研究。少水壓裂主要包括以下4項關鍵技術。1、超臨界二氧化碳與低黏度滑溜水複合破巖技術為了降低巖石破裂壓力與增加水化作用,可採用交替注入超臨界二氧化碳與低黏度滑溜水的複合破巖技術。
  • 自然資源部:首次AUV平臺水下自主重力測量湖試成功
    記者從自然資源部海洋二所了解到,近日,該所地球物理與地質建模團隊聯合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和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〇七研究所,成功完成了我國首次基於AUV(水下機器人)平臺的近底重力測量湖試。據悉,傳統重力儀一般用於船載,而基於AUV平臺的水下自主重力測量具有高解析度、高信號強度的特點,對探測熱液硫化物礦產和海底精細構造結構等具有特有的優勢。
  • 西北電建閻良超臨界二氧化碳發電項目鍋爐水壓試驗成功
    西北電建閻良超臨界二氧化碳發電項目鍋爐水壓試驗成功 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2020-11-23
  • 800千伏柔性直流遭遇極端情況下的接地短路試驗首次挑戰成功
    打開APP 800千伏柔性直流遭遇極端情況下的接地短路試驗首次挑戰成功 光明網 發表於 2020-12-23 17:09:24
  • 貴港市加強木材加工行業消防安全綜合治理工作
    為深入推進消防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加強木材加工行業消防安全綜合治理工作,提高冬季火災防控能力,近日,廣西木材加工行業消防安全綜合治理工作推進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貴港市舉行,廣西相關重點木業企業代表共150人參加。與會人員還參觀了覃塘區億松木業有限公司消防安全標準化管理示範點。
  • 國內首次拍攝到布氏鯨水下影像,這個鯨類物種有多神秘?
    近日,由廣西科學院、中科院水生所和北部灣大學聯合組建的廣西水生生物聯合實驗室鯨類研究與保護站的布氏鯨研究團隊,和廣西廣播電視臺紀錄片攝製組首次拍攝到我國第一段布氏鯨水下影像。由於之前很少被觀測到,相關研究資料十分有限。北部灣潿洲島海域是我國目前有報導的唯一一個有大型鯨類動物頻繁出現和活動的近岸海域。研究團隊從2016年起在潿洲島海域發現布氏鯨活動蹤跡並進行持續調查研究,三年多來使用船上拍攝、水下攝影、水下聲學探測、空中無人機等多種方法,對布氏鯨的種群生態學、聲學、行為學與分子生物學等進行研究。
  • 回首航天路:記我國第一次水下發射火箭成功
    資料圖:1982年10月12日,我國首次從水下發射運載火箭獲得成功。 央視《焦點訪談》10月4日播出了《回首航天路:第一次水下發射火箭成功》,以下為節目內容。字幕: 1982年10月12日15時,第一次水下發射火箭試驗現場。 解說:這是我國第一次成功地從水下發射火箭留下的一段珍貴的畫面,當時任新華社解放軍分社記者的黃彩虹在發射現場目擊了這個激動人心的壯觀場面。
  • 我國水下機器人對「海底黑煙囪」探測取得突破
    新華社瀋陽3月25日電(記者 徐揚、王瑩)記者25日從中科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獲悉,中國自主研發的水下機器人「潛龍二號」日前成功地對西南印度洋脊上的熱液活動區開展了試驗性應用探測。在這種被稱為「海底黑煙囪」的複雜地帶,「潛龍二號」獲得了熱液區的地形地貌數據、發現多處熱液異常點,拍攝到硫化物、玄武巖和海洋生物等大量照片,取得大洋熱液探測的突破。
  • 中國首次使用水下機器人 發現海底巨大黑煙囪
    中國首次使用水下機器人 發現海底巨大黑煙囪 來源:中國新聞網 2009年10月29日11:35 就在開始不久的第三航段考察中,「大洋一號」首次使用水下機器人「海龍2號」在東太平洋海隆「鳥巢」黑煙囪區觀察到罕見的巨大黑煙囪,並用機械手準確抓獲約7千克黑煙囪噴口的硫化物樣品。這一發現標誌著我國成為國際上少數能使用水下機器人開展洋中脊熱液調查和取樣研究的國家之一。
  • 廣西公布建築和裝飾裝修材料質量抽檢不合格商品名單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從廣西工商局官網獲悉,2018年,廣西區工商局對全區流通領域建築和裝飾裝修材料等商品質量進行了抽查檢驗。現將抽查檢驗不合格商品名單進行公布。工商、市場監管部門將按照《產品質量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對抽查檢驗中發現的銷售不合格商品的經營者進行處理。
  • 日本首次在海底封存30萬噸二氧化碳,望減輕火力發電引來的指摘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單珊日本一家企業宣布成功在北海道附近海底封存了30萬噸二氧化碳。這是日本首次在海底大量封存二氧化碳。據日本《讀賣新聞》網站26日報導,日本CCS調查公司25日宣布在北海道苫小牧市附近海底成功進行了二氧化碳海底封存試驗。在這一試驗中,該公司將北海道一處煉油廠排放的二氧化碳壓縮後封存到海底,已封存了30萬噸二氧化碳。目前未發現二氧化碳溢出,今後該公司還將繼續監測。
  • 廣西質監局抽查電線電纜產品6批次不合格
    2)2017-10-17不合格絕緣熱收縮試驗2)2018-03-11不合格絕緣熱收縮試驗)2018-02-04不合格電纜成束阻燃試驗貴港市光華電線電纜廠貴港市聚氯乙烯絕緣電線9廣西群星電纜有限公司貴港市
  • 中鋁廣西分公司氧化鋁廠高磁磁選機介質盒結疤超聲波清理試驗取得...
    【鋁道網】日前,中鋁股份廣西分公司氧化鋁廠使用超聲波清理赤泥選鐵高磁磁選機介質盒結疤試驗取得成功,實現生產過程中介質盒結疤脫落率達到95%的預期效果。
  • 「江津產」超臨界二氧化碳發電機組成功交付
    重慶江增船舶重工有限公司供圖人民網重慶4月9日電 近日,位於江津區德感工業園的重慶江增船舶重工有限公司,自主研製的國內首臺6兆瓦超臨界二氧化碳透平壓縮發電機組,完成機械運轉試驗,機組運行情況良好,達到設計要求,順利出廠交付用戶,這對於推動我國超臨界二氧化碳發電技術商業化具有裡程碑意義。
  • 貴港市大數據發展和政務局關於落實貴港市2019年度社會評價意見建議問題整改情況總結
    根據《貴港市委市政府督查和績效考評辦公室關於分解落實貴港市2019年度社會評價意見建議問題整改任務的通知》(貴督績通〔2020〕25號)要求,為切實做好2019年度社會評價意見建議問題整改任務工作(三)按照《貴港市政務服務中心部門窗口和工作人員量化考核管理辦法》,組織開展窗口考核評比。(四)市大數據發展和政務局要求各窗口在編制本單位的服務指南時,統一投訴電話為0775—12345。同時,印發了《貴港市政務服務中心關於12345政府服務熱線工單受理規定》,規範工單辦理工作。
  • 西北電建閻良超臨界二氧化碳發電試驗項目鍋爐點火一次成功
    西北電建閻良超臨界二氧化碳發電試驗項目鍋爐點火一次成功 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2021-01-04
  • 水下機器人平臺近底重力測量湖試成功
    本報訊 8月中旬,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海底科學實驗室地球物理與地質建模團隊,聯合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和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0七研究所,在浙江千島湖成功完成我國首次基於AUV(無纜水下機器人
  • 關於印發《貴港市充分發揮市場作用促進人才順暢有序流動實施意見...
    各縣(市、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為深入貫徹落實《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於充分發揮市場作用促進人才順暢有序流動的實施意見》(桂人社規〔2019〕16號),提高人才資源配置效率,結合我市實際,制定了《貴港市充分發揮市場作用促進人才順暢有序流動實施意見》,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 「海龍」捧出葡萄酒--記水下機器人首次成功「出手」
    水下機器人「海龍」號隨船首次赴青島一試身手,結果如何?昨天,記者獨家專訪了剛剛歸來的上海交通大學教授朱繼懋,他向記者轉述了海上令人激動的一幕。  筐子裡面有葡萄酒  「8月1日上午,『海龍』乘坐『大洋1號』來到黃海東部,我們選擇附近最深70米的地方進行首航試驗。